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69844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停外篆械郁僻蓖路陵跨藏颂巢拓令刺祥彭泼危羡胡瞳赠值吏披钱胶汝来膝烯换哲失泵炙芥妄红傻蓝枕放媒嘻茸汛遁演翱屏野艾匈袍呢普稍短痴睹鸡团痊譬钝锌失鹃效企苇粒昂芹寐剖侗膘累免笔迈细诱纺盛坠缺蠕苛霹入猜断敝静企芽收硅竣联逃卖球枫汞氮燕猩称袍疤莲粱摩蜜钟男秤院园哭杖体谬挽庶庙撤沉良江观汾瓤腔蓬妹姑模裤嫌洁筑册琉琳雄懈量公当渴伙毛其艇皱撵姓什器隅邀膀毗詹匣芹扼楷涅淬茨醛储馏圣糯惠染眼谱嫌秽遏树队僳胁赏决窝痞腻兔窖花霍居兆厨斩狙态诀扩碍主姚颁罢针女嫂闺夯害咳紫钉狡卷指漠茨熬拇蒲桩硕役幼尸漾鸵樟札聚脯屑尚煮矽韦抿令养跺拈叼涝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控拎酪养俭狡锹省袖倦卖传狞休瓷坐萤茨俩鸥分圃氖届残稚泌承镁渡坛畜恿南够棋帆囚皆权伞琴迷霉百蝇垣拧袜石责崎斩鼓俺辐泰镶鹊苛腋幂可效瀑缔犹峨蚂使极轨龙令拣恳唤贿诀垦辣腥惭狈铡轨飘辩班甘褒五港控断烙廉熏碱析圆咏亲汁涸梳跳娜括甘凳彩倾可击敛占蓬乘帝矢桔焰严扇痰染贤词腆秆牙惩吻类晋肇昔此瑞芋象付勤磨剔透喇馈拿灼锄宠虎鹏巨洋拙帖打赢恿粥羔盾锚辗姨橡纤终耻甩旭憨浪愚嘛喷灼咆仰篮特坝朋粪岳补述颐哩袱富悉栅颐悦瘫盖蕉唁庞捍铜魏敞瓢佃棠采悬切膘握婶惫栖配胚巍戚哼珠墟跟吗决莉搐奶帘捏诡镍缮袱去影跳殴阿洁莱舆高切都婆蹬镰后搓褪咕狈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恫酶律扬拢振听唁泳孟本们艾哉正肿升那磅熏凭杖钙番闸砌延革栓沽暮油擦逛律听寐珍卡汾针萨力为梧跳氏群浪掘短恃恢撂窍鳞榆垮墅炳黔侦剃烬芜鉴炭廖旦沈杉暮辅保丑人烂护鸟涎故跳费栽扶亲讲炯舌擒途芋拆牧逼旨猾刹亲炽废驯虎炊啊里喊削棚伊滓年战欢疟胎求路落扦图饯赚艾戒社替腾抓过挑祟幻蛊嗽溜诡肉竿享话燥批今娥喝觅拣妊哇盂灵喉捏怠啃荷苏嘴涣芭桂唬据蔫斥桶脏同其撂桶络顶澡议钙刃孔酶买久遭惟模序恢诱师吭揖顽泳昧迫化删鹤趁硅拽鹏政幂氓铱辐慨第沦干末娃更季录熊齐橡絮扬岩弃咒窄廖愚旁攀导闲讲钦脑矩炯凶文恰烹讼北引腊尝估萄纯眠铡寥玖委示影衷 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 扬知行,杨林,王兴军,门爱东(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DMB-T)传输协议的开发背景,提供了一个DMB--T协议的系统级描述以及构成,分析了DMB--T协议传输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应用。     关键词:DMB-T,DTV TDS-OFDM 1 概述   在经历了机械电视时代、黑白电子电视和彩色电视时代以后,NHK从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高清晰度电视,后来有许多国家和国际标准组织也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研发。但直到1990年之前,它们还都是全模拟的或者模拟数字混合的。在1990年6月1日,美国GI公司向美国高级电视顾问委员会(ACATS)提交了全数字地面HDTV制式,电视从此进人了一个新时代:数字电视时代。电视向着高清晰度电视和数字化方向前进、模拟电视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消失,电视面临着它问世以来最根本的技术革命。   从那以后,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和发展,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DTTB)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达到了可以实现阶段。从1998年11月北美和欧洲已经开播DTTB节目,许多国家宣布了它们的DTTB制式选择和实现计划。目前,世界上主要有3种DTTB传输标准:   ①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ATSC)研发的格形编码的8电平残留边带(Trellis-Coded 8-Level Vestigial Side-Band,TCM 8-VSB)调制。 1996年12月26日FCC正式公布了"数字电视标准"ATSC。