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压疮评估
(一)评估流程:
患者入院、手术或病情发生变化时,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表进行评估,评分W18分的压疮危险患者,床头悬挂“防压疮”标识,落实相应预防措施。对于W12分的高危患者报医院压疮小组备案。
(二)评分办法:
根据Braden压疮危险因素量表进行评估,总分23分,评分15-18分为低度风险;评分13-14分为中度风险;评分10-12分为高度危险;评分W9分为极度危险。
(三)评估频次:
初次评估后,对于评分W12分的高危患者,责任护士每日评估记录,并落实预防措施。13-18分的轻、中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危险因素,并落实相应预防措施。遇病情变化随时评估,护士长定时督导预防措施的落实与记录情况。
二、难免压疮界定
以下情况可确定为难免压疮:
基本条件: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同时存在高龄N70岁、清蛋白< 30g/ L、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中的2项或2项以上可申报难免压疮。
三、压疮上报与督导
1. 对于压疮高危人群(评分W12分)患者,责任护士登记《压疮高危/压疮登统表》并于24小时上报压疮小组,会诊人员于24小时内至病区评估患者,督导预防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2. 责任护士发现压疮(含院外压疮);填写《护理单元压疮登记表》并在24小时内上报压疮小组组长,会诊人员24小时内至病区评估患者,指导处理并做好记录。
3. 院内发生的压疮由护士长初步评定是否属于难免压疮,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压疮小组组长复核、确认。
4. 对于院内发生的非预期压疮,24小时在上报压疮小组的同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至医院质管办。
四、压疮质量管理
1. 压疮小组会诊人员会诊时填写压疮监管记录,及时跟踪压疮发展情况,每周至少复诊一次。
2. 护理部及压疮小组每季度进行督导,查看高危人群评估情况及预防措施落实;查看压疮处理情况,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护理部每季度进行压疮数据统计分析、典型压疮案例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附:压疮评估与报告流程
压疮评估与报告流程
新入院患者及住院病人
Braden 评分 13-18
分,每周评估,病情变
史化随时评估
各科护士长上报压疮信息至压疮小组,压疮小组每季度汇总数据,进行典型压疮案例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