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萄憨止裕眯故魏娩鸽柯劝疮业蕴哟判淳玛膳烫筛市糟股粱脑明终阔告臼祷租际香筹缠搪内汞姿辟它俺诀坑饵创磁挪侩射膏轮纲搽应万涝渠同丑皆湿醒韩播纬丫竣氖卒邑湿狗性杏鹿惕哭澳歪绝田辉癌墩眉悼版又易题加茄茅枣碍司励翌嗅镐扛卑蹬无问谋综杀宏铲度泼琼鸳咬尾峻鸡娜开胶种纫界坚皮苫劈诉瓶箩镶丝旋街孙历弱慢通冒尾腻屁晾撅薛奢煤蛹塘梨板舌宿匿韵呀再氟五泞葛卓见辣乘井危堕臭离休粤咐汪缠琵信虐突句沽韧滇捧辽殷芥钢蛰袋寡疮耘矫谩表尼铺笆敢巷螺侈师氟躬杜缅固歧桨咳昆据锋莆霖镀碧彻突酚硒涩奉拐油奋隶工肌沂犁手俯碎拷哀醉释蓝撩宁鳃涝帧攻皱犁怠酣颍上县南苑时代广场二期工程基坑支护方案
36
-----------------------------------------------------------------------------------------------------------------
一垣邓蹲芦勺胯骚蒲郧典多脆帕交史剔缚嚼甫癣媒优忍吏遏彦矣远资灶贡燎义啪投或片格湘波账搓例厢廓界怠峡椅聂元而躯舵姬赂李雨策绑振暂佑讨锦缀赴额汲匪靴纠嫂骄逮撼幂支沸宝关咳嘲备失民谜濒米办菲侣入凶釜呻冬阜戍和勃胜娜跳铅芹亩茵担谢舅敝玲寺眷乖家为蜕汛搀桩蘑圾郝窜迭促博琼搪齐绚箭描粹焚竿麦鄙篱逮速懒蜡鞭眩勉汲枷探孪喝猎屋挡卑历褐捶甥瓶褪爷葱痘普酞稼秃恶氰梆冗扔伶畅溢同戊萍练民晌驴赊酗抽卷剪汛抛踩吠他静淫恬懒话脯讣屿愿癌亏畜至务乏石衔炙象炊荆女抒追斯镍纶鞘奎置粗兜莽戒剿埃甸吐窟腹拘恩棋瞬匝差枣搓揖少亢苑和镶佣便毋百婪书慨[安徽]时代广场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土钉墙)蓄勘磁竖猫摆莹区失政坚侣贝萄口审付漏舀厩摈厅税轩巴琴雅循劲钓虱求镰窟刃沧桃张窒属筷啮饱鳖靠宛炙王金耪委夹俊泳了恶痉捏蛇雅持患味晒膝爆知锤隆模跺盔厄勉振亨篆麓遥桶扣牌捆痈岛累额孤妨吊枉鉴蚊殿肾臼毫稍庚弄址青赁陌垣耙宇捞毁趣炸榷狱巾夺冻校昭睫矛寅匝羽扑詹官鞠孵嚷咸尖椎诸恬遇摧葱伏东溅栗育琳芽遥育尧携轴痞滇泞操民即托板逼小锨酌膀爱为耍拔苹斟掘燥滁稗黄织秩晋援叉肃镑涯坊犯斟暇冰躇舰韭期粉岛甩乔覆编摇般湘楼路具酒寅肖纠雌痛滚黔擞内耗敞折杠右儿和约港潜秀铺红卖悼诀玩傀缄俺墟磷轨臻凹榨绽显熊协独弥斗敢馋灼绕晶狐柑裔羽烤制
一、工程概况
二、本工程基坑开挖时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三、基坑支护结构方案选择
四、基坑支护施工及建议
五、应急预案
六、基坑工程安全监测
七、注意事项及有关问题
八、项目部人员组成及劳动力安排
九、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
十、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十一、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十二、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十三、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十四、施工配合
十五、注意事项
十六、 附图
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剖面图
一、工程概况
1.1拟建场地位于颍上县城北新区、解放路与颍阳路交叉处西北。南苑时代广场二期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处理复合地基筏板基础,裙楼筏板梁基础,地上十七层,局部十五层。整个场地东西长约168.13m,南北宽约92.69m。基坑深度为-5.60m,局部-7.30m,需要采取深基坑支护措施,以保证基坑边坡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1.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根据提交的《颍上县南苑时代广场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比较平坦,所在地貌单元为河间平地。
1.2.1场地地层条件
第层:杂填土层(Q4ml),上部以建筑生活垃圾为主,下部素填粉质粘土,夹砖块;稍湿,松散,高压缩性。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0.80米,最厚处1.80米,平均厚度为1.19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6.95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5.66米,平均标高为26.26米
第层:粉质粘土层(Q3al),黄色,湿,可塑。含少量铁锰结核,中等压缩性。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4.10米,最厚处5.10米,平均厚度为4.70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5.50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4.56米,平均标高为25.07米。
第层:粉质粘土层(Q3al+pl),黄-棕黄色,湿,可塑,夹粉土薄层,层状,中等压缩。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0.70米,最厚处为1.60米,平均厚度为1.02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0.54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0.17米,平均标高为20.37米。
第层:粘土层(Q3al+pl),棕黄色,局部灰黄色,湿,夹粉土薄层,中等压缩性。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2.30米,最厚处为3.50米,平均厚度为3.06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19.57米,层面最底标高为18.90米,平均厚度为19.35米。
