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架空线路检修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
第一节 现场踏勘
⑴未注意道路四周环境或注意力不集中发生交通事故。
⑵存在着山区滚石、水域等复杂地质构造处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危险。
⑴使用合格的交通车辆,教育员工注意交通安全。
⑵穿戴好劳保,配备通讯设备和必要的防护工具;对工作区环境、地貌先观察了解后才进入,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第二节 技术交底
⑴交底对象不全,交底内容不清时,存在着盲目施工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
⑴认真编制安全、质量、技术措施;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宣读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对工作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
第三节 办理作业票
⑴作业票作业内容填写不清,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致使作业人员触电。
⑴确认施工现场停电设备、工作内容,确认安全措施有效后方可施工。
第四节 停电
⑴对停电后无显然断开点的设备没有采纳措施造成人身伤害。
⑵变压器高压侧停电后存在着反送电的危险。
⑴对无显然断开点的设备,应将其操作机构锁住或者采纳其它可靠的安全措施。
⑵变压器的凹凸压两侧均断开,接地可靠,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五节 放电
⑴未放电或放电不完全易导致人身伤害。
⑴放电应采纳专用的导线,使用绝缘棒操作,人体不得与放电导体相碰触,要将残余电荷放净。
第六节 验电
⑴没有经过验电,施工人员作业,造成触电伤害。
⑵验电器未检或失效,导致触电伤害。
⑴依据设备电压等级选用相匹配的验电器进行验电;不要用验电器直接触及设备的带电部分,而应逐渐靠近带电体,至灯亮或风轮转动或语音提示为止。
⑵先检查验电器是否外观无损坏,再在带电设备上先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完好后方可使用;应注意不要让验电器受邻近带电体影响。
第七节 挂接地线、悬挂标志牌
⑴未挂接地线或未设置标志牌和作业警示带,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⑵悬挂临时接地线顺序不对存在触电的危险。
⑴在来电侧悬挂临时接地线,使工作地点处在各组临时地线保护范围内;临时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制成,其面积不低于25mm2。
⑵悬挂临时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悬挂临时地线后,应装设"已接地"标示牌。
第八节 登杆
⑴登高作业,未穿劳保鞋,滑落摔伤。
⑵对施工作业任务不明确,误登带电电杆,造成触电事故。
⑶作业线路未打接地线,感应电伤人。
⑷未有专人进行监护,未系安全带,造成高处坠落。
⑸施工天气恶劣,风力大于规定要求登杆作业造成伤人事故。
⑴登高作业时,严格劳保穿戴,注意防滑。
⑵作业前,确定作业杆号,防止误登带电电杆发生触电事故。
⑶登杆作业前,停电线路先打好接地线,以免感应电伤人。
⑷设置专人监护登杆作业人员;使用合格安全带,高挂低用,防止高处坠落。
⑸登杆应在晴好的天气下进行,风力大于5级、雷、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严禁上杆作业。
第九节 绝缘子清扫
⑴高处作业没有挂安全带或麻痹大意造成高处坠落。
⑵在清洗时,未带防护手套,造成人身伤害。
⑶随意抛掷施工工具和材料,砸伤地面人员。
⑴注意防滑,规范使用安全带防止高处坠落。
⑵佩戴合格的工作手套。
⑶使用传递绳传递作业工具和材料;施工工具、材料放置在工具包内,以免物品掉落伤人。
第十节 改换接地绝缘子及金具
⑴随意抛掷施工工具和材料,砸伤地面人员。
⑵高处作业时,未挂安全带或麻痹大意造成高处坠落。
⑶改换时,造成身体某部位的挤压、磕碰。
⑴使用传递绳传递作业工具和材料,施工工具、材料放置在工具包内,防止物品掉落,砸伤地面人员。
⑵注意防滑,规范使用安全带。
⑶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并注意人身安全。
第十一节 改换绝缘子串
⑴高处作业没有挂安全带或麻痹大意造成高处坠落。
⑵随意抛掷施工工具和材料,砸伤施工人员。
⑶改换时,未正确使用工器具,造成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⑷改换时导线脱落造成对设备或人员的伤害。
⑴在杆塔上作业时,必必须系好安全带及安全绳,安全可靠;杆塔上有人工作时,不准调整或拆掉拉线。
⑵所使用的工器具,材料等应装在工具袋里,用绳索传递,绳扣要系牢,杆塔下方禁止行人逗留。
⑶所有工器具要定期检查,正确使用避免伤害。
⑷在交叉跨越的电力线路、公路、铁路作业时,必必须采纳防止脱线保护措施。
第十二节 安装临时拉线
⑴临时拉线设置不合理,造成杆塔倾斜,砸伤人。
⑴按照规范要求和技术交底进行临时拉线的设置。
第十三节 杆塔扶正
⑴施工人员配合不一致,造成高处坠落或挤伤施工人员。
⑵施工人员未注意四周带电体,造成触电或其他伤害。
⑶直接抛掷物品,造成砸伤。
⑴在杆塔上或基坑内工作时,不准调整或拆掉拉线,以免高处坠落或杆塔倾斜挤伤坑内工作人员。
