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
1 .认识"酶、碳、析、揭、磁、陨〃等9个生字,会写“谜、摄、磁、御〃等12个生字。会写〃揭开、轨道、拍
摄、枯萎、稀薄、抵御、沧海一粟〃等10个词语。
2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3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1
(课件播放《宇宙》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很多不可计数的星球,你来猜猜这些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生齐读课题:《宇宙生命之谜》,师板书课题。
一、兴趣导入2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生字
【交流点拨】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
辐(fU )射轨(gUi )道土壤(吟ng )陨(yCin )石厌氧(y3ng)菌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谜、嫦、揭、摄、御、倾〃。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谜〃是左右结构,注意〃迷〃,相互要结合紧凑。
〃嫦〃是左右结构,右边书写时要瘦一点写。
〃揭〃是左右结构,右边里面是〃人〃字,书写时要注意。
〃摄〃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右边要紧凑。
〃御〃是左右结构,注意中间下是〃提〃,书写时要正确。
2, 读通文章
【交流点拨】
(1)学生自读两遍,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三、认知贯通
1. 整理交流课文
【交流点拨】
(1)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如〃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同学们,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展开说明,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3)学生交流分享:
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
①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② 第二部分(2-9自然段):分析问题:宇宙有没有生
命
⑥第三部分(10自然段):得出结论: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4)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2. 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交流点拨】
(1)而;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师点拨:
①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
② 作者写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可采用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的内容。
③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
关注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的研究新发现。
(3)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4)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2-9自然段。
(5) 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人类和生命存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
学生找:第3自然段,至少应有四个条件: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6) 仔细阅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到地球外的哪些行星?它们符合生命存活的条件吗?
师:引导学生找〃不符合条件的星球一一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O
学生通过排除法,知道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
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7) 仔细阅读课文第6 9自然段。思考: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找出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四、延伸拓展
小练笔:结合〃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与环保或飞往太空有关的作文。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文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人类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迹象,而人类将继续用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文章字里行间体现出科学小品文的严谨性、科学性、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