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质量保证制度一、医疗质量保证的组织领导1. 目标(1) 主要是以建立病人为中心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管理目标;(2) 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有效质量保证体系的目标;(3) 以临床医疗质量为重点的质量目标等。2. 要求与措施(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措施;(2) 制定医疗质量保证实施计划;(3)协调、监督措施;(4) 质量教育和质控标准培训措施;(5) 质量评价和信息管理措施等。二、临床医疗质量保证1. 目标(1) 坚持严格、严谨、严密原则,加强“三基”培训,抓好病案书写、查房、会诊、讨论和诊疗计划;(2 )临床医护之间与后勤各司其职,密切协作;(3) 诊断做到正确、及时、全面。治疗力争有效、合
2、理、彻底。2.要求与措施(1) 执行病案书写规范,加强病案管理;(2) 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或12小时留院制;(3) 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案讨论、会诊制度;(4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价,与奖惩挂钩。三、护理质量保证1. 目标(1) 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2) 全面落实临床基础护理;(3) 落实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达标指标。2. 要求与措施(1) 健全护理组织管理指挥系统;(2) 树立高尚护理信念;(3) 严格执行基础护理标准和护理操作规程;(4) 规范病区管理;(5) 监督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三查七对”,定期考核护理操作技术,合格率达90%以上。四、急诊医疗质量保证1. 目标(1) 建立
3、稳定的急诊医疗机构和医疗技术队伍;(2) 制定专业范围、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3) 制定急救医疗指标。2. 要求与措施(1) 充实急诊科技术力量;(2) 执行各级医师急诊轮转制度;(3) 完善急诊科设备;(4) 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护方案;坚持昼夜急诊运行;(6) 加强急救医学技术培训;(7) 发挥院前急救作用等。五、医院感染控制1. 目标(1) 加强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建设;(2) 落实规章制度,进行院内感染率监测;(3) 普及预防感染知识,有效控制感染发生。2. 要求与措施设立感染管理职能机构;(2)执行监督评价报告制度;抓好重点部门科室和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感染管理;(4) 保证无院内感染引起的疾病暴发流行;(5) 漏报率不超过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