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脚手架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因此,根据上述内容,本工程脚手架工程将采用形式:小高层设置双排双立杆落地式脚手架,高层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与悬挑脚手架相结合的形式,其中悬挑脚手架设为6层一挑。顶层外脚手架的外立杆应高出屋面或构件面1.5米,设置封顶拉杆,里立杆低于檐沟底0.4米,便于装饰粉刷。钢管采用48x3.5,悬挑钢梁采用16a槽钢,锚固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圆钢,钢丝绳采用双根并联钢丝绳,直径20mm,固定钢丝绳的吊环采用直径为20mm的HPB235的圆钢。二、落地式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落地式双排钢
2、管扣件式脚手架构造落地式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的立杆纵距为1.50m,横距为1.05m,步距为1.80m,里立杆离墙约25cm,小横杆悬挑伸出里立杆10cm,杆头离墙15cm,距外立杆伸出约10cm,大横杆水平铺设不少于4根。该脚手架连墙件采用“二步三跨”,即竖向间距为3.6m,水平间距为4.50m,脚手片满铺。、落地式脚手加架搭设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力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一纵向扫地杆一立杆一横向扫地杆一小横杆一大横杆(搁栅)一剪刀撑一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
3、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余按下列构造要求搭设。1)、主杆基础本工程脚手架地基础部位应在回填土完后夯实,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混凝土进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于10cm。地基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外脚手架的搭设要求。2)、立杆间距(1) 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步距1.8m;连墙杆间距竖直3.6m(即二步),水
4、平4.5m(即三跨):立杆离建筑物0.25m。(2) 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3 )立杆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脚点杆上,离底座20cm左右。(4)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 / 4。3) 、大横杆、小横杆设置(1) 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8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0mm。(2) 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4) 、剪刀撑脚手架外测立面的两端各
5、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5) 、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1) 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板宽为2m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2) 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3) 脚手架所有扣件必须紧固,不得有松动现象,脚手架与墙间自底排开始,每四步设置一道硬隔离,采用九层板制
6、作,与脚手架绑扎牢固。隔离处的小横杆应适当加长,距离墙50。(4) 脚手片须用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6) 、防护栏杆(1) 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4)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7) 、连墙件(1) 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
7、平方向4.5m,垂直方向3.6m,设一拉结点。楼层高度超过4m,则在水平方向加密,如楼层高度超过6m时,则按水平方向每6m设置一道斜拉钢丝绳。(2) 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l米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3.6米设一拉结点。(3) 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4) 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8) 、架体内封闭(1) 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不超过3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3mm的必须铺设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2) 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
8、筑物之间应采用脚手片或木板进行封闭。(3) 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三、悬挑式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1、悬挑梁设置及构造要求 、悬挑式钢管扣件式脚手架采用16b槽钢作水平支撑,六层一挑,架高18.9m,脚手片满铺,并在其上端增设斜向钢丝绳拉接;16b悬挑段长度1.40m;锚固段为悬挑段1.25倍,即锚固段长度是1.75m,其中转角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20U形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形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9、准混凝土结构规范GB5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 、型钢悬挑梁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1 ,悬挑梁间距应按悬挑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 、钢丝绳上拉槽钢,采用双根并联钢丝绳拉结,直径20mm,钢丝绳与槽钢及建筑物拉结的吊环直径20mm;吊环一定要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且与下层钢筋焊接牢,并要保证两侧30cm以上搭接长度;吊环采用HPB235钢筋; 、特殊部位搭设1、跨度较大部位:悬挑槽钢固定后,中间需增设二根搁置两头的槽钢。搁置的槽钢需伸出悬挑槽钢每边不少于150。此处在悬挑梁下方增设斜撑进行加固,在墙面上预埋钢板电焊的方法进行搭设。预
