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95875 上传时间:2025-04-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一、〔教师〕要重视上课开始时或课前的组织教学。我在每堂课响起第一道上课钟后,都能准时到达教室门口,做到站几分钟,环视一下整个教室或在上课开始时再重复一次。这样可以了解教室内同学的动态,便于催促同学取出教科书、学习本、笔等上课必必须的东西;从课桌上收去一切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擦好黑板,停止一切与上课无关的活动等。从而使同学能迅速地从课间那种活跃、松懈的气氛中转变过来,为上这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更快地造就一个宁静、严正、认真的学习气氛。 二、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熟悉教材内容,仔细备好课和写好教案。因为整个课的进程,应具备高度的计划性,如什么时候讲、何时练、何时提问、何时板书、板书在何处等等,都应妥当安排,做到心里有底。这样才干使整个教学进行得有条不紊。由于自己在课前的准备工作较为充分,所以讲起课来能够脱离教案和教科书,得心应手,从容自假设地讲授知识。也不致于在课堂上同学出现消极反应时,惊慌失措,而是能够较快地驾驭、调整课堂气氛,使课的讲授得以持续进行。 三、上课时,教师应仔细凝视着整个教学的进程,随时环顾着每个同学,注意同学的各别差异,把组织教学贯穿课的始终,使课堂教学有优良的秩序,紧张的思维和饱满的情绪。 2数学教学方法一 要选择具有选择性和代表性的反馈内容 1.选择具有正确导向作用的例子进行反馈 如学习新知识时,两步计算10-32先算哪一步,由于同学此前所学过的是从左往右依此计算,受习惯的影响,同学会错成先算10-3。像这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不应选择错例来反馈,因为同学还没有具备正确的认知,而应选择做对的同学来进行反馈,先让做对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教师结合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同学心得10-32为什么要先算32的合理性。这样给同学树立正确的运算顺序的导向,从而使先算10-3的同学对自己的错误方法进行自省。 2.选用具有共性问题的错例进行重点反馈 同学的学习状况具有反复性,初步了解方法后没有及时巩固会出现认知上的典型性错识。如计算长方形面积时,在全班同学探究后获得长方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还是会出现部分同学在学习中混淆地用计算周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此时,教师可以选这个错例进行反馈讨论,让全班同学讨论对照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明确两者的区别之处。如果做错面较大,选择正确的题来进行反馈,让同学有正确的感知和导向,然后进行分步讲解。如果正确率较高,那就选择有典型性的错误进行反馈,让同学明确错误的思路,对典型的错误进行预防。尤其是在新知刚获得时,让同学更加明晰正确的方法,从而有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选择反馈的时机和方式要得当 1提问式反馈 在提问中捕捉即时信息。提问可以对同学起到一个思维桥梁与导向的作用,帮助同学找到思维的方向。同时,提问也是教师捕捉反馈信息的有利时机,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必须要发展同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内容,宜采纳提问获得同学信息。例如,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时,必须要教师组织同学通过体验来理解"什么是面积',而教师要了解同学体验得如何、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提问的方法来反馈比较有效。教师可以综合多位不同程度的同学的课堂发言,及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再请同学发言进行补充,使同学逐渐完善成数学语言,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此外,一般性学习如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方面的反馈,可以采纳各别同学口头回答,集体对照的方法,让同学自己明确掌握得如何。 2.板演比较式反馈 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及连续进位的乘法,这三类计算是同学频频出错的题目。这三类计算程序性较强,在计算的过程中疏忽了某一步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出错状况表现为漏进、漏退,如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反馈,可以请三位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板演学习,然后全班同学观察分析板演状况,通过比较,共同寻找问题,重点把握是否有漏进、多进的状况。 3数学教学方法二 同学要有思索的时间 问题的思索解答必须要一定的时限,尤其是复杂、开放的问题,如果没有充足的思索时间,探究过程必定会被迫中断,思维难以活跃,无法实现问题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同学独立思索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同学通过自己的思索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加强学习的信心。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同学3秒左右的时间思索为宜,这要视问题难易而定。 研究说明,当同学思索时间从一秒不到延长到3~5秒,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例如我在教学"熟悉几分之几'时,提出问题:把24本学习本平均分给8位同学,2位同学分得这些学习本的几分之几?学习好的同学能一口报出答案,这时部分学困生听到答案后,就不去思索,人云亦云的说出答案,课堂上气氛热烈,好像同学都掌握了。但在课堂巩固学习时,我又提出类似问题,有的同学就乱说一气,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教学任务并没有完成。而我在另外一班上课时,给了同学一定的思索时间,虽然部分学困生不能完成,但他们经过了思索,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在巩固学习时他们都能很好掌握。 提问要具有思索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使问题坚持一定的思索性。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同学鼻子走用,只有答案的问题带领同学想同一方向迈进,同学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提问变成了"例行公事'和"装点门面'的行动,从而浮现出一派表面的热闹,或者仅仅当成一种组织教学的手段,则难以达到提问的目的。问题过多,或者仅仅提出一些无必须思索甚至是"是不是'、"对不对'的是非性问题,使同学离开"主旨'而步入"歧途'。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要在备课时精心〔制定〕问题,让问题自始至终在课堂中起到提纲挈领、引导和促进同学思维的作用。 设置一些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对课堂中某些问题适当延伸、拓宽,不仅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利于同学革新意识的培养,问题的解决,能使同学体验到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真谛,充分体现"让同学自主探究,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能快速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吗?引导同学利用每个月都大约30天这一特点,再结合大小月天数与30天的关系,快速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即避免机械地背记,又巩固大小月的知识。 4数学教学方法三 (一)冷静性原则。冷静性原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基本的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惟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一旦发生课堂问题,教师思想必须坚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情感。就是在同学顽固不化的状况下,也要保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绝不能为了让同学害怕,出口气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课堂问题以课下解决为主,给同学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同学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甚至变处罚为体罚,例如罚作业、罚值日、罚站、殴打等等,这样违纪同学不但不会反悔,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对抗。结果是压而不服,容易从违纪走向违法,也导致教师自食恶果。 (二)"治病救人'原则。解决课堂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使同学熟悉缺点,改正错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批评的语言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大一样。无论同学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教育时,教师语言一定要和气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同学,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他们一定会幡然醒悟,弃旧图新的。 (三)巧妙性原则。无论发生何种状况,教师都必须积极思索对策,力求变被动为主动。视具体状况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从而绝处逢生,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