⑵杆塔上作业人员和所携带的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m;35Kv:1m;110Kv:1.5m;220Kv:3m;500Kv:5m。
⑶所有工器具、材料均用绳索传递,以免砸伤作业人员。
第十四节 调整、改换杆塔拉线或拉线金具
⑴登高工具不合格及使用不当发生伤人事故。
⑵高处作业工具把持不牢固,易发生高处落物伤人事故。
⑶施工工序不对发生倒杆、伤人事故。
⑴高处作业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构件上,高挂低用,转位时不得失去保护。
⑵使用传递绳传递作业工具和材料,施工工具放置在工具包内,防止物品掉落,砸伤人,杆下应防止行人逗留。
⑶下拉线盘时坑内严禁站人,防止拉线棒反弹,拉线盘对面不得有人停留;改换拉线前必必须正确设置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在永久拉线全部安装完毕后方可拆掉。
第十五节 拆掉旧导线、地线等金具
⑴随意抛掷施工工具和材料,砸伤人。
⑵高处作业没有挂安全带或麻痹大意造成高处坠落。
⑴使用传递绳传递作业工具和材料,施工工具放置在工具包内,防止物品掉落,砸伤人。
⑵注意防滑,规范使用安全带。
第十六节 改换新导线、地线
⑴放线紧线工作中,直接投掷物品,造成人员砸伤。
⑵高处作业没有挂安全带或麻痹大意造成高处坠落。
⑶误登杆塔触电;搭、拆跨越架触电。
⑷线盘翻倒,砸伤施工人员;旧线突然松落,造成物体打击。
⑸导地线卡住,撞伤施工人员。
⑹过牵引引起倒杆伤人,造成物体打击。
⑺紧线、拆线时发生杆塔倾斜造成伤人事故。
⑻拆掉线路跨越道路易造成交通事故。
⑴使用专用传递绳进行作业工具和材料的传递,施工工具放置在工具包内,防止物品掉落,砸伤施工人员。
⑵注意防滑,规范使用安全带。
⑶在登高作业前必必须核实线路确为检修线路;放、拆线工作中下方有被跨越的电力线路,必必须搭牢跨越架,搭拆时必必须专人指挥,防止人身触电和摔伤;放、紧线过程中要有专人看守,防止导地线被架子挂住或掉到架子外边,滑到带电线路上。
⑷所使用的工器具必必须合格;滑车应将门钩扣牢,防止绳索滑脱。
⑸紧线前应检查导地线有无障碍物挂住;工作人员不得跨在导线上或站在导线内角侧,防止意外跑线时被抽伤。
⑹主牵引绳与杆塔夹角不小于60°,滑车必必须绑牢,不准直接挂在横担上,电杆不稳固时应加设临时拉线加固。
⑺严禁采纳突然剪断导地线的做法松线;塔上拆、挂线人员的安全带必必须挂在杆塔牢固构件上。
⑻在线路跨越道路处应有人手持信号旗指挥交通,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十七节 相位复测
⑴在相位复测过程中,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
⑴选择合法车辆和驾驶人员前往进行相位复测。
第十八节 改换或复位防震锤、导地线绑扎
⑴使用工具时用力过猛,操作不当,易发生伤人事故。
⑵直接抛掷物品,造成砸伤。
⑴正确使用施工工具,用力均匀,防止伤手或伤脚。
⑵使用的工器具、材料等应装在工具袋里,工器具用绳索传递,绳扣要系牢,杆塔下方禁止行人逗留。
第十九节 开挖接地坑
⑴使用工具不当,麻痹大意造成人身伤害。
⑴正确使用开挖工具,防止伤脚或伤手。
第二十节 敷设接地网
⑴接地体敷设时,扁钢反弹导致人身伤害。
⑴埋设接地体时,不盲目用力,以免弹伤脸和眼睛。
第二十一节 焊接接地圆钢
⑴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破损裸露,外壳未接地,造成人员触电。
⑵作业四周存在易燃易爆品,发生火灾。
⑶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电焊弧光灼伤眼睛,清理焊渣时,飞溅伤眼、焊渣灼伤皮肤。
⑴作业前,检查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接地可靠并及时改换破损的电源线及焊把线。
⑵在作业四周放置灭火器,清除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发生。
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防止飞溅的焊渣伤及皮肤和眼睛。
第二十二节 回填接地沟并夯实
⑴使用工具不当,麻痹大意造成人身伤害。
⑴事前检查工具是否完好牢固,以免施工时自伤或他伤。
第二十三节 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
⑴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破损裸露,外壳未接地,造成人员触电。
⑵作业四周存在易燃易爆品,发生火灾。
⑶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电焊弧光灼伤眼睛,清理焊渣时,飞溅伤眼、焊渣灼伤皮肤。
⑴作业前,检查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接地可靠并及时绝缘或改换破损的电源线及焊把线。
⑵在作业四周放置灭火器,清除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发生。
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防止飞溅的焊渣伤及皮肤和眼睛。
第二十四节 清理现场
⑴未对改换的瓷瓶和金具等物品及时回收,乱扔或遗弃在作业现场。
⑴将改换的瓷瓶、金具等物品进行回收,拉运至指定地点,不得随便乱扔。
第二十五节 拆掉临时接地线、遮拦、标志牌、恢复用电
⑴未确认施工完毕,施工人员撤离现场的状况下送电,造成人员触电。
⑴工作结束后,施工负责人应组织人员清扫工作现场、盘点工器具,然后盘点人数进行自验收,合格后撤出现场,再次确认现场无问题后,拆掉遮栏和临时接地线,恢复送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