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三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2.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
3.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A思想库
B幕僚
C官方决策主体
D非官方决策主体
4.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o
A思想库
B幕僚
C官方决策主体
D非官方决策主体
5.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个人问题
D集体问题
6. 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
A全球性
B突发性
C多样性
D复杂动态性
7. 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0
A古德诺
B德罗尔
C托马斯•戴伊
D阿尔蒙德
8. 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
A国际政策环境
B国内政策环境
C经济社会环境
D政治法律环境
9. 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 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公共政策
B公共政策主体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10. 《公共管理导论》这木书的作者是()
A欧文・E •休斯
B萨拉蒙
C亚瑟・林格林
D林布隆(林德布洛姆)
11.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 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
B强制
C管制
D限制
12.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理解公共政策》
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3.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政策问题
B政策议程
C政策目标
D政策对象
14.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地位。
A权威
B重要
C次要
D枢纽
15. 选择优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中的()
A基础
B关键
C枢纽
D前提
16.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出版作为标
A《执行》
B《政策执行与评估》
C《奥兰克计划》
D《公共政策学》
17. 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A财产
B工具
C权威
D手段
18. ()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A政策执行
B政策终止
C政策评估
D政策制定
19. 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A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
20. 社会发展的根木动力是()
A伟大人物的推动
B生产关系
C战争
D生产力
多选题(共5题,共20分)
1.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2. 国际政策环境包括()
A全球化
B信息化
C知识化
D动荡化
3. 综摄法的运用中分析者可以进行的类比有()
A个人类比
B直接类比
C符号类比
D想象类比
4. 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
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C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
D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5. 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
A描述性理论
B规范性理论
C批判性理论
D事实性理论
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
1. 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而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T V
F X
2. 利益集团是“位于公民个人和国家庞然大物之间的缓冲器”,是国家和社会的链接纽带。()
T V
F X
3. 司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
T V
F X
4. 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T V
F X
5. 社会问题的“复杂动态性”强调,人们为适应自身直觉与环境变迁而选择适应性策略的过程,是 一种不断反馈与无限循环的过程。()
T V
F X
6.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T V
F X
7.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T J
F X
8. 政策工具是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
T V
F X
9. 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 转移。()
T V
F X
10. 政策问题的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多级论证和小论证。()
T V
F X
11. 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 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T V
F X
12. 学习理论强调政策规划者从政策环境中学习强化政策执行力的知识与技巧,以提高政策方案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T V
F X
13. 过程理论认为政策设计是灵感而非汗水的产物,是发明与创新而非系统思考的过程。()
T V
F X
14. 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T V
F X
15. 因果理论将政策看做一种假设,将政策执行看做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的地图,关心政策过程中的 因果关系。()
T V
F X
16. 政策产出可以等同于政策效果。()
17. 政策影响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T V
F X
18. 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T V
F X
19. “高级赢利”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考察个别的微观利益,而且要考察整体的宏观 利益,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而旦更要考虑长期利益。()
T V
F X
20.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 过程。()
T V
F X
7/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