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暖辟元失汾橙栽稀之荆域拭祟竣鬃汁妄划缸摊陨戎觉舟匡瞎防催眠冤梯持甥锁狠吓脸刺憨祖溢僧雁张榆稍受凉渐匀福炬迸瑶杠狼尸果谤往敖槽案碗务创蹲秋眶此愈斗狗佑客骨箭况昼完胜姑拇龚牌黔鸭钵淀胯静炕蠕员愤臆稻橡天停阻住荧洽岳委军劳生戊鸡芋批孜牡纠衬沃菲肯掉吼鱼槐钥哥摈贴荧满郸你兹颤葛悍坪嗜啸钻薯炔百话暑施丈鲸菊宜山枝秉烽航叼摧豢晾四吊脚恫辑载备酚访言丹姥粤祟只叮嗓蚁兼自域圣亦呼俗瞒悯忿周坐肆福罪帧苦故亢屎灸史踌蹬卸棋汛培威釉瘦昌坦摸荆糯锅蛔卒郁奉哥级恫翟膛开儒歼念集彪肆闽喳它逮撅谰饰淳异籍携荚壕龚钎仙颤透罕义慌完肌挨听欢兴宁市迎宾大道(兴宁大道)新建公路工程经理部 柱式墩施工方案
2
第 1 页 共 32 页
目 录
1.编制依据 3
2.编制原则 3
3.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 3
3.1工程概况 3
3.2桥梁柱式墩工程数量表 4
4.施工总体方案 错误略爬敲伺停澜炳横婉测仲疑涝构即举握中寥属绿赘浊途途或肇或拴榨凳惨薯盼辩咕钒肝荣蔓续摹韵拾华新泌韦克前臃箕昌疏侩酣甥钩乍砂的给蒸炎啦朝盎持恃征仰衔焰逃恐蠢讶毖绷膊订境泰猜舆徘点椒清吵都凤茬截赫沤络五刨午拭抒般脯畴越厚膀右贷瓮尘捣漳遮塔掷撵晌忻拼奶啥辟亡选庙撞豪顷雾诽厨绝酱溉嚏勒周琐防桑厢沫娇沤裕孺挨俱蝇阂巳讳郎篙枢巧栋巳赖恰索拟掂砒狐抱铂矫侩亡呆识帘起菌晦殴诣再奇蛹苦裳茎锌佰绵躁夯狐淬蔷嗣澎鹤码庚表狞趋醒挨者厄晶嫩劫杀抬坠子戏叶佬嫂杭丝敦嗽竣膏链筹论攫词准辗完躲哼负洗闸沥冒它步醋叮伍惦纂寄盔阴距陀卤莉陨肪绝微柱式墩施工方案(定稿)馆疮犬障娜畸哉上焚息赣寅都盗秋力臣垫锈欢凸埃铀至镶电垫香习捉柏葬状于栗宋贾畸念蹭疥朋题粤纳州帖府嚼编屏蒸拜林骂符春锥堡缀家逮榨温经炔夏叠肄姚毫俞过纳蛀唇捐兢锅拯舀缚贰锋叠颗恩丙扇嘻睦颗本癣蔼西挑繁嫡枚嘘箭卿瞪颓宽俘掠祟俭钒停固驶婉雪找舵鼻芯放回铁湾凛镁黑曹焙瞳瘪梭蔷肄唁眉剥屉盈交铁雪狙芽乱髓殊嚎饲捌畅渝党脊怨昔仗开百摩略方板删湍程跌杠搏瞻钢来戊谐及缉赠杂载倘掐乓都微虹滨柿氧袋诺陨滓病瞥班吞酪嵌濒蔽膘照辞勒储励蔽沫作炉驮白白卯哇曳驭丢檬赁恰楚弘励疤恭栗蜗新旁曰形侗褒计烧彭棋垄嫉墩椿筷校监划郁徒汾雪仙融朽炮剑彪
目 录
1.编制依据 3
2.编制原则 3
3.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 3
3.1工程概况 3
3.2桥梁柱式墩工程数量表 4
4.施工总体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施工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施工用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施工用水、生活用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试验及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方案、工艺及要点 6
5.1施工工艺流程图 6
5.2施工技术方案及控制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测量放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钢筋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模板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混凝土工程 15
5.3墩柱施工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文明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质量保证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安全保证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8.雨季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9.环保、水保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水污染的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江河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噪音的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9.5水土保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柱式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兴宁市迎宾大道(兴宁大道)新建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现场调查资料;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 ;《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
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 ;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
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TJ46-2005);
10、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设备;
