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课堂应怎样激励学生.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69355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应怎样激励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应怎样激励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应怎样激励学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应怎样激励学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应怎样激励学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课堂应怎样激励学生第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数学学习容易使同学感到索然无味,以至于对数学缺乏兴趣。优良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引起情感共鸣。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与同学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适当引入他们喜爱的活动,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引入了同学感兴趣的摸球游戏。当我拿出红、黄、绿球时,同学们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并显示出了深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中,同学没有了以往数学课上的指令性活动,而是在他们喜爱的摸球游戏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究,知道了事件发生确

2、实定性及不确定性。 第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让同学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同学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让同学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时,我重点让同学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先制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复习题,让同学说出笔算方法,然后让他们进行算法的迁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尝试进行笔算。通过组员之间激烈的讨论和反复的交流后,同学基本上能够探究出算法,正确进行笔算,真正经历了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第

3、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激发同学主动参加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干打动心灵的深处。用手势配合口头评价,能够使教师把话表达得更加明确、有力,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强化说话的感情色彩。课堂上,我会对同学的表现竖竖大拇指,鼓鼓掌,拍拍肩膀,摸摸头,这样的体态语言,使同学们感到了亲切,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激励同学自主探究、勇于革新的兴趣,毫无顾忌地参加到学习和交流中。 2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同学质疑能力 明确目的,正确释疑 疑难对同学来说是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

4、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同学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同学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同学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遇疑不慌、处疑不惊,不受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因疑引疑,设新疑释质疑,会收到比完成几道巩固作业更美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学习作业之前,教师留下一按时间让同学质疑问难。一个同学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使全班同学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面对同学提出质疑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大家猜一猜从高位减起是不是可行的,当同学的看法不一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为同学提供三道计算题

5、作为新的探究材料。接着教师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启发同学充分发表看法,其过程是循循善诱、步步到位。使同学经历了猜测(假设)论证施行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体现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的最后,教师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同学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同学熟悉到有些方法无论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既使同学熟悉到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没有给质疑的同学留下一丝一毫的伤害痕迹。 教给质疑方法,让同学学会质疑 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培养同学学会是前题,而让同学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同学想问、敢问、好问

6、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同学熟悉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同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要启发同学自由发表看法,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同学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思维价值。 例如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在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法则后,我问同学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时,有一位同学举手问:因数是三位数,为什么在计算过程中只乘两次?这个问题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说明还有同学不理解,这时我抓住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进行着重教学,巩固了

7、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使同学明白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的道理。这样,同学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索,获得了渴求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同学的质疑兴趣。让同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同学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点。 3激发小同学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1.依据同学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从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同学,同学的才干兴味一概不顾,勉强拿同学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可能是教师教的很多而同学收获的却非常少。因为兴趣是同学最好的教师,当同学关于一件事有兴趣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思索以及探究。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唤起同学对新知识

8、的好奇诱发同学的求知欲,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让同学在课堂当中始终坚持着一颗关于知识的好奇心以此来引领同学们关于知识的渴求一步步地引领同学们步入知识的殿堂。比如当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西师版教材四.下)这一堂课时教师可以专门为同学准备一堂手工操作课让同学自己通过关于纸张的拼凑和剪裁在学会一种解题方法的同时能够融会贯穿地学会其他图形的解题方法,并且牢固地记住究竟该如何算出各个图形的面积。这一方法的引用就是为了告诉教师们在教学当中不要一味地停留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要结合

9、课本中的内容为同学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同学在学习当中始终坚持着兴趣这样同学们才会愿意学习并且记忆知识也牢固。 3.课堂形式要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同学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同学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同学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小同学的自控能力差如果重复单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就会使同学烦躁、厌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4怎样引导同学参加到数学课堂 一、让同学参加运算过程,提升同学的运算能力 众所周知,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结合

10、是解决问题的必备能力.而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算的正确、迅速、灵活、合理等方面.新课改以后降低了运算要求,并提倡用计算器解决有关问题,但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刚开始,我在教学中只注重几何问题的推理证实,对计算问题一掠而过,只是和同学校对答案,满以为同学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顺利解决.泰州地区禁止在中考中使用计算器,同学在考试中出现计算能力很差,失分很多的现象. 到底是谁假设的祸?是计算器的过度应用吗?这不是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只有让同学参加运算过程,也就是让同学通过观摩教师和同学的演算过程,抓住运算的实质和宗旨,才干提升同学的洞察能力,加强同学运算的合理性,由此提升同学的运算能力. 二

11、让同学参加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与发现过程,培养同学的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们辛勤研究得到的成果,而他们的研究过程蕴藏着深入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让同学参加公式、定理的推引发现,对培养同学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庞大的影响.例如,我在讲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中,首先,通过同学的施行度量,让同学量出三角形中位线和第三条边长,获得感性熟悉,然后引导同学猜测并提出本课重点:三角形中位线的特征.经过同学的讨论,很自然地得到这个定理.但同学的参加只是获得感性熟悉,接着我就指导同学怎样用理论进行证实.令我惊讶地发现,同学们不仅用书上的证实全等的方法,还想到用相似的方法.通过同学的主动参加,

12、很好地培养了同学的创造性思维. 三、让同学参加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总结,培养同学的概括能力 例如我在讲解一道中考试题时深有感触,试题如下:假设当等对角线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是60,请你探究这对60角所对的两边之和与其中一条对角线的大小关系.实际上,此题可由同学来参加某些数学思想的提炼.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回忆了等腰梯形的对角线及其常常使用的一些辅助线,同学自然就想到平移对角线的方法,并画出此题的特别图形,得出了两边之和等于对角线的结论.接着,我又提出了问题:如果是一般的等对角线的四边形,又有什么数量关系呢?同学由此又想到了一般图形,并由此证实了其两边之和大于对角线的结论.最后我又激励同学们总结提炼出此题的类比、从特别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让同学参加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归纳,同学的数学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