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加外包工程安全管理 依据区域化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别参建的市政道路、房建以及高速公路施工作业,都是依据施工项目的特点选配适宜的专业分包队伍和劳务分包队伍。例如在市政项目的路基、路面施工中多项选择择有资质、有能力、有业绩的专业外包队伍,此类型专业队伍在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成熟、机械设备、人员组织配合相对成体系化,对施工质量、安全防护有较好的保证措施。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来依据木结构,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不通用类型。一般采纳劳务专业分包模式。 在对外外包单位整个管理过程中,将分包队伍的管理提升到企业将来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高度,系统规划,通过科学的体制机制规范化管理,将分包项目的安全管
2、理风险控制,改变为风险预防,从单纯的经济利益关系转化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按照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怀、发展上引导、利益上共赢的指导思想,深入做好外包单位的安全培训、监控、指导,强化沟通和交流,及时传达相关要求,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保持依法培训、按必须施教的工作理念,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在外包队伍中形成以群众安全监督员、青年安全监督岗、稽查队伍、安全质量监察队伍以及安全质量总监队伍等五位一体安全质量监管机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责任及互相应承当的任务责任。每季度末,对外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基本状况、资源配置、施
3、工安全、文明施工、维稳保卫等内容进行真实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包括等级评价及整改追踪。建立黑、白名单,定期发布,优胜劣汰、彻底杜绝黑名单的外包队伍再次进入施工项目。 2企业外包作业安全管理 强化教育,严把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关 各生产管理部门、用工单位负责对外包承揽单位进行作业前的安全风险告知,协助外包承揽单位对其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催促其建立规范的安全教育培训台账。外包承揽单位负责对其员工进行岗前和日常安全培训教育。如因所揽业务专业性较强、自身不具备培训能力的,可委托公司代为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通过各项培训,使外包作业人员能全面了解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业危险因素等,切实确保外包人员培训合
4、格后上岗,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安全交底,做好现场风险作业管理 外包承揽单位员工在作业前应进行安全自查,对业务范围所在区域的作业环境以及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确认,发现隐患应及时向所属用工单位报告处理。外包承揽单位应建立必要的联系体制并落实事故预防对策,其员工在作业中发现有自身无法控制或推断的危险时,应马上停止作业,迅速报告或在采用必要措施后撤离现场。外包承揽单位应按照公司要求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员工参加公司各种应急演练。项目施工业务外包承揽单位在施工前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并报各安全主管部门审批;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明确监管细则,严格执行安全考核
5、 外包、承揽单位不得擅自将承包项目分包或转包给他人,更不得将承包项目分包或转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一经发现,公司有权责令其整改,直至退出作业现场或终止合同,并追究其管理责任。 外包、承揽单位对不按安全施工方案施工、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以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作纪律造成的后果负全部责任,并承当相应的经济处罚。外包承揽单位对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不符合要求的劳作保护用品以及擅自拆掉、损坏安全防护设施造成的后果负全部责任,并承当相应的经济处罚。外包承揽单位不服从公司安全监管、对公司安全检查过程中所发现问题不进行整改的,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责令其停止施工、退出现场或终止合同,并给予
6、相应经济处罚。 3影响电厂外包工程安全监督信息化发展因素的分析 (一)、领导重视不够,信息化建设投入严重不够 目前,由于某些电厂企业领导对监督信息化系统不了解、不掌握、不应用,仅靠安全监督人员和信息人员参加信息化工作,是不能促进信息化系统完善和改善。同时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够,单位计算机数量和网络条件配置等软硬件不够,阻碍了企业安全监督信息化系统的发展。 (二)、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 在电厂企业的安全监督信息化建设中对专业人才的任用意识不够,对系统的监督人员没有做到执证上岗的要求,对安全监督没有专业熟悉,更重要的是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对一些计算机设备应用不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监督的发展进程。 (三)、缺少服务性功能 由于在电力企业安全监督工作中所应用的标准软件的信息化系统形式和功能不同,使得监督工作缺少公共服务平台。一些信息化的服务网站缺少安全监督的主体内容,导致大投资建设的信息化系统成了花瓶。各外包分包单位没有统一的安全监督工作的信息化标准版,不能实现有效信息共享。 如何加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企业外包作业安全管理影响电厂外包工程安全监督信息化发展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