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华大学有机化学.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81049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有机化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清华大学有机化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清华大学有机化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清华大学有机化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清华大学有机化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烷 烃,一 烃的定义,分子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简称烃,.,1,二 烃的分类:,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方式,1),脂肪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2),脂环烃:分子中碳原子联结成闭合碳环,3),芳香烃:含芳香环的一大类烃化合物,如苯环,2,3,(1)烷烃,碳原子的四个共价键,除以单键与其他碳原子相互结合成碳链

2、外,其余的价键也都和氢原子相结合,即完全为氢原子所饱和。又叫,饱和烃,石蜡是烷烃的混合物,例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正丁烷,异丁烷),戊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4,丙烷,C,3,H,8,丁烷,C,4,H,10,戊烷,C,5,H,12,CH,3,CH,2,CH,3,CH,3,(CH,2,),2,CH,3,CH,3,(CH,2,),3,CH,3,CH,4,CH,3,CH,3,甲烷,CH,4,乙烷,C,2,H,6,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5,为了方便,只要写出锯齿形骨架,用锯齿形线的,角,及其,端点,代表碳原子.不写出每个碳上所连的氢原子.

3、但其它原子必须写出.,注意:,键线式,书写烷烃的分子结构:,6,(2)烷烃的通式,直链烷烃分子中,一个或几个,-CH,2,-,基团(亚甲基)连成碳链,碳链的两端再连有两个氢原子,因此直链烷烃的通式可写为:,H-(-CH,2,-),n,-H,或:,C,n,H,2n+2,7,同分异构体,由于分子式相同,但它们的构造不同(分子中各原子相连的方式和次序不同).又叫构造异构体。,8,戊烷可看成是正丁烷和异丁烷上的一个,H,被甲基-,CH,3,取代的产物:(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9,烷烃分子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构造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写出,C,10,H,22,的同分异构体?,10,烷烃的

4、通式,C,n,H,2n+2,直链烃的通式可写为,:,H-(-CH,2,-)n-H,同系物,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且结构和性质,(,官能团种类和个数相同,),相似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系差,同系列相邻的两个分子式的差值,CH2,称为系差.,(3)同系物,11,在烃分子中仅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伯碳原子(或一级碳原子,用,1,表示),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仲碳原子(或二级碳原子,用,2,表示),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叔碳原子(或三级碳原子,用,3,表示),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季碳原子(或四级碳原子,用,4,表示),(4)烷烃中碳原子的分类:,与

5、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H,原子,分别称为 伯,仲,叔,H,原子,如:,1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的基本要求是必须能够反映出分子结构,使我们看到一个不很复杂的名称就能写出它的结构式,或是看到构造式就能叫出它的名称来。烷烃的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应很好的掌握它。,2.2 烷烃的命名,常用的命名法,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13,(,1,)含有,10,个或,10,个以下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字分别表示碳原子的数目,后面加烷字。,例如:,CH,3,CH,2,CH,2,CH,3,命名为正丁烷。,(,2,)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

6、小写中文数字表示碳原子的数目。,如,CH,3,(,CH,2,),10,CH,3,命名为正十二烷。,一.习惯命名法,14,(,3,)对于含有支链的烷烃,则必须在某烷前面加上一个汉字来区别。在链端第,2,位碳原子上连有,1,个甲基时,称为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位碳原子上连有,2,个甲基时,称为新某烷。,CH,3,CH,3,CH,3,CH,2,CH,2,CH,2,CH,3,CH,3,CHCH,2,CH,3,CH,3,-C-CH,3,CH,3,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15,烷基:烷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余下的部分。其通式为,CnH2n+1-,,常用,R-,表示。,常见的烷基有:,甲基,CH,3,乙基,CH

7、3,CH,2,正丙基,CH,3,CH,2,CH,2,异丙基 (,CH,3,),2,CH,正丁基,CH,3,CH,2,CH,2,CH,2,异丁基 (,CH,3,),2,CHCH,2,仲丁基,叔丁基 (,CH,3,),3,C,三.系统命名法(,IUPAC),16,(1)直链烷烃按碳原子数命名,10以内,: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以上,:用中文数字:十一.烷.,17,(,1,)选择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按这个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称为某烷,并以此作为母体。,选择主链,(2)带有支链的烷烃,18,19,(,2,)分子中有两条以上等长碳链时,则选择支链多的一条为主链。,20,(1)