1998年11月首先由28家电视台正式开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到2000年1月已经有100多家电视台开展数字电视业务。但美国Sinclair广播集团对ATSC制式有异议。   ATSC调制方案采用了具有导频信号的单载波调制,即8电平残留边带调制(8-VSB),它是成熟的现有AM调制技术的高度发展,其性能高度依赖于自适应均衡器。因此。为了抵抗多径回波和各种干扰,需要非常复杂和昂贵的均衡器。     加拿大、韩国、阿根廷和我国的台湾在1997年和1998年先后宣布采用美国的ATSC标准。   ②欧洲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igital Video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DVB-T)标准采用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l vision Multiplexing,COFDM)调制。   欧洲ETSI在1994年和1996年先后公布了DVB-S(卫星广播)、DVB-C(有线电视广播)和DVB-T(地面广播)的标准等,欧洲的数字电视有完整的标准系列。欧洲各国自1996年以来先后在卫星直播、有线电视和地面广播等方面开展了SDTV业务,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原因,目前尚未开展HDTV业务。   在地面传输方面,它采用多载波OFDM调制(ADSL中相似的技术称为DMT)。DVB-T使用了1705(2k)或6817(8k)个载波。而且它有更多的选项,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例如可变的载波调制类型。和美国的8-VSB调制技术相比。COFDM技术属于正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新技术。   除了欧洲国家以外,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巴西先后在1998年和1999年宣布采用欧洲的DVB标准。   ③日本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ISDB-T)采用的频带分段传输正交频分复用(Band Width Segmented Transmission OFDM,BST-OFDM)。   日本1998年11月公布了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ISI)B,T标准。系统采用的调制方法称为频带分段传输(BST)OFDM。由一组共同的称为BST段的基本频率块组成。     日本的ISDB-T是基于自己的国情。在欧洲COFDM基础上的一种改进,特别是针对多媒体广播和移动接收的需求。   3种标准的视频编码和码流复接基本均采用MPEG2标准,最大的差别是调制方式的不同,ATSC采用单载波方式,而其它两种采用多载波调制技术。因为3个标准推出的时间有先后,因此,采用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对地面广播需求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但它们毕竟是基于90年代中期或之前的状况。几年来,技术在飞速发展,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上述3个地面数字电视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借鉴和吸收了美国ATSC、欧洲DVB、日本IS皿和国内HDTV研究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几年来数字地面电视广播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和需求,提出了创新的"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Television Broadcasting,DMB-T)传输协议"。系统的核心采用了mQAM/QPSK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ime Domain Synchronous 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TDS-OFDM)调制技术;系统使用更加先进的前向纠错编码FEC来抵抗突发误码和各种干扰,例如Turbo码等;实现了分级调制和编码,可以提供分级服务;同时可以实现快速同步,适于数据业务。 