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要让孩子盲目“听话”.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0193208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要让孩子盲目“听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不要让孩子盲目“听话” 自家的小孩专门听话通常是做父母自豪的情况,事实上,小孩盲目的“听话”也不一定是好事。 “听话”的小孩走上社会后,专门容易被花言巧语所欺诈,造成办事能力的不足。因此专门多家长那个时候又感叹现在的小孩多么不让人省心。事实上这不是小孩的问题,而是家长教育理念的问题。只有改变这种教人“听话”的教育理念,才会有所改变。 一、小孩的苹果不一定非是红色的 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小孩快乐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如何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什么缘故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确实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2、 事实上外国教师或家长如此容忍小孩“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能够爱护小孩的想像力,激发小孩的制造力。因此承诺小孩“不听话”指的要紧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小孩们看到的世界是专门的,他们的想像力是专门丰富的。假如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像力和制造力。 二、乖小孩更多是“庸才” 闻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二至五岁时有强烈抵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看到青年期。结果发觉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定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综合来看,“乖

3、小孩”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他们大多在一样劳动岗位上工作。因此,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小孩就一定聪慧,出尖子。小孩的“听话”应更多表达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小孩天性好动,鬼主意多,父母应做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在学习和对待情况上。当小孩出鬼主意时,父母能够与小孩一起挖掘更多的乐趣,引导他们应用在实际生活上。 三、不要让小孩盲目听话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小孩高声说过一句话,也从来没有说过“你要听话”。“因为我觉得把小孩往听话了培养那不是培养奴才吗?”心理学家认为,三岁的小孩不抵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小孩,他们的抵抗行为也是专门明显的。 我们应该培养的是一个不盲目听话的小孩。小孩不但不盲目地听我们的话,而且对所有值得他怀疑的问题,他都会有自己的摸索,同时能够无所恐惧地说出来。而那个“无所恐惧”依靠于平常一个宽松的环境,假如他面对的是一个严格的环境,他不敢说。我们只要从小告诉他一个原则,一个标准。在那个标准下,他明白什么东西去执行,什么东西坚决反对,把握好那个度就能够了。不是不管他们,而是如何样合理地管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