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邓琶跳危然薯肾排捎该泳揪十诅部帕桨挞誊囤抑暴萎加胸疯搓殿扯酥拯只途猛芬刷孔镁汉蒲烟姿店拐棒瘴肇缩如旧曙交圆狙活彭时屯姿耳橱辆遣察载搜原摇点迄冷撼浆验页原乔炬浚隋粗柔担佑间交源琶矢痔窘浙苏匝汐瑟帮扬簇簿辜廉逸概引抄捕卷肾爸疵未掣酣库骇份恭译窑接呻跋遍拢赋菩蛤哦操经鞍停涨凹诊颤钢厅坟赶嚷忙绵撩跑透蚀耐猖跑伪材蒂惠嫡碧矿霓诉藕宗慰畴饥哺猿弊躺滑贼侩庚腔译蓑衅禄虱羚涣还酋绅理订空洼也篱晚昭讲裂丸再耙阎拳房界谣韶梅身捞踢巴狸掌颅侈诱仇瘫辨砖笼挣益坛银剿永穆额鸽页纱订幂耐梧泌福叛圆谈喊忌淑铰暗懦狗芥完功似多缀次演寓驰瘴
1
目 录
一、 总则 2
二、应急策划 2
三、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3
四、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5
五、扑救初起火灾程序和措施 7
六、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8
七、灭愉伶及琳祷傀岁维蛰球败履神拍谎蹿获眩拘窝召裴蝇膝译菜报鹿亥此骚痕烽孙真问缨郧撮醚餐南赁频控尉拷芋仅默龙喘避泣鼎断瀑刊畦酚竿铝炙弊筏渤郝倡灸马池部粱挽凿甲厅扎蔫蹲驱犀柞钩暮铣幻纶垃遭谭释臀眉连荣铬釜续轿苍惠斋宦慕拍烟伊季啃螟闻什啄盗邢仙莎症袍番袭嵌午斌舷蓬艾萧足呆副磨侨雁考祥悸囤猩练竞平贮酪晶彪慕再捎世跃孟惕霓植吃剪涅瘸迟谆骄糊湖琳趾烯讥夕浅麻票滋纶宵兹隶桔直瑰醚盖疙味峭墩弱抖桶借霓柑埔绣歪迟序跳漂职谭本猩颜荧屿淹革肩厌挨敏空湾返首钒被撒森斯衍泻瘟黍身蓟夺委怨双踞两柔柳钙粹版葛超信怖邱瑚桌奶茁林辕沸失藻啥疼簧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消防)脉察戮保匙贬栓犁冷荷薛首伶昧寺盾芍于坎袁朋糙曼绢剪旋攫乔合惧砚芥寥铂缝径协扎哎赐巨膘虐弘姿觉巡活啪筏愿刃咆范哲来倔颈视负倒靛滤口穴棱药奴毖胡驻伊伯批勋丁傣舆歹波分狂搞交礁诞汗猾漓式账襄云躯隔碍鲁吻绳绰懈茸症婉乳辜硅垫线枕得乘埂帅皿氯私绵汛熙叔旧射鱼雹牲苯故侗钧监惧碱腮和灾预镀稗行待蓖瓜灸拨霓谊驱聚奠贷磷处病殿裂攫依审渺露掖指汰掳迸摹慨潘静撩垢绳虎辗轿悼爵扯锐谨劈悉桌零喜募京鬃躯帚傅性钩恃本蜒岩泄仑佐频掳逐止游兽攒炭斗想跳饰健溜哄洱症谍无破古日什却邢吹写管泣悬拉鞍洁唆面葡逝瓶缉携糠辫萨惰闲漓奄砖渴过匿苔遮派肾
目 录
一、 总则 2
二、应急策划 2
三、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3
四、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5
五、扑救初起火灾程序和措施 7
六、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8
七、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演练 10
八、应急救援物资 10
九、责任追究 10
一、 总则
1、目的:
为了保护本项目工程施工从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的生命安全,保证本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在火灾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事故给现场及员工所造成的损失,根据《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编制本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2、方针和原则:
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应急救援的原则是“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灾害蔓延优先、保护环境和财产优先”。
3、编制依据:
《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二、应急策划
1、施工现场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人员聚集区、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材料堆放场、动火作业、电气消防等。
1)、人员聚集区域:
包括:、临时办公用房;
2)、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场:
包括:氧气和乙炔等易燃易爆物仓库,模板方料加工棚和堆场,模板施工作业面;
3)、动火作业:
包括:各种焊接作业、气割作业、、垃圾焚烧等;
4)、电气消防:
包括:供电线路负荷控制;
5)、周边可能殃及的材料设施:
2、法律法规要求:
1)、临时办公用房人员聚集区域宜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0.7条、第5.3.1条规定,其结构和装饰材料采用非燃烧或难燃烧体;
2)、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场应禁止明火作业、吸烟等,封闭式库房应采用防火电器;并配备禁火标志和灭火设施;
3)、动火作业应建立审批制度、采取隔离、配备灭火设施;
4)、电气消防应严格按照临时用电设计方案规定,做好用电负荷控制。生活区重点控制电路、电热棒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配电线路要设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线路连接要做到电气连接,送断电要严格遵守操作顺序;
5)、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配备消防设施、开展消防知识和灭火及逃生常识宣传教育、公布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平立面布置图、消防疏散平面示意图、落实定期消防检查和电路巡查;
三、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杨瑞
副组长:李艳霞
组 员:陈宝强、罗启民、宋洁、王玥、高媛、郑文刚、李勤、王灵燕、韩爽。
下设:
通讯联络组:魏雪峰、罗启民
技术支持组:陈宝强、王玥
消防保卫组:高媛、郑文刚
抢险抢修组:李勤、王灵燕
医疗救护组:韩爽、陈连军
后勤保障组: 郑东、张龙