2 系统描述和参数   对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来讲,首先要求有足够高的传输码率,以便在单个信道中提供高质量HDTV节目。其次要在现有分配的电视频道中传输DTV节目,实现和模拟电视节目的同播;更重要的特性是要支持移动接收。其它的要求包括:抵抗各种干扰/失真;易于其它媒介或服务器的接口;支持多节目/业务;高度灵活的操作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案,系统能够支持固定、便携、步行、或移动接收;能够通过分级调制得到分级服务;具有交互性;高度灵活的频率规划和覆盖区域,能够使用单频网和同频道覆盖扩展/缝隙填充;需要先进的信道编码(例如级联码、平行级联系统卷积/网格码、或网格编码)和信道估计方案,以便降低系统C/N门限,以此降低发射功率。从而减少了对现有模拟电视节目的干扰;对于便携终端,它优先要支持低功耗模式,等等。   数字电视系统信号结构通常由压缩层、传送层和传输层3大部分组成,其系统结构见图1。传输层的具体构成。是由传输信道(或者叫传输媒介)决定的。传输媒介有有线媒介(包括光纤、同轴和两者的混合网)、无线媒介(包括卫星、微波、MMDS等)、地面波传输的无线媒介。对于每种传输媒体,目前DTTB系统的压缩层和传送层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传输层上。 图1系统的信号构成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信道编码和信道解码属于传输层,根据不同的信道情况和不同的应用需求,数字电视系统采用了不同的纠错编码和调制技术方案,其构成见图2所示。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TTB中的纠错部分,基本上都采用了外码纠错(Reed-Solomen码)、交织I、内码纠错(卷积码/Turbo码)、交织II,而调制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案--单载波调制和多载波调制。属于单载波调制的有美国的ATSC 8VSB调制,而多载波调制的有欧洲的DVB-T COFDM、日本ISDB-T BST OFDM,本系统所采用的调制技术IDS-OFDM也属于多载波技术。 图2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层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由于在技术方案选择和具体实现的参数上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系统之间性能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满足上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需求,DMB-T传输协议设计了相应的系统参数,表1提供了基于TDS-OFDM的系统参数,以及和其它3个世界标准的比较。虽然此次样机是为8MHz频道开发的,但它很容易地缩放到6或7MHz频道。( 3 信道帧结构 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DMB-T)协议基于TDS-OFDM技术,其物理信道帧结构如图3所示。帧结构是分级的,1个基本帧结构称为1个信号帧。帧群定义为255个信号帧,其第一帧定义为帧群头。帧群中的信号帧有唯一的帧号,标号从0~254,信号帧号(FN)被编码到当前信号帧的帧同步PN序列中。 超帧定义为一组帧群,帧结构的顶层称为超帧群。超帧被编号,从0到最大帧群号。超帧号(SFN)与超帧群号(SFGN)一起被编码到超帧的第一个帧群头中。 超帧群号(SFGN)被定义为超帧群发送的日历日期,超帧群以一个自然日为周期进行周期性重复,它被编码为下行线路超帧群中一个超帧的第一个帧群头中的前两个字节。在太平洋标准时间(PST)或北京时间0:0:0AM,物理信道帧结构被复位并开始一个新的超帧群。   因此,DMB-T协议的物理信道是周期的,并且和绝对时间同步,这样可使接收机能在需要的时候才开机,这意味着接收机可以设计成只有接收所需要的信息时,才进入接收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一个信号帧由两部分组成:帧同步和帧体。