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牙齿正畸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不能判断患牙是位于上颌还是下颌时采用的辅助诊断手段为
A. 咬诊B-染色法C.透照法D.选择性麻醉E.视诊
2、关于间接盖髓术错误的是
A. 术后观察1〜2周,无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的,可以考虑永久充填B.永
久充填时,可以保留1mm氧化锌丁香油垫底 C.盖髓后出现自发痛或者夜 间痛,应该行根管治疗D.盖髓术后1〜2周,患牙对温度如果仍然敏感,
可更换盖髓剂再观察 E.深龋患牙,盖髓术中应该首先去除近牙髓处的腐 质
3、牙龈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为腺癌
B. 女性多于男性
C. 早期可向牙槽突及颌骨浸润
D. 下牙龈发病率低于上牙龈
E. 上牙龈癌比下牙龈癌转移早
4、上牙槽神经丛的内环神经组成是——
A. 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 B.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 C.上 牙槽前神经、中神经、鼻腭神经D.腭前神经、鼻腭神经E.上牙槽
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鼻腭神经
5、不良反应不包括
A. 副作用B.变态反应C.戒断效应D.后遗效应E.继
发反应
6、下列产褥期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 产后第一日,子宫底稍下降
B. 产后初期,产妇脉搏增快
C. 产后1〜2天可发生“泌乳热”
D. 产后宫缩痛多见于经产妇
E. 恶露通常持续1~2周
7、某患者在接受左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后半年出现进食时左腮腺区皮 肤潮红、出汗。其原因可能是
A. 该区域面神经与交感神经错位愈合B.该区域面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错
位愈合 C.该区域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错位愈合D.腮瘘 E.耳
大神经受损
8、钩端螺旋体病应用青霉素治疗的首次剂量为
A. 40万U
B. 80 万 U
C. 120 万 U
D. 160 万 U
E. 240 万 U
9、牙髓组织切片中见血管扩张、充血,慢性炎细胞浸润。其中见胶原纤维包绕 一圆形组织坏死区,内充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此病变最可能是____
A-急性化脓性牙髓炎B-急性浆液性牙髓炎C.牙髓坏死D.慢
性闭锁性牙髓炎E.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0、乳牙牙髓治疗中正确的是
A. 乳牙根管充填可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B.牙髓坏疽时最好拔除C.牙
根开始吸收时不能做活髓切断 D.乳牙不能做氢氧化钙活髓切断E.乳
牙保存活髓没意义
11、下列哪种不属于牙源性上皮
A. 成釉器上皮B.牙龈上皮C.缩余釉上皮D. Malassez上皮剩
余 E. Serre上皮剩余
12、维生素K参与合成
A. 凝血因子VIII、XI和XIIB.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VII、XI、X C.血
管活性物质 D.血小板 E.凝血因子VIII
13、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____
A.皮瓣移植抗感染力强、愈合快B.皮瓣包括皮下脂肪层,可用于凹陷缺
损畸形整复 C.皮瓣不适合于移植在肌腱、关节面、骨面等暴露的创面上
D.皮瓣移植后收缩性小E.皮瓣可对重要血管、脑膜等起保护作用。
14、轻型疮的症状特点是
A. 7〜10天可愈
B. 疼痛不明显
C. 伴体温升高
D. 唾液减少小
E. 愈后留瘢痕
15、关于粘膜支持义齿,错误的是
A. 由粘膜和牙槽骨支持
B. 基托应尽量伸展
C. 固位体最好采用三臂卡环
D. 用于缺牙多,基牙健康差者
E. 咀嚼效能差
16、可以准予医师执业资格注册的是
A.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之日止不满二年 的 B.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一年的
C. 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之日止已满二年的
D. 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之日止不满一年的
E. 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17、慢性牙髓炎依临床表现可分哪几型