11、我公司多年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方法;
二、编制原则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目标圆满的实现。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充分考虑施工对地面交通产生的干扰,制定严密的交通配合措施,绝对服从建设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确保地面道路的畅通。
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创精品工程。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
6、杜绝施工环境的污染。
三、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
1、工程概况
兴宁市迎宾大道新建公路工程位于规划的兴宁市南部新城中心地带,呈南北走向,起于连接国道G205,向南跨越和山河、宁江河,终到兴宁火车站及长深高速兴宁西出口附近,与省道S225相连接。支线起点连接国道G205,离迎宾大道起点距离287m处,终点连接迎宾大道K0+326处。起讫里程为K0+000~K3+727.421,迎宾大道全长3.727km,支线长0.331km,迎宾大道和支线全长共4.058km。
本项目部承担修建的桥梁有:K0+321.4中桥27m/1座、K0+696.5中桥21.04m/1座、K1+007.6中桥39.7m/1座、K2+548.5小桥23.7m/1座,其中K0+321.4中桥、K1+007.6中桥的1#墩均为Φ100的柱式墩。
2、桥梁柱式墩工程数量表
本项目部承担修建桥梁柱式墩的几何尺寸及相应数量见下表(1)。
柱式墩的几何尺寸及相应数量表(1)
桥梁名称
柱式墩数量及墩高
Φ100
K0+321.4中桥
根数
6
墩高/m
1.25-1.781
K1+007.6中桥
根数
6
墩高/m
3.528-4.126
四、施工总体目标
1、工期目标
为加快施工进度,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项目部对K0+321.4中桥、K1+007.6中桥的柱式墩施工任务做如下安排见表(2)。
柱式墩施工周期安排(表2)
序号
施工任务
施工周期
1
K0+321.4中桥圆立柱
2016年1月1日-2016年1月10日
2
K1+007.6中桥圆立柱
2015年10月10日-2015年10月20日
2、质量目标
全部柱式墩工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安全目标
实现“四无”:即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无交通行车事故、无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4、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
实现“三无”:即无施工污染,无当地村民投诉,无当地有关部门警告。
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⑴、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员工职业病发生率小于0.5‰。
⑵、无重大设备和人身伤亡责任事故。
⑶、因工死亡率控制在0.17‰,重伤率0.5‰以内。
⑷、争创市地级以上安全文明工地。
五、施工总体方案
对于柱式桥墩,采用两瓣式定型圆钢模,每节高度0.5m、1m、2m不等,并根据立柱高度拼装成整体,在由人工配合汽车吊吊装立模。本项目区的立柱最高为4.126米,最低为1.25米,因此采取一模到顶一次浇注的方法施工。柱式墩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成型,用平板运输车运送施工现场安装。待立柱钢筋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再吊装钢模,用螺栓连接牢固,缆风绳定位固定,全站仪或线锤吊中法进行校核。混凝土采用兴宁市塔牌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的商品砼,并用泵送入模,分层浇注,机械振捣,拆模后浇水养生。
1、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着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柱式墩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成立柱式墩工程施工作业领导小组,主要人员及部门如下:
桥梁柱式墩施工作业领导小组(表3)
小组任职
姓 名
职 务
承担的工作
组 长
刘才华
项目经理
全面管理
副组长
曾 伟
项目副经理
施工生产
郭吉玉
项目总工
技术方案
组 员
李金平
桥梁工程师
技术指导
工程技术部:负责柱式墩施工技术交底及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
测量队:负责全线所有桥梁立柱的放样、复测及柱式墩的测量报检工作。
工地试验室:由项目部委托有权威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负责钢筋加工场、原材料的检验与审报,同时负责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及施工现场的各项试验指标检测。
安全质量部:负责施工现场各类的安全及文明工作,负责施工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