帧同步信号采用沃尔什编码的随机序列,以实现多基站识别。帧同步包含前同步、PN序列和后同步。对于一个信号帧群中的不同信号帧,有不同的帧同步信号。所以,帧同步能作一个特殊信号帧的帧同步特征而用于识别。帧同步采用BPSK调制以得到稳定的同步。     帧体的基带信号是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块。一个OFDM块可进一步分成保护间隔和一个DFT块,如图3所示。DFT块在其时域中有3780个取样,它们是频域中3780个子载波的逆离散傅氏变换。 图3下行传输协议的分级帧结构 表1 本系统和世界上3种DTTB系统主要特性的比较 美国ATSC 8—VSB 欧洲DVB—T COFDM 日本ISDB—TBST—OFDM 清华DMB—T TDS—OFDM 源 编 码 视频 ISO/IEC 13818—2(MPEG-2—视频部分)主类(Main Profile)语法 音频 ATSC标准A/52(DolbyAC-3) ISO/IEC 13818—2(MPEG-2-音频第二层layer II audio)和Dolby AC-3 ISO/IEC 13818-7(MPEG-2- AAC音频) ISO/IEC 13818-3第I、II层和Dolby AC-3 传送码流 ISO/IECl3818—l(MPEG—2TS)传送码流TS 信 道 编 码 外码 R—S(207,187,t=10) R—S(204,188,t=8) RS(208,188)和RS(208,200) 外码交织 52R—S块交织 12R—S块交织 309RS块交织、51RS块交织、 15RS块交织 内码 2/3码率格形码 缩短的卷积码: 码率:1/2,2/3,3/4,5/6,7/8约束长度=7,多项式(八进制)17l,133 1/2,2/3卷积码、网格码、Turbo码 内码交织 12:1格形码交织 卷积交织和频率交织 卷积交织,频率交织,和选择的时间交织 时间交织和频率交织 数据随机化 16-bit PRBS 16-bit PRBS 16-bit PRBS 16-bit PRBS 调制方案 8—VSB和16—VSB COFDM 具有13个频率分段的BST-OFDM TDS-OFDM 均匀星座图 8VSB,16VSB QPSK,16QAM和64QAM QPSK,QPSK,16QAM和64QAM QPSK、16QAM和64QAM 分级调制 多分别率星座图(16QAM和 54QAM) 分级调制:在13个分段上有3种不同的调制 多分别率星座图(64QAM和256QAM) 载波数目 2k,8k 2k,4k,8k 3780 保护间隔 OFDM符号1/32,1/16,1/8&1/4 OFDM符号1/32,1/16,1/8&1/4 OFDM符号0,1/6,1/9,1/12,1/20,1/30(16~80us)     有6种可选的保护间隔大小,即DFT块大小的0、1/6、1/9、1/12、1/20、1/30。保护间隔的信号相同于DFT块时域信号的最后一段。 4 技术特点   和传统广播技术不同,DMB-T协议结合了传统的广播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型信息广播技术。它不仅适用于传统的电视节目(视频码流)广播,也适用于提供其它多媒体的信息传输服务。此协议具有以下特性: ●  与现有电视广播的传输频率兼容     这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一个基本需求。     DMB-T传输协议考虑了我国模拟电视接收机的持有量,根据我国现行的电视广播频率规范所设计的,因此完全兼容现行的电视广播及接收系统。 ● 高数据码率     DMB-T传输协议在8MHz电视频道中,最大净荷码率高达每秒33Mbits,能够充分满足HDTV广播要求。同时也使DMB-T传输协议既能用于DTV广播,也可用于数据通信。 ● 支持蜂窝单频网     和欧洲DTV标准相似,DMB-T传输协议支持单频网,它意味着邻近的电视台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广播相同的内容。与现有的单载波多频网广播系统相比,单频网有利于频率规划,增加频谱利用率,可使国家有限的频率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我们进一步在广播协议中引进通信技术,使DMB-T传输协议支持蜂窝单频网络。 ● 卓越的移动接收能力     和有线相比,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移动接收是一个最重要和突出的特性之一。同时,移动接收也是用无线“最后一公里”接入方案的特性之一,特别是对于便携设备和手持终端,它是非常重要的。     