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
1、临床护士须对每位患者进行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重点,填写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并以警示牌或病区工作日志栏公示的方式,提醒全科护理人员加强对易坠床、易跌倒高危人群的安全管理。
2、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把防坠床、防跌倒纳入护理观察巡视重点范畴,必要时应协助患者上下床、上卫生间等。
3、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应指导护士做好高危人群的防范措施,如使用防护床栏、留陪护人员陪伴、使用约束带等。
4、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防坠床、防跌倒知识宣教,医患共同重视与防范。
5、减少跌倒的环境因素。门诊、病房地面的全面清洁应在上班前与下班后完成,以保证病人高峰时期地面干燥;工作期间的拖地,拖布应相对干燥,并须同步放置醒目警示牌;地面材料不防滑的卫生间,放置防滑垫。
6、病人发生跌倒坠床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初步观察,并立即报告医生,涉及生命安全的应立即就地抢救。
7、医生根据病人跌倒或坠床受伤的部位进行初步伤情判定,按照影响生命安全的顺序处理救治病人,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
8、护士长及时查找引起病人跌倒或坠床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并立即报告科主任,如实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9、护理部针对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对科室进行整改指导,并分析系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促进持续改进。
10、本制度由护理部、医务部进行解释。
第二篇: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二)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 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床头挂“防坠床”标识牌,并做好交接班,评估总分值N 分者确定为重点监控对象报告护士长。
2. 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易跌倒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 对跌倒、坠床中、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做好床旁交接班,做到班班重视。
4. 对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 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有需要让护士帮助。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系统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 —旦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填写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逐级上报,一般 小时内上报,严重者应立即报告。
7. 护士长要 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护理部定期 有关人员进行分析,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坠床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 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 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
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 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周内)、已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 性低血压者;
(4) 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 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 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床头挂“防坠床”标识牌,并做好交接班,评估总分值N 分者确定为重点监控对象报告护士长。
2. 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易跌倒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 对跌倒、坠床中、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做好床旁交接班,做到班班重视。
4. 对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 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有需要让护士帮助。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系统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 —旦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填写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逐级上报,一般 小时内上报,严重者应立即报告。
7. 护士长要 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护理部定期 有关人员进行分析,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坠床管理制度
1. 入院时护士告知患儿家属看管好自己的宝宝,注意不要在病房及走廊倒水,防止患儿不慎跌倒。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做好入院风险评估,做好家长的安全教育。
2. 加强健康宣教。注意不得让患儿单独留在病床,以免发生坠床的危险。告知家长患儿有跌倒坠床的危险,需要 小时陪伴。
3. 家长床栏的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检查并保持床栏功能的完整性,时刻保持一侧(无家长侧)床栏拉起。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 病房悬挂【防坠床、放跌倒】
醒目标示;
5. 嘱咐家长为患儿穿合脚的防滑鞋,切勿打赤脚,着硬底鞋、慎穿拖鞋。
6. 严禁奔跑、嬉闹。
7. 需服用镇静剂的患儿应告知家长其注意事项,加强看护。
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患儿需要任何协助而家属又不在身旁时,请按呼叫铃通知护士。
11. 物品应尽量收入柜内,保持走道通畅。将生活用品放在患儿容易取到的地
方.
12. 入厕时请缓慢蹲下,缓慢站起,专人陪同,有紧急情况,及时通知护理人
员。
13 .患儿外出检查使用轮椅、平车时系好安全带,并全程护送。
14.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增强责任心尤其针对低年资护士,强化临床理论知识,进行防跌倒坠床知识培训,定期考核;护理部及科室 跌倒坠床专题研讨,通过案例学习与讨论,让护士充分了解跌倒坠床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责任心观念的培养,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加强病房巡视,发现有潜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应及时制止。
15.