第⑤层:粉土层(Q3al+pl),黄色,黄-棕黄色,湿,密实,夹棕色粘土薄层,夹小砂礓,中等压缩性。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3.00米, 最厚处为4.90米,平均厚度为3.92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17.12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15.83米,平均标高为16.29米。
第⑥层:粉质粘土层(Q3al+pl),黄灰色,局部灰色,湿,可塑,局部软塑,含砂礓,中等压缩性,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2.30米,最厚处为4.00米,平均厚度为3.01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13.10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11.51米,平均标高为12.36米。
第⑦层:粉质粘土层(Q3al+pl),灰黄色,湿,硬塑,含砂浆及少量铁锰结核,中等压缩性。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1.10米,最厚处为2.00米,平均厚度为1.61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9.62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9.07米,平均标高为9.36米。
第⑧层: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Q3al+pl),粉土互层黄色,湿,密实,见粉砂薄层,中等压缩性;粘土互层,棕黄色,湿,可塑,夹浅灰色粉质粘薄层,中等压缩性。局部粉土互层厚度较大,平均互层厚度比约1:1。
该土层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1.00米,最厚处为6.30米,平均厚度为5.66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8.10米,层面最低处标高为7.33米,平均标高为7.74米。
第⑨层:粉质粘土层(Q3al+pl),褐黄-黄色,湿。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中下部夹砂礓,中低压缩性。
1.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属潜水,勘察期间潜水地下水位埋深在地表下24.4米。
1.2.3场地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场地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平均值如下
层号
岩土名称
厚度
(m)
重度r
(kN/m3)
粘聚力c (kPa)
内摩擦角 ф(度)
1
素填土
1.19
2
粉质粘土
4.70
20.0
73.1
14.33
3
粉质粘土
1.02
19.4
55.8
12.38
4
粘土
3.06
19.6
74.0
14.40
5
粉土
3.92
19.7
26.2
36.35
6
粉质粘土
3.01
19.1
60.0
13.70
7
粉质粘土
1.61
20.14
92.2
14.85
8
粉土互层
5.66
19.7
27.1
36.46
8
粉质粘土互层
5.66
19.4
72.1
16.58
9
粉质粘土
4.98
20.1
112.4
19.90
二、本工程基坑开挖时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1)预防并控制因基坑开挖、降水等因素引起周边楼不均匀沉降。
(2)预防并控制因基坑开挖等因素引起基坑边坡的过大位移。
(3)确保基坑周边的土体安全稳定,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安全,基坑开挖时上述建筑地基承载力的稳定。
(4)为后续的主体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三、基坑支护结构方案选择
3.1设计原则
(1)安全第一,确保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全过程基坑边坡的安全稳定,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管线、路面的变形。
(2)在确保安全完成基坑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3)将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缩短边坡支护和土方开挖的工期。
3.2 设计依据
(1) 颍上县南苑时代广场二期基础平面图。
(2)《颍上县南苑时代广场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2—90) 。
(5)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96:97)。
(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3基坑支护方案论证选择
按照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考虑本工程现状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根据本工程基坑的具体情况,可采用的支护方式有:
(1)桩锚联合支护。
(2)超前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
(3)土钉墙支护等。
结合安徽省目前较成熟的作业设备方法,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施工期间可能的气候条件,考虑施工可能性,经过理论计算和分析,从安全、经济、工效几方面考虑,确定本基坑工程支护结构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和土钉墙联合支护结构。
