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线、设备打开管理程序 1 范围与应用领域1.1 目的为规范管线、设备打开管理,控制风险,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安徽XX股份所属各单位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1.3 应用领域本程序应用于可能存在危险物料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2 参照资料作业许可管理程序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3 术语和定义3.1 管线、设备打开为完成某项作业任务所进行的改变封闭管线、设备及附件的完整性。管线、设备打开主要有以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3.1.1 打开法兰;3.1.2 从法兰上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3.1.3 打开阀盖或拆掉阀门;3.1.4 调换8字盲板;3.1.5打开管线、设备连接
2、件;3.1.6 拆装盲板、盲法兰、堵头和管帽;3.1.7 解开仪表、润滑、控制系统管线,如引压管、润滑油管等;3.1.8 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穿透管线、设备;3.1.9 开启检查孔;3.1.10互连管线的的拆掉;3.1.11微小调整如改换阀门填料;3.1.12 其他。3.2 双重隔离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即为双重隔离:l 隔断阀关闭并加盲板或盲法兰。l 双阀一导淋:双隔断阀关闭、双阀之间的导淋常开;3.3 危险物料能够产生或带来危害的物质。如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易爆性、高温、低温、高压等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介质以及氧化物、窒息物等。4 使命本着“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各部门使命如下:4.1 健康安
3、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程序。4.2 直线组织负责本程序的培训及组织落实。5 管理要求5.1 基本要求5.1.1管线、设备打开执行作业许可。5.1.2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采纳安全措施。5.1.3涉及高处作业、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等的作业,必必须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5.2 管线、设备打开许可证申请5.2.1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前,施工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必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和管线、设备打开许可证。5.2.2管线、设备打开许可证的式样参见附录Al 风险评估内容、结果l 作业方案l 现场作业人员资质及能力状况相关安全培训或会议记录l 其他相关资料。5.2.4属地单位接到申请后
4、对许可证书面检察,组织作业方案进行评审,确保全部风险能够消除或得到控制。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寻求技术支持。作业单位依据工作内容编制作业方案。作业方案包括但不限于5.3.1描述识别出的风险内容及评估结果。风险评估应合计的因素主要有:l 管线、设备中残留的物料及危害 。例如在管壁吸附的残留物形成滞留性挥发,可能产生可燃或有毒物质,在管线打开后,未恢复之前,应保持与大气相通,防止形成负压或爆炸环境,如有这种可能应制定严密的预防计划。l 作业过程中潜在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例如在管线、设备打开前应从最坏情形的角度合计管线、设备内可能意外泄漏物质的毒性、体积、温度及压力等。l 作业人员的工作习惯、经验及能力。l 受影响的区域,管线、设备打开的具体位置 。5.3. 2描述管线、设备打开影响的区域。5.3. 3具体描述排空、置换、清洗计划以及隔离方式、关闭的阀门、排空点和上锁点等,提供示意图;5.3. 4 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液、气泄漏的控制设备、工具的要求等;5.3. 5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必要时的应急预案包括对进入管线、设备打开可能影响区域的人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