8、从最接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用,1,、,2,、,3,编号,碳原子的编号,21,(,2,)若第一个支链的位置相同,则依次比较第二、第三个支链的位置,以取代基的系列编号最小(最低系列原则)为原则。,22,A,将支链(取代基)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B,取代基按“次序规则”小的基团优先列出,烷基的大小次序:,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异戊基,异丁基,Cl,2,Br,2,I,2,40,在紫外光漫射或高温下,甲烷易与氯、溴发生反应。,甲烷的卤代反应较难停留在一元阶段,氯甲烷还会继续发生氯化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若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和原料的用量比,可得其中一种氯代烷为

9、主要的产物。,比如,甲烷:氯气,=10,:,1,(,400450,时),CH,3,Cl,占,98%,=1,:,4,(,400,时)主要为,CCl,4,41,2,其他烷烃的氯代反应,1,)反应条件与甲烷的氯代相同(光照),但产物更为复杂,因氯可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得到各种一氯代或多氯代产物。例如:,42,2,)伯、仲、叔氢的相对反应活性,分子中,有六个等价伯氢,两个等价仲氢,若氢的活性一样,则两种一氯代烃的产率,理论上为,6,:,2=3,:,1,但实际上为,43,:,57=1,:,1.33,这说明在室温氯代时,各类氢的反应活性是不一样的,,氢的相对活性,=,产物的数量,被取代的等价氢的个数。这

10、样可知,:,即仲氢与伯氢的相对活性为,4,:,1,。,43,异丁烷一氯代物,同理可求得叔氢的相对反应活性:,即叔氢的反应活性为伯氢的,5,倍。,44,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反应历程,化学反应所经历的途径或过程,又称为反应机理。,反应历程是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作出来的理论推导,实验事实越丰富,可靠的程度就越大。到目前为止,有些已被公认确定下来,有些尚欠成熟,有待于理论化学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45,2.7 甲烷氯代反应历程,从上可以看出,一旦有自由基生成,反应就能连续的进行下去,这样周而复始,反复不断的进行反应,故又称为链锁反应(,free radical chain reaction,)。,凡是自

11、由基反应,都是经过链的引发、链的传递、链的终止三个阶段来完成的。,46,2.6.1 氧化反应,1,、燃烧,燃烧反应的机制非常复杂,但也是自由基反应。,1,、完全燃烧,用途:,可用燃烧来测定它们的,C,、,H,含量。,很好的燃料。,2,、不完全燃烧,烷烃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CO,和黑烟,C,,是汽车尾气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之一。,用途:,炭黑是黑色的颜料。,可作为橡胶的填料,具有补强作用,47,3,、部分氧化,在控制条件时,烷烃可以部分氧化,生成烃的含氧衍生物。例如石蜡(含,2040,个碳原子的高级烷烃的混合物)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得到高级脂肪酸。,RCH,2,CH,2,R+O,2,RCOOH+R

12、COOH,MnO,2,48,有机氧化的概念,:无机中的氧化的概念以电子的得失,氧化数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有机中的氧化的概念同无机中的氧化的概念有所不同,在有机中,,加氧去氢为氧化,加氢去氧为还原,。,裂化:烷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分子中的碳碳键或碳氢键发生断裂,生成较小的分子,这种反应叫做热裂化。如:,产生的游离基:,49,1),可相互结合生产烷烃:,2),转移,1,个,H,给另,1,个游离基,产生,1,个烷烃和,1,个烯烃:,3),石油化工的催化重整,50,(1)石油(分馏产物),;,(2)天然气,干天然气-甲烷86%99%(体积),湿天然气-甲烷60%70%,还含有一定

