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高血压的误区总结.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63339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血压的误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血压的误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血压的误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血压的误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血压的误区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高血压的误区总结误区一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每天摄入2-3克钠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须。每天摄入6克以上钠盐,血容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导 致血压,特别是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明显升高。如果家人坚持“重味”,高血压患者限盐就成了一句空话。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冠心病及卒中风险增加2 0%-30% 。如果不 戒烟,家人永远消除不了这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误区二正常血压概念不清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2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血压水平120-1 39 mmHg/80-89 mmHg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 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当血压120/80mmHg

2、就应该改变生活方式!家庭自测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诊室血压140/90 mmHg 1 35/85 mmHg 。夜间血压120/70 mmHg ,即诊断为夜间高血压。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 时,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1-3个 月),血压仍超过140/90 mmHg ,就应服降压药物治疗。误区三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第一,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虽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 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 “感觉”。第二,没有不适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

3、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 ,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第三,对症治疗药,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有些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使用西药、中药、 保健仪器也可以缓解,但绝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误区四不愿意过早服降压药很多40-50岁的患者舒张压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 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 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第二,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损害。研究结果表明,舒张压每降低5 mmHg (收缩压降低10 mmHg )可

4、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0%和14%。第三,有些高血压患者,开始只用一种降压药,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 降压药。这不是耐药了,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 血压比原来更高了。误区五 降压药伤肾伤肾的是高血压,不是降压药。第一,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 本身对身体的损害。第二,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 ,但并不是每位患者 在用药后都会发生不良反应。有些人担心降压药副作用,是因为知识欠缺。有些人故意渲染夸大降 压药副作用,是为了卖保健品,这是无德。误区六开始不能用好药经济许可时,优先用“好药”。第一,选择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指需每

5、日3次的降压药。中效降压药指需每日2次的降压 药。同类药物中,选择每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不仅依从性高,而且可有 效控制全天血压(包括夜间血压和清晨血压),能更有效地预防猝死、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遵医嘱用药。误区七血压降得越快越好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 致缺血事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 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稍慢。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 不要急于更

6、换降压药品种。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人不能耐受。了解降压药副作用,有助 于合理用药。误区八 血压降到正常后,隔天吃一次降压药很多患者以为,血压140/90 mmHg 就算正常了。其实,即便血压在140/90 mmHg 以下,发生脑梗、脑出血、心、梗等 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随血压的升高而增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 140/90 mmHg ;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 130/80 mmHg 。已经证明血压大幅波动可加剧靶器官损伤。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 忽高忽低,与高血压一样有害。误区九只知道服药,不知道定期检查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药、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 监测靶器官损害。1.监测用药方案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 -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 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如果血压1 35/85 mmHg ,需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方案。2.检靶器官损害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行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钾、钠、空腹 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尿液分析(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镜检); 心电图等。健康顺溜炒菜油盐少放点,青菜水果多吃点戒烟限酒自觉点,体重腰围控制点伸腰伸腿勤动点,精神愉快放松点血压心率常测点,勤看医生定时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