10、埋钢板采用14mm,用*16圆钢作埋件铁脚,并采用穿孔塞焊,增强埋件力度,埋件每处上、下2只。所有槽钢均同预埋件接触面必须电焊,双面满焊,焊缝必须饱满,无气渣、无漏焊、无缺陷。该处在搭设时,应加强检查验收,在使用中必须经常进行检查。II、转角处部位:顶角中间设置一悬挑梁,转角墙面处预埋木盒子。转角处外立杆没有地方落脚点时,需采用16#槽钢搁置在已设悬挑槽钢上,仰面放与挑梁面上,与挑梁面焊牢,或者是采用U形螺栓进行连接。此处搁置槽钢、固定、斜撑加固等均类似于跨度较大部位。III、阳台处部位:由于阳台梁为悬挑式,而架体自重荷载又较大,对阳台悬挑梁产生的弯矩也相应较大。且阳台与室内有5cm高差。因此
11、钢挑梁伸入阳台,其挑梁外梁面上设置铁板垫平。此处采用斜撑给予加固处理,斜撑下面的埋件设置在阳台梁面上,与斜支撑电焊。斜撑下,即第二层阳台与第三层阳台之间,用*48x3.5钢管顶撑,使架体的荷载有此二层阳台共同承担,当无下层阳台时,在外梁的下面,设10#斜支撑,与室内平面埋件电焊或从剪力墙处预埋件电焊。2、脚手架搭设要求立杆纵距1.5m,横距为1.05m,步距为1.80m,脚手架连墙件采用“二步三跨”,即竖向间距3.6m,水平间距4.5m。在外架转角两侧放置双根槽钢,采用预埋件,与水平槽钢焊接和立杆受力点,用直径20mm钢丝绳双绳上拉,以承受上部施工荷载,且转角处拉结件需要加密。脚手架所有扣件
12、必须紧固,不得有松动现象,脚手架与墙间自底排开始,每四步设置一道硬隔离,采用九层板制作,与脚手架绑扎牢固。隔离处的小横杆应适当加长,距离墙50。1)搭设顺序:根据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埋设预埋件T悬挑梁就位固定T焊斜撑(局部加固)T竖立杆T扣结小横杆T扣结大横杆T铺脚手板T设扫地杆T装防护栏杆T帮扎踢脚板T铺硬隔离板T设连墙拉结点T设剪刀撑T挂维护安全网T施工段验收。2)搭设步骤:1)、悬挑梁:当特殊部位悬挑梁不能伸入楼层时,应在悬挑槽钢上搁置且固定相同类型的槽钢,且在楼层的垂直下部的剪力墙处埋设预埋铁件,进行挑梁与斜撑的加固处理,立杆水平间距15。大部分能伸入楼层的悬挑梁,应在楼层钢筋绑扎后,即
13、预埋20U形螺栓两处(每根槽钢)。悬挑梁每根长度为3.15米左右(其中转角及阳台等特殊部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长槽钢长度),其中1.75米长伸入建筑物楼层内部,属于锚固长度,1.4米为悬挑梁,悬挑梁前端距顶点1.3米处及距墙0.25米处设置立杆的固定点,采用25的三级螺纹钢筋与挑梁面满焊,长度不小于1。槽钢端头平面处焊22圆钢环,作钢丝绳的拉力圆点,必须满焊,(此拉力点在挑梁部位使用或搭设斜拉式悬挑脚手架的使用)6 20U形螺栓预埋位置在建筑物内部挑梁尾端0.2米处和0.4米处,待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75%时,即可安装挑梁,同时槽钢梁与U形螺栓,再加钢板固定,混凝土墙处的预留孔处采用木楔楔紧。
14、悬挑梁间距为15mm,在制作和支撑剪力墙时,预留孔120 x 180。2)、立杆:立杆竖在悬挑梁面预设的短钢筋上面,立杆接头应相互错开,不小于5,在同一截面上不得同一接头,与相邻大横杆的间距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下部必须设扫地杆,保证下部双固定,立杆与大横杆用十字扣件扣紧,不得隔步和隔根设置或漏设。立杆必须垂直,其误差应控制在1 /4架高以内,。里立杆离墙250,外立杆离墙13,搭设时,每悬挑梁间满铺脚手板,作操作时站人使用,立杆接长必须用对接扣件,不得采用十字扣件重叠接长,每往上一层,必须控制立杆垂直度,不得出现歪斜现象。3)、小横杆:立杆搭设后,即架设小横杆,小横杆与立杆用十字扣件连接
15、设置时,拉通长线,保证小横杆水平一致。小横杆一端离墙约150,另一端伸出外立杆约1,从上到下,应保持一致,保证架体美观。4)、大横杆:每步架的大横杆必须平行设置4根,间距均匀,大横杆必须设置在小横杆上,通长布置,同时应在里外立杆的里面。大横杆在水平面上的接头应错开,在同一截面上不得有3个接头,接头应用对接扣件,也可用直角扣件连接小横杆,接头处不宜采用十字扣件连接。大横杆必须与小横杆连接扣紧,大横杆的水平高低差不得大于总长度的1/3,且不应大于50,应基本水平。5)、栏杆:脚手架外侧设二道栏杆,上道栏杆离脚手片约12处,下道离脚手板约304处。脚手架内侧设置一道内扶手,高度为12,当脚手面与楼
16、面层基本持平时,该道扶拦可取消,但上部架必须设置,当脚手面与楼面高差较大时,两步均设内扶手。扶手与立杆必须扣紧,高度一致成水平。6)、铺脚手片:脚手架大横杆上满铺竹脚手片,脚手片尺寸采用10 x 12竹编篱笆,脚手片在大横杆上必须铺平,四角用18#铁丝绑扎,发现有枯、坏、脆的脚手片,一律不准使用。257)、踢脚板:每挑脚手架的每步架设置踢脚板,踢脚板采用18mm厚九层板制作,高度为漆成黄、黑相间的安全色,用铁丝绑扎在立杆的外侧,紧贴底笆面,不留空隙。8) 、剪刀撑:架体起高后,剪刀撑立即跟紧设置,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45 -60 ,接头搭设10,搭接留头各为2,中间间距为60cm,用不少于2个直
17、角扣件连接,剪刀撑用旋转扣件与立杆连接扣紧,剪刀撑必须沿全高架体连续设置,剪刀撑接长不得用一字扣件接长连结。9)、安全网挂设:架体搭设后,外用绿色密目网封闭覆盖要求上至上步大横杆,下至竹篱笆,每处隔40 绑扎一道,密目网必须严密,不留空隙,当密目网在施工时,割破,不能再使用时,必须调换。10)、硬隔离设置:脚手架搭设好后,应每隔4步架或二层,在脚手架架体与墙间的距离设置一层隔离层,在铺设前,应靠墙面处先设置一根通长钢管搁棚,与小横杆挑头用十字扣件连接,隔离板里侧搁置在钢管搁棚上。隔离板采用12 木板与杆件用铁丝绑牢,也可采用小竹笆或小眼隔离专用网(网眼2cm )隔离。每个施工层必须与墙面有封闭
18、性的隔离层,防止有物坠落。11)、连墙点拉结:本工程脚手架一律采用硬拉结,在每层楼板浇筑前,预埋40cm长短钢管,与楼层暗梁钢筋电焊固定,下部埋入混凝土约25cm,水平距离不大于4.0米,即可每层每间设置一根,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时,拉结钢管与架体立杆用十字扣件连接,使架体与墙体连成整体。当拉结在混凝土墙处设置困难时,每层拉结可设置在窗洞下位置或门洞处,但必须标高统一,间距均匀,不得出现高低不平现象。如在墙体转角处和东西山墙无窗洞处,在混凝土墙或暗梁中设置预埋件,拉结杆与埋件电焊。12)、斜撑安装:本架体局部采用斜撑进行加固,斜撑用16b#槽钢,当悬挑梁安装后斜撑上部与挑梁底面电焊,下部与
