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减”下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学校、教师重视课堂,通过高效、低耗的精细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从当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要素思考,首先要立足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在课前导入、教学模式方面整体提升课堂效率。其次挖掘校本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科学设计作业,减量增质,使作业与课堂教学发挥同向作用。
从2021年7月办公厅、办公厅发布“双减”政策至今已有一周年了。这一期间,中小学校作业减少了,考试变少了,课外辅导机构也纷纷取消了。而这份文件专门强调提出“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之所以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双减”的重要目标,正因为它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双减”本质上就是希望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延长学习时间,大幅增加练习强度的方式来换取教学质量提高的高消耗做法,引导教师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实现真正的、全面的减负增效。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更有效率呢?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一味地知识灌输,既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又与“双减”的本质相悖。本文在此背景下,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入手,谈
一谈对英语课堂提质增效的思考,响应国家“双减”政策。
灵活设计导入,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课前导入拉开了一节课的序幕,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教师借助导入把学生带入课堂,激发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导入的作用不言而喻,其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传统的英语课堂有时为了导入而导入,缺少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有时歌曲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让学生茫然且倦怠。
我们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设计导入方式,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人教版九年级Unit 13Rainy days make me sad.的第一课时可以采用歌曲导入法,让学生跟着视频唱英语歌曲Rain, rain go away. Come back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baby wants to play. Rain, raingo away. Come back again another day.但是单纯的歌曲导入有点公式化,学生没有参与感,所以在设计时可以与音乐课进行学科融合,借助音乐课堂的律动教学,给学生示意手势图,让学生边做手势边跟着唱,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参与感,这样既放松了心情又集中了注意力,再向学生提问 Do you like rainy days? Why?这样主题 Rainydays make me sad的导入就很自然了。导入的设计很重要,必要时进行学科融合,贯彻核心素养的内涵,真正让导入服
务于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更新教学模式,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回归课堂效率,是实现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途径。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常常主动帮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消耗了大量时间,效率不高,且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环节中留给学生主动思考、研讨交流的时间普遍不充分,教学时效性不高,且容易养成学生的依懒性。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课堂要转变传统的以传递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活动为途径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英语老师平时应主动研究政策方向,注重基础,关注细节,科学实施英语教学。以初三英语复习课为例,我们可以学习话题式复习的新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融入、积极、体验、成长。同时要剖析中考试题,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在每个话题的复习中,采用“主题、语用、语境”三维复习策略,通过情境活动,在语境中盘活词汇,使词汇模块化,知识结构化,思维可视化。力求在语用中深化主题,以达到提升写作思维的目的。教师要注重教授方法,指导学生去做,让学生脑中有技巧、身边有语境、手中有语篇、眼中有考点、中有词汇、心中有方向。教师要积极探索,不遗余力地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挖掘校本课程,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校园环境中进行的,挖掘校本资源对学生学习和接受语言至关重要。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就是学生学习仅限课堂,脱离了生活,束缚了思维的发展。英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本校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特色景点等资源,并挖掘其与教材的联系,使其真正服务于课堂。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I’ ll help to clean up thecity parks.的写作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做一天的志愿者,深入实际,增强认知体验,通过亲身体验,书写下自己的所思所考,提升写作技能。学习Unit 9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时学生分小组,周末去参观了解丰城洪州窑博物馆,包括场馆大小、位置、文物、特色等,制作成手抄报,再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展示,这样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课外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合作精神,增强教学效果。
科学设计作业,巩固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的作业能够构筑反馈体系,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同时也帮助教师反思课堂,改善课堂。传统的英语作业负担重、形式单一、不生活化,学生容易消极应对,养成不良习惯,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清晰认识到“双减”政策的意图绝非单纯减少作业数量,而是要求教师在增强作业针对性、提高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总量,达到“质”与“量”的平衡。
想要使课后作业能够与课堂教学发挥同向作用,其关键点就在于教师要去粗取精,将作业设计与教学设计进行同步规划、综合考虑,增强作业的针对性。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和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学优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可以设计分层作业,例如学习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有关 school rules的内容时,可以布置分层作业:(后进生)school rules,从教材中找出至少5条学校规则;(中等生)school rules,借鉴课本,结合实际情况,描述自己学校的规则;(优等生)school rules,以邮件的形式给老师写一封邮件,谈谈自己学校的规则及自己的看法,不少于70词。这样可以培优补差,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一份科学的作业能够反馈课堂教学,提高后续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双减”政策的落地,需要我们每位英语老师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打磨课堂,重视课堂效率,坚持不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不忘教育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