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为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使命;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四周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确保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优良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利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
2、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预案的级别 依据本企业生产的特性,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其有害影响通常只局限在一个单位界区之内,并且几乎可以被现场的操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内,其影响预期基本不会扩展到社区,故本应急预案按级进行制订。 三、应急预案启动涉及的事故内容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内发生: 1、 场区火灾; 2、深基坑开挖塌崩; 3、高支模支架塌陷; 4、高耸设备设施倾倒; 5、其它生产性重大安全事故; 6、不可预见突发性事件; 7、应急总指挥认为必须启动应急预案的。 四、应急预案的起动前提 施工场区发生重大事故前兆或发生评估猜
3、测为: 1、死亡数在1人以上; 2、直辖财产损失在1万元以上; 3、对施工场区外的影响有显然的破坏或人身伤亡。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当事故的评估猜测达到起动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发出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由应急总指挥,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同时启动应急反应公司总部一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和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 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特性,执行应急反应行动. 依据事态的发展必须求,及时启动协议应急救援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六、应急预案的终止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预案实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
4、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盘点;并保证未授权人员不会进入事故现场;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局面已无法控制和拯救的,场内相关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应急总指挥依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必须终止的,由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反应终止令或授权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明确应急预案终止的决定。 七、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公司总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1、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1公司总部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 应急总指挥 通讯联系和协调 公共事务和法律咨询
5、反应操作副总指挥 培训演练 部 应急物资管理 部 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后勤供给 部 外部应急协作保卫 部 危险源 风险评估部应急人力管理部工程技术服务部 2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使命 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使命: a、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依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状况的行动类型; b、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c、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 行联系; d、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e、最大限度地确保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f、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g、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h、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
6、警报级别; i、通报外部机构; j、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k、决定应急撤离; l、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职能和使命: a、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b、向应急总指挥提出应采用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c、坚持与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系; d、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必须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e、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全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f、 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g、 依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
7、资源、互相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3 危险源风险评估部的职能和使命: a、 对各施工现场的特点以及生产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b、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c、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d、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系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e、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便应急反应时及时启用; f、 制订项目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储备力量。 4 应急反应培
8、训演练部的职能和使命: a、 依据工程项目生产的特点,施工场区人员的构成状况,以及施工场区四周环境状态,按照已确定的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内容,制订培训和演练计划; b、按照顾急预案和公司总部的年度计划规定和各项目经理部的计划安排,按时按计划组织各应急反应队伍进行各种应急反应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适时组织各应急反应队伍进行应急反应技能的演练; c、协助组织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内的各类应急反应队伍,建立各项应急反应机制; d、通过培训和演练,及时修正应急反应的不够和缺陷,独步完善各项目经理部的项目应急反应实施机制,培训演练内容和措施; e、收集和整理在应急反应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反
9、应操作副总指挥,作好应急反应的人力资源资料和应急能力资料档案的归档。 5应急反应物资管理部的职能和使命: a、协助各项目经理部制订施工场区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 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挡案并归档; b、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状况; c、定期检查、监督、落实过期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状态; d、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作好物资源的数据储备; e、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布暑,有效地组织周边其它项目经理
10、部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6应急反应人力管理部的职能和使命: a、协助各项目经理部制订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行动人力配备计划; b、按已制定的项目施工场区应急反应行动人力配备计划,协助项目施工场区建立和配置各种应急反应救援小组; c、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各应急救援小组的人员变更,数量到位状态; d、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行动人力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作好人力资源的数据储备; e、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布暑,有效地组织周边其它项目经理部的应急反应人力资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7应急反应工程技术服务部的职能及使命:
11、a、依据各项目经理部的施工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 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b、应急预案启动后,依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8应急反应后勤供给部的职能和使命: a、依据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位置,了解落实该项目周边的应急反应物资供应点分布状况,为及时向应急反应行动的后勤物资供给作好准备工作; b、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布暑,及时赶赴现场,依据应急反应救援工作的必须要,及时提供后勤服务。 9应急反应保卫部的职能和使命: a、定期
12、检查项目场区的保安人员数量落实状况; b、协助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建立应急反应行动保安队伍并登记整理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保安资源的数据储备; c、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布暑,及时赶赴现场,协助组织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必要时负责组织场区外的居民疏散工作。 (3) 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 公司总部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由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分别兼职构成。 1应急总指挥由公司总部总经理担任; 2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由公司总部副总经理担任,或者由分公司经理担任; 3危险源风险评估部由反应操作副总指挥、公司总部总工室、质安部等联合组成; 4应急反应培训演练部由公司总部质安部兼任; 5应
13、急反应物资管理部、应急反应人力管理部由公司总部行政办公室、工程部分组兼任; 6应急反应工程技术服务部由公司总部总工室、工程部专业技术人员兼任; 7应急反应后勤供给部由公司总部行政办公室、财务部兼任; 8应急反应保卫部由公司总部保安部、行政办公室兼任。 2、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1工程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 消防营救 医疗营救伤员营救组现场临时医疗组事故现场副指挥消防灭火组保卫疏导组物资抢救组抢险物资供应组后勤供给组 2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能和使命 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能和使命: 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b、现场事故评估; c、确保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
14、应行动的执行; d、控制紧急状况; e、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f、 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g、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使命: 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使命: a、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使命: a、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b、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保卫疏导组的职
15、能和使命: 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b、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6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使命: 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7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使命: a、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8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使命: 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b 、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3、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 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由项目经理部经理、项目经理或公司总部任命专人担任; 2伤员营救组
16、由施工长担任组长,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3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仓库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4消防灭火组由施工员、施工场区水电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5保卫疏导组由保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仓库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7后勤供给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八、应急计划的建立 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施工场区周边的具体实际状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施工
17、方案及组织制定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地评估出几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看法,确立最正确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计划。上报公司总部备案并与公司总部的预案形成独立的项目总应急预案。 2、应急反应行动的资源配置 应急计划确立后,依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在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反应可用资源状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反应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反应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上报公司总部行政办公室备案。 3、建立危险辩识体系 依据施工场区内的特点和设备材料等特性确定危险源的清单,并依据危险源的分布状况建
18、立落实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体系,按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的突显特征。 4、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他的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1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总部汇报,由公司总部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启动,并拉响应急反应警报,通过广播通知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一、二级应急
19、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布暑,马上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邻近项目经理部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4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 5、建立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体系 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反应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制定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保证应急反应
20、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地投入使用。 6、通讯体系 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确保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其体系应合计的因素有: 1应急人员之间; 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7、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 在对施工场区周边状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反应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
21、决定下达应急反应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 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8、交通管制机制 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 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2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九、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应急反应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
22、行一次培训。 2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2、培训的内容: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个人的防护措施;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状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3、培训目的: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4、应急反应演练 应急反应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公司总部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 5、演练目的: 1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
23、度; 2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3测试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4提升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5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善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够。 十、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用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展,保护事故现场,必须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够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依据公司总部的劳作奖罚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十一、其他 1、预案与各项目经理部的应急计划形成独立的项目总应急预案。 2、预案的培训演练计划按公司总部年度计划及各项目经理部的培训演练计划执行。 3、预案中的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具体人员设置详见各级组织机构框架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