收藏 分销(赏)

灵乡中学《小石潭记》导学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98395 上传时间:2025-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04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乡中学《小石潭记》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灵乡中学《小石潭记》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题 第六单元<小石潭记> 主备人 袁志斌 审核人 八年级语文组 上课时间 使用班级 同学姓名 老师评价 预习展示 改错空间 学习目标 指导方法 1、熟读课文并熟练翻译课文。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亮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查阅阳光课堂金牌学习册P30页和新华字典一一过关 结合课文内容和阳光学习册里的学前热身 了解作者和背景: 自学指导 给以下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篁竹〔 〕清冽〔 〕为坻〔 〕为屿〔 〕 为堪〔 〕差互〔 〕 寂寥〔 〕 幽邃〔 〕 深层阅读-----理解积存 1、一词多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再加以理解〕 乐: 可: 清: 从: 以: 而: 差: 见: 游: 环: 为: 2、语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下见小潭 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淑尔远逝 斗折蛇行 心乐之 潭西南而望 3、古今异义 记之而去 崔氏二小生 闻水生 不可久居 鱼可百许头 4、重点句子翻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反馈检测 改错空间 深层探究------整体感知 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作者笔下的小石潭有 特点,小石潭给作者 的感受。 第二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这样写的好处呢? 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写小潭源流、抓住溪源、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如何理解呢? 语言赏析〔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抓特点,用比喻: 正面、侧面相呼应: 对比描写: 拟人: 移步换景: 语文积存--------唐宋八大家妙记二则 1、欧阳修忘记〔王安石〕了曾经〔曾巩〕在韩国〔韩愈〕的一棵柳树下〔柳宗元〕吃三苏饼干〔苏轼、苏洵、苏辙〕。 2、一个叫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的人在拱(曾巩)石头(王安石),流〔柳公权〕了一身汗〔韩愈〕,就休(欧阳修〕息了一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