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第一单元测试题(AB卷).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88810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第一单元测试题(A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第一单元测试题(A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期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A卷〔100分〕 第一卷〔18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存。〔每题3分,共9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C   〕 A.嫩芽〔nèn〕  徘徊〔huí〕   B.霎时〔sà〕   面颊〔xiá〕 C.憔悴〔qiaó〕 絮叨〔xù〕   D.粼粼〔lín 〕 拆散〔chāi〕 2、以下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 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以下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当〔  C  〕    ①我们俩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②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 A.①形影不离 ②无奈 ③乞求   B.①不离不弃 ②信服 ③乞求       C.①形影不离 ②信服 ③央求  D.①不离不弃  ②无奈  ③央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题3分,共9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尊君在不〔没有〕    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下车引之〔拉〕 5.依据语句意思,以下句子朗诵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翻译、默写〔共10分〕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用课文原句填空。 (6分) (1)补写出以下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龟虽寿》 ②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共12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爱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关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9.“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答: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1分〕,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1分〕,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分〕。 “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3分〕     答: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常常向母亲发脾气。 11.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3分〕 答: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为了转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为了让他找到生活的勇气。 母爱无私,母亲永远是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最爱我,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只表露了三分 秋天的怀念并不是说故事发生在秋天,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共通之处,都是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 12.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答: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互相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五、写作〔60分〕 13、请以“崭新的生活〞为题,自选角度,写出对初中生活的点滴感受。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勿写错别字3、有事例,有真情实感。 B卷〔50分〕 一、积存〔共4分〕    1.成语填空。 救死〔 扶  〕伤           完〔  璧  〕归赵     居高〔 临   〕下          出类拔〔  萃   〕 2.依据拼音写汉字。 nì〔 匿 〕笑    一shà〔 霎〕时   chuí〔 捶 〕打   jué〔 诀 〕别 二、诗歌鉴赏〔共4分〕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3.文中用    碧  一词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特别它的颜色美。〔2分〕 4.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简要说明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答: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21分〕 〔一〕咏 雪〔12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解释以下加点字〔4分〕 〔1〕内集〔  家庭聚会 〕〔2〕俄而〔  不久,一会儿  〕  〔3〕欣然〔 ……的样子 〕〔4〕拟〔  相比  〕 6.翻译以下句子〔4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倒文〕 〔2〕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7.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分〕 〔二〕童趣〔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物外之趣〔          〕   ②鞭数十〔             〕  ③项为之强〔          〕   ④以丛草为林〔               〕 9.翻译句子。〔4分〕  ①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倒文〕 10.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4分〕 答: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热爱生活、学会观察和想象,还要有爱心;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14分〕 送小龟回家 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 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的。街上,  流动  〔闪动、流动、跳动〕着七色伞。 儿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 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那天,儿子很惊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也不喝。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思念爸爸妈妈了。〞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  央求  〔要求、请求、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了城西的河边。 到了。我们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  跳动  〔闪动、流动、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的脸。他们在喝酒哩。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 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 儿子这才当心翼冀地把小龟放在河里,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 小龟缩着头一动也不动。我们耐心地等着。小龟终于伸出了脑袋,潇洒地摇摇头,像是向我们致谢,又像是向我们道别。水面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 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我和妻相视一笑。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多么动人的童话啊!我突然感动得要流泪。而妻,真的流泪了。 11.以下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涟漪  依偎  粗犷  妩媚    A.lián yī  wēi  guǎng  wǔ  B.lián yí  wēi  guǎng  wú    C.lián yí  wēi  kuǎng  wǔ  D.lián yī  wèi  kuǎng  wú 12.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3分〕 13.文章结尾写“我〞“要流泪〞、“妻,真的流泪〞,为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答:因为我和妻子见到儿子放小龟回家后的兴奋、欢呼,感受到儿子的纯真、善良,既高兴又激动。做母亲的更善于动情,所以“妻,真的流泪了〞,而我则“要流泪〞。 14.《漫步》写家庭成员之间的  和谐关系  ,流露出对生命的            使命感  ,强调的是一种 理解和体谅 的精神。    《送小龟回家》充满童话色彩,父母陪同儿子送小龟回家,寄寓着不能人为地制造骨肉分开的思想,有一种  思家、团聚  之情。〔4分〕 15.仿写。〔2分〕 例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仿句:                                                              (注:卷面整洁、书写工整4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