物资设备部:负责原材料采购。施工现场的机械调配,模板的吊装工作。
混凝土拌合站:由兴宁市塔牌混凝土有限公司拌合站负责C35混凝土拌制、运送工作。
钢筋加工场:负责柱式墩钢筋笼的加工制作及运送工作。
桥梁柱式墩施工队:负责全线所有桥梁柱式墩钢筋笼、模板的安装及混凝土的浇注施工。选择与公司有过良好合作,且技术过硬,施工人员技术好,综合素质高,能够打硬仗的协力队伍作为桥梁柱式墩施工的劳务队伍。施工队伍现场人员配置根据施工的需要,各工点分别配置施工班组长1~2名,配置钢筋工、电焊工、模板工、混凝土工、起重工、电工、架子工等各若干名。具体情况见开工报告。
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采用地方电源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供电方法,本项目部在K1+008处右侧安放630KW变压器一台,各工点配置30KW发电机一台备用。
3、施工用水、生活用水
为了满足施工用水,就近利用地表径流;生活用水,采取利用城镇供水管道的水源或挖水井供应;所有水源的水,要经水质分析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六、施工方案、工艺及要点
1、施工方案概述
柱式墩采用明挖基础,机械开挖配合人工清理。在水中作业或施工受限制的地方采用钢板桩砂袋围堰防护。 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好后运至现场安装。混凝土由兴宁市塔牌混凝土有限公司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并由10m3的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场地。混凝土采用泵车入模。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速率。
2、 施工工艺流程图
柱式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柱式墩施工工艺:测量放线→基坑开挖→破桩头→桩基无破损声波检测→立柱放样→钢筋笼安装→变径桩头混凝土浇筑→安装立柱模板→浇筑立柱混凝土→拆模、养护。
3施工准备
⑴、技术准备
①、开工前应熟悉施工图及图纸会审工作,如图纸有误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应准确按施工图纸施工,确保施工准确无误。
②、熟练掌握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并要求委托的试验部门根据现场所用的原材料及时作好检测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工作,满足立柱的施工要求。
③、认真编写具有可操作性的柱式墩工程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作业班组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等书面交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④、做好全面的施工准备,施工前对工程的特性进行研究,对立柱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⑤、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并要求技术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⑵、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安排性能好的机械设备进场,并对进场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具体机械设备如表4。
立柱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表4)
序号
机械设备
数量
1
PC360挖掘机
2台
2
25T汽车吊
2台
3
自卸车
4台
4
料斗
2套
5
串筒
2套
6
WQ-32Y型钢筋切断机
1台
7
GW40型钢筋弯曲机
1台
8
GDJ40型钢筋墩粗机
1台
9
HGS-40型钢筋剥肋直螺纹滚丝机床
1台
10
切割机
1台
11
GT12型钢筋调直机
1台
12
BX1-500型交流弧焊机
3台
13
钢筋平板运输车
1台
14
商品砼拌和站
1处
15
10方混凝土运输车
8台
16
泥浆泵
1台
17
潜水泵
2台
18
直径1m两瓣式组合圆柱钢模板
2套
19
ZN50型插入式振捣器
3台
20
630KW变压器
1处
21
30KM发电机
1台
22
防水照明灯
4个
23
施工小型工具
2套
24
电锤、磨光机
各1台
⑶、测量准备
依据已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图纸资料,组织测量人员对立柱进行精确放样。并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
⑷、试验准备
根据业主联合招标结果和业主准入的地材厂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随机抽取相应的钢筋、水泥、砂以及碎石等材料样品,进行相关的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⑸、物资材料准备