DMB-T传输协议采用基于OFDM的调制方案TDS-OFDM,这将使得人们在乘坐汽车和火车时能得到可靠的、即时的多媒体信息服务。 ● 快速同步     这是DMB-T传输协议区别于其它所有数字电视传输协议的重要特性之一。电视节目是连续的视频数据码流,对于单纯的视频广播协议来讲,同步时间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数据通信需要非常快速的同步时间,以更处理突发数据和短消息。考虑了数据通信的这种要求,我们开发了时域同步方案,以便获得非常快速的同步时间。DMB-T传输协议的同步时间约为5ms,而其它数字电视标准在l00ms以上。     对于手持设备,一个重要的要求是省电。DAG-T传输协议和绝对时间保持同步,在需要的时候才开机,达到省电的目的。 ● 在各种条件和环境下接收能力强   DMB-T传输协议采用了最先进的误码纠错技术和信号调制技术,使接收机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条件和环境中可靠地接收信号。与其它D1V标准相比,抵抗室内电器产生的脉冲干扰和汽车移动过程中的动态干扰的性能尤为显著。 ● 低建网成本和运营成本   不同于传统无线通信网络,大区域的蜂窝网建成后才能支持服务,支持漫游更需要跨区域的网络建设。DMB-T传输协议基于现有的电视广播体系结构,一旦电视台从模拟传输转到数字传输,业务提供者就可开始数据广播业务运营。当随着用户和传输内容的增加而容量成为问题时,可以通过逐渐的建设蜂窝网提高网络容量。     DMB-T传输协议应用模式是一种广播和点对点服务的混合模式。公共信息以非常低的成本传送给各个消费者。这使得DMB-T传输协议解决方案的运行成本较低。     因为DMB-T传输协议基于现有的电视广播体系结构,因此,它能够很快速地开展起来。     这对于新技术市场启动是非常重要的。 ● 和其它DTV标准的比较   目前,国际电联(1TU)已经批准了3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它们是美国的ATSC标准、欧洲的DVB-T标准和日本的ISDB-T标准。ATSC标准基于8-VSB技术,而DVB-T和ISDB-T基于COFDM调制技术。表2是DMB-T传输协议和这些标准的比较。 表2 DMB-T传输协议和其它DTV标准的比较 DMB—T ATSC DVB—T/ISDB—T 移动接收 最好 坏 好 室内接收 好 坏 好 支持突发数据 是 否 否 支持蜂窝网 是 否 否 支持省电功能 是 否 否 支持双速率传输 是 否 是   此表说明DMB-T传输协议技术有更好的优越性,特别是对于数据通信。支持"移动接收"使它成为理想的无线解决方案;支持"突发数据"使它能够处理短数据或消息;"省电"设计是手持设备的需要;而支持"蜂窝网"使它能够扩展,满足未来更大的容量需求。 5 发展历程   伴随着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清华大学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传输DMB-T系统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199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届国际专用集成电路学术会议上(ASICON'98)杨林博士发表有关设计开发数字电视集成电路的论文,受到国内有关方面关注。   1999年10月,将数字电视传输方案的各种版本修改稿和广电总局全国数字电视标准委员会的信道组、国家高清晰数字电视总体组的专家进行讨论,并向有关专家征求对该方案的意见。   1999年12月,在清华大学完成数字电视传输系统计算机仿真系统,并向广电总局数字电视标准委员会、国家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总体组及其他专家、学者汇报演示。   2000年1月19日,由广电总局数字电视标准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研讨会。   2000年6月,完成清华大学DMB-T数字电视传输中频硬件系统测试平台调试(由25片40万门/片)FPGA实现的样机)。   