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年级数学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74033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设计 1、教学解答两步应用题以前,强化解答一步应用题的学习,特别是强化给已知条件提问题和依据问题填条件的学习,以及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以便为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做充足的准备。 2、教学两步应用题之前,进行预先测试,着重了解同学解答两步应用题时的思索和处理方法。 3、教学中特别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依据预先测试的结果,确定开始只教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比较容易的应用题。按照顾用题的内在联系和分析推理的难易,把应用题分成三组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4、教学时着重通过少数典型的例题教给同学分析和解答的方法。开始着重从条件入手分析应用题,然后逐步教学从问话入手分析,最后学习既从条件入手分析,又从问话入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解不同程度的同学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特点。 5、教学后进行测试,了解同学掌握解答两步应用题的状况以及学习的迁移能力。 在较好地掌握一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的基础上,适当选定应用题的范围,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特别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改善教学方法,强化分析应用题的教学,用较少的时间,使二年级同学初步获得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的能力是完全可能的。绝大多数同学能够顺利地解答学过的两步应用题,多数同学还能够解答不太难的未学过的应用题,显示出教学效果对学习的横向迁移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解放同学的"手',锻炼施行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概念和公式的推导,如果只是老师一人在唱独角戏,那么就很难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只有当同学亲身体会到它是怎么来的,才干明白其中的道理。正如教学"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我原以为这对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应该是再简单不过了,可是当同学在做学习时,我发现一些中下的同学对整个圆代表的含义理解得不到位,也总是不明白扇形统计图的优越之处,以及为什么要学扇形统计图的知识。 今年,再一次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我改变了教学方法,从学校各年级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入手,让同学依据统计图提问题。当有同学提出各年级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时,我立即趁机反问同学:"那你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接找出答案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我接着又让同学动手去制定一个能一目了然知道答案的图形。同学经过自己施行之后,发现可以将整体或总量用一个大的图形来表示,然后分成小块表示各年级占总量的多少,通过这一形成型操作,同学便很自然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扇形统计图,它的优越之处在于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这正充分地验证了:"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干学得会'这一道理。 解放同学的"脑',训练思维能力 虽然我们总是提倡〔素养教育〕,但仍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以同学的考试成绩为主的,根本没有注重同学思索的过程,依旧"题海战术'、"万能方法'。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估算',他是以同学的旧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如832160)引入教学的,接着让同学通过预习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学习,通过后来的讲评订正,老师概括了这样一个结论:"估算时应方便计算,又贴近准确值。'在得出结论之后,老师又出示了大量的估算学习,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虽然大部分同学看似都能估算出得数,但是其中却存在着许多弊端:第一,同学并没有意识到估算的作用;第二,束缚了同学在具体问题中的思索。 同样是这一节内容,专家吴正宪老师就注重了同学的思维过程。她先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了大象的体重刚好是六次称石头的重量,然后,让同学自己尝试去估大象大概有多重。同学的算法五花八门,但是吴正宪老师并没有否定,而是依据同学的算法总结出了四种估算的方法:大估、小估、中估、大小估,然后让同学通过比较,明确在这道题里用哪种方法是最恰当的。在此基础上,吴老师又出示了另外一道题:"妈妈去商店买三样东西',价格分别是:53元、42元、22元,请你估算一下妈妈应该带多少钱才够?有的同学往小里估,看成50+40+20,也有的同学往大里估,看成60+50+30通过老师的点拨,同学明白了估算要依据问题的实际状况,同学的思维得到了升华。思维得到了升华,解放了同学的"脑',才干打造出高效课堂。 3培养同学数学学习兴趣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好动是小同学的天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是有可能让同学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笔者总是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同学自己积极动手操作,让同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笔者就通过让同学自己动手 "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让同学自己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也是让同学自己用几组(锐角、直角、钝角各一组)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通过自己动手拼摆,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后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让同学自己动手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数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并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等等,这样就让同学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同学还能在动操作和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同学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要"多表扬少批评' 在教学中,做到多表扬,少批评,要注意运用"表扬'这个手段来激励同学。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老师就应该发挥作用,去表扬、激励他们,把消极对抗转化为积极配合。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气氛,尊重同学,适当运用激励手段,让他们都有答对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才华和得到肯定的机会,对天同学的每一次回答,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和激励,少批评,多教育,使各种程度的同学都能得到收获,领会到成功的愉快。在课堂上,激励的手段相当之多 比如考试也是一种激励的手段,虽然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都害怕考试,而好的同学则相当愿意考试,因为每一次的考试都能使他们得到肯定,受到老师以及家长的表扬,还能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然而关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说,结果却正好相反,以致于他们对考试有了恐惧的心理。这时,老师就可以采纳一些手段,比如一些课堂小测验,可以出不同的考卷,通过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程度的同学,这样会使每位同学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同学进取的信心与勇气,使各种程度的同学都能领会到成功的愉快,得到满足。利用同学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成功的欲望。 4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比较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与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区别,必须要通过比较加深熟悉。比较能力有助于同学形成概念、区分易混淆概念等,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同学的比较能力是一条重要途径。 在教学新的概念的最初阶段,可引导同学观察具体材料,运用比较方法发现材料中的共同因素,使它与其他无关因素区分开来,为抽象概括出概念做好准备,从而使同学的比较能力得到培养。如教学"有余数除法',可以制定不同的除法计算题,让同学计算后,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余数总是在比除数小的范围内变化,而和被除数与商的大小无关,这样的比较就为抽象概括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作了准备。 教学新的概念时,在学习中安排适当的"变式'训练,让同学进行比较,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这些都可以培养同学的比较能力。比较新旧概念,也可以提升同学的比较能力。新概念教学后,教师引导同学回忆旧概念,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排除旧概念对新概念的干扰,并使新概念纳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同学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分析、综合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概括出数与形的概念,必须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小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容易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逐步学会对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如低年级学习数的组成,同学通过摆小棒理解数的组成的同时,也初步接受了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又如同学学习圆的时候,可通过学具操作及比较、分析、综合,发现直径与半径间的关系等概念。 思维表现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在语言中表现出来。在同学学习概念时,让他们表达概念的研究、发现过程,并帮助他们把话说完整、正确。有条理的、合乎逻辑的说话训练,有助于培养同学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概括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个简单的数学概念都是抽象的,因此,提升同学的概括能力关于数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如果在概念教学中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作基础,任何概括的思维活动都只能流于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能帮助同学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概念。 例如通过以下感性材料让同学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三分之一;把一根线段平均分成五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根线段的五分之一;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九份,表示这样的四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九分之四等。同学在实际活动中,逐步理解、领会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九分之四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单位"1'的概念就能比较自然地概括出"分数'就是把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这样,同学的概括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