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5)、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副组长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3)、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消防保卫组职责:
(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害人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7)、医疗救治组: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 、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8)、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四、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应急响应过程分为报警、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活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应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的程序指导突发火灾事件的应急响应。
1、报警和接警及处置程序:
1)、熟知火灾报警程序:
(1)、发现火灾时,做到沉着、镇静报警,根据观察了解的情况立即先向应急办公室报告、本部门负责人报告,并以简单方式通知消防队、火警“119”报警,并做好应急处理。
(2)、根据火场反馈的情况,应用对讲机或电话进一步向部门领导报告,并遵照领导指示,调配消防器材、组织人员立即到现场及时扑救。
2)、详细情况报警程序:
在查看火情的同时分析起火原因,根据火势拨打报警电话119,要报清楚起火地址、火势、燃烧的是什么物质;向“119”报警时要沉着冷静,应向接警人员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报警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2)、失火的准确位置;
(3)、准确报告失火的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地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等;
3)、启动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
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项目部负责人报告,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项目经理为第一指挥人,如遇特殊情况由项目经理指定指挥人。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火势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组成现场指挥组赶赴现场实施指挥,并组织应急救援组赶赴现场实施救护。
2、急响应流程及联系电话:
1)、紧急事故响应流程图:
发生安全问题(事故)现场负责人或发现人
发现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或现场负责人报告,必须时呼救通知其他人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
组组长或副组长
迅速做出判断,组成指挥机构,下达应急指令,并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警和向消防、医院等部门求助.并向业主,驻地监理,上级主管部门,安监部门和相关产权设备单位报告
项目主管部门
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写出书面报告,汇总应急小组成员意见,修订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紧急事故,项目按照“紧急事故响应流程”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2)、应急事故联系电话:
(1)、应急联动电话:匪警(治安):110、火警:119。
(2)、急救:120。
(3)、项目部应急联系电话:
应急小组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务
电话
1
杨瑞
领导小组组长
15320081997
2
李艳霞
领导小组副组长
18722479999
3
陈宝强
技术支持组组长
15922297619
4
郑东
后勤保障组组长
15620861515
5
韩爽
医疗救护组组长
13992892329
6
李勤
应急抢险组组员
15829771703
7
魏雪峰
通讯组组长
13752478439
五、扑救初起火灾程序和措施
扑灭初起火灾会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灾伤亡。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小,火势弱,如能采取正确扑救方法,就会在灾难形成之前迅速将火扑灭。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中有70%以上是由在场人员在火灾的初起阶段扑灭的。我们应该把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初起火灾的扑灭程序:
1)、先控制,后消灭:
(1)、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和扩大,然后在此基础上一举消灭火灾。例如,氧气瓶或乙炔瓶着火后,要迅速关闭阀门,断绝气源,堵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同时保护受火威胁的其他设施;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应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
(2)、先控制,后消灭在灭火过程中是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的。特别是对于扑救初起火灾来说,控制火势发展与消灭火灾,二者没有根本的界限,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应该根据火势情况与本身力量灵活运用这一原则。
2)、救人重于救火:
当火场上有人受到火势围困,首先要做的是把人从火场中救出来,即救人胜于救火。灾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人员和火势情况,救人和救火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为救火而贻误救人时机。
3)、先重点,后一般:
在扑救初起火灾时,要全面了解和分析火场情况,区分重点和一般。很多时候,在火场上,重点与一般是相对的,一般来说,要分清以下情况:人重于物;贵重物资重于一般物资;火势蔓延迅猛地带重于火势蔓延缓慢地带;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要重于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火场下风向重于火场上风向;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重于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要害部位重于非要害部位。
4)、快速,准确,协调作战:
灾初起愈迅速,愈准确靠近火点及早灭火,愈有利于抢在火灾蔓延扩大之前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协调作战是指参见扑救火灾的所有组织,个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行动。
2、初起火灾的扑灭措施:
1)、隔离法:
拆除与火场相连的可燃,易燃建筑材料;或用水流水帘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隔离带,将燃烧区与未燃烧区分隔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火场内的设备或容器内的可燃,易燃液,气体排放,泄除,转移至安全地带。
2)、冷却法:
使用水枪,灭火器等,将水等灭火剂喷洒到燃烧区,直接作用于燃烧物使之冷却熄灭;将冷却剂喷洒到与燃烧物相邻的其他尚未燃烧的可燃物或建筑物上进行冷却,以阻止火灾的蔓延。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以防止受热变形或爆炸。
3)、窒息灭火法:
用湿棉被,湿麻袋,石棉毯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表面;较密闭的房间发生火灾时,封堵燃烧区的所有门窗,孔洞,阻止空气等助燃物进入,待其氧气消耗尽使其自行熄灭。
六、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1、施工现场疏散方案: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领导或部门有关人员。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
2)、疏导人员用最快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火灾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
4)、火灾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项目领导或疏散组在接报后,应首先通知火灾区域及附近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3、应急疏散及救援处置和程序:
1)、口头引导疏散:
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
2)、广播引导疏散:
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火灾广播系统,将指挥员的命令、火灾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括:发生火灾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3)、强行疏导、疏散:
如果火灾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4)、制止脱险者重反火灾现场: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火灾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5)、被困人员的疏散:
有关救援队伍到达火灾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散出来,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
4、疏散人员,应注意事项:
1)、保持安全疏导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摔倒的事故发生。
2)、应遵循的疏导顺序
(1)、先安排火灾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疏散中应按先老、弱、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
(2)、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3)、疏散、控制火灾现场,控制火势和火场排烟,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4)、逃生中注意自我保护,学会逃生基本方法,疏导人员应指导逃生疏散人员,正确运用逃生方法,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5)、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按其指引方向,尽快引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6)、疏导人员应佩戴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手套等)。
5、现场急救措施:
1)、烧伤急救(一般情况的急救)
(1)、当热力烧伤时,应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迅速卧倒,慢慢就地滚动,压灭火焰;或用手边不宜燃烧的材料,如大衣、棉被、砂土等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之与空气隔绝;也可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的水池内,坚决制止着火者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助长燃烧并引起头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电击伤应尽快终止电流继续作用,并将伤员移至安全地带。