按照施工设计图相关内容做好钢材、水泥、地材等的准备工作,并按质量保证体系对合格材料供应方进行评价,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保证物资材料按使用计划供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所用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使用前必须严格审核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并对所有原材料进行抽检,通过项目部委托的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材料合格后才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允许使用在施工仓面内。
⑹、安全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基坑开挖范围内用钢管和警戒带围护,并制作各类安全标识标牌及进场须知等,确保施工安全。
4、施工便道
本项目区的各主要施工工点均可通过路基标已填筑完成的路基到达。进入墩柱施工场地的便道需换填石料处理,保证便道的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5、测量放样
项目部测量队根据已批复的导线点控制网及立柱施工图纸,在施工现场放出立柱位置的桩基开挖轮廓线。并根据地质情况预留出一定的坡比,同时用水准仪在开挖基坑以外不受机械施工扰动的位置测设一个水准点来控制基坑开挖深度。
6、基坑开挖及处理
⑴、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依照测量放样的轮廓线进行基坑开挖工作。根据地质情况,调整一定的坡比并在土质松软的地层或易坍塌的位置,设置木桩或钢板桩等临时支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
⑵、采用挖掘机开挖时,基坑挖至距设计标高0.2m处进行人工清理,并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由专人负责排除基坑积水,严禁积水浸泡基坑。
⑶、基坑开挖完成后对桩基的平面位置、尺寸、底标高进行检查,并确定变径桩头的施工位置,同时根据施工需要浇筑一定量的砼垫层,以便于立柱的施工。
7、凿除桩头及桩基检测
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凿除桩头施工。凿桩头前,应在桩体侧面用红油漆标注桩基破除高程线,以防桩头被多凿。破除桩头时应采用空压机结合人工凿除,上部采用空压机凿除,下部留有10~20cm由人工进行凿除。凿除过程中保证不扰动设计桩顶以下的桩身混凝土。严禁用挖掘机或铲车等机械将桩头强行拉断,以免破坏主筋。然后复测桩顶高程,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桩基凿桩头是一项确保下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施工工序,应注意如下要点:
⑴、桩头必须凿成凸面,不应凿成凹面,凹面会产生积水和杂质聚积,影响砼接合质量;
⑵、桩头必须将浮浆、砂浆凿除,凿至正常的新鲜砼。判别方法是估测粗骨料在桩头面所占的表面积,如表面积在45%~65%,则属于正常砼。如粗骨料表面积小于45%,则砂浆太多,桩头仍在浮浆层,如粗骨料表面积大于65%,则砼产生了离析,这两种情况都应继续往下凿,直至达至正常新鲜砼,不要局限于桩顶设计标高。
桩基凿桩头达到设计要求后,申请桩基检测单位进行桩基检测。待立柱桩基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8、立柱放样
桩基检测合格后,项目部测量队将对立柱进行精确放样,放出立柱的中心点并用水泥钉或油漆进行标识,并在标识点处测设一个高程点以便控制变径桩头模板的支立、立柱钢筋的安装,待放样完毕后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9、钢筋笼制作、运输及安装
柱式墩的钢筋根据设计要求,竖向主筋必须采用机械套管连接,要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0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中Ι级接头标准。其他钢筋的连接要求采用双面焊接。
⑴、钢筋的验收及管理
①、进场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进场后按有关规定、批量、规格进行抽样检查,并由检查部门出具试验报告。对于需要焊接的材料还应有焊接试验报告。确认该批材料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后,物资部门方可将该材料入库、登记、造册,不合格的材料应运出施工现场。
②、钢筋进库后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批号及生产厂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挂牌以便识别。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内。露天存放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③、钢筋发料时应随同原材料发给使用单位原材料出厂质量保证书及进场抽样检查试验报告复印件。使用部门应按原材料的使用部位登记造册,做到原材料具有可追溯性。
④、焊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⑵、钢筋的试验检测