第五篇: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患者跌倒/坠床防范管理制度
1. 评估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并记录,做好防范知道,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2. 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使其积极配合。
3. 对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
4. 加强巡视,对高危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视力障碍,年老体弱,儿童,孕妇,行动不便及偏瘫患者应重点防护,并告知家属陪伴。
5. 保持病室环境,地面,通道,照明等设旋的安全性及功能完好。
6. 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积极采取处理措施;
1)护士应及时赶到现场,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与医生一起迅速采取救助措施。
2)记录病情及应急处理过程,认真做好交接班。
3)值班护士须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定期 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4)及时填写“患者跌倒,坠床报告表”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
7. 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 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二)
(一)跌倒预防制度
1、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预防知识教育,做好防范措施预防跌倒发生。
2、熟悉病室患者的情况,对跌倒高危患者尽量安置于一级病房或分类专人管理。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
3、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酌情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4、加强环境管理,病区物品放置统一;病室地板应保持清洁、干燥,病房内避免有障碍物。
5、对有潜在受伤可能者,如有药物反应的患者、行走不便患者、年老患者和血压较高患者需重点 与护理,严加防范。厕所、洗澡间应铺防滑垫。
6、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二)跌倒报告处理制度
1、一旦发现患者跌倒或坠地,立即平卧,在报告医生的情况下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重点评估有无颅脑损伤、内出血、骨折等症状,有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注意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2、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3、启用跌倒风险评估单,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4、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5、由当班护士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总结分析原因,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并提交护理部。
6科内护士长 分析讨论、再次评估,必要时 护理查房或请护理会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可 对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补充改进、反馈并落实预防跌倒措施。
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年 月 日
第二篇:跌倒坠床防范防范跌倒坠床措施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住院期间突然周围环境改变以及疾病原因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
高危人群:脑血管病及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意识混乱烦躁年龄大于 岁应用降压药物。措施:
1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评估其行为能力,确定为高危对象的患者,护士应立即与家属沟通,告诉其危险性。2专人陪护
指导 岁以上的患者必须要家属 小时陪伴3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
针对病情进行防坠床、跌倒防范教育,突然改变 可能会引起头晕,视物旋转等,告知患者改变 时动作宜缓慢,老年患者生活起居要做到 个秒即醒后 秒再起床,起床 秒再站立,站立 秒后再行走。4正确指导患者用药
(1) 服用镇静剂、的患者,指导病人不要在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下床活动,同时也要告知陪护和家属病人入厕,洗漱要有人陪同。
(2) 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物的患者,应严格按医嘱服用避免突然停药或减量引起不良反应。
5加强巡视,尤其是夜班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6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平整病人穿大小合适稳定性强的鞋子,衣裤避免过长过大。
7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小组长、包病房护士每日查房时重点查看高危人群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跌倒坠床防范措施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 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及报告制度
1、科室护士长、值班护士几医院后勤管理人员,每天认真检查病区公共设施及护理单元,发现潜在危险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或设立警示牌,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及隐患。
2、责任护士必须对每位新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高风险患者入院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
3、高危患者。对年龄N 岁°hb〈110g/l,有头晕症状、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缓泻剂及镇静剂等患者;感知、认知、机能障碍者;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残疾等患者,病情不允许起床或体质虚弱患者。
4、高危患者床头卡上做好“预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记,提醒全科医护人员加强对易坠床、易跌倒高危人群的安全管理。主动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患者跌倒、坠床风险、防范措施并记录,并进行交接班。
5、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有效落实防坠床、防跌倒措施,必要时协助患者上下床、入厕等。
6、预防跌倒措施:
1)指导患者走动时穿防滑鞋;看到“防滑标识”牌绕道走,年龄大、体质虚的患者扶助走廊两侧的栏杆,以防跌倒。
2)如病情不允许起床或体质虚弱的患者、不能自行如厕的患者,应在床边使用便器,以免入厕发生意外。其他患者入厕时遇紧急情况可紧急呼叫铃。3)指导患者起床或久蹲/久坐后站立动作要缓慢,并有旁人协助。4)指导患者需要时及时请求帮助,如上厕所、起床等。5)走廊、厕所的扶手牢靠;转弯处有足够照明。
6)保持病室通道和病房走廊无障碍物,及时清除地面上积水、油、水果皮
7)对于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告诉患者不做 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7、预防坠床措施:
1)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2)病床床栏、轮椅和平车的安全使用。
3)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加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
4)加强巡视,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严防护理空挡时间的出现。
8、
9、各级护理人员对安全措施落实要督察、必要时预警备案。
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执行(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应急处理流程)。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初步观察,并立即报告医生,涉及生命安全的应立即就地抢救。
10、医生根据病人跌倒或坠床受伤的部位进行初步伤情判定,按照影响生命安全的顺序处理救治病人,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
11、同时通知后勤保洁,护士、患者一起确认跌倒、坠床现场,必要时拍照取证。
12、一旦发生跌倒、坠床,小时内当班护士逐级上报,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小时内填写《跌倒/坠床伤情认定登记报告表》,每月汇总上报护理部,病区每月分析整改,护理部每季度分析整改。
13、发生跌倒、坠床,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规定处理。
防范患者跌倒
1. 医院后勤管理人员,科室护士长、值班护士每天认真检查病区公共设施及护理单元,发现潜在的危险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或设立警示牌,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及隐患。
2. 临床护士须对每位新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认真填写住院病人危险因素评估表和告知书,并挂相应的警示牌,提醒全科医护理人员加强对易坠床、易跌倒高危人群的安全管理。
3. 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把防坠床、防跌倒,纳入护理观察巡视重点范畴,必要时协助患者上下床、上卫生间等。
4. 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应指导护士做好高危人群的防范措施,如正确使用防护床栏、留陪护人员陪伴、使用约束带等。
5.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防坠床、防跌倒知识的宣教,医患共同重视与防范。
6. 减少跌倒的环境因素。门诊、病房地面的清洁应在上班前与下班后完成,以保证病人高峰时期地面干燥。如果工作期间拖地,拖布应相对干燥,并须同步放置醒目警示牌。
7. 病人发生跌倒坠床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初步观察,并立即报告医生,涉及生命安全的应立即就地抢救。
8. 医生根据病人跌倒或坠床受伤的部位进行初步伤情判定,按照影响生命安全的顺序处理救治病人,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
9. 病区护士长应及时查找引起病人跌倒或坠床的原因,并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并如实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