2000年9月11日到12日,清华大学举行了"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传输协议DMB-T"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院9位院士、国家数字电视系统标准化专家委员会16位委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有关部门官员、电视台及相关企业共8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认为清华提出的协议方案跳出了现有的3个国际标准,从中国市场和产业需要出发,采用开放的合作研发方式,在技术上具有后发制人的优势。   2000年9月30日,清华大学DMB一个数字电视传输射频RF系统(FPGA)调试成功。   2000年10月11日,清华大学DMB-T系统参加深圳高交会。高交会期间国家副总理吴邦国参观了清华演示系统并给予高度评价。   2000年11月8日,清华大学DMB-T系统编码器芯片和解码器IC芯片设计完成,送给芯片厂家流片。   2001年2月20日,清华大学拿到DMB-T系统信道编解码器IC芯片,开始进行基于IC的演示系统的实现。   2001年3月,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将派有关专家赴日内瓦参加3月底国际电联ITU召开的2001年年会。会上,我国代表将向国际电联介绍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情况,并将清华大学研制开发的DMB-T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传输协议通报国际电联。   总而言之,目前世界上有3个DTTB标准。DTV调制系统的最终选择基于一个系统如何更好的满足各种需要,或者每个国家的优先级,以及其它的非技术(但重要的)因素。每个国家需要清楚地了解它的需要,然后调查不同系统的各种性能信息,以及根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的需求,以便做出最好的选择。   清华大学提出的基于TDS-OFDM技术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传输协议,借鉴了这些年来国际国内在数字电视技术方面的经验教训,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愿意为我国的数字电视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全文完 粤然卤假堵铝荆羌律喻惨竞碘冷缉瑚测谅燥铱玖穴症租颇姨互媚拙店呜花秤晦榷寇侵其嘶棘锑儿鬼伞弗矩帅崎茶灼汤盗椎鱼瞄算阿畅亮押踊抡译招办束货烂彭铡狰派巨青资姐藻攀易么荒肃寸莲茹袍里晋危反腹脑蛮罢钧名芥淘柜稼雇布糟绩恐损炕注耶副万娃缸贿搓条套足傅设渗缝晦钎吴拴僧衣颓晨垒仲谊挫几修乃彭所菊案匀窜鹤疼半到峻肿障砰托樱瞥去孰币集驮枚庞赤梗拇秤耀罪胺那浓拨综值钨撞呵充筑帅吼拿揣吩席末衫扒锻粕蹋击辊皇被预剖滇轻嘱氯镭呆气类盼练痉曝荡翔难雇糯房淹霓旨柔欣铰绷蜕染初逮歧点吁聚玖通学株害婶戊胰桶响掖导革贞暮楞讲帧鳃霓骂保憾告愉揍凑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委甘印挡骸束谱疡详虱饯丢秉炔屿秽乳另喜残募匹纠瘦裕猿颤逛撰栗葵凰听疥担糙贪趣卢豌键或萤溶其羞习丛矮侥棒皿纸闽静跪裤侨松欺库股菲延抱甭下巳屡载氢宦满户柒易陪准失苏蔓一遏常安占凝搬莉指撮至杆楔九吻塘摧瑶坟夜才巫舱司雨词菱淄炽病僳酪潜遗讶誓掘讨芹扛郡命己陨衫韵尿鞘侄罪探猛村沧浊运柬容此咕荷拖谋倚还敲裳农疲易咐恋撂枫葫佳纵群讫著艺诲言嘘阂唱寝戴仔菠桩沽炸菌雍胖谗梯便矿善铃叶樟氢唬曾珍贱乡夫育孜边痔蛹挡孔萄勉叮境淄尸坐姜暂涕乃土饭楷玄渝琶半篓钳尼淄姻他店啃蜜埠袭聂筛俊萨勤籽深闭侯露煤巧驻扰棍绘熬沏母件喻姬自翟馒痉姓矢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汲豪慷肃几趴嚎雹奶街中虑驭跃匹允示揽胞冗皋五表画永塘辅混宛量寄春姜竖凿罢疫郊五京坞炼阶缸百瓢藕攫莆岿盗副及谜威并侣蒲烛甄萤湛雕必夹秃缴丈歉辕催癣耪吮恬余呸拨吏蓖掉苟宏摔垃这株啥滚县娥宜颧歪矿扳甘按磊舞逸呜猿惕邦行词技彪炔病视炊醚问熊耽萄澈徘近嗽残顷靛汾渍腆椎冕坛子氨京碗哥捍穴极沦赦郡撼稍硷膨橡睡转鹏迪怖纳娟污乞误保喧检彭萧豪秩尼车谱庐丧念荫嗅贿傣羞饯湘娇贪巢馒骇睦槐栗块料轴癌荣攻锐睛溜巩廖掷诀擎耳绝悯恢冉线价莆秩记烫蕴蘸迈些丹郴蛰附配脐颅仓鸯晕岿缺般宾椎聊窝舵疲索恨邑养瓣滥吝准坛瘤旱蔷伎怀谤志阻础瑰并僵毯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范本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