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荷花淀》学案(内含练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86388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花淀》学案(内含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荷花淀》学案(内含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 4.荷花淀 教学用时:4课时 设计者:龚子龙 审核人: 审批人: 学习重点:在分析感悟的基础上实现小说人物形象的再创造。 学习难点:体味孙犁小说诗化的特点。 学习方法: 诵读学习法、情景鉴赏法、习题巩固法。 揭示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2、 欣赏孙犁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分角色诵读和想象、表演能力。 2、感受孙犁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三)、德育渗透点: 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听课文录音,精选文段,认真表演,通过自己的参与,深入领悟、大胆创造。并完成巩固提升。 学习导航: 1、 导入新课 (1)一提起战争,我们的脑海便不觉浮现出炮声隆隆,硝烟四起;一提起战争,我们便不觉联想起那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英雄领袖。然而,这不是战争的全部,初中我们学习过的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就为我们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战斗生活的另一面,其中的主人公是 。请用简短的文字回忆一下主要内容: 。 (2)了解荷花淀派和孙犁 :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里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孙犁(1913.4.6-2002.7.11)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安平人。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此外,还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评》。《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成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1949年后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顾问、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他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 2、 快速默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小说主要内容: 3、小说有三要素: 、 、 。其中 又分 、 、 、 四个环节,有时根据文章需要还有 和 两个环节。请再读课文,依据这四个环节梳理文章结构,并加上小标题(注意: 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 ( ) 第二部分:  ( ) 第三部分:  ( ) 4、本文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的,请把这些表时间的词语找出来: ── ── ── ── ── ── ── ──   5、分角色朗读以下两段文字,通过表演,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1)“很晚丈夫才回来了——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 思考:水生嫂的形象特点: 水生的形象特点: (2)“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几个女人有点失望——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出入在那芦苇似的海里……” 讨论并概括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特点: 6、思考并讨论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1)第一部分描绘的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  生活美:   。 人情美: 。 作用: 。 (2)第二部分描绘的日光下的水乡风光。 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 。 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 高高挺出的荷花箭—— 。 作用: 。 7、拓展延伸,请朗读改写后的对话,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  (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问爹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异—— 同—— 8、品味创作,细细品读五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根据她们的个性特点,试添加第六个妇女,用一两句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 )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 ( )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 ) C. 性急侥幸 D.质朴憨厚 E.心细成熟 。 9、本课小结: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借助小说的人物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赏析小说人物形象。从中我们认识了孙犁小说质朴简明(情节不离奇、不曲折——淡化)却又内涵丰富的语言特色(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及其洋溢的浓郁的生活战斗气息(人物无姓名、无肖像——虚化),认识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给我的感悟和启示是: 。 巩固提升: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碾坊(niǎn) 忌讳(wěi) 甬道(yǒng) 莞尔(wǎn) B.凫水(fú) 吮吸(shǔn) 吆喝(yāo) 横样子(hèng) C.蒿艾(gāo) 嗤笑(chī) 惦记(diàn) 俺婆婆(ǎn) D.焖菜(mēn) 竹篁(huáng) 涎皮(yán) 喁喁私语(y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喉咙  缠绵  莞尔  兴高彩烈 B.甬道  撅嘴  好像  隔溪应合 C.吆喝  泅水  警戒  繁密如雨 D.驰名  严然  茶峒  张冠李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又扒着船帮 出头来。 ②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 ③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 出一个人来。 ④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 出来。 A.冒 钻 窜 冲 B.露 冲 冒 窜 C.露 窜 冒 钻 D.伸 驶 钻 冒 4、下面语句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 只是我得跟您预先        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        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A.申明    因为    以致                   B.申明    为了    以至 C.声明    为了    以致                 D.