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禾山中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二三单元试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86422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禾山中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二三单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禾山中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二三单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禾山中学高一语文二三单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存与运用〔21分,1-9题各2分,第10题3分〕 1、以下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鱼凫〔fù〕 贾〔jiǎ〕人 铮〔zhēng〕铮 恬〔tián〕然 B.飞湍〔tuān〕 迁谪〔zhé〕 饿莩〔piǎo〕 嘲哳〔zhā〕 C.逡〔quān〕巡 钿〔tiàn〕头 迸〔bèng〕裂 扪〔mén〕参 D.数罟〔gū〕 暮霭〔ǎi〕 教坊〔fáng〕 崤〔yáo〕函 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痒序之教 侧身西望长资嗟 B.转轴拔弦 坐中泣下谁最多 C.良将劲驽 故不积跬步 D.虽有稿暴 度长契大 比权量力 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 ①铁骑特别刀枪鸣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恬然自安 ④曲终收拨当心画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曲罢悯然 ⑦相逢何必曾相识  ⑧老大嫁作商人妇  ⑨今漂沦憔悴 A.①③④⑦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⑨ D.④⑤⑦⑧ 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来〔助词,无意〕江口守空船 B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C却〔退回〕坐促弦弦转急 D声非加疾〔快〕也 5、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6、以下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读之不知 7、以下名句及其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际假设比邻 王勃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白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8、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别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  D<<登高>>写出了去国怀乡、骨肉分开、病魔缠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诗句句充满着凄楚悲凉和伤感孤独。 9、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既表达了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的郁闷心情。“天际沦落〞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隐含了社会变化、政治衰落给人造成的痛苦。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表达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获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楚如画的意境,渲染了送别时的凄凉愁惨的气氛。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克服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10、阅读下面从《高老头》中节录的片断,回答问题。〔3分〕 “一个也不来〞A〔大同学〕嚷道,“让我写信给她们。〞“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BC她们有事,BC她们在睡觉,BC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   高老头死了,BC两个女儿谁也没有来,他的钱都给女儿花光了,到死连入殓的衣服都没有,是A〔大同学〕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 选文中的A指 ;B指 ;C指 。 二、课内阅读题〔21分,11-15题 各3分,16题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5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埋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击退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践:削平 因:凭借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销锋镝 镝:箭头 D.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12、对以下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B.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C.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D.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13、以下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东西南北天地,天地四方。 C.南取百越之地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 而统称百越。 D.以愚黔首 黔首:古代称老百姓。 14、以下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5、解释以下加线词语〔3分〕 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6、翻译以下语句〔6分〕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⑵七十者衣帛食肉,移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7——20题:〔共15分〕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17、指出以下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4分〕 自伤年老失时〔 〕 是以泣也〔 〕 18、“昔周人有仕数不遇〞中的“遇〞词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遇事不慌 B 随遇而安 C 知遇之恩 D 不期而遇 19、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0、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 答: 四、默写〔15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不给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剑阁峥嵘而崔嵬, 。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塞上风云接地阴。 4、《师说》中定义教师使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师说》〕 5、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 笑者,何也? 。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 7、 ,此时无声胜有声。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10、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五、语言综合运用〔8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显然对的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 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中同学中流行的咏物诗,请仿照其写法,任选一种事物〔如“月亮〞“玫瑰〞……〕,写出两句话。上下句字数要大致相等。〔4分〕 示例: 竹 〔1〕褒扬:每攀登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 〔2〕批评:过分地虚心,终不能成为栋梁。 题目:     ____________ 〔1〕褒扬:__________________ 〔2〕批评: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70分〕 阅读下面材料,依据要求作文。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将来,可以体味情趣哲理,可以涵养道德品行;名句,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 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诗词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现当代诗作;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 高一语文二三单元试题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二题选择题部分〔共33分,1-9每题2分,其它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8 答案 10、阅读下面从《高老头》中节录的片断,回答问题。〔3分〕 选文中的A指 ;B指 ;C指 。 15、解释以下加线词语〔3分〕 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 。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16、翻译以下语句〔6分〕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 ⑵七十者衣帛食肉,移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 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7——20题: 17、指出以下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4分〕 自伤年老失时〔 〕 是以泣也〔 〕 19、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3分〕 译文: 武节始就,武主又亡。〔3分〕 译文: 20、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 答: 。 四、默写〔15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不给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剑阁峥嵘而崔嵬, 。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塞上风云接地阴。 4、《师说》中定义教师使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师说》〕 5、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 7、 ,此时无声胜有声。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10、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五、语言综合运用〔8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显然对的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 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中同学中流行的咏物诗,请仿照其写法,任选一种事物〔如“月亮〞“玫瑰〞……〕,写出两句话。上下句字数要大致相等。〔4分〕 示例: 竹 〔1〕褒扬:每攀登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 〔2〕批评:过分地虚心,终不能成为栋梁。 题目:     ____________ 〔1〕褒扬:__________________ 〔2〕批评:__________________ 参照答案: 一、〔21分〕 1.B〔A贾gǔ C钿diàn D崤yáo-xiáo〕 2.C〔A痒-庠,资-咨,B 拨弦,座中C驽→弩D稿→槁,契—〕 3.C 4.D〔疾-强,宏大〕 5.B 6、D 7、C 8、D〔第二联有豁达和坦荡,〕 9、C 10、 A拉斯蒂捏 B雷斯多 C但斐纳 二、〔21分〕11.B 12.C 13.D 14.D 15.华山,黄河,比喻边境上的屏障。 16、文言翻译 ①〔3分〕〔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②〔2分〕七十的人能够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不挨饿,不受冻了,这样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状况,是不曾有过的事。 三、〔15分〕17〔4分〕悲伤;因此 18、C 〔3分〕 19〔6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20〔2分〕学习本领不专一〔1分〕;盲目跟随君主的好恶而决定自己的行动。〔1分〕 四、〔15分〕1、枯松倒挂倚绝壁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江间波浪兼天涌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7、别有幽愁暗恨生 8、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9、以五十步笑百步 10、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五、〔8分〕调序后的对联为: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4分〕〔“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下面是“纵目〞所见,假设理解为目的性的,即为了“纵目〞去“登阁〞显然是不合理的;从平仄上看“览胜〞“抒怀〞不能颠倒,因为 “纵〞〔仄声〕对 “抒〞〔平声〕可,假设对 “览〞〔仄声〕则不可;“鸢飞〞“鱼跃〞主谓式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须做相应调整,改为“水清〞“木华〞,假设改为“木华〞“水清〞亦可。每改对一处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