A.溃疡型、增生型、闭锁型 B.化脓型、坏死型、液浆型 C.增生 型、坏死型、化脓型D.坏死型、坏疽型、溃疡型E.浆液型、化脓
型、闭锁型
18、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可出现
A.颏点偏向健侧B.颏点偏向患侧C.健侧面部丰满D.患侧
面部狭长E.小颌畸形
19、制定《执业医师法》的目的,不包括
A.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B.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C.保
障医师的合法权益D.保护人民健康E.提高医师的福利待遇
20、牙科用铸造合金中,低熔合金是指熔点低于
A. 5°CB. 6°CC. 7°CD. 8°CE. 9°C
21、涎腺造影的禁忌证是
A.涎腺的慢性炎症 B.涎腺急性炎症期C.使用抗凝血药物
D.开受限 E.腺体外肿物
22、磷酸锌粘固粉的用途如下,除外 A :暂时充填
B:粘固嵌体
C:粘固冠、桥
D :中龋洞垫底
E:深龋洞垫底
2 3、世界卫生组织以15岁组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作为牙周状况的评价标准, 牙周状况等级为中的牙石检出平均区段数是
A. 1. 2
B. 2. 4
C. 2. 5
D. 3. 2
E. 3. 6
24、临床怀疑腔念珠菌感染时,首先选用的辅助诊断技术为
A.唾液培养 B.唾液及血清念珠菌抗体测定 C.血清铁及维生素B12 测定 D.直接涂片镜检E.活体组织检查
25、龋病为牙齿硬组织被何种微生物感染――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支原体E.以上均不正确
26、腔预防教研室集体备课时,李老师指出牙周疾病流行病学中影响流行的因 素主要是
A.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B.年龄性别与民族差异C.不同国家和城乡
区别 D.摄氟量与饮食习惯E. 腔卫生好坏
27、下列哪项不符合舌损伤的缝合要求
A.尽量保持舌的长度B.采用小针细线缝合C.距创缘稍远进针
D.缝得深些,多带些组织E.最好加用褥式缝合
28、修复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过敏性疼痛,下面不相关的是
A. 继发龋
B. 牙龈退缩
C. 粘固剂脱落
D. 粘固剂溶解
E. 粘固剂中的游离酸刺激
29、患者,女,45岁,双侧颊黏膜反复糜烂,疼痛不适,进食时加重,组织病 理检查结果为上皮过度不全角化,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天疱疮 B.良性黏膜类天疱疮C.多形渗出性红斑D.扁平
苔藓 E.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少有1个错项。)
1、RPI卡环的I杆位于基牙的()。
A. 近中面
B. 舌非凡
C. 远中面
D .颊面
E. 面
2、腔白斑病的临床类型不包括
A.皱纹纸状B.颗粒状C.斑纹状D.溃疡状 E.疣状
3、可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
A. 维拉帕米
B. 胺碘酮
C. 普罗帕酮
D. 普鲁卡因胺
E. 奎尼丁
4、某病人开困难,有走马疳史,X线片显示颞颌关节正常。可能的诊断是―
A. 颞下颌关节强直
B. 咀嚼肌痉挛
C. 破伤风牙关紧闭
D. 癔症性牙关紧闭
E. 颌间瘢痕挛缩
5、服雷公藤适用于
A.复发性腔溃疡 B.药物过敏性炎 C.接触性炎D.扁
平苔藓 E.白斑
6、以下关于唇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为鳞癌,腺癌很少见 B.多发生于下唇 C.下唇癌的转移较 上唇早,并较多见 D.唇癌的转移一般较其他腔癌为少见,且转移较迟 E.下唇癌常向颏下及颌下淋巴结转移
7、关于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正确的是
A.下颌牙比上颌牙高B.年龄小比年龄大高C.乳牙比恒牙高
D. 磨牙比前磨牙高E.颊舌面比面高
8、一男性患者就诊,检查发现一牙根四周均为垂直吸收的骨下袋,牙根位于骨 下袋中央,骨壁与牙根不贴合。此牙周袋应诊断为――
A. 一壁骨袋B.二壁骨袋C.三壁骨袋D.四壁骨袋E.以上均不正确
9、贝尔麻痹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要点是
A.患侧眼睑闭合不全 B.患侧鼻唇沟消失C.患侧角下垂,健侧
向上歪斜 D.患侧前额皱纹消失,不能蹙眉E.不能鼓腮,吹气功能
障碍
10、后腭杆的厚度约为
A. 0. 5mm
B. 1. 0mm C .1.5mm
D. 2. 0mm
E. 2. 5mm
11、我国居民膳食中糖类供热占总热能的适宜比是
A.<50%
B. 50%
C. 60% 〜70%
D.〉70%
E.以上都不
是
12、牙周炎的组织破坏特点
A.持续性破坏 B.长时间静止、短时间破坏C.长时间破坏、短时
间静止 D.进行性破坏 E.渐进性破坏
13、乳牙充填后,继发龋是常见的并发症,下面哪一项是常见的原因―
A. 乳牙牙龈乳头位置低,容易食物嵌塞
B. 乳牙釉质无机物含量高,儿童易食甜食,故易产酸脱矿
C. 软化牙本质去除过多