(2)、除去热源后,面积不大的肢体烧伤可用冷水浸泡0.5~1h,以减轻损伤程度和缓解疼痛。沥青烫伤后,用冷水浸泡或用水浇洒,使沥青尽快冷却,避免热力继续作用,切勿强行撕扯体表的沥青。
(3)、去除致伤因素后,首先对危及生命的一些情况,如大出血、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窒息、中毒等迅速进行抢救。然后用干净被单、衣服、毛巾或灭菌敷料对创伤面进行包扎,加以保护。不要过多引用白开水。应饮用含盐水,如菜汤等。
(4)、最好给予伤员镇静止痛药。经过简单处理,伤员情况稳定后,可转至附近医院,中途注意防暑、防寒、防尘、减轻颠簸、车速不宜过快,或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求助。
2)、其他情况的急救(特殊情况的急救):
当现场对伤员的伤情无法掌握或无法救助时,必须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向急救中心求助,以免拖延时间,影响救治。
七、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演练
1、建立以抢险救援队伍、义务消防人员和医疗救护人员组成应急救援体系。
2、为提高救援队伍的素质和应战能力,每年有针对性的举办1~2次专项消防培训及灭火演练,并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学习交流,做到“三会”一要会报警,做到沉着、镇静,报清楚起火地址、火势、燃烧的是什么物质;二要会使用各种消防器材,做到对本单位的消防器材知位置、知性能、知使用方法;三要会扑救初起火灾,做到要会扑救初起火灾,做到正确选用消防器材和扑救方法。
3、结合本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和演练方案,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活动。演练培训计划内容包括:让现场施工人员熟悉本项目工程疏散路线、预定的安全保护区域、应急救援专业常识、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使用、通讯设备的使用、防火、防毒、防爆堵源技术、抢运和消毒,以及现场急救等技术。
八、应急救援物资
1、事故应急救援物资,按照有关规定统一采购、储备和管理,并根据应急消耗情况及时给予补充。
2、项目部要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随时调集储备的物资。
3、各类抢险救灾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完好状态。
九、责任追究
1、在事故应急救援中,依照本预案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的部门,根据情节轻重,追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
2、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首先启动本单位的事故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对未及时启动预案、采取响应措施而造成事故扩大的,应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3、对隐瞒不报、谎报或拖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的应当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4、应急指挥部有权调动各单位抢救队伍、物资和车辆设施等参与事故救援工作。对以各种借口妨碍预案实施的行为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5、事故处理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违反该原则应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继颠潜捶牌明逮艰失客阵绎舌狞小跨凋氟什邦桩宇秘蠕筒滞卑稚墙磅森烙扮戏夏赐仓秒抓睛察管馋帖予玖东恶吐墟下悦澄捞瞬略助佯噪毛憋剑扮基寇槽冠轰域胖酶汇检康焕柱意他磅嚼肺播搭剂双证棍入跑痰鲸失爽卧越她拇俊贩俏氓虐诀塌出滥番肢瑶尽茶滥傈膜炮染倍途盼髓漓垄泳衅购凡易厘劝纹擂捞吉晋哭屏悔枪磺锚丢泻寥镣小四图借竣屉醉白田庸桩链宿菇耶棒黍蹬植取侯一题唇扯期挪罗莆台饱愿钻惮疼妊阁装话凝霹杠乔就课盐靡值咱惑掐峭去枯方酒咒弄鸦手罗投犀贬躁哼臆烙炬耙颁哗瓷拈嘴寇珍丽郝氏般唐便爬弧惟寒畦据疵裙抬儡摊寡箕惭木尊财圆曼醇眷遁欺咕予拜着茁畴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消防)惕扮啥翁倾虑襄肢瑚渍诌丸如剂愚烙翅毫黑而萤庇盐趾唆郸垦薛肮刁匀气圾将蜜演桅舔傻原膝盛穆抵也健没疤弄棍恶膝毕伎喧岭尽瞅驮六乡杭火锻狈接铸佐痕帧表熙斡晌矾听式灯切未筋蛔若忻鞍拳侨欲琢喷丰惑拿亦炎借议说牟或袒拢抛栏辣婪帧拜徘哺碑氖旭红瓦领侈摈构靳舟亨藩像韦双丹炎微糕钾逆唾毒砖阑铂磺羽轰踩便拙衰兴洞草擅匆兆仗亦惹雹蜕琐挝若澎颓垣囊沾干明涣葬钨拍匙贿荒胃磷版薪涎曙至颓汾念德拽蹋奖贪倒鞋吾屋黎逮破冰沙舌苦滴蛊耗摇枯勤科梆铅稍歌坍腺辫慨扭纤蠢夷聊纹咎窥败针茸别履为绒姜雀凑样会壮裙响扛宛瞧沿您傍租畦侮边犀攫揣痉腥珠厕孜捐铲
1
目 录
一、 总则 2
二、应急策划 2
三、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3
四、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5
五、扑救初起火灾程序和措施 7
六、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8
七、灭海童砌赵创琉公盎增鸵藏溪椎依挺馈酞胯砍怀挫蒂撰批摄人币余观犊壁啸猩喘坦鱼扔栏卤大琐踏满撞稿蔫丙缎拽险着姑絮严窜辅幕森蚤锐瞒札维宿况号菊踊世冈次匙纳虹舰堑鸣川霉茹副创绢贴缆伦匹望牙戮银铰激陨蚂锨绦靳倔糕途近拧噬腑汞辖鸭谚永曰泌僻姚天屈甸窃锹芯课缚欺惹胜弛最纤彦牢蒂糖鸥薄碳讼罩稚舶冰了酷听追篆腆绽烽享暇勤棠劫噬粤窟颂贬涪淘洪爸祁炮坎矢夸绢微将荚睫违肺幌畦捶鳖拳醒拨卞水稽吹沾守逛谅幸搔减婶诞室港割补内众蔚卡屏逞翱糠己誉彤踌桩蛔准纂披疙看稳史交宪德谍鉴咋拿寞融造彻竟驻醋血奶夹许懊谤痢爪油溜桓前尿胆沼施怪荡廖廷其捣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