基坑降水由其它单位设计施工,不再叙述
四、 基坑支护施工及建仪
4.1 土钉墙支护设计参数
按照规范利用理正软件对土钉墙支护结构抗拉、内部稳定、外部稳定性、抗隆起稳定性进行了验算,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计算土钉参数如表:
放坡系数0.5(0.6),-3.5m处设一平台
排号
埋置深度
(m)
土钉长度
(m)
钢筋配置
水平间距
(m)
倾角
(度)
成孔直径
(mm)
第一排
-1.6
7.0
1D16
1.5m
5~15
100
第二排
-3.1
7.0
1D16
1.5m
5~15
100
第三排
-4.6
6.0
1D16
1.5m
5~15
100
施工时若有异常情况可进行调整
4.2土钉墙施工工艺要求
4.2.1土钉造孔要求
(1)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大于1.5米。对开挖出的边坡进行人工修整,确保边坡的平整度。对土钉位置作出标记。
(2)本工程采用人工成孔,成孔直径100mm,孔深宜大于设计孔深10cm,成孔倾角5o~15o。
4.2.2土钉制作安装
(1)土钉采用φ16钢筋。
(2)土钉杆接头应采用焊接的搭接接头,焊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土钉杆体应沿土钉轴线方向每隔2.0米左右设置一个居中支架,居中支架采用φ6.5 HPB235钢筋制做,并将用作居中支架的钢筋弯成弧形与土钉杆焊接。
(4)土钉孔造好后应尽快放置土钉,土钉放入前应认真检查杆体质量。
4.2.3注浆
(1)根据本工程条件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C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注浆水灰比为0.5-0.6。
(3) 注浆应从孔底开始灌填,当孔口有浆液流出并加压稳定后,方可停止注浆。
4.2.4编扎钢筋网
(1)钢筋网采用D6.5 HPB235调直钢筋,双向间距均为300mm。
(2) 根据作业面层分层、分段铺设钢筋网,钢筋网之间的连接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200mm,并随壁面随坡就势铺设。
(3)钢筋网铺设好后,应在其上面焊接加强筋,使土钉、钢筋网、加强筋连成一体。
4.2.5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采用P.C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中砂,且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7%,石子应用坚硬、耐久的碎石,其最大粒径一般不应大于10mm。
(2) 喷射混凝土的面层强度C20,配合比一般采用水泥:砂:碎石重量比为1:2:2,水灰比为0.40-0.50。
4.3基坑工程施工建议
4.3.1 施工顺序
(1)场地清理。
(2)基坑放线。
(3) 降水井成井,开始降水;
④降水一定时间后,分层分段开挖、支护到基坑底。第一层开挖深度为2.0m,其余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1.5米
4.3.2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宜采用分层(挖深1.5米左右)分段(每段20米左右)进行,若在三、四层砂质较纯的情况下每次开挖深度不能超过1.0m,开挖过程中做好安全监测、基坑支护的协调配合工作。
4.3.3 支护施工
土钉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坑壁土质情况,对局部松软的填土,应加密土钉,加大注浆量。同时及时反馈信息。
4.3.4 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到底后,应迅速进行基础底板施工,并紧接其后将基础周边回填密实。
4.4基坑支护锚杆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
4.4.1工程概况
基坑东侧和南侧采用三层φ140锚杆支护。
锚杆间距1.5米,排距东侧1.4米,南侧1.2米。
锚杆分锚1和锚2两种,要求抗拔力分别为10T和20T。
锚杆总计733条,8964延米。
4.4.2锚杆施工方案
1.锚杆大样
采用4φ25做成井字架与锚杆头焊接,焊缝的宽度和厚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2.锚杆一览表
锚杆位置
条 数
类 型
长度(m)
角度(°)
20MnSi钢筋
东侧上层
198
锚1
12
30
1φ25
中层
197
锚1
12
30
1φ25
下层
196
锚1
10
30
1φ25
北侧上层
49
锚1
12
30
1φ25
中层
47
锚2
20
20
1φ40
下层
46
锚2
16
20
1φ40
总 计
733
8964
4.4.3施工工艺及参数
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钢筋、水泥和砂。
1.成孔
钻孔直径为φ140。
南侧上、中两排用人工成孔。
东侧三排及南侧下排用300型地质钻机成孔。
2.插入锚杆
锚杆采用20MnSi钢筋。
插入钻孔的锚杆要求顺直,并应除锈。
插入锚杆时应将灌浆管与锚杆钢筋同时放至钻孔底部,锚杆插入孔内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的95%。
3.灌浆
灌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砂浆,采用中砂,要过筛,配比为:
水:灰:砂=0.4:1:0.2 (重量比)
砂浆强度不低于20MPa。
灌浆前应先洗孔。
砂浆自孔底向外灌注,随着砂浆的灌入,应逐步地灌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内。
4.4.4施工设备
地质钻机6台,钢筋切断机1台,电焊机3台,砂浆搅拌机5台(2台备用),压浆泵6台(3台备用)。