D. 乳牙备洞时不易达到抗力型和固位型,充填体易松动
E. 乳牙牙髓血运少,抵抗力低
14、关于牙挺使用中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使用中必须以手指保护防止滑脱B.拔除上颌智齿阻力较小,可以健
康的邻牙为支点C.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不应作为支点D.龈缘水
平处的颊侧骨板不应作为支点E.使用中注意力量的控制,不可使用过大
的力量
15、备洞原则中正确的是----
A.尽可能去除龋坏组织 B.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C.保护牙髓组织
D.作预防性扩展,但应尽量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E.以上均正确
16、相同浓度和剂量的局麻药,毒性最小的是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C.地卡因D.布比卡因E.丙
胺卡因
17、巴比妥类不会引起
A. 延长氯通道开放时间而增加C1 -内流,引起超极化
B. 较高浓度时抑制Ca2+依赖性递质释放
C. 需用至镇静剂量时才显示抗焦虑作用
D. 目前已很少用于镇静和催眠
E. 大剂量也不抑制呼吸
18、男孩5岁,右上乳中切牙冠折露髓2小时就诊。叩(+),松动1°。治疗方
法是
A.冠髓切断 B.干髓术 C.根管治疗 D.直接盖髓 E.拔 除
19、根据临床实践,下颌骨体部骨折固定时间应为
A. 1~2 周
B. 2〜3周
C. 4〜6周
D. 7〜8周
E. 9~10 周
20、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有
A :食物嵌塞疼
8:自发性痛阵发性加剧
C: 臭明显伴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D: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轻度咬合不适
E:无明显自觉不适,触碰牙龈有出血
21、某患者,右上中切牙牙冠3/4缺损,无叩痛,无松动,牙龈无红肿,X线检 查示该牙已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根尖无阴影,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是
A.嵌体 B. 3/4冠C.高嵌体 。.桩核冠 E.全冠
22、医疗事故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违反____
A-法律B.行政法规C.技术操作规程D.和院方的约定 E.和
患者的约定
23、预防干槽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减少手术创伤B.尽量延长局部压迫止血时间C.注意无菌操作
D.注意腔卫生 E.保护拔牙创内血凝块
24、青少年牙周炎的表现如下,除外
A.家庭史 B.牙槽骨垂直吸收C.龈肿胀出血明显D. 腔卫
生一般良好,牙石少E.早期出现牙松动和移位
25、所谓均凹法就是使可摘局部义齿的共同就位道平行于缺隙两端基牙的
A.牙长轴 B.牙长轴交角的分角线C.观测线 D.外形高点线
E.支点线
26、腔预防教研室集体备课时,李老师指出牙周疾病流行病学中影响流行的因 素主要是
A.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B.年龄性别与民族差异C.不同国家和城乡
区别 D.摄氟量与饮食习惯E. 腔卫生好坏
27、下列哪项不符合舌损伤的缝合要求
A.尽量保持舌的长度 B.采用小针细线缝合 C.距创缘稍远进针 D.缝得深些,多带些组织 E.最好加用褥式缝合
28、修复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过敏性疼痛,下面不相关的是
A. 继发龋
B. 牙龈退缩
C. 粘固剂脱落
D. 粘固剂溶解
E. 粘固剂中的游离酸刺激
29、患者,女,45岁,双侧颊黏膜反复糜烂,疼痛不适,进食时加重,组织病 理检查结果为上皮过度不全角化,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天疱疮 B.良性黏膜类天疱疮C.多形渗出性红斑D.扁平
苔藓 E.系统性红斑狼疮
腔正畸学试题及答案
Malocclusion错合畸形。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 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 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 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称为错颌畸 形。
