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教学后如何拓展延伸.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83406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后如何拓展延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后如何拓展延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后如何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后如何拓展延伸?课内阅读积存,意在强调课外阅读,提升文学素养,将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只有展开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双翼,语文才干腾飞。今天,朴新我给大家带来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方法一 1、取材勿舍近求远 “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教材无疑是〔教师〕采矿的“矿山〞,是重要的素材资源,它不仅是同学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根本,还承当着丰富同学生活经验、提升人文素养、培养革新能力和施行能力等诸多任务。教师要“用教材教〞,要依据教材,更要超越教材,应从教材本身挖掘〔拓展〕延伸资源,搜索课本中同一、同一文体、同一时代、同一主题等材料加以拓展延伸,既有利于同学对语文知识的心得积存,也能培养同学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某教师在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时,他就把高中必修课本中《氓》的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选修课本《小二黑结婚》中的于小芹信手拈来,教者有目的地利用同学熟悉的人物来分析中国封建时代女性为婚姻自由而战的奋斗历程,这种借助课本就近取材的拓展延伸方法确实让同学学得踏实,课堂气氛也因此而活跃。 2、质量要宁缺毋滥 语文课堂拓展延伸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应有的放矢。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明确课堂拓展延伸的目的、意义之所在,切勿盲目、随意拓展延伸,海阔天空,东拉西扯,使拓展延伸的内容与教学任务风马牛不相及,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一味地为激发同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宝贵的教学时间展示课前收集的数量繁多的各种资料,没有立足于文章主旨,只要和文章内容相关,都拿来拓展。这样既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让同学脑子在轰轰烈烈的氛围中一片空白。一位教师执教《故都的秋》时,没有让同学通过诵读去心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是用大半时间向同学讲述郁达夫的生平及传奇经历,展示大量“故都的秋〞的图片。一堂课就这样在交流图片资料中过去了,同学完全游离于文本之外,书没读,词句没领会,的情感没心得。试问这样的拓展,语言谈何积存,语文能力从何培养又如何提升呢?因而课外知识的拓展,不是随意的,更不能喧宾夺主,而应力求精要,宁缺毋滥。 3、难度应浅显易懂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学的能力是参差的,他们的审美能力、对社会人生的观点和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拓展不能过深。比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有老师就让同学讨论中国儒道佛思想来剖析苏轼的思想境界。我们知道中国的儒道佛思想是很复杂的问题,它和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经济历史、各种思想的的影响息息相关。所以这样的拓展容易让同学无从着手,空泛而没有实效,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因此拓展要扎根文本,浅显易懂,要结合同学的兴趣爱好,符合同学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语文教学方法二 发挥想象,补充内容进行拓展训练 发挥想象,情节补充法主要是教师为了辅助同学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对文章进行的再创造。比如《蜡烛》一文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们可以布置同学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从而引导同学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再例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可以要求同学写出此时杜甫面对此景的心理感受。同学要构思好这个片段,除了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还必必须能够理解杜甫的境况,才干充分感受诗的意境。这样的片段写作能够使同学对杜甫的诗体会得更深入。另外给课文续写结尾,也是拓展的一种方式。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可引导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制定〕一个合理的结尾,通过续写既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发挥同学的想象能力,放飞同学的思维,对同学进行情感教育。 在课外,主要从以以下两个维度去拓展 1.巧妙布置作业,多让同学参加施行活动 课堂模式在改变,作业也必须进行改革,我们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尽量取消那些书面作业,我可以布置一些活动作业,比如:让同学在周末帮爸爸妈妈做一天家务,这样既锻炼同学的施行能力,又让同学体会到了做父母的艰辛,更受到了一次教育;再比如:在让同学写一篇描写景物的主题作文之前,我们先布置一个作业,就是每个人都去做一次旅游,可以去公园,可以去海边,等等去领会一下大自然的风光,体会一种真实的感受;有了真情实感,才干写出好文章,不致于同学们在作文时没有材料,文章瞎编乱造,空洞无物。总之语文来自于生活,在生活中才干受到真正的教育。 2.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语文素养 〔素养教育〕新形势下,我们同学的假期多了,课时少了,那么我们把阅读主要放在课外,教师要引导学在假期中多读书,少上网,可以读一些报刊文摘,古典名著等,让同学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学通过课外阅读不仅提升了语感,丰富了知识储备,而且极大提升了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方法三 一、有了拓展,知识拓宽,文本理解深入 起初,同学的拓展仅限于搜集和本课有关的诗句、名言、片段等。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各组同学深情地朗诵着他们搜集到的内容,对朱自清的父子间的爱理解更深入了。他们按捺不住,动情地讲述起自己与父母间的故事,教室里充满了爱与感恩的味道。 没有课外的拓展,只有枯燥的对文本的分析,同学的情感目标是不会达到的。而同学积存的大量的课外诗词、名言等,无疑是一笔庞大的精神财富!同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各种课外书、网络资源都成为他们搜集信息的工具。请相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学远比老师的信息来源要广泛的多!而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同学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愈加深入。 二、有了拓展,革新加强,同学各显身手 我知道,语文的课堂应该姓什么,“绣花枕头〞要不得!因此,我特别强调拓展延伸,它是对文本知识、能力、情感的深入和提升,展示的是同学自己对文本的个性理解与心得。一定要有自己的创作,哪怕再糟糕也是难能可贵的。同学不再害怕与扭捏,不再复制与粘贴,他们开始用笔创作一首首小诗,用心灵谱出一句句歌词,用激情演绎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他们有自己的创作与表演欲望,拓展环节为每个同学搭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快乐的他们有了展示自己的天地! “不怕同学做不到,只怕老师想不到〞,教师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同学就是一座宝藏,他们的潜能是无穷的,只等待我们去发掘。同学的创造激情一旦被点燃,就会成为燎原之势,你会发现原来在他们中间还藏着一个个“小诗人〞,一个个“歌唱家〞……而施行证实确是能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请相信,你给同学一方舞台,同学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我反对故作“花哨〞的课堂,语文的课堂应该姓“语〞。因此,我提倡的拓展是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我会依据各课内容制定不同的拓展,但我每课总不忘给同学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拓展的机会,而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我特别珍视同学的创作,激励同学自己书写对文本的心得与体会,然后用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拓展环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且也培养了同学的语文施行能力,为同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统一。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