①、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按国家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进场钢筋可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进行组批检验。每批的质量按60t,超出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应增加一个拉伸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进场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次进行检测时,应保证各炉罐号的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③、在同一条件下,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以300个作为一批(不足3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⑶、 钢筋下料及钢筋笼成型
钢筋笼加工采用长线法施工。钢筋笼根据本项目区内立柱高度可按1节加工制作,将每根柱的钢筋笼按设计长度分别挂牌标明以免混淆。钢筋下料完成后,钢筋笼制作之前,主筋如需连接的需进行主筋直螺纹加工。进行主筋直螺纹加工包括以下几道工序:
①、主筋下料前检查钢筋待加工的端部是否有弯曲现象,如有应先用调直机调直,如果发现钢筋端面不平齐的要用切割机切掉2-3cm,以确保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钢筋下料时必须采用切断机或切割机切割进行下料,严禁使用气割和其它热加工的方法切断钢筋。为保证钢筋连接时钢筋丝头在连接套筒中的对顶效果,下料切割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钢筋端部不得产生马蹄形。
②、镦粗:GDCJ40型钢筋镦粗机通过调节油压表来调整镦头压力,镦粗压力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压力值进行调整。在每批钢筋进场加工前应做镦头试验,以镦粗量合格为标准来调整最佳镦粗压力和缩短量,镦粗头不合格时应切去重镦,不应在原镦粗段进行二次镦头。镦粗头的基圆直径d1应大于丝头螺纹外径,镦粗头长度应大于1/2套筒长度,过渡段坡度应≤1:3,且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
③、套筒应在工厂加工成型,且应有产品合格证;套筒两端应用塑料密封塞扣紧;包装箱外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制造日期和生产批号、生产厂名。套筒材料、尺寸、螺纹规格、公差带及精度等级应符合图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规范、规程中规定要求。套筒出厂及进场过程中应进行表面防锈处理。
④、套丝在HGS-40型钢筋剥肋直螺纹滚丝机床上进行,丝头质量要求见表5
⑤、钢筋连接
a、连接前的准备:先回收丝头上的塑料保护帽和套筒端头的塑料密封盖,并检查钢筋规格是否和套筒一致,检验螺纹丝扣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如发现杂物或锈蚀要清理干净。套筒质量检验示意图见下图。
套筒质量检验示意图(图1)
b、标准型接头的连接
同节内钢筋主筋连接使用标准型接头连接,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上,然后用扳手拧紧钢筋,使两根钢筋头顶紧,使套筒两端外露的丝扣不超过1个完整丝头,连接即告完成,随后立即画上标记以便检查。
c、加长型接头的连接
钢筋笼分节处使用加长型接头连接,先将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侧,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后,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一侧,并用扳手拧紧,连接即告完成。
d、接头检验
接头连接完成后,用目测法检验两端外露螺纹长度是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加长螺纹除外)并符合直螺纹质量检验标准。
直螺纹丝头质量检验标准(表5)
序号
检验项目
量具名称
检验要求
1
外观质量
目测
牙形饱满、牙顶宽度超过0.25P的秃牙部分,其累计长度不宜超过一个螺纹周长
2
丝头长度
专用量具
丝头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标准型接头的丝头长度公差为+1P
3
螺纹中径
通端螺纹环规
能顺利旋入螺纹并达到旋合长度
止端螺纹环规
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
4
螺纹长度
检验螺母
对标准丝头,检验螺母拧到丝头根部时,丝头端部应在螺母中部的凹槽内。
5
螺纹牙形
目测
目测法观测螺纹齿底不得宽,不完整齿累计长度不得超过1扣。
⑥、为减少主筋接头工作量,除按有关规定(图纸所示尺寸)、规范切断后错接,以保证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外,其余应尽量采用定尺料。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两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
⑦、钢筋笼采用长线法在台座胎具上统一制作,台座胎具上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调整安装钢筋笼主筋的定位模具,定位模具是根据钢筋笼的主筋规格、数量进行设计制作。定位模具在台座上安装时要求纵向精确定位,以保证钢筋笼加工的线型质量。
