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初中部2017-2018下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考试卷 一 、积存与运用26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1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2王维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诗句是 , 。(4)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0分打开课本第一单元,你会熟悉很多不一样的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rui智却又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还有文学家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出色人物而生辉,又因他们的不同
2、气质而灿烂。视名利如粪土以身许国;“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爱才敬才与之结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1依据拼音写汉字或者依据汉字写拼音rui ( )智 叱咤 2本文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有 和 3本文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4“鲜为人知的意思是 5文中画线句子与前文句式不协调,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能碰到读懂你的人是幸运的:诗人 人名在说和做一文中读出了不虚夸、重实干的闻一多先生;作家 人名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从鲁迅的日常生活中截取的片段中读到了一个不平凡的
3、鲁迅;由北宋 人名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中的孙权劝学我们看到了孙权也读懂了吕蒙。“资治通鉴的意思是 。4依据语境补充横线部分所缺的内容4分老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着玫瑰。讲完后老师问同学:“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个同学回答:“虽然花儿美,但是它有刺,我要远离它。第二个同学回答:“ , ,我要欣赏它。第三个同学回答:“ 多年以后,前两个同学都无所作为,第三个同学却因培养玫瑰的新品种而闻名。二、阅读39分 一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回答58题。12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
4、对他是有着深入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
5、无声无闻。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劳,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5.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2分 6.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3分 7. 请自选角度,对选段中划线句子A、B两句进行赏析。4分A: B: 8. 从选段中看出,闻一多先生
6、是个怎样的人?3分 (二) 阅读一张车票,完成9-1211分她迈着繁重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蹒跚地向汽车站走去。她没有带一点儿子平日喜爱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劳教所劳作教养的儿子。她径直走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猛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她的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 。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角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妈妈,刚刚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
7、子,妈妈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子身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是说谁呀?“我是在说我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奇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着娇督促。“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
8、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是的!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颗苦果吧!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道。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9. 填在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10.为什么“她感到陌生的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3分 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2. 当年轻的母亲看了报纸以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9、语言也哽塞了,试揣摩一下年轻的母亲此时的心理然后把它写出来。3分 三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3-16题。16分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3解释以下词语。4分 涉猎: 见事: 孰: 就: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5.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他是怎样说服吕蒙的?3分 16.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结合课文加以说明。3分 17.试谈谈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分 三、写作35分18.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提示:“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者代表某种风尚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感情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