Ideal normal occlusion理想正常合。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 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 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c个别正常合。凡轻微错合对生理过程无 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这种正常范围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 不同,故称个别正常合。
Preventive orthodontics预防矫治。胚胎第六周牙板开始发生至恒 牙列建合完成这段时期,对影响乳牙及恒牙、牙槽骨、颌骨等正常生 长发育变化中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因素及时去除,从而使牙列顺利建合, 颌骨正常发育,颜面协调生长,颌面部各器官功能健全,儿童心理发 育健康。预防矫治包括早期预防和预防性矫治。
Interceptive Treatment阻断矫治。对于正在形成或刚产生的错合畸 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用权其自行调整成为正常 合或用矫治的方法促进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Anchorage :支抗。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 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的反作用 力的结构称为支抗。
Leeway space :替牙间隙。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 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双尖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 在上颌单侧约有0.9~1mm,在下颌单侧为1.7~2mm.。
Deep overbite深覆合。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或下前牙 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上者,可分三度:I度:上前牙牙冠覆 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 II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
冠1/2而不足2/3; III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
Deep over jet深覆盖。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 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I度:3mm ~5mm ; II度:5mm ~8mm ; I度:超过8mm。
Orthopedic force矫形力。矫治力的一种,力值较大,作用范围大, 作用于颅骨、颌骨能改变骨骼形态,打开骨缝,对颜面形态改变作用 大。如儿童早期使用上颌前牵器、头帽、颏兜等,能影响上下颌骨生 长发育,同时改变面部形态。使用扩弓螺旋器快速打开腭中缝的矫治 力也属矫形力。
Orthodontic force正畸力。矫治力的一种,力值较小,作用范围小, 通过牙齿在生理范围内的移动以矫治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牙和牙弓 的改变以及少量基骨的改变,对颅、颌骨形态的作用不明显。活动与 固定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多属正畸力。
Relapse :复发。错合畸形矫治后,牙或颌骨都有退回原始位置的趋 势。
Retention:保持。为了巩固牙错合畸形矫治完成后的疗效、保持牙 位于理想的美观及功能位置所采取的措施叫保持。分自然保持和机械
保持。
终末平面:乳牙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过构成平面 关系,大致可分为三型。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
颅面骨的发育方式?
1. 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 骨缝的间质增生。
3. 骨的表面增生。
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4、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6、下颌功能分析。
试说明矫治力的分类?有哪几种分类法?
一、以强度划分为重度力、中度力、轻度力。
二、以作用时间划分为间歇力和持续力。
三、以产生的方式划分为机械力、肌能力、磁力。
四、以来源划分为颌内力、颌外力、颌间力。
五、以作用效果划分为正畸力和矫形力。
最适矫治力的表现?
1、无明显的自觉疼痛,仅有发胀感觉。
2、叩诊无明显反应。
3、牙松动度不大。
4、移动的牙位或颌位效果显著。
5、X线显示,矫治牙的根部及牙周无异常。
矫治器性能的基本要求?