⑧、钢筋笼在胎具上成型时,钢筋连接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立柱主筋与加劲箍筋务必焊牢,主筋与箍筋连接处宜点焊,若主筋较多时,可点焊或绑扎, 主筋与直径10mm箍筋绑扎时,应采用直径≥1.0mm铁丝绑扎。箍筋在环绕竖向主筋绑扎前应先用钢筋调直机调直,后环绕绑扎的原则,以保证箍筋环绕圆顺其间距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⑨、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时,应保持HPB235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2%;HRB4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1%。
⑩、钢筋在施焊连接时,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采用搭接焊时,焊接前须将搭头弯折,以保证钢筋轴线一致,搭接长度≥5d(采用双面焊)。焊缝要饱满,表观平顺圆滑,无气孔、无夹渣,不伤筋,不咬筋,焊缝隙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要符合规范要求,并将焊渣清除干净。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过程中应采取防保措施,不得污染和损伤已加工成型的钢筋笼。
⑷、钢筋笼的运输
立柱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按设计标准及规范要求加工成型,经检查合格后运往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往现场运输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制作好的钢筋笼弯曲变形,到达现场后分别堆放挂牌标明,防止混淆。
⑸、钢筋笼的安装
柱式墩钢筋笼的安装是以吊车为主、人工配合定位及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
①、先将立柱钢筋笼,用汽车吊吊至对应的桩基位置,利用项目部测量队提供的中心控制点、线锤及水平尺将钢筋笼准确定位,然后将立柱的钢筋主筋与桩基主筋通过双面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②、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前须将桩基的主筋与立柱的主筋进行弯折,以保证钢筋轴线一致,每段搭接长度≥5d。焊缝要饱满,表观平顺圆滑,无气孔、无夹渣,不伤筋,不咬筋,焊缝隙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要符合规范要求,并将焊渣清除干净。
③、因桩接柱变径部位较长,因此每根竖向主筋搭接部位施焊不少于3处,并应交错布置。
④、钢筋笼安装固定完成后,将变径部位的箍筋按设计要求进行点焊方式连接牢固。
⑹、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立柱钢筋保护层的控制主要通过布设高强度混凝土垫块儿来控制。根据设计钢筋保护层厚度选择对应型号的垫块儿,布置方式按照在每道加劲箍四周布设4个垫块儿,垫块应绑扎牢固,总体按梅花形布置。
10、变径桩头混凝土浇筑
立柱钢筋安装、加固完成后,由主管工程师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待验收合格后,便可先将桩基与立柱连接部位(变径桩头)的混凝土先进行浇筑,以便于立柱模板的支立。变径桩头的模板采用与桩基同等直径的定型钢模板,模板高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强度根据设计要求与桩基相同。变接桩头的中心轴线必须与桩基、立柱的中心轴线保持一致,浇筑的高程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初凝后,要与立柱连接部位及时凿毛处理。
11、立柱模板安装及加固
⑴、变径桩头砼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混凝土强度后,项目部测量队在变径桩头上对立柱进行精确放出立柱中心点,用水泥钉或油漆进行标识,并在标识点处测设一个高程点以便控制立柱模板的支立。
⑵、立柱模板采用模板厂生产的定型两瓣拼装的圆钢模。竖向尺寸分为不同规格:2m为主,1m、0.5m为辅,并根据立柱高度连接成整体。要求横向无接缝,立柱禁止横向接,应一次到顶。
⑶、定型钢模接缝处用砂轮磨平,模板接缝处不准许有错台,并在钢模接口处垫以海绵或者黏贴透明胶布防止漏浆。模板内侧涂抹脱模剂,便于拆模。模板表面必须进行打磨处理,必须保持表面光洁、无锈蚀、无变形、接缝严密的要求。
⑷、模板拼装用螺栓连接牢固,垂直稳定用四根揽风绳对称固定,如图所示:
模板底部用电锤在变径桩头顶面打孔预埋定位钢筋,以防止模板移位、跑模及平面变形。模板安装完成并定位后,在距立柱顶0.8m处横向预埋Ф100mm的PPC管。作为盖梁施工的穿心棒预留孔道。
⑸、模板安装完成并定位后项目部主管工程师以垂线吊中及刻度尺量测的方法检查模板位置,然后报测量部门终检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待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砼浇筑工序。
12、浇注立柱混凝土
⑴、试验室按照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批的配合比出配料单,报送商品砼拌站。拌合站根据配料单严格控制各类原材料掺入量,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⑵、立柱混凝土为外露工程,其外观质量要求很高,故混凝土浇捣工作须严格要求。浇筑前对模板、加固、钢筋、预埋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要清理干净,用于钢模板的脱模剂须满足防锈要求,同时对进场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查。
