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冷凝泵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一〕工艺流程:
1、来自高温氨水池的高温氨水,由热循环泵打上焦炉桥管处喷洒,与来自炭化室的煤气换热后,煤气焦油、焦油渣及氨水沿集气槽、吸气管一起进入气液分开器分开后,焦油、焦油渣、氨水进入斜坡池,焦油沉淀于斜坡池,定期由人工捞出,焦油、氨水由斜坡池溢流口进入高温氨水池,几经折流后,焦油、氨水分层、焦油由池底通道进入焦油池,氨水由热循环泵打上焦炉桥管处喷洒。
2、来自低温氨水池的低温氨水由冷却泵打入凉水塔与来自塔底部进风口的空气换热、降温、冷却后的氨水由低温泵打上初冷塔、旋
风捕焦油器冷却煤气,煤气冷却后的焦油及氨水由塔底排入中间池,然后溢流至低温氨水池,几经折流后,焦油、氨水分层,焦油由池底通道进入焦油池,氨水打入凉水塔冷却。
3、来自水塔及井下的工业水进入清水泵吸液池,一部分由清水泵打入横管冷却器排管,冷却煤气〔煤气走管间,清水走管内〕后回流至清水吸液池。另一部分由清水泵打上桥管盖的水封槽,回流至熄焦水池熄焦。
〔二〕工艺技术要求:
1、回炉循环氨水温度〔高温氨水〕应大于 70℃。
2、回炉循环氨水压力 0.3~0.4MPa。
3、高压氨水泵压力 1.0~1.5MPa。
4、低温泵压力 0.3~0.4MPa。
5、水泵轴承、电机温度不大于 60℃。
6、入库焦油水份不大于 4%。
〔三〕一般操作:
1、提前 20分钟到岗,参加班前会、点名考勤,听取本班工作安排及安全操作事项,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及上一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状况。
2、依据生产要求,负责对循环氨水泵,中低温冷却泵、焦油泵的开停及压力调节,配合风机工进行风机的开、停机及停电、复电等特别操作。
3、启车前,检查泵及其附件是否完好,吸液池水位是否符合标准,地角螺栓是否松动,压力表是否完好,油位是否标准,阀门的开启状况,盘动连轴器,并与风机、上升管等有关工种联系。
4、全开泵的入口阀,开出口阀 1/3,启动电机,检查泵的出口压力及振动状况,调节压力达规定值,假设压力低于规定要求,应及时查找原因〔如泵进出口是否堵塞杂物,吸液池水位、泵体、真空罐是否严密,吸程管是否漏气,泵叶轮磨损等〕并处理。
5、设备运转过程中,随时掌握其运转状况,如漏水、上水状况、轴及轴承温度、电机温度等。
6、维护好备用泵,每班必须盘动一次,使之坚持优良备用状态。
7、得到停泵通知后,首先要与有关工种联系,检查备用泵是否完好,否则,未经有关工种许可,不得停泵〔特别状况除外〕
8、停泵时,先关闭出口阀 1/3,停电源,然后全关进出口阀,冬季停用泵及管道必须泄掉存水,以防管道、泵体冻坏。
9、换泵时,按泵的启动步骤,先开备用泵入口阀,渐开出口阀,同时渐关在用泵出口阀,待备用泵运转正常后,停止在用泵。
10、常常检查凹凸温氨水池水位、介质稳定、水位下降应及时补充,补水必须按要求进行,其顺序是:工业水补入冷却氨水中,冷却氨水补入低温氨水池中,低温氨水补入高温氨水池中,凹凸温氨水池中了、尽量少加工业水〔特别状况除外〕,防止水垢堵塞喷嘴。
11、做好岗位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整洁卫生工作。
12、及时准确填写操作记录,及当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处理状况。
二、安全规程:
1、禁止在开泵出口阀门的状况下启动泵。
2、禁止启动无安全防护罩的泵。
3、冬季停用的管道、泵,必须泄掉存水,以防东坏泵体、管道。
4、严禁用湿布擦拭电机及电器开关。
5、严禁滴水进入电机或电机超负荷运转。
6、各泵启动前,要先往真空罐内罐水。
7、严禁随意触摸控制按钮或开关。
8、启泵或吹扫前,操作工要密切配合,防止焦油、蒸汽烫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