1、矫治器对腔硬软组织及颌面部无损害,不与唾液起化学反应, 符合生理要求,不影响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
2、矫治器的体积尽量小巧,戴用舒适,显露部分尽量少,对美观影 响小。
3、容易洗刷,便于清洁,不影响腔卫生。
4、结构简单、牢固,发挥弹力好,力量易于控制,效果好。
5、应具有稳固的支抗,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发挥作用力部分应 便于调整,有利于控制矫治力的方向和大小。
矫治器分类? 一、根据矫治器的作用目的分为矫治性、预防性、保持性。
二、根据矫治力的来源分为机械性、磁力性、功能性。
三、按固位方式分为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的优缺点?
优点:
1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洗刷,能保持矫治器和腔的卫生。
2避免损伤牙周组织。
3不影响美观。
4只要设计合理,制作精细,调整加力适宜,能矫治一般常见的错合 畸形。
5此类矫治器构造简单,制作容易。
缺点:
1基牙无倒凹者,固位相对差,效果不佳,支抗不足。
2作用力单一,控制牙移动能力不如固定矫治器,牙齿移动方式多为 倾斜移动,整体移动难。
3影响发音,因为基托的关系,所以舌活动度受限,说话不清楚。
4有异物感,取戴麻烦,患者往往不能坚持戴,活动矫治器需要患者 积极合作,否则疗效不佳。
5剩余间隙处理难。
固定矫治器的优缺点?
优点:
1固位良好,支抗充足。
2能使多数牙移动,整体移动、转矩和扭转等移动容易。
3能控制矫治牙的移动方向。
4能矫治较复杂的错合畸形。
5体积小,较舒适。
6不影响发音和语训练。
7临床复诊加力间隔时间长。
8疗程较短,患者不能自行将矫治器摘下不戴,所以矫治力得以持续 发挥。
缺点:
1带用固定矫治器需特别重视腔卫生保健,如不能特别注意腔保 健易引起龋、龈炎。
2固定矫治技术相对复杂,临床不能自行取卸,容易引起牙体、牙周 组织的损害,产生不良后果。
如何加强支抗?
1增加支抗牙的数目。
2将支抗牙连接成一整体。
3增大活动矫治器的基托面积,保持与组织面的密贴。
4在应用颌内或颌间支抗的同时,加用外弓等颌外支抗来增强支抗,
以防止支抗牙的移位。
5上颌6间加横腭杆。
6上颌6间加Nance弓。
7下颌6间加舌弓。
8微种植体支抗系统。
邻面去釉的适应症?
1轻度或部分中度间隙不足,特别是低角病例。
2牙齿较大,上下牙弓牙大小比例失调。
3患者腔卫生及牙周状况良好,龋坏牙少。
4成年患者。
正畸拔牙的原则?
1对正畸拔牙应取慎重态度,决定是否拔牙要经过细致的模型和X线 头影测量分析。可拔可不拔时尽量不拔牙,试验性治疗3~6个月后再 决定。
2尽量拔除病牙。拔牙前应在全曲面断层X线对牙周膜、齿槽全面 估计,并确定是否存在埋伏多生牙、先天缺失牙、断根和弯根等,应 尽量拔除病牙。
3对称性拔牙的问题。上颌单侧拔牙应格外慎重,上颌中线如偏向一 侧,将对面形美观有较明显的影响,。下颌四个下切牙大小形态相似, 拔除一个下切牙并不影响牙弓对称性和面形。
4补偿性拔牙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一个牙弓拔牙后,另一个牙弓也需 拔牙使上下牙量一致得到良好的咬合关系。
正畸拔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牙列拥挤度。
2牙弓突度。
3 Spee曲线曲度。
4支抗磨牙的前移。
5垂直骨面型:高角病例拔牙多,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 角病例拔牙要慎重。
6矢状骨面型。
7面部软组织侧貌。
8颌骨生长发育。
9上下磨牙、尖牙关系,中线矫正。
Angle分类?
