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神经外科常用脱水剂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全文)
高渗脱水剂
1. 甘露醇
为高渗性脱水剂,快速静脉输注后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形成血-脑脊液 之间渗透压差,使水分由脑组织及脑脊液向血循环转移,并从肾脏排出, 从而使脑组织脱水、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甘露醇亦有减少脑脊液分 泌和增强其再吸收作用,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剂量为20%甘露醇125~250 mL ,快速静脉输注。
优点:脱水作用快、作用强、发挥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静脉快速滴注后20 min内发挥作用,2~3 h脱水降颅压作用达到高峰,作用可维持4~6 h, 用药6~8 h后颅内压力回升到用药前水平。
注意事项:临床中偶见下级医院或非专科医生让人费解的甘露醇1日1次 静脉应用的医嘱,此种用法可导致药物作用消退后脑水肿与颅高压反弹、 甚至加剧,应予避免。
2. 甘油果糖 亦为常用高渗性脱水剂,静脉应用后其提高血浆渗透压,形成血-脑脊液间 压力梯度,使脑组织脱水而发挥作用。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剂量为含10%甘油的甘油果糖注射液250~5 mL , 神经外科临床常用250 mL,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1.5 h)。静脉滴 注后30 min以后才缓慢发挥作用,2~3 h脱水降颅压作用渐达到高峰, 作用可维持6~8 h,用药10~12 h后颅内压力回升到用药前水平。
优点:不良反应小、较少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甘油果糖中含的是单糖,不 增加血液中血糖含量,无明显利尿作用,对肾脏影响小,因肾功能损害而 不宜使用甘露醇的患者更为适合;其作用缓慢、温和,无反跳现象;另甘 油果糖可透过血脑屏障,增加脑血流量,拮抗氧自由基,在脑组织中形成 磷酸化基质,可为脑组织代谢提供能量。
注意事项:主要为溶血与血红蛋白尿、血尿,临床常用为10%制剂于控制 时间内滴注,虽罕有发生但亦应警惕;心功能不全者慎用(其为高渗性脱 水剂之共同注意事项)。
3. 高渗盐水
近年高渗盐水在神经外科治疗脑水肿与颅高压的情况时有报道,但尚未得 到临床广泛应用,其机理亦为增加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脱水而发挥作用; 关于其相关文献报道不一,具体用法众说纷纭,故于神经外科临床推广应 用尚存一定困难。
用法用量:其中以3%和7.5%氯化钠应用最多,剂量多为3~6 mL kg-1, q6 h~q8 h 应用。
优点:使脑组织脱水、降颅压的同时可升高平均动脉压,增压循环血容量 与脑灌注,故适用于低血容量及休克患者。
注意事项:可引起严重高钠血症、脑桥脱髓鞘改变及静脉炎等,用药期间 应注意严格监控血电解质,具体用药剂量及用药频率等尚无统一的专家共 识。
利尿脱水剂
1.呋塞米
即速尿,利尿作用强,导致血液浓缩,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脱水并降低 颅内压;其可抑制钠离子进入脑皮质和脑脊液中,减轻脑水肿,还可抑制 脑脊液生成而降低颅内压。
用法用量:神经外科成人常用剂量为20~40 mg ,静脉注射。其特点为脱 水降颅压作用起效快,但发挥作用时间短。静注后5~10 min即开始发挥 作用,作用高峰时间为20 min~1 h,作用维持1~2 h,用药2~3 h后颅 内压力完全恢复到用药前水平;所以单用呋塞米无法达到24 h持续脱水 降颅压效果(如q2 h使用可导致严重脱水后果),故应配合其它脱水剂联 合应用。
优点:其主要特点为脱水降颅压作用迅速,为神经外科抢救脑疝时的优先 选择。
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其会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 钾血症等,故应用时尤应预防性补充相关电解质;其可引起高血糖、高尿 酸血症,故糖尿病、痛风病人慎用;肝功能不全者较大剂量脱水利尿可诱 发肝昏迷应予注意;严重肾功能衰竭禁用。
2.托拉塞米
其为新一代高效髓祥类利尿剂,利尿作用更为强大、迅速而持久,脱水降 颅压作用机制同速尿。
用法用量:神经外科成人常用剂量为10~20 mg ,静脉注射。其静注后亦 于5~10 min开始发挥作用,作用高峰时间为1~2 h,作用持续时间达 6~8 h,用药8 h后颅内压力完全恢复到用药前水平;故临床应用托拉塞 米预期达到持续脱水降颅压效果,需要q6 h~q8 h应用方可作用持续,
对严重脑水肿与颅高压可予q4 h应用,有学者推荐对严重颅高压可配合 其它药物联用以增强治疗效果,而不推荐加大剂量q4 h应用。
优点:肝肾双通道代谢更安全,不仅保留了呋塞米髓祥升支粗段的作用靶 点,还增加了拮抗醛固酮的新靶点,使K+等电解质排泄量明显减少,故 导致电解质紊乱的不良反应较小;对尿酸、糖和脂类影响较小,故避免了 呋塞米的诸多弊端;长期应用不易产生利尿抵抗,耐受性较好。
注意事项:较长时间大剂量应用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大剂量利尿应注 意血液浓缩、低血压等情况发生,亦可见高血糖、高尿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