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 骈文的特点主要有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认、讲究用典。
2. 诗律的基本内容是句数的规定、押韵的要求、平仄的格式、对仗的规定。
3. 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传注体、义疏体、集解体。
4. 古代散文主要的类型有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
二、 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共10分)
5. 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数:屡次。
6.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爱:爱戴。
7. 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本:农业生产。
8. 货自龟贝,至此五铢。
货:货币。
9.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懒惰。
10.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也。
恨:遗憾。
11. 以大杖击二十,垂死,@来庭中。
垂:将要。
12. 宣子田于首山。
田:打猎。
13. 王素.隍,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慢:傲慢。
14. 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竞不{朱也。
诛:杀。
三、 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共20分)
15. 太后之色少解。
少:副词,稍微。
16.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I以遗之。
(母)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介词,表凭借。
17. 或问儒者日;“方此时也,尧安在? ”
或。无定代词,有人。
1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副词,只。
19. 王见之,日:“牛何之? ”
(何)之:动词,至I」,前往。
20. 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副词,逐渐。
21. 青,取之十蓝而青十蓝。
(取之)于:介词,表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青)于(蓝):介词,表比较的对象。
22.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山而居。
且:副词,将近。
四、 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共10分)
23. 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友,名词活用为动词,交朋友。
24. 倍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25.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免,动词使动用法,使 免。
26. 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
家,名次活用为动词,安家。
27. 太尉笑旦人,日:“杀一老卒,何甲也?"
甲,名次活用为动词,穿铠甲。
五、 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分)
28.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 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国、另叭木、月、白,不入声字。
答:
国破山阙在.I I I
城春草木深. | | —
时花 18泪. I I
恨别鸟惊心,I I |——
除火连三月.①I——I
家书据万金.--I I —
白头!i更短.Q——I I
浑欲不胜善,® I I——
没有三平调和犯孤平。
六、 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29. 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
答: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0.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答: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31.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答: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七、 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6分)
32. 归田录 欧阳修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值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日九百 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日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时调宰相 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注:冯相道和相凝:即宰相冯道、和凝。
答:标点: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日:“公靴新买,其值几何? ”冯举 左足示和日:“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 ”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 R: “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译文:
①老一辈中能说五代时事情的人给我说过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省时的一件事情,②一天,和凝问冯道 说:“您的靴子是新买的,请问它的价格多少? ”冯道举起左脚给和凝看,说:“九百。”③和凝性子急躁, 马上回头问小吏说:④“我的靴子怎么要用一千八百?”⑤于是责骂了很久。⑥冯道慢慢地抬起他的右脚 说:⑦“这只也是九百。”⑨当时在场的人无不大笑。⑩人们说连宰相都这样,怎样使大小官员们服从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