19、下层埋件电焊,焊缝必须饱满,斜撑两端头应割成斜面,斜贴面与埋件正面和挑梁底面相吻合,以增加焊缝长度和焊接强度,斜撑槽钢不得有弯曲和变形,必须笔直,严禁使用已承受较大荷载的槽钢作斜支撑。13)、特殊部分安装: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本工程有部分轴线间的距离较小,而且进深较长。由于几处狭长,无法设置悬挑架,采取两端搁置,简支受荷的方法,即用16b#槽钢直接搁置,伸入两端楼层中,在制模时,预留穿槽钢预留孔,搁置长度以外墙面伸进40cm为宜,在拆架时,槽钢进退方便。槽钢间距15,槽钢两端头1处,设置预埋*20U形螺栓各一只,制作方法同悬挑梁U形螺栓;安装时,抱箍与槽钢采用钢压板进行固定连接,预留墙孔与槽钢采
20、用木楔楔紧,槽钢抱箍点焊固定,防止移动,槽钢面的钢管立杆点制作安装与悬臂上的方法相同。四、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1、纵向水平杆(1)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2)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能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要 5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如下图:(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A-A(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3) 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
21、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mm;(4) 使用竹笆脚手板,纵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mm。2、横向水平杆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外伸长度a如下图所示,不大于0.4L,且不大于5mm;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1/2; 、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铺竹笆脚手板双排脚手架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
22、手板;5-其它脚手板顼印化急务3、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mm,如下图;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如图。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符合下列规定:(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
23、立杆的接头不能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mm ;各接头中心在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2)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距离不小于1mm;(3)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上皮1.5m。4、连墙件 、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mm ;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预埋焊接钢筋与钢管拉接,与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梁或柱连接,钢筋采用直径1416mm的钢筋。、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
24、墙件布置间距宜按规范的下表采用:搭设方法高度(m)竖向间距(h )水平间距(la)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双排落地503h31a40注:h一步距l一纵距a5、脚手板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采用竹串片脚手板,设置在二根横向水平杆上,将脚手板两端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 ,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和不应大于3(图1);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 ,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图2);(图1)脚手板对接(图2)脚手板搭接 、作业层端部
25、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 ,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6、脚手架的拆除1、拆除顺序为自上而下进行,不能同时上下作业。连墙点必须以脚手片12步拆除。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应及时运到地面,严禁高空抛掷。2、拆除方案应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设置警戒区及明显标志,并有专人警戒。3、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时经常检查其是否牢固,必要时加强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外。4、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或夜间,不能进行外架拆除。五、脚手架计算书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与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待图纸出来后,依据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J10905-26),采用PKPM计算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