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测试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80936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 1、诗人生平: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我国古代伟大的              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举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         〞。 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的风格。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是诗圣.     2.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亮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庞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常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常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填写以下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     〔2〕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3〕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5.     杜甫诗鉴赏学习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释:结束流离生活,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安居。一天好友崔明府来访,杜甫写下此诗。                      探讨这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80字左右〕     答:      【布置作业】    背诵<杜甫诗三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