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必修五专题4“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复习.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87133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五专题4“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必修五专题4“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心连广宇 [学习要求]: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多义词〔一、斯、诸等〕、活用词;文言虚词〔其等〕;梳理所学的文言特别句式,掌握及其用法。 2.摘出文中的成语、名句,说说它们的含义。 3.复习庄子、王羲之、罗素等对宇宙、人生的熟悉和看法,思索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积存写作素材。 4.复习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基础必会] 1.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2.以下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穷发之北 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E.或取之怀抱 F.众人匹之 3.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而御六气之辩。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告诸往而知来者。 5.以下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①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假设合一契 D.①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7.列句中“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假设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自视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俯仰宇宙之大 D.南冥者,天池也 [拓展延伸]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胡威少有志尚,厉清白。其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踢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烧火做饭),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1.对以下句中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⑴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⑵ 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⑶威自京都省之 ⑷威自驱驴单行 A.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也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不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相同。 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威自京都省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问而明辨之也 C.食毕,复随旅进道 寿毕,请以剑舞 D.先其将归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是吾俸禄之余 B.故以为汝粮耳 具以白质 C.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先其将归 D.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4.以下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威去荆州探望父亲,一路无车马童仆,驱驴单行,拜见父亲后,住在养马的房舍十余日,归。 B.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为道路花费用,胡威问明绢的来历才接受,并把它作为路途花费而用了。 C.胡质帐下的都督为讨好胡质,有意请假还家,与胡威同行,每事佐助经营,又少进饮食。 D.胡威怀疑,密诱问,才知此人身份,后通过送信人告知胡质此事,胡质惩处了那个都督。 5、 给划线的句子加标点并翻译。 二、阅读寓言并说出寓意: 1, 老人与死神 有一天,有个老人砍了不少柴,十分吃力地挑着走了很远的路。一路上他累极了,实在挑不动了,便将担子放下,叫喊起死神来。死神来后,问他为什么叫喊他,老人说:“无论我已精疲力竭了,但还是请你把那担子放在我肩上。〞 2,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作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伟大的情思 [学习要求] 1、联系《我为什么活着》中关于现实苦难的表达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中关于人生可悲的观点,看看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是怎样超越现实的困苦,达到生命的永恒的? 2、学习用形象化的语言诠释抽象道理以及将理性的思索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断片式的杂感或较复杂的说理文的写法。仿写情理相融的片断或格言。 [基础必会]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⑴凉爽的秋雨送来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突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⑵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⑶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激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定高发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⑷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⑸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准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⑹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⑺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微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微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涉的瞬间,再微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求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疑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⑼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干清楚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 。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够道。 ⑽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假设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关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熟悉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熟悉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⑾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⑿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入、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 2.阅读本文第⑺段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熟悉与心得? 3.研读本文第⑻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依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 绝大多数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求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疑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4.认真阅读并反复揣摩品味第⑼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然后续写一个句子。 答: [拓展延伸] 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 参照答案: [学习要求]3、丝竹管弦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游目骋怀 趣舍万殊 感慨系之 假设合一契 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基础必会]1、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2.D〔A古义为两个词,把……作为,今义为一个词,认为B次,地方,/数次、层次C发,毛,指草木,/头发。E胸怀抱负/抱在怀里或胸前 F一般人/多数人〕3.C〔A取B变D影〕4.B〔“之于〞,兼词〕[A众;C“之乎〞代“这件事〞;D代词,他、她、它〔们〕]5答案:D6答:C〔A为这;B为片刻;D为此〕7答:C。其他三项均为代词,C为“难道〞。8.解析:D项与题干均为“推断句〞。A.宾语前置;B.状语后置;C.定语后置句。 [拓展延伸]一、1. C(第一个“为〞是动词“治理〞,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第一个“自〞是介词“从〞,第二个“自〞是代词“自己〞。)2.C(第一个“省〞是“探望〞,第二个“省〞是“检查〞;第一个“审〞是“知道〞,第二个“审〞是“具体〞;两个“毕〞都是“完毕〞;第一个“先〞是“在……之前〞,第二个“先〞是“表率〞。)3.B(第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助词“的〞。两个“以〞是介词“把〞。第一个“其〞是“他的〞,第二个“其〞是“他〞。第一个“因〞是“于是〞,第二个“因〞是“通过〞。) 4.B(胡威没有花费这匹绢。)5、回答说:“我父亲廉洁恐怕别人知道,我廉洁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我不如父亲,差得很远啊。 [译文]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品质纯洁。他的父亲胡质管理荆州,胡威从京都去探望他。胡威家贫,没有车马童仆,胡威自己骑着驴单独前去,拜见了父亲。他的驴放在马圈中养了十几天,他告诉父亲要回家。临到辞别时,胡质送给胡威一匹绢,作为道路上的花费。胡威跪下说:“父亲大人很清白,我不知道从哪儿得到这绢?〞胡质说:“这是我的俸禄剩余的,所以把它作为你的花费罢了。〞胡威接受了绢,辞别父亲回家。每次到了客舍,自己放驴,取来柴草烧火做饭,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返道路客舍之间。胡质官署下面有个都督,一直不相识,在胡威将回家之前,请假回家,暗中准备行装在一百多里的地方邀请胡威。胡威于是和他结成同伴,每件事情这个都督都帮助他办,又略微进献些饮食,这样走了几百里。胡威有点怀疑他,秘密地引诱询问,才知道他是父亲官署的都督,于是拿先前父亲送给他的绢答谢了他,打发他走了。后来通过别的送信人,把这些全都告诉了胡质。胡质下令用木棒打了那个都督一百下,除掉了他官名。他们父子廉洁慎重如此。于是父子名誉显著传闻,历任州郡长官。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境之事,说到一生的事。皇帝感叹他的父亲廉洁,对胡威说:“您和父亲比,谁更廉洁?〞胡威说:“我不如父亲。〞皇帝说:“因为什么不如?〞回答说:“我父亲廉洁恐怕别人知道,我廉洁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我不如父亲,差得很远啊。〞 二、1、这故事说明,即使生活不幸,人们仍爱惜生命。2、这是说,无论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基础必会]1、一要珍惜生命,二要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2、痛苦的煎熬;快乐的享受〔或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微小的存在;伟大的结晶〔生命似乎永远是微小和伟大的"混血儿"〕。3、示例:海伦·凯勒在失聪、失明、失语的状况下,没有绝望,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作家、教育家。文天祥被俘后,不屈从威逼利诱,宁死不降,从容就义。〔所补写的内容必需符合文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4、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拓展延伸] 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凹凸。 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