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控科管理制度
为强化成本核算,提升公司的基础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物资和成品流通、保管和控制程序,维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加速公司资金周转;以及物资、人员的配备调度和工作相适应,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仓库管理员的岗位使命
1、注意库房的整洁干燥,坚持库内外的环境卫生。
2、依据物品的不同种类及特性,分类定置摆放,合理有序。
3、随时注意库存状况,对库存物品要有合理安全库存,在不浪费资源的状况下,确保物品充足、满足生产,依据报目表周期计划订货。
4、做好出入库登记:物品出库要有领用人及相关主管签字,入库物品要及时登记入帐,并认真验收物品的数量、名称、规格型号、单价、金额、有效期,及与发票仔细核对。
5、按时定量领取物品,防止不合理领用。
6、做好仓库的安全措施,非仓管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仓库,严禁烟火。
7、物品应合计忌光、忌热、防潮等进行摆放,防止不必要损坏。
8、定期对库存物品进行盘点,做到帐物卡三者一致。仓库物料必需见帐。除特别必需要暂存仓库物品外,非仓库物品禁止占用仓库场地。杜绝仓库有帐无实物,有实物没有帐目的现象。使命内物料都要做到一清二白。
9、所有物品的出库,须做到看单收发“先进先出〞原则。
10、确保仓库内通道畅通,物品堆放整齐,并用标签标明。
11、库管每日早10:30分前须将前一日进仓单及送货日报表等单据交至相关部门。
11、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本职工作及上级主管安排的部门内事务。
12、服从上级主管的合理工作安排调度,遵守公司和仓库各项规章制度。有问题要及时向上级主管反映汇报。
13、关于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改善性的看法并能得到实施,关于不利于公司及部门利益的行为能勇于制止。
第二条、物资的验收入库
1.当采购的物资到公司后库管员必需开具来料报检单通知品检员进行品质检验。检验合格后依据定购单、送货单上所列的具体名称、数量规格,单位,单价及金额进行核对、盘点〔多单位的物料必需各单位数据清析准确〕,准确无误后方可入库。并及时做好物料标识 。
2.对入库物资核对实物、定购单及盘点检验后,库管员及时清析填写具体进仓单,经质检、主管签字后,库管员、财务部各持一联做帐,采购人员〔供应商〕持一联做请款报销凭证。
3.库管要严格把关,有以下状况时可有权拒绝验收或入库:
a〕 未通过总经理批准的采购。
b〕 与合同计划或定购单不相符的采购物资。
c〕 与定购单要求不符合的采购物资。
4.因生产急必需或其他原因不能形成入库的特采物资,库管员要到现场核对验收, 并及时补填"进、出仓单"。
5. 填写进仓单应注明定购单号。
6.因标准未达标不能入库的物料,要及时同供应商或采购人员沟通尽快处理。并做好结果跟踪。
第三条、物资保管及日常仓库的整理整顿
1.为实现仓库6S标准化规范管理:物资入库后,必需按不同类别、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区码放,做到“二 齐、三清、四号定位〞。 并注意做好防水、防火、防尘、防霉、防潮的五防工作。
a〕 二齐:物资摆放整齐、库容干净整齐。
b〕 三清:材料清、数量清、规格标识清。
c〕 四号定位:按区、按排、按架、按位定位。
2. 仓库场地环境要时常坚持清洁有序,安全高效。
3.库管员对常用或每日有变动的物资要随时检验盘点,假设发现误差须及时找出原因并更正。
4.库存信息及时呈报更新。须对数量、文字、表格仔细核对,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露天存放管理的物料,易腐蚀的应加盖油布。
第四条、物资的领发
1.库管员凭领料人的领料单如实领发,假设领料单上领料人或部门主管未签字、 字据不清或被涂改品名和规格不明的,库管员有权拒绝发放物资。
2.库管员依据进货时间必需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3.任何人不办理领料手续不得以任何名义从库内私自拿走物资,不得在货架或货位中乱翻乱动,库管员有权制止和改正其行为。 不听劝止者,使用异常状况报告传递到该员工部门负责人。
4.以旧换新的物资一律交旧领新;并由领用人和部门主管签字。领用的各种工具均要上工具卡登记表。
5.大单位的低值易耗品领用不可拆零,以实领实销。小包装物料套大包装的物料,须以小包装确定单位计数和计价。
6.关于非生产产品所必需不用备库存的物品,进仓后及时通知使用部门领出。努力做到即时进出。确保此类物料的零库存,以节省库容合理利用库容。
7. 物料仓之物料领出时,领料单上应注明所领用途。
8.经领出的物料,在没办理入仓手续时,禁止已领出物料存放仓库使用。
9.以旧换新类的物料,除可回收的必需回仓处理,其它无回收价值、损坏报废的物料经仓库验视记录后,按规定流程处理。
第五条、物资退库