13、的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3)油田气-低级烷烃,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戊烷等,;,(4)煤层气,沼气-甲烷等,;,(5)可燃冰,甲烷冰,.,2.10 烷烃的天然来源,51,烷烃的制备,1,、甲烷的实验室制法:,2,、偶联反应,(1).,武慈合成法,特点:成倍增长碳链,只能制备对称烷烃。,可制备高级烷烃。,52,(2).,柯尔贝电解法,特点:成倍增长碳链,只能制备对称烷烃。,可制备低级烷烃。,53,3,、由不饱和烃加氢,4,、卤烷还原,54,5,、,Grignard,反应,6,、由酮类还原,55,系统命名法,选含,双键,、,叁键,的最长链为主链,(,某烯,、,某炔,),使,双键、,叁键,

14、的编号最小,用数字表示位次,烯烃、炔烃、二烯烃,“,顺,”,、,“,反,”,命名法,顺,-,2,2,5,-,三甲基,-,3,-,己烯,烯烃顺反异构的命名,顺,:两个双键碳上的相同,基团(或原子)在同一侧,。,反,:两个双键碳上的,相同,基团(或原子),不在同一侧,。,56,Z,、,E,命名法,Z,型:两个双键碳上的,优先基团(或原子)在同一侧,。,E,型:两个双键碳上的,优先基团(或原子)不在同一侧,。,57,烯烃加成反应小结,卤代烷,硫酸氢酯,邻二卤代烷,b,-,卤代醇,醇,醚,酯,取代环氧乙烷,58,烯烃加成取向(反应的区位选择性),Markovnikov,规则(马氏规则),Markovn

15、ikov,规则:,氢原子,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上,注:不对称炔烃加成取向也一样,59,反马氏加成,CH,3,CH,2,CH=CH,2,+HBr,CH,3,CH,2,CH,2,CH,2,Br,过氧化物,过氧化物,:H,2,O,2,ROOR,炔烃与卤化氢的加成与烯烃相似,遵守马氏定则,但反应速率稍慢,.,在,过氧化物,存在下,遵守反马氏定则,.,60,将,烯烃氧化成邻二醇,注:,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鉴别不饱和烃,高锰酸钾氧化,将,烯烃氧化成酮或酸,(,二,),氧化反应,(,与氧化剂的种类、条件等有关,),顺式产物,61,臭氧氧化,将,烯烃氧化成酮或醛,62,炔烃的氧化,羧酸,羧酸,羧酸,

16、甲酸,63,(,三,),烯烃,-H,的卤代反应,:,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叫,-C,连在,-C,上的,H,叫,-H,-H,受双键的影响,一定条件下,被卤素取代,.,注,:,这是,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64,(,四,),末端炔烃的特征反应,白色沉淀,棕红色沉淀,鉴定炔氢,注:理解,炔氢,的酸性,炔碳,s,成分,多,,成键电子云,离核,近,,电负性,大,,,C-H,键的,极性大,,键,易,异裂出质子,H,故酸性,大,。,65,二、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1,,,4,加成反应,40,o,C,80%,20%,80%,20%,1,2,加成,1,4,加成,80,o,C,注意

17、双键位置有变化,66,其它名称,二烯合成,4+2,环加成,双烯体,dienes,亲双烯体,dienophiles,环己烯衍生物,反应可逆,2.,双烯合成,(,Diels-Alder,(,狄尔斯阿尔德反应),67,芳烃,:即芳香烃,一般指含有苯环结构的烃类,具有芳香性.,苯的结构,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分子式为,C,6,H,6,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烃类、醚类等有机溶剂.,芳香性,:苯环容易发生取代反应,不易发生加成反应,对,氧化剂稳定,1.苯的,Kekul,式,1865年,Kekul(,凯库勒)首先提出,或,68,2,.苯的结构的近代观点,(1)每个,C,都是,sp,2,杂化,形成,平面

