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肠绦虫病护理及相关知识.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81674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绦虫病护理及相关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肠绦虫病护理及相关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绦虫病护理及相关知识 是由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我国常见的有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通过进食含有活囊尾蝴的猪肉或牛肉而引起感染。病原学 绦虫雌雄同体,呈带状,人是各种绦虫的终末宿主。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其妊娠节片内充满虫卵。妊娠节片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牛或猪(中间宿主)吞食后,经胃液与肠液的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出六钩蝴,逸出的六钩蝴钻过肠壁,经肠系膜小静脉及淋巴管进入血流,随血流播散至全身,主要在骨路肌内发育为囊尾蝴(含猪囊尾蝴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人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蝴的牛肉或猪肉后,囊尾蝴可在小肠内伸出头节,吸附于肠壁并逐渐伸长,约经10〜12周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感染绦虫的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2. 传播途径:通过进食含有活囊尾蝴的猪肉或牛肉而引起感染。 3.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青壮年为多,男多于女。 4. 流行特征:分布较广,散发,有家庭聚集现象。 发病机制 绦虫以头节的小钩或吸盘钩挂或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引起局部损伤和炎症。很少引起严重的病理改变。但因虫体较大,且可多条绦虫同时寄生,可引起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出现上腹隐痛等消化道症状,多条虫寄生偶可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3个月,牛带绦虫病可长达4 9个月。多数病人症状轻微且无特异性,黄便中发现白色带状节片或节片自肛门逸出常为最初和唯一症状。半数病人伴有上腹隐痛、恶心、纳差、肛门猛痒,少数可有消瘦、乏力、食欲亢进等,偶有头痛、头晕、失眠、磨牙等神经系统症状。猪带绦虫病人因自体感染可同时患有囊尾蝴病,感染期愈长、危险性愈大。人对牛带虫卵具有天然免疫力,故少有因为食入牛带绦虫卵或虫卵反流入胃而发病。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人粪便中可找到绦虫卵或妊娠节片、妊娠节片检查不但可确诊虫病,还可鉴别绦虫种类。 诊断要点 流行地区、有生食或食未熟牛肉或猪肉史,粪便中有排白色带状节片者可临床诊断本病、粪便中找到妊娠节片或虫卵可确诊。 治疗要点 主要是驱虫治疗。首选吡喹酮1520mg/kg (儿童以15mg/kg为宜)顿服,疗效达95%以上。此外,可选用甲苯咪唑或阿苯哒唑。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疼痛:腹痛与绦虫寄生于小肠,导致胃肠功能障碍有关。 遵医嘱给予驱虫药应注意:①服药前一天晚餐进流质饮食,避免油腻食物,服药当天早晨禁食、空腹、顿服。②驱猪带绦虫前先遵医嘱服用氯丙嗪、防止因恶心、呕吐致绦虫孕节片反流至十二指肠或胃,引致内源性感染囊尾蝴病。③驱虫时应注意保持排便通畅,服药后可多饮水,促进肠蠕动。④天冷时便盆应加温水,以免绦虫遇冷回缩。排虫过程中不要拉扯虫体,以免拉断。如虫体长时间不能完全排出,可用温水或温液状石蜡灌肠,促进虫体完整排出。⑤服用驱虫药后,应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无头晕、乏力等不适,一般数天内可自行消失。⑥服药后留取24小时便,以便寻找绦虫虫体与头节。未能排出头节者、应及时随访,隔3〜4个月后复查,应检查至无绦虫孕节或虫卵者、可视为痊愈。⑦驱绦后及时更换内衣、内裤、被褥,并及时洗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