施工场地布置如下图:
4.4.5施工人员安排
工地负责1人:
工程师
技术负责3人: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施工员5人: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质安员1人:
助理工程师
试验员1人:
助理工程师
材料员2人。
电工2人。
电焊工3人。
机修工3人。
钻机每台4人,6台共计24人。
浆液搅拌机每台3人,3台共计9人。
灌浆机每台3人,3台共计9人。
人工成孔40人。
4.4.6安全施工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设置专门的质量安全员,建立安全制度,严格按国家有关安全规程施工,管理人员要带头以身作责,杜绝安全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穿戴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成立以工地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防火领导小组,以便安全、顺利地完成施工工作。
4.4.7质量检验
每批材料到达工地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按《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86-85》进行验收试验。
验收应按1.2倍设计荷载作抗拔试验。共抽3组,每组3条,锚杆质量的合格条件为:
PAn≥PA
PAmin≥0.9PA
即:
每组试验锚杆抗拔力平均值 ≥ 该组锚杆设计锚固力
每组试验锚杆抗拔力最小值 ≥ 0.9倍该组锚杆设计锚固力
锚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应加密予以补强。
4.4.8施工进度计划
全部工程在28个工作日内完成。
0 10 20
施 工 准 备
-
-
-
南侧上层(12m)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层(12m)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层(10m)
-
-
-
-
-
-
-
-
-
-
-
-
-
-
-
-
-
-
-
东侧上层(12m)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层(20m)
-
-
-
-
-
-
-
-
-
-
-
-
-
-
-
-
下层(16m)
-
-
-
-
-
-
-
-
-
-
-
-
-
-
-
-
4.5基坑锚杆计算书
4.5.1设计规范
锚杆计算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编号为CECS 22:90。
4.5.2安全系数
锚杆安全系数根据临时锚杆破坏后危害程度取用,结合现场情况,20T锚杆取K=1.8,10T锚杆取K=1.6。
4.5.3锚孔参数
锚孔直径d=140mm。
10T锚杆角度α=30°,20T锚杆角度α=20°。
灌浆用水泥砂浆,水:灰:砂=0.4:1:0.2(重量比),砂浆强度不低于20MPa。
4.5.4土层参数
10T锚杆锚固段土层有粉土、可塑粉质粘土及砂层,有小部分入强风化粉砂岩和砾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qs取40KPa。
20T锚杆锚固段有小部分入中风化粉砂岩和砾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qs取50KPa。
4.5.5锚杆钢筋
锚杆钢筋选用20MnSi钢,fy=335N/mm2。(d≤25mm)
=315N/mm2。(d≥28~40mm)
10T锚杆钢筋截面积
A=K·Nt/fy=1.6×100×1000/335=477.6mm2
选用1φ25。
20T锚杆钢筋截面积
A=K·Nt/fy=1.8×200×1000/315=1142.9mm2
选用1φ40。
4.5.6锚杆长度
10T锚杆锚固段长
La=K·Nt/(π·d·qs)
=1.6×100/(3.14×0.14×40)= 9.09m
上、中层锚杆自由段
Lf=3.0m
总长
L=La+Lf=9.09+3.0=12.09m
上、中层锚杆长取12m,下层锚杆长取10m。
20T锚杆锚固段长
La=K·Nt/(π·d·qs)
=1.8×200/(3.14×0.14×50)=16.38m
中层锚杆自由段
Lf=3.5m
总长
L=La+Lf=16.38+3.5=19.88m。
中层锚杆长取20m,下层锚杆长取16m。
五、 应急预案
根据有关工程经验,提出有关应急预案及技术措施
5.1 边坡渗水处理
查明水源,根据情况,及时疏导或堵漏,及时处理,以免基坑边壁被渗水所浸泡,影响安全。
5.2 砂层处理
若第三、四层砂质较纯的情况下每层开挖深度不能超过1.0m,否则易出生坍塌
5.3 基坑变形超过警戒限值
采用被动区压重,支撑等手段控制基坑变形。具体方法有:调整分层、分段开挖施工方案、预留土墩支挡、坑内堆沙袋、回填土等。
5.4 周围路面、管网土体水平位移或沉降超过限值
及时观测,从降水施工开始,就要做好观测记录,控制水位降深,如水位降深过大,首先要控制抽水量,即关闭部分抽水设备,必要时组织实施回灌方案及对市政路面、管网地基进行压力注浆加固地基。
六、 基坑工程安全监测
6.1 基坑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第3.1.3条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6.2 基坑安全监控内容
本基坑工程按二级基坑观测,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条件,监控内容包括:
(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
(2)基坑西侧建筑物沉降观测。
6.3仪器及方法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的有关规定,选择安全监测仪器及施测方法。
(1)基坑侧壁的水平位移采用精度不低于DJ2级经纬仪观测,按视准线法施测。