18、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都是0.139,nm,C,C,C,键角都是120),(2)每个,C,上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苯环平面,彼此相互平行,从侧面互相重叠,形成,一个包括6个电子离域的、封闭(即首尾相连)的共轭,键,因此,用右边的式子表示苯的结构更为确切:,为了讨论的方便,书中仍将沿用,Kekul,式表示苯的结构,但是应当记住,苯分子中并不存在这样排布的单键和双,键.,69,芳烃的命名,1.芳烃的命名,(1)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异构体),CH(CH,3,),2,CH,CH,2,异丙(基)苯 苯(基)乙烯,(2)苯的二元取代物,(有三种异构体),CH,3,CH,3,CH,3,CH,3,C

19、H,3,H,3,C,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1,2二甲苯 1,3二甲苯 1,4二甲苯,(3)苯的三元取代物,(三个取代基相同时,有三种异构体),连三甲苯 偏三甲苯 均三甲苯,1,2,3三甲苯 1,2,4三甲苯 1,3,5三甲苯,70,(4),在较复杂的化合物中,命名时可以把侧链作为母体,而把苯环作为取代基.,CH,3,CH,2,CHCHCH,3,CH,3,2,甲基3苯基戊烷,苯基,:,、,C,6,H,5,苯甲基或苄基,:,CH,2,、,PhCH,2,、,C,6,H,5,CH,2,2.,芳烃衍生物的命名,(1)当取代基为,X,、,NO,2,时,仍以苯为母体命名.,Cl NO,2,OCH,3

20、OCH,3,NO,2,OH,氯苯 邻二硝基苯 苯甲醚 邻甲氧基苯酚,1,2二硝基苯 2甲氧基苯酚,71,芳烃的取代,1.取代反应,(1)卤化,+,Cl,2,Cl +HCl,+Br,2,Br +HBr,FeCl,3,FeBr,3,72,(2)硝化,NO,2,+,HNO,3,+H,2,O,(,HONO,2,),+,亲电试剂:,NO,2,HONO,2,+H,2,SO,4,NO,2,+H,2,O +HSO,4,(3),磺化,SO,3,H,+,H,2,SO,4,(,发烟或浓)+,H,2,O,(HOSO,3,H)(,苯磺酸),H,2,SO,4,73,定位规律的应用,1.,比较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74,第

21、六章 卤代烃,1.,取代反应,制混醚,75,2.,消去反应,3.,与金属的反应,(,1,)与金属钠的反应,(,2,)与金属镁的反应,76,醇、酚、醚,醇,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法,1.醇的结构,醇(,alcohol),的官能团是直接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羟基(,OH),醇羟基中,O,为,sp,3,杂化,两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C,和,H,形成,键,其余两个,sp,3,杂化轨道各有一对未共用电子,HOC,的键角接近109.,28,.,2.醇的分类,根据,羟基所连接的饱和碳原子的类型,可分为,伯醇(1),、,仲醇(2),和,叔醇(3),.,根据所含羟基的数目,可分为 一元醇 和 多元醇.,根据羟

22、基所连的烃基结构,可分为 饱和醇、不饱和醇 和 芳香醇.,77,3.醇的命名法,普通命名法,: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 命名为,某(基)醇,.,只适用于碳数不多、结构简单的醇.(例子见书),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选主链,、,主链的编号,例:,CH,3,CHCH,2,CHCH,3,CH,3,OH 4,甲基2戊醇,不饱和醇的命名,:根据其不饱和键称为,某烯醇,或,某炔醇,.,例:,CH,3,CH,CHCH,2,OH 2,丁烯醇,(羟基位置为1时可省略),多元醇的命名,:,CH,3,CHCH,2,CHCH,3,OH OH 2,4,戊二醇,脂环醇的命名,:根据脂环烃基 命名为,环某醇,.如 环己醇,

23、芳香醇的命名,:把苯环看作取代基.如 2苯基乙醇,常见俗名,:酒精(乙醇)、甘油(丙三醇)、肌醇(环己六醇),78,醇的物理性质,补充,什么叫,氢键,?形成氢键的条件?,X,H,Y,(,静电作用)(分子间和分子内均可形成),X,、,Y:,通常是,F,、,O,、,N,电负性很大、体积较小、而且,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氢键 不属于化学键,但它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 比化学键弱,比范德华力强.,氢键 对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明显的影响.,为什么碱基配对原则是:,A,T,G,C?,相互间能够形成较稳定的氢键.(见,P17,习题8),1.状态,低级一元醇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香味)和辛辣的味

