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实施方案
2022年,以“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为主题,根据实际情况, 以幼小衔接为主体,教师是为儿童升入小学服务的。将要求全体一年 级老师让儿童自由表达在面临教育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时的感受、思 考,儿童内心对小学的期待、兴奋、担心、焦虑等等。教师应尊重儿 童的需求,让儿童体验到被尊重的积极情绪体验。为幼小衔接工作打 下坚实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二、活动时间
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活动目标
1. 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 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 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 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 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 的衔接。
4. 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五、活动实施细则
1. 要求学生在听到第一遍铃声后快速进教室;
2. 进教室后伏桌静息;(脸统一朝向)
3. 老师进课堂后,由值日班长统一发令师生问好;(老师先向学 生问好,学生还礼)
4. 上课期间学生双手交叠放于课桌上,双脚平放于课桌下;
5. 举右手回答老师提问;(手轴不离开桌面)
6. 不打断别人发言,安静听课;
7. 书写做到“三个一”;(眼离课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胸离桌面一拳远)
8. 书本整洁,无折痕;
9. 下课铃响后由值日班长统一发令师生道别;
10. 学生在下课后作好下一节课学习用具的准备;(书本放置于课 桌右上角,文具放置于课桌正中。)
11. 离开座位时将凳子轻推放进课桌下.我是分割线
上课的程序
1. 老师:“上课”,值日生:“起立”。(全体学生起立)学生: “老师您好”。老师点头回礼。
2. 值日生:“坐下”。(全体学生坐下)
下课的程序
老师:“下课”,值日生:“起立”,学生起立,向老师致谢:“谢 谢老师”。
课堂细节
1. 上课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坐姿端正,不交头接耳,不搞小 动作,不看课外书或做其它作业。
2. 退到必须在教室门向任课老师请示,经允许才进入教室,课 堂因故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同意。
上课发言要举手,回答老师提问时应起立。
读书、写字要求
1. 读书做到“五个要”,(身子要挺直,书本要平放,眼睛要看 着,小手要指着,声音要响亮)
2. 书写做到“三个一”;(眼离课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胸离桌面一拳远)
3. 书本整洁,无折痕
集队、站立要求
1. 集队做到快、静、齐;走在路上拉好手,前后要对齐。
2. 立正姿势为:并腿站立,双手在大腿两侧。
3. 稍息姿势为:跨步背手站立。
学生课堂常规要求儿歌
小学生,爱学习。好习惯,是保证。铃声响,进课堂。上课时,
坐端正。手平放,腰挺直。
听课时,要认真。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专心听。小脑瓜, 动起来。要发言,先举手。
读书时,要响亮。眼到到和心到。写字时,三个一,一尺一拳 和一寸,牛角尖尖一条缝。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贯彻落 实好“意见”精神,统筹各方资源,确保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 取得实效的同时加大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力度。
2. 制定方案,加大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共同研究 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及教研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完善政 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提供经费支持,切实保障衔接教育的软硬件 条件。
3. 开展调研,取得实效。定期开展调研、交流或展示活动,及时 总结学校、幼儿园经验,树立典型,科学推广,稳步、有序推进幼小 衔接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1. 丰富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微信、视频号、微博 等)资料,广泛宣传教育方针、课改信息和幼小衔接政策,树立正确 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让其认识超 前教育的危害,营造广泛支持幼小衔接的教育生态。
2. 建立宣传引导制度。要建立宣传引导制度,建立学校宣传网络,
实现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成果的共建、共用、共享。
各园(校)设立宣传联系人,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的创新举措、 典型经验和个人事迹进行梳理总结宣传并及时进行推广,树立科学导 向,形成生态环境圈。
3. 搭建家园校交流平台。通过访谈、座谈、问卷和家长会等多种 途径,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建议,帮 助家长解决儿童衔接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争取家长的理 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实现家园校合作共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