第一类错牙合一一中性错牙合: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上颌6近中颊
尖咬于下颌6近中颊沟)
第二类错牙合一一远中错牙合:磨牙为远中关系(下颌后退)
第一分类一一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上颌前牙唇向倾斜
第一分类,亚类侧磨牙为远中关系,一侧为中性关系,上
颌前牙唇倾
第二分类一一磨牙远中关系,上前牙舌倾
第二分类,亚类侧磨牙远中关系,一侧中性关系,上前牙
舌倾
第三类错牙合一一近中错牙合:磨牙为近中关系(下颌前移)
亚类侧磨牙近中关系,另一侧中性关系
方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步骤?
1、排齐和整平。
2、关闭拔牙间隙及矫治颌关系。
3、牙位及牙合关系的精细调整。
4、保持。
前牙深覆牙合的分类?
1牙型:上、下颌前牙及牙槽发育过高,后牙及后牙牙槽高度发育不 足。上前牙长轴垂直或内倾,下前牙有先天性缺失或下牙弓前段牙拥 挤所致的下颌前段牙弓变短。磨牙可为中性牙合,:轻度远中牙合或远 中牙合关系,面下1/3变低,头影测量主要为牙长轴和牙槽的问题。 颌骨形态、大小基本正常,面部畸形不明显。
2骨型:不仅有上下前牙内倾、前牙及前牙区牙槽发育过度、后牙及 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的问题,同时伴有颌骨与面部畸形。头影测量 ANB角大,后、前面高的比例超过65%,下颌平面角小于正常,下颌 支过长,下颌呈反时针旋转生长型。切牙内倾和深覆合患者常伴上、 下颌牙拥挤。
错合畸形矫治后为何需保持?
1. 错合畸形矫治后的结果是不稳定的,易退回至原位。
2. 矫治后牙周围的骨骼及邻接组织的改建需一定时间。
3. 合的平衡尚未建立。
4. 腔不良习惯未破除。
5. 生长型及性别可能影响矫治效果。
6. 第三恒磨牙的萌出。
7. 超限矫正。
保持器应具备哪些条件?
1. 对于正在生长期的牙列,不能妨碍牙颌的正常生长发育。
2. 尽可能不妨碍各个牙的正常生理功能。
3. 不妨碍咀嚼、发音等腔功能,不能影响美观。
4. 便于清洁,不易引起牙齿龋蚀或牙周组织炎症。
5. 结构简单,容易摘戴,不易损坏。
6. 容易调整。
保持器去除后如何预防复发?
1过度矫正。
2尽可能的在生长发育期矫治。
3对严重扭转牙矫治后,行牙龈手术。
4永久性保持。
5正颌外科消除错颌病因。
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和三个序列弯曲?
原理1.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
2.应用保持弓丝作固定和引导
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弯曲:水平向弯曲
第二序列弯曲:垂直向弯曲
第三序列弯曲:转矩弯曲
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反应?
一、牙周膜变化:矫治力作用于牙体后牙周膜产生代谢改变和方向的 变化。
二、牙槽骨的反应:进行必要的增生和吸收,以维持原有的牙槽结构 和骨量。
三、牙龈的反应性变化:牙龈在正畸治疗中的变化是很微弱的,只有 少量的增减与调整。
常见牙移动类型?
由于施加矫治力的方式不同,牙移动的类型不同,有以下几种:
① 牙倾斜移动
② 牙整体移动
③ 牙齿伸长和压低
④ 牙齿旋转移动
⑤ 牙齿转矩移动
与牙弓拥挤度相关几个重要因素?
1)可用间隙:骨量不足
2)必需间隙:牙量过大:牙齿形态过大,多生牙
3)牙齿近远中倾斜
4)上前牙的唇倾度
5)牙齿的扭转
6)牙冠的转距
7)牙弓突度
8)Spee曲线
9)Bolton指数不调
10)替牙期牙齿异常:如萌出顺序异常,后牙前移
11)支抗磨牙前移
如何诊断骨性前牙反牙合?