24、道.高级醇为无臭、无味的蜡状固体.,+,79,2.水溶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分子是否与水形成氢键.,分子的极性是否与水相近.,醇(,ROH),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取决于亲水性羟基和疏水性烃基所占的比例大小,.,3.沸点,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分子间是否形成氢键.(影响明显),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小.(与分子量和分子极性有关),醇的沸点随碳数(或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羟基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升高.,80,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决定:,RCH,2,OH,1.,与活泼金属反应,2,HOH +2 Na 2 NaOH +H,2,(,更快 更剧烈),2ROH +2Na 2 C,2,H,5,ON

25、a +H,2,:,81,2.酯化反应,(属于亲核取代反应),醇与酸(无机酸和有机酸)之间脱水生成的产物 称为 酯.,无机酸酯:,RO,H,+,HO,NO,2,RONO,2,+H,2,O,CH,2,OH CH,2,ONO,2,CHOH +3 HONO,2,CHONO,2,+3 H,2,O,CH,2,OH CH,2,ONO,2,甘油三硝酸酯(硝酸甘油),O O,3 ROH +HOPOH ROPOR +3H,2,O,OH OR,(HO),3,P,O (RO),3,P,O,有机酸酯:,RO,H,+R CO,OH,R COOR +H,2,O,H,2,SO,4,:,82,双分子反应机理:,亲核进攻,重排,

26、83,3.与氢卤酸的反应,R,OH,+,H,X RX +H,2,O,H,+,84,(2)分子间脱水 醚,2 C,2,H,5,OH C,2,H,5,OC,2,H,5,+H,2,O,伯醇 简单醚,上述方法只适合制备简单醚,ROR,混合醚,R,O,R,的制备一般采用,Williamson,法(,S,N,2,反应):,R O,Na,+,R,X R OR +NaX,醇钠 伯卤代烃 混合醚,浓,H,2,SO,4,140,85,5.氧化和脱氢反应,常用的氧化试剂:,KMnO,4,溶液,或,K,2,Cr,2,O,7,酸性溶液,一般将,伯醇,直接氧化为,羧酸,(很难停留在醛的阶段):,H,O O,RCHO,H,

27、RCH RCOH,仲醇,可被上述氧化剂氧化为,酮,(酮不易继续被氧化):,O,H,O,RC,H,R RCR,叔醇,一般,不被上述氧化剂所氧化,(无,H).,但如果用更,强的氧化条件,如与酸性,KMnO,4,溶液一起加热,可使叔醇,氧化断链,生成小分子氧化产物.,采用特殊氧化剂,CrO,3,吡啶的,CH,2,Cl,2,溶液,可使,伯醇,的氧化停留在,醛,的阶段:,CH,2,CH,CH,2,OH,CH,2,CH,CHO,O,O,CrO,3,吡啶,CH,2,Cl,2,O,86,脱氢氧化,87,6.多元醇类和烯醇的特性,多元醇具有一元醇的所有性质.,邻二醇,还具有一元醇所没有的一些特殊性质:,(1)与

28、氢氧化铜的反应,CH,2,OH CH,2,O,CHOH +Cu,2+,CH O,CH,2,OH CH,2,OH,此反应可用于区别邻二醇类化合物.,(2)与高碘酸(,HIO,4,),的氧化裂解反应,RCHCHR+HIO,4,RCH +HCR+HIO,3,+H,2,O,O,H,O,H,O O,R,RCCHCH,2,+2HIO,4,RCR+HCOH +HCH,O,H,O,H,OH,O O O,+2HIO,3,+2H,2,O,Cu,(,绛蓝色配合物),OH,88,一、酚的酸性,89,二、酚与,FeCl,3,的反应,凡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C=COH),都与,FeCl3,有类似的颜色反应,(,定性鉴