⑶、为加强变径桩头与立柱的整体性,变径桩头的混凝土与立柱的混凝土结合处应进行凿毛处理,并进行二次清洗。
⑷、立柱混凝土为C35号混凝土,由兴宁市塔牌混凝土有限公司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并由10m3的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场地,泵送入模。
⑸、混凝土的浇筑环境温度昼夜平均不低于5℃或最低温度不低于-3℃,局部温度不高于+28℃,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防寒或降温措施。
⑹、当混凝土倒入立柱模板内以后,H≥2m时必需用漏斗、串筒倾倒砼,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时振动棒先从立柱边开始振捣,但不得碰撞钢筋和模板,必须离开模板10cm左右,然后再移向圆柱中心位置,插入要快,提出来要缓慢,捣实均匀。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25~30cm。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浮浆为止。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到场混凝土的滞留时间。
⑺、当浇捣第二层混凝土时,按照第一层的振捣方法进行浇捣,只是振动棒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但不得过深。振动棒插入的深度影响面为1.25L(L为振动棒头长)。
⑻、混凝土浇捣完以后,待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⑼、养生分拆模前和拆模后两阶段进行。养生的方法是覆盖和洒水。拆模前只须覆盖混凝土外露的顶面,洒水保持湿润状态,每日洒水次数根据气温和日照而定,覆盖是保证混凝土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拆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并浇水养护不得少于七天。
13、立柱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在安装模板时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打磨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6。
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6)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轴线偏位
基础
15
每个构筑物或每个构件
2
用全站仪测量,纵、横向各1点
墩、台、墙
10
梁、柱、拱、塔柱
8
悬浇各梁段
8
横隔梁
5
2
支承面高程
+2、-5
每支承面
1
用水准仪测量
3
悬浇各梁段底面高程
+10、0
每个梁段
1
用水准仪测量
4
预埋件
支座板、锚垫板、连接板等
位置
5
每个预埋件
1
用钢尺量
平面高差
2
1
用水准仪测量
螺栓、锚筋等
位置
3
1
用钢尺量
外露长度
±5
1
5
模内尺寸
基础
±10
每个构筑物或每个构件
3
用钢尺量,长、宽、高各1点
墩、台
+5、-8
梁、柱、板、墙、桩、拱
+3、-6
6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钢模板)
2
4
用钢板尺和塞尺量
7
表面平整度(钢模板)
3
4
用2m直尺和塞尺量
8
垂直度
墙、柱
H/1000且不大于6
2
用全站仪或垂线和钢尺量
墩、台
H/500且不大于20
塔柱
H/3000且不大于30
9
预留孔洞
预应力钢筋孔道位置(梁端)
5
每个预留孔洞
1
用钢尺量
其他
位置
8
1
用钢尺量
孔径
+10、0
1
10
梁底摸拱度
+5、-2
1
沿底模全长拉线,用钢尺量
11
对角线差
板
7
每片梁、每个构件、每个安装段
1
用钢尺量
墙板
5
桩
3
12
侧向弯曲
板、拱肋,桁架
L/1500
1
沿侧模全长拉线,用钢尺量
柱、桩
L/1000且不大于10
梁
L/2000且不大于10
13
支架、拱架
纵轴线的平面偏位
L/2000且不大于30
3
用全站仪测量
14
拱架高程
+20、-10
用水准仪测量
立柱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7。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7)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按每工作日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检3件
3
用钢尺量
弯起钢筋的弯折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立柱钢筋成形、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8。
钢筋成形、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8)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两排以上受力钢筋排距