1近中磨牙关系;
2 ANB<0,III类骨面型;
3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或下颌虽可后退但后退位时ANB角小于;
4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5前牙代偿明显。
在牙列拥挤矫治时如何改变牙量和骨量的不调?
1. 减少牙量:
1减少牙齿体积邻面去釉
2减少牙齿数量拔牙
3减少牙齿所占方位扭转牙、舌倾牙的纠正
2. 增加骨量:
1扩展牙弓宽度与长度腭中缝扩展、推磨牙向远中
2外力刺激颌骨及齿槽骨生长上颌前牵引
3功能性刺激颌骨及齿槽骨生长唇档、颊屏
4外科手段刺激齿槽骨生长骨膜牵张成骨术
终末平面的类型及其对恒磨牙建合的作用?
终末平面指上下第二乳磨牙牙合关系。
① 终末平面呈近中阶梯:是一种理想的关系,其常常引导第一恒磨牙 建立较好的I类尖窝关系。
② 齐平终末平面:是最常见的关系,必须对它密切观察。由于多种因 素的影响。它可引导恒磨牙建立正常的I类关系或异常的II类关系。
③ 终末平面呈远中阶梯:引导第一恒磨牙建立异常的II类错合关系。
矫治中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因素?
1. 施力的强度和时间
只有力的强度适宜,牙周组织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产生类似于牙 生理性移动的效果。(临床最适力的表征)
2. 机体的条件
① 年龄 ②影响骨吸收和形成的因素③血液供给的影响。
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
本身不产生任何机械力,而是利用矫治器本身引起的肌力、咬合力等 通过神经反射,将此力传递、消除或引导自然之力(即肌肉活动,生 长,牙齿萌出等)来改变颌系统的功能环境,刺激生长发育期间儿 童的颅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
功能矫治器的共同特点?
1利用肌肉力影响牙齿骨骼。
2上、下牙列打开,咬合分离。
3下颌向前(或向后)移位。
4吞咽时上、下唇紧密闭合。
5选择性改变牙齿的萌出道。
功能矫治器的适应症?
1适用于面肌肉功能异常引起的功能性错牙合。
2最适用于青春生长迸发期前1〜2年开始,并持续整个迸发期。
3主要用于矫正长度不调,安氏II类、III类均可;还可用于矫正高度
不调,对深覆合矫治效果较好,也可用于开合。
试述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点。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点:下颌骨由下颌骨体、下颌支及牙槽骨三部分 组成。下颌骨的发育有两种生长方式,软骨成骨及骨表面增生。除了 髁突有软骨生长外,下颌骨大小的增加都是由骨膜下的骨表面基质的 沉积形成。
1)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① 长度的增长下颌骨靠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及外侧增生新骨 而增加长度,可提供磨牙的萌出位置。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 收陈骨,可使下颌体的长度增加,且可使两侧下颌角距离增加而向四 周扩大。下颌骨的增长以磨牙区最多。
② 宽度的增长: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增加宽度。随 着下颌骨向后生长,由于髁突随颞凹同时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 度增加。
③ 高度的增长:下颌支高度的生长主要靠下颌髁突新骨的生长;下颌 支喙突同时生长,使下颌骨高度增加。下颌体高度的生长,主要是靠 下颌牙齿萌出时牙槽突的增高及下颌骨下缘少量增生新骨。
2)关节部 髁突外侧骨表面吸收,内侧骨质增生。
3)喙突喙突的生长发育是靠舌侧骨增生和外侧的骨吸收,结果使其 向舌侧移动。
4)部 部的基底部和牙根尖部附近因骨的增生而突出,部的上 部在尖牙牙槽附近为吸收,向内侧移动。
5)下颌角的变化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可因人种、年龄、性别等而有 所不同。下颌骨的生长还有增龄性变化。性别差异上,一般女性较男 性下颌角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