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句清单〔同学卷〕
一、【注音】
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 谤( )讥于市朝 期( )年 皆朝( )于齐 时时而间( )进
二、指出下面通假字〔加点线或画圈〕并解释
邹忌修八尺有余 〔 〕通〔 〕,词义( )
徐公来,孰视之〔 〕通〔 〕,词义( )
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加点线或画圈〕并解释
1、朝服衣冠:名词活用作动词
2、面刺寡人:名词作状语
3、臣之妻私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4、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
四、 指出古今异义词〔加点线或画圈〕并解释
①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今义:中央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域的统称〔跟“中央〞相对〕
②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 今义:诽谤讥讽
③明日徐公来 古义: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④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今义:讥讽
⑤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今义:自私
⑥面刺寡人 古义: 今义:〔尖锐的东西〕扎入或穿透
⑦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今义:左面和右面
五、 解释一词多义
上:① 受上赏: ②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下:① 乃下令: ② 受下赏:
假设:① 徐公不假设君之美: ② 门庭假设市:
朝:① 朝服衣冠: ② 能谤讥于市朝: ③ 皆朝于齐:
孰:① 孰视之: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之:① 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 孰视之: ③ 暮寝而思之: ④ 吾妻之美我者
于:① 欲有求于我也: ② 皆以美于徐公: ③ 能谤讥于市朝: ④ 皆朝于齐:
间:① 时时而间进: ② 又何间焉: ③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修:① 修八尺有余: ② 乃重修岳阳楼:
六、 特别文言句式
① 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也〞表 〕
② 句:忌不自信〔否定句中作宾语的代词“自〞置于动词“信〞的前面〕
③ 句:皆朝于齐〔正常语序应为“皆于齐朝〞〕
④ 句:皆以美于徐公〔正常语序应为“皆以于徐公美〞〕
⑤ 句 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正常语序应为“于朝廷战胜 〞〕
⑥ 句:王之弊甚矣〔语气更激烈〕
⑦ 句:与坐谈〔省略了主语“邹忌〞和介词“与〞后面的宾语“之〞〕
检测
解释词义:
1.邹忌讽〔 〕齐王纳〔 〕谏 2.邹忌修〔 〕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
3.朝服〔 〕衣冠,窥镜〔 〕 4.吾妻之美〔 〕我者,私〔 〕我也
5.王之蔽〔 〕甚矣 6.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
7.能谤讥〔 〕于市朝〔 〕,闻〔 〕寡人之耳者。
8、时时〔 〕而间〔 〕进。 9.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填空
1. 《战国策》又称《 》,是西汉末年 依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状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 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表达方式上长于 和 ,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的意思是 ; “纳〞是 的意思,这题目从语法上分析是个 式,“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是 。
3.巩固学习:
①以下句子句式结构不同的一项是〔提示:注意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 〕
A.忌不自信 B王之弊甚矣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以下句子中加点字“之〞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B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C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D王之弊甚矣
③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C渔人甚异之 D春风又绿江南岸
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服:衣服 B.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 窥镜: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 〕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 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D. 皆以美于徐公
⑤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
B.妻、妾、客的问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
C.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真言不易的道理。
D.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⑥以下加点词不达意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B.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C.王之蔽甚矣 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D.此所误谓战胜于朝廷 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而往,暮而归
B、皆以美于徐公蒙 辞以军中多务
C、能谤讥于市朝 骈死于槽枥之间
D、时时而间进 间令吴广
4【译句】
1.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6.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