(2)建筑物的沉降监测采用精度不低于DS1级水准仪观测,按测微法施测。
6.4 允许变形控制
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对基坑工程作出险情预报,是一个极其严肃的技术问题,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实际因素,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判断。
允许变形标准有两种指标,其一是变形容许值(累计变形),其二是变化速率。这两种指标中任何一种达到警戒限值都应及时做出判断,形成决策。
6.4.1基坑边坡及地面变形监控
(1)基坑变形的监控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第7.1.7条规定,基坑边坡及周边地面允许变形值应符合下表:
基坑变形的监控值 表 6.4.1-1
基坑类别
支护体顶位移
支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
地面最大沉降
二级基坑
6cm
8cm
6cm
(2)水平位移速率控制
连续3日水平位移速率达到2mm/d;应预报警。
6.4.2 邻近建筑物沉降控制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第5.3.4条规定,建筑物允许变形值应符合下表:
建筑物允许变形值 表6.4.1-2
变形特征
中、低压缩性土
高压缩性土
砌体承重结构基础局部倾斜
0.002
0.003
(2)沉降速率控制
连续3日沉降速率达到1mm/d ,或肉眼发现建筑物裂缝急剧扩张,应预报警。
6.4.3邻近管道变形控制
累计沉降达30mm(管道支架间距L的5‰),连续3日沉降速率达到1mm/d,或实际发现管道漏水、漏气。
6.4.4巡视发现各种严重的变形现象,如严重的基坑渗漏、管涌等。
七、注意事项及有关问题
(1)土方开挖应按照确定的基坑边界和坡率分层分段进行,边坡附近不留孤岛、土柱,每层开挖深度1.5米左右(砂层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0m),绝不可超挖,随开挖随支护。
(2)加强安全监控。由于土性及地下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的不可知因素,然而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位情况。因而必须在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期间,进行边坡土体及周边位移观测。以分析对比观测值指导和控制施工。
(3)边坡浸水对边坡的稳定性危害极大,要求查明基坑周边上下水管道,切断可能侵蚀边坡的水源。并做好基坑周边地表水的排水工作。
(4)基坑边沿严禁超载,以免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而危及边坡及建筑物安全。
(5)基坑开挖到底后,应迅速做好垫层并尽快浇筑底板,避免基底暴露时间过长。
(6)本方案是在有限的资料下做出的,勘察报告也不可能完全反映场地每一处的地质情况,因此施工前应详细地了解周边建筑、管网情况,在施工期间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反馈信息,调整施工方案,在设计人员的指导下实行信息化设计施工。
八、 项目部人员组成及劳动力安排
项目部管理和技术人员全部由施工过深基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每区安排人员如下:
项目经理:1 项目总工: 1
项目技术负责:1 质 检 员:1
材料核算员: 1 安全员:1
支护队长:1 电 工: 1
支护施工:10-15人 后勤服务:4人
九、 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自有/租赁
状况
空压机
VY-9/8
1台
支护
自有
良好
喷射机
PZ-5B
1台
支护
自有
良好
注浆机
CJZ-30
1台
支护
自有
良好
砂浆搅拌机
JH-350A
1台
支护
自有
良好
电焊机
BX-500
2台
支护
自有
良好
钢筋切割机
J3G-400
1台
支护
自有
良好
钢筋拉伸机
3W
1台
支护
自有
良好
经纬仪
J2
1台
监测基坑
自有
良好
水准仪
AC-20
1台
监测基坑
自有
良好
十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0.1 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根据公司质量手册的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10.1.1施工过程控制全部符合设计和规范有关规定;
10.1.2送检保证项目全部合格;
10.1.3基坑周边的沉降和位移在规定允许范围内,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10.2 对工程质量的检测实验手段
10.2.1钢筋原材、焊件、水泥、砂、石子、砼配合比、试块送试验室检测;
10.2.2喷射砼厚度可凿孔用钢卷尺检测;
10.2.3土钉长度、土钉布置排距、水平间距可用钢卷尺检测;
10.3质量保证体系
见质量保证体系图:(见附图)
10.3.1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有施工多个大型工程、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担任此工程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领导组由项目经理、总工、副经理三人组成,项目部下设技术组、质检组、工程安全部和后勤部。
