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心、得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 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 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游戏是幼 儿自发的学习,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学习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 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内部。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儿童 重视游戏的过程而不是游戏的结果,游戏充满想象和创造,游戏 具有假想的成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 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 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 本活动气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
2、 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 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 力。教师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应该建立在观察的前提下,应该建 立在深入的认知幼儿游戏的特点和游戏的实质的基础上,抓住孩子 的年龄特点,进而科学有规律的指导游戏。我们都承认“孩子是 游戏中的主体”,那么孩子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纵观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不难发现老师在游戏的指导过程中要 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 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 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 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我认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 “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在 角色游戏中情绪是积极的、高涨的,他们对主题、情节、玩具、角 色以及讲评上都有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主张。当你问起他们为 什么没这样而不是那样时,他们常常会头头是道地向你诉说一大堆 理由。然而在游戏中孩子们也需要老师,他们需要老师成为他们 共同游戏的朋友。老师们,让我们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和炽 热的心在游戏的世界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