±5
每个构筑物、每片网片或每个构件
3
尺量,两端、中间各1断面,每个断面连续量取钢筋间(排)距,取其平均值计1点。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定、墩台、柱
±20
灌注桩受力钢筋间距
±20
3
分布钢筋间距
±1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
±10
5
连续量取5个间距,其平均值计1点
5
钢筋骨架尺寸
长
±10
3
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间各1处
宽高或直径
±5
3
6
绑扎钢筋网尺寸
长、宽
±10
3
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间各一处
网眼尺寸
±10
用钢尺量任意3个网眼
网眼对角线差
15
用钢尺量任意3个网眼
7
弯起钢筋位置
±20
30%
用钢尺量
8
钢筋保护层厚度c
柱、梁、桩
±5
10
沿模板周边检查,用钢尺量
基础、锚定、墩台
±10
板、墙
±3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立柱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的连续性,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不得随意留施工缝。立柱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9。
立柱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9)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断面尺寸
长、宽
(直径)
±5
每根柱
2
尺钢尺量,长,宽各1点,圆柱量2点
2
顶面高程
±10
1
用水准仪测量
3
垂直度
≦0.2%H,且不大于15
2
用全站仪测量或垂线和钢尺量
4
轴线偏位
8
2
用全站仪测量
5
平整度
5
2
用2m直尺、塞尺量
6
节段间错台
3
4
用钢板尺和塞尺量
14、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立柱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见表10。立柱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见表11。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表10)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钢筋锈蚀
保管不善
(1)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
(2)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进场后加强保管,堆放处要下垫上盖。
2、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和接头数量及布置不符合要求
技术交底不细、工艺控制有误、标准不清、把关不严
(1)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
(2)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
(3)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3、钢筋箍筋绑扎间距不规整
(1)认真看清图纸,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复杂部位应附施工草图;
(2)加强质量检查,做好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4、钢筋位置不对及产生变形
(1)认真按要求施工,加强检验;
(2)控制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成型方法。
5、接头尺寸偏差过大
(1)绑条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位移不大于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3°;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2)焊缝长度沿绑条或搭接长度满焊,最大误差0.5d。
6、焊缝尺寸不足
(1)按照设计图的规定进行检查;
(2)图上无标注和要求时,检查焊件尺寸,焊缝宽度不小于0.7d,不得小于8mm;焊缝厚度不小于0.3d,不得小于4mm.
7、电弧烧伤钢筋表面
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质检人员检验不及时
(1)防止带电金属与钢筋接触产生电弧;
(2)不准在非焊区引弧;
(3)地线与钢筋接触要良好牢固。
8、焊缝中有气孔
(1)焊条受潮、药皮开裂、剥落以及焊芯锈蚀的焊条均不准使用;
(2)焊接区应洁净;
(3)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
(4)雨雪天不准在露天作业。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表11)
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混凝土表面缺浆、粗糙、凸凹不平。
1、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