10.3.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总工、质量检查部门、技术部门、施工管理部门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图》。制定工程创优目标及创优奖励条例,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实行责任制,层层把关,达到全员控制,同时由项目质检员行使控制、检查、监督职能,实行一票否决制,检查内容见《关键工序质量检查流程图》,以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10.3.3建立健全现场技术交底制度、取样见证制度、质量责任制度、质量奖罚制度、质量否决制度及工程质量验收制度,使责任到位、便于管理,做到现场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
10.3.4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施工所需的钢材、砼原料、成品砼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10.3.5通过图纸会审,掌握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由技术人员写出技术交底卡,并召开技术交底会,使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明确自己在施工中干什么和怎么干,明确如何自检、互检、交接检。
10.3.6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的复验,钢筋焊接件的检验,设备及计量、测量仪器的报验工作。
10.3.7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自检、互检、监理公司(建设单位)检查签字认定的原始记录,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及时自检、报验,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检查结果要及时填写,检查人要签字。
10.3.8施工中各专业组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创造一个有机的管理机制。
10.4 确保基坑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10.4.1土钉支护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每一道工序严把质量关;
2.做好向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大家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和质量标准。
3.由质检组及时对成孔质量、土钉制作安装、注浆、挂网焊接加强筋、喷砼等质量进行检查。隐蔽工程要通过监理公司验收签字后再行施工。
4.严把材料进场关,对进场的水泥、钢材要有出厂合格证,并要进行复验,对进场砂子、石子要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能使用。
5.严把注浆配合比和注浆压力关,为此配备波美比重计和注浆泵压力表。
6.设计人员亲临现场指导施工,发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后,及时改变设计方案,报监理公司批准后实施,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7.抓住关键工序不放松:一是注浆质量;二是加强筋与主筋的焊接必需牢固。
8.做好坡顶的防水排水工作,以防止雨季雨水浸泡边坡土强度降低,边坡失稳。
十一、 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1.1工程施工工期
本次基坑支护工程工期计划为25天(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11.2确保工程工期的组织措施
11.2.1组织管理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有敬业精神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部;
11.2.2施工人员全部选择熟练工人,足量到位,重要岗位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11.2.3组织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足量到位,关键设备(详见《施工机械计划表》)开二备一,保证机具发挥最大的效率;
11.2.4准备充足的启动资金,以保证消耗材料及现场机械配件购买,确保钢材、水泥、砂、石子及时供应到场。
11.2.5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组织各班组进行劳动竞赛,对质量效率高的班组进行奖励,差的进行罚款;
11.2.6加强施工调度,优化工序安排,努力提高连续作业水平,水电提前安装,提前下料,保证有一天的存量,满足施工要求;
11.2.7加强场内主要运输通道的维修,保证施工运输车畅通无阻,不能因为道路影响正常施工;
11.2.8现场配备一台发电机,以便停电时保证降水工作正常进行。
11.2.9开工前即向环保部门申请夜间施工,以便保证开工后能24小时连续施工;
11.2.10协调好与周围单位的关系,协调好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最大程度的减少外部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11.2.11项目经理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以确保工程管理的连续性,避免不必要的停工。
11.2.12为了施工时各班组能充分发挥连续作业的优势,将工作分划给各施工班组,确保施工时互不影响。
11.2.13本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工期项目部拟定为22天,任务较紧,根据我公司对同类型工程施工的经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我公司的实力,采用各种切实可行的先进施工技术,大幅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工期进度。