声明    因为    以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父子关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除的,藕断丝连,谁也无法彻底割断与生身父亲的血缘关系。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万里长城挡不住西方入侵者的铁骑,四万万同胞保家卫国的决心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6、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手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借代) B.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拟人) C.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拟物) D.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自在自己的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反语)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B.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C.只有弄清几十年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D.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8、文学常识填空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 、 、 ,小说散文集 等。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被称为 派。 9、阅读下面两段话,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  ) (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二)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   A.文字(一)采取了白描的手法,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B.“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句话中的“跳跃”表面上写的是女人编芦苇席时篾条儿的颤动,实际上却巧妙地表现出水生嫂内心的愉悦。   C.文字(二)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描写非常生动。   D.在文字(二)中,主要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雪地、云彩,都是比喻美丽的月光。   E.“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这句话既是写水生嫂真正地看白洋淀,也是写她在盼望归人。   F.作者描写六月的白洋淀普通的一景,不写蚊虫叮咬、燥热难耐,写的是月光如水,苇席如银,还有风吹而来的渺渺清香,这体现了作者唯美的文学取向。景色的美丽,恰恰映衬了水生嫂内心的美丽和纯洁。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1)丈夫很晚才回来,水生嫂却一直在等待,说说这个情节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饭”这个细节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完了儿子和父亲,水生为什么“笑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水生嫂的一“震”一“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写出了水生嫂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1)“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这里“呆呆地”用得好,请指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进步”、“识字”、“生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生嫂的应诺体现了她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最重要的一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  山地回忆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节选自孙犁《山地回忆》) 12、女主人公妞儿在一出场时对八路军战士进行了一系列的刁难和批评。   (1)是真的刁难和批评吗?(2)她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妞儿的性格特征(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末尾,八路军战士为什么“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女主人公是一个脾气火爆、性格直率而又为人热情、心地纯真的山地女孩子。   B.选文以女主人公妞儿和八路军战士“我”之间关于“卫生”的讨论为线索,重点是为了描写抗战时期普通百姓对胜利的渴望和八路军战士的必胜信念。   C.女主人公关于刷牙的一番“宏论”表明她从小生长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对外界缺乏了解。   D.女主人公对八路军战士不穿袜子“也是卫生吗”的责问,将剑拔弩张的气氛消解成融融暖流。   E.选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晴游沧浪亭①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此诗作于苏舜钦因事获罪,闲居苏州时。 (1)苏舜钦同时代的词人张先《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王国维道:“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本诗中的“弄”字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一说这个“弄”字的妙处。 答:                                                                                                                                                 。 (2)诗中句句写景,无一字言情,但字里行间我们却能体会到作者充盈其间的情感。本诗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 17、阅读下面这首《[中吕]上小楼·水生嫂》,简要分析这支散曲是怎样与课文情节对照的。 手编苇毯,情融庭院,恨鬼子的残,送亲人参战,情切切藕断丝连。探征夫敢冒危险,遇敌船冷静周旋,血与火千锤百炼。握钢枪与丈夫并肩守卫荷花淀。 手编苇毯,情融庭院,恨鬼子的残,送亲人参战—— 。 —— 。 —— 。 18、依据下面文字,另换一个陈述对象,仿写一组和它句式相同的句子。 书籍,是人生取之不尽的宝藏。这宝藏,是徘徊人生低谷的慰藉,是解决棘手难题的锦囊。 19、给下面一则消息命一个标题。 读了《语文滑坡后患无穷》(《光明日报》2003年7月9日《文化周刊》)一文,大有同感。早在2000年11月18日,笔者曾投书某出版社,寄去一张《勘误》,至今无人理睬,原因是我逐字逐句读了一遍该社出版的“全国学生作文资料库”编委会编的《中学生“限字作文”700字》一书后,发现130处有误,从第2页至309页,平均两、三页便有一处错误。须知,这是语文工作者写给“全国学生”的范文,错误如此之多,且发行量大,又一版再版,岂不害了学生? 20、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句意明晰、逻辑清楚的三个短句,个别词语可做改动,但不能改变句子意思。 地方法院推翻了那条严禁工商部门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经营任何赢利性网吧的指示的禁令。 ① ② ③ 课后反思: 请简要谈谈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