1.由于生产计划更改引起领用的物资剩余不用时,应及时退库并办理退库手续。
2.报废品〔不良品〕物资退库,库管员依据“报废单〞进行查验、并核对数量及重量后,分类分部门入库并做好记录和标识。必需要补料的,依据报废单及管制单的不良报废数量进行补料。
3. 客户退货,库管员依据客户“送货单〞认真核对物料数量及重量后、做好标识后开具进仓单通知质检给出处理结果。并依据处理结果做出相应措施。
4.量具、挂具、工具类物料的登记使用人发生改变时,必需由仓库按量具、挂具、工具交接登记表盘点核对入库并由新的使用人领用出库。
第六条、废料的处理流程
1. 生产部门生产时,所产生的非再利用的边(渣)料和生产时产生的不可回收的不良品以及客户退回的不可再处理产品,统称废料。入废品仓。
2. 各生产部所产生的渣料废品直接进报废仓,其它类别废品须由品检部门开具报废申请单,并注明报废原因。相关人员签名审核后,报仓库分区分类称重点数验收入仓。库管将据此作为生产部门补领料的依据。
3. 属材料原因报废的,除按规定流程进仓后,如可由供应商回收的,库管人员要及时向采购部沟通反映,采购部再和供应商协商处理。并跟进结果。
4. 当废料仓库容不够时,及时将信息汇报上级主管。处理卖废。装车时,仓库要现场监督,确保不同部门,不同类别废料不可混装,装好后会同财务人员共同称重,做好相关出仓手续并签名确认。
第七条、帐务管理
1.当库存变动时,应及时登卡记帐,做到帐务数据及时更新,物帐卡相附。确保数据的准确有效。
2.AA类物料做到专存专帐,帐目清淅可查。B类物料做到一物一卡,帐目清淅可查。C类物料确保帐目清淅可查。
3.物料存卡应做到参数具体可查性,表述应与帐务对应。
4.无论数据何种变化,在更新数据时,必需附加表单号备查。
5.对不明确的地方要具备随时自查性,即时发现并改正失误。
6.天天下班前完成提交每日工作报表。
7.部门看板内容更新由相关人员在第二天上午完成上一天的信息公布。公布内容应按要求表述具体,除数据发生的基本参数外还要有时间,状态等的表述。
8.各办公电脑,非相关权限人员,不同意使用操作,做到专人专用。
第八条、限控〔现场管理〕
1.领料时,必需由仓管在现场督视检验,不同意闲杂人员进仓库逗留、取物的行为。
2.已领出的物料,非合理未为理相关手续的,不同意持续长时间存放在仓库。
3.生产计划下单时,仓库必需做好严格审核,尽可能的减少库容压力。杜绝仓库物料超量积压。
4.对必需要进仓的物料,可现场即时品检的,必需办好品检合格后再处理进仓手续。不能即时品检的,暂存待检区。5.仓手续的物料,必需即时进仓按要求摆放待领。不同意长时间随意放置在有碍观瞻的地方。
6.每半年对本职区域物料进行超期统计报表,关于不必需要的物料及时反馈在报表中。
7.在各报表中,对所有物料要进行具体参数管理,能以此做为物料流转依据。确保数据的流畅,具可追溯性。
8.必需要采购的物料,在单据上另附供应商及最后一次进仓时的单价。
8.天天下班前,对各自区域进行清扫,并做到物料归位,关电关水关门。
第九条、搬运叉车管理规定
1.搬运工无即时任务时,必需在待岗区休息。无故不得四处随意分散走动、不见人影。如必需离开先行告知,并且通迅工具必需处于开通状态,以方便随叫随到。
2.搬运工在完成分配的任务后,必需及时回到待岗区休息,以便及时分配新的工作任务。
3.关于分配的任务工作,必需按时保质完成,不偷奸耍滑,不讨价还价,不拈轻怕重。关于拒不服从仓管协调及上级的工作安排者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理。
4.叉车天天使用完毕,下班前做好相关维护保养工作。
5.叉车工作时,须当心谨防事故。关于生产部门要求的叉车调动,关于少量,小件,人工即可完成的转移工作。司机有权拒绝使用叉车,并有责任将这一政策向生产各部宣扬。
第十条、处罚规定
1、 必需服从上级管理,主动服从工作安排,强化执行力。
2、 在工作中要强化沟通,要有较强的团队精神。
3、 安全作业,在工作中必需首先注意保护好个人、公物,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包括叉车、转序、装卸等。
4、 及时清扫灰尘,包括地面、货架、物料、通道等。
5、 随时坚持通道畅通,清理占用通道物料;成品进仓后,一小时内将成品转移至成品仓库,外协回司物料不得占用通道;及时清理临时占用通道的五金件、半成品、原材料等,确保通道的畅顺。
6、 及时整理货架物料,混放物料分类,调整存货空间。
7、 注意物料的保护,数量的准确性,存放位置的清楚,能随时找到保护优良的物料,并要账物相符。
8、 随时整理,坚持物料存放按“横平坚直〞原则整齐摆设。
9、 严格按过程卡要求填写外协任务单,特别注意外协方式以及平方数。
10、 及时提交过程卡对外协返回物料的报检。
11、 及时处理收、发物料事务及账册、表格登记。
12、 及时处理外协不良品及仓内不良品。
13、 发外加工完成的绳轮及时报检、转序,未报检绳轮不得转序到喷涂房。
14、 叉车司机天天进行叉车检查,避免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坏。
15、 叉车不得让除叉车司机外人员使用。
16、 全体人员进入车间必需佩带头盔,搬运工天天必需穿劳保鞋。
以上细则自发出日起执行,有违反者,将对责任人予30元~100元/次处罚。
审批:
9 /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