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防踩踏应急预案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职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创建平安校园。
一、组织管理
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全面领导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工作工作意见,并对防踩踏工作小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统一指挥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积极进行应急救援。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定期组织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领导小组下设,现场处置组、救援措施组、现场维护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
三、防踩踏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
工作职责:1.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责任人,值班领导教师、上课教师为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实行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2. 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分工负责机构
(一)现场处置组
组 长:
副组长:
主要职责:1.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情况,彻查事故原因,并建立相关名册。
2. 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二):救援措施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职责: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救援,并拨打“120、119”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三)现场维护组
组 长:
副组长:
工作职责:1.在组织抢救工作的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散交通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确保问题的解决。对一些谣传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四)事故调查组
组 长:
副组长:
工作职责:
1.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 任何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违犯刑律由公安司法部门对相关管理者实行连带责任追究,追究刑事责任。
(五)后勤保障组
组 长:
副组长:
工作职责:为事故现场提供急救必需的交通工具及水、药品、食物、应急器材等
(六)安全保卫组
组 长:
副组长:
工作职责:
1. 做好学生生命安全保卫工作
2. 和救援措施组一起对受伤学生进行救治,对未受伤学生进行安抚
3. 负责学校财产安全
4. 和公安、消防部门、急救中心、、保险部门等第一时间取得联系,确保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学校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园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特制定学校预防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针对各中小学、幼儿园集会、做操、上下课、进出宿舍等时段以及紧急避险疏散学生拥挤现象,采取的有效防范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各学校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大型活动,都要有主办方的应急防范拥挤踩踏事件的预案。
二、工作原则
各校要加强学生集会、做操、上下楼、放学回家、进出宿舍、紧急疏散等组织工作,明确落实责任分工,做好预防训练,在危险地段要定人定责,有人指挥、有人施救、有人报告。
三、组织机构:
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处置措施:
(一)在易发“拥挤踩踏”事件时段,学校要安排人员值班,并在各梯道定点、定位、定人、定责实施管理和监控学生上下楼。
(二)各校课间操时间,明确规定当天该节任课教师下课后在楼道组织疏导,注意学生动态,政教处及值班教师,在每一层楼梯口进行指挥疏导。体育带操教师在广播上提示学生不得拥挤,形成“天天讲安全,时时重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氛围。
(三)一旦发生拥挤,现场负责的老师要做好现场指挥,紧急疏散人员分道分流,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四)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现场负责的老师,要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情况严重的还要迅速向120呼救。报告内容不得主观果断,不得瞒报、谎报。
(五)学校要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加强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学校各处室、教师都要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一旦发生事故无论是谁在现场都要毫无条件靠前指挥、救护,保证学生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六)各校要加强平常的应急处置教育,开展“学生紧急疏散”演练,让师生熟练掌握集会、做操、放学、火灾、地震等紧急疏散的路线,在教师指挥下确保校园平安。
五、报告制度
实行即时报告、第一时间报告的制度:
(一)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应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小组组长及分管领导报告,并视情况决定迅速向“120”呼救,不得延误抢险施救时机。
(二)凡学校各部门组织的活动、集会或课外活动,在活动前必须向学校领导报告,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活动安排要严谨,程序要科学,相关人员要严格职责。
(三)局领导小组负责适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四)事件处置结束后,有关学校要写出事件处置的书面报告,交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学校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为确保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教育方针,创建平安校园,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工作成员的责任分工
组长负责定时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
做好准备,保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领导组各成员具体负责所属班级学生拥挤踩踏突发事件的组织疏导工作,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工作。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尽量将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
三、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工作应急预案
1、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掌握心理动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并及时开导。
2、一旦学生发生拥挤现象,在场教师要立即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疏散,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出入。
3、在学校放学、做操、升国旗及大型活动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制订的进出教室要求,做到有组织、快速安全。
(1)、按照指定的组分楼道出入。
(2)、必须由下课教师组织实施。
(3)、任何学生不准拥挤。
(4)、在行走的途中各班级不准插队,对因插队引起的安全责任事故由插队班级管理教师负责。
4、严禁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在楼道、教室内及门口通道内追逐打闹。
5、学生到专业教室及到操场上体育课等,必须有带班教师专人带队,带队教师为第一责任人。
6、要求上课教师能及时进入课堂,特别是下节课的教
师能提前进入课堂。
7、事故发生后,在场教师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领导组成员汇报,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协力疏散。
8、领导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和县安全卫生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