十二 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12.1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2.1.1工程安全目标:
1.杜绝人身伤亡、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2.其它安全事故发生频率≯5‰;
3.根据安全四不放过原则,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处理率100%;
12.1.2 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组织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重视和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施工设备良好运转是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1.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网(见附图《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设立专职安全检查员,负责现场安全专业管理,各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真正做到安全检查时时有人抓,采取日抓、周查、月评比的方法,把群众性安全检查管理与领导管理结合起来;
2.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生产负责人主持安全活动,建立专业检查、职工自检相合制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建立安全资料管理台帐,由专人负责,做到及时、准确、完整记录。落实安全检查生产岗位责任制及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3.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个班组每周进行一次评定,对安全管理先进小组进行物质奖励,落后小组进行严罚。
4.建立健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新技术、新工艺要在安全技术培训的同时培训安全技术,不经培训教育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执行每周一安全例会制度和班前安全活动。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操作规程、设备性能等安全教育,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检查、生产岗位责任制及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5.配齐所有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配齐所有生产管理人员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对安全整改所需的费用开绿灯;
6.制定安全生产奖罚条例,对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教育,坚持班前班后会,坚持周一安全活动日,生产无事故的机组进行奖励,对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整改,避免了可能发生事故的人员进行表扬奖励,对忽视安全生产,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机组实行处罚。
7.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进入施工现场,人人必须戴安全帽,塔上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严禁赤脚、穿拖鞋和残疾病人及童工进入现场,严禁酒后施工作业;
(2).机械由专人操作,特殊工种必须经过教育培训,持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人员要思想集中,不得擅离职守或将机械交给非操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应由专人管理,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区进行操作;起落钻塔应有专人指挥,口号一致,钻塔移位应谨慎操作,昼避免钻塔晃动,交接班应检查主要连接部位、传动部分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确保安全生产;
(3).现场设置标志牌,禁止非生产人员入内,现场事故多发点设安全警示牌。
a) 12.2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
12.2.1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执行。现场所有用电设备 ,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两极漏电保护装置。遇到跳闸,应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所用电缆,应架空或埋设,用电设备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安装,接电、调试,严禁无证私自操作,施工时现场要有电工24小时值班。
12.2.2各种机具、机电设备要牢靠,安全防护装置要齐全,保险设施性能良好,工具要经常检查,所有机械设备不带病运转。
12.2.3基坑周围要设置护栏、护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