29、定酚类或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3.,酚醚的生成:,5.,芳环上的取代反应: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对苯环具有较强的致活作用,使得苯环极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1,)卤代 苯酚与溴在水溶液中,90,Nomenclature,91,Prefix&Suffix,(A)Primary secondary tertiary tetra-,伯 仲 叔 季,(,B,),-yl,-ylene,-ylidyne,基 亚基 次基,(,C,),n-,iso-,neo-,正 异 新 伯 仲 叔 季,92,93,94,(,二)基、亚基、次基,基:一个化合物,从形式上,去掉一个单价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剩

30、余部分称之为“基”,95,IUPAC,命名法允许保留以下几种,96,97,98,复杂的基(系统命名),从基的一个原子开始,沿最长链编号,99,亚基:一个化合物,从形式上,去掉两个单价或,一个双价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剩余部分,eg,1,4-,1,3-,100,101,(三)七个命名中常用的形容词,正,、异、新、伯、仲、叔、季,正:,直链,无支链,从直链烷烃上失去伯氢,102,正、,异,、新、伯、仲、叔、季,异:,只有第二位上有一个甲基,,其余为直链,103,正、,异,、新、伯、仲、叔、季,只有第二位上有一个甲基,,且从长链的另一端失去伯氢,104,正、异、,新,、伯、仲、叔、季,新:,只有第二位上有

31、两个甲基,其,余为长链,105,正、异、,新,、伯、仲、叔、季,只有第二位上有两个甲基,且,从长链的另一端失去伯氢,106,正、异、新、,伯,、,仲,、叔、季,从直链烷烃上去掉一个仲氢原子所得的烷基,107,正、异、新、伯、仲、,叔,、,季,去掉一个叔氢后所得的烷基,且一般仅限于如下结构,108,Nomenclature,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中国化学会,1980,年,IUPAC,概况,:,化学通报 8,:,57(1984),大学化学,13(2):61,(,1998,),原则:“一名对一物”,(可能“一物对多名”),

32、1979,年制定,109,Three Steps:,1)parent name,2)numbering,3)nomenclature,110,Step I:parent name,母体是哪一类化合物?,“,母体官能团,”,“,辈份”高,“,辈份”中,“,辈份”低,111,烷烃,烯烃,炔烃,烯炔,(取代)烷烃,羧酸,(取代)羧酸,112,母体,“,主链,”,含母体官能团的最长链,主链:戊酸,113,Step II:numbering,优先照顾母体官能团,使其位次最小,既有双键又有叁键!,如果两种编号方式母体官能团位次均一样,则可兼顾取代基,114,Step III:nomenclature,“,

33、取代基位号,-,取代基名称,-,母体官能团位号,-,母体”,若有几个相同的支链,则在支链前加“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位置的几个阿拉伯数字之间用,逗号,115,(四)复杂烷烃命名的几个原则,116,原则一:复杂烷烃如有多个等长的碳链,则选含有支链数目最多的为主链。,117,两种选法均含有两个支链,How to do?,118,原则二:最低系列规则,若两条链链长相同,且支链数也相同,选支链位号最小的为主链,并以此规则编号。,119,两种选法均有三个支链,120,比较原则,:按编号顺序比较,先比第一个,若想同则比第二个,依此类推。,最低系列规则亦用于编号,121,顺序规则,:为了决定有关原子或基团

34、排列顺序而人为定下的规则,序列小的写在前面。,如何编号?,从小的基团一端开始编号,基团谁大谁小?,122,(,1,),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顺序大,原子序数小的顺序小。,123,(2),多原子取代基,:先比较第一个原子,如果两个多原子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它相连的其他原子,比较时,按原子序数排列,先比较最大的一个,仍相同,再顺序比较居中的、最小的。,124,125,(3),含有双键或叁键的基团,可认为连有两个或叁个相同的原子。,126,原则三:如果两个不同取代基所取代的位置按两种编号法位号相同,则从顺序较小基团的一端开始编号。,127,原则四:书写时顺序较小的基团列于前,128,原则五:如支链上还有取代基,则从主链相连的碳原子开始,将支链的碳原子依次编号,支链上取代基的位置就由这个编号所得的位号表示。,12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课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