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一讲、,考纲分析与解读,1,2018,年和,2019,年的考试大纲中,考点、考点级别、考点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均无大的变化,。,现在正处于新旧高考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考点内容的几乎不变是为了保障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这就预示着高考命题也会保持稳定的原则,即继续坚持,“,一体四层四翼,”,的原则不变。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于一体的核心立场,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为考查目标,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为考查要求。所以,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在考查方
2、向上和难度上会与,2018,年基本持平。,一、,2019,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解读,1.,考点内容不变,2,变化一加上,“,思想道德素质,”,,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保持一致的,;,变化二加上了,“,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变化三加上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变化四加上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考核目标和考核方针微调,3,2018,年发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中提出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物理核心素养目标,,物理核心素养就是以培养,“,全
3、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变化四与这一核心是相通的;,物理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要素就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作用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和品质,”,变化二和变化三也就是物理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要素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考纲这一变化是源于新课程标准的变化,这一变化有利于发挥高考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所以,2019,年高考命题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考查,那些联系学习生活和生产劳动实践、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题
4、目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实验中可能会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4,题型示例是高考命题的指挥棒,指引着高考题的方向,也就像高考题的影子,考试大纲的说明中题型示例部分例,12,由原来的,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0,题换成了,2018,年全国卷,I,的第,20,题。换后的题用引力波这一最新的科研成果设计问题情境,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引导考生关注宇宙、关注科学,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由此可见万有引力与航天在,2019,年高考命题中仍是高考热点。,3.,考题型示例变,5,一核四层四面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高考的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5、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二、政策解读,6,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1,遵循考试大纲,聚焦主干内容,2,凸显学科特点,强化关键能力,3,突出基础性,引导学生夯实基础,4,增强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政策解读,7,(1)重视物理观念的培养,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2)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3)重视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8,三、备考策略,-,细心研读考试大纲,关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研读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9,遵循考试
6、大纲,聚焦主干内容,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准复习方向,考试说明中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用罗马数字、标出,并明确给出了其含义:,.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10,必修,1,必修,2,3-1,3-2,3-5,3-3,3-4,级,5,9,11,3,1,1,3,级,5,4,16,6,11,14,15,实验,12,个,1,3,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统计,
7、建议,:,对于级要求的内容进行以定性了解和简单计算为主的复习,一般不做专题复习。,对于级要求的内容,复习时必须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且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设置专题进行复习。,11,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质点的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I,位移、速度和加速度,II,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II,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I,形变、弹性、胡克定律,I,矢量和标量,I,力的合成和分解,II,共点力的平衡,II,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II,超重和失重,I,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II,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抛体运动,II,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
8、向心加速度,I,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II,离心现象,I,机械能,功和功率,II,动能和动能定理,II,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II,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II,碰撞与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II,只限于一维,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I,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II,环绕速度,II,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I,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I,2.,考纲分析与解读,力学考点与频考点统计,12,模块,主题,内容,要求,必修模块物理,1,质点的直线运动,1,参考系,质点,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4
9、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5,形变、弹性、胡克定律,6,矢量和标量,7,力的合成和分解,8,共点力的平衡,9,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10,超重和失重,(1),必修模块统计,级,5,个,13,必修模块物理,2,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11,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2,抛体运动,13,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14,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5,离心现象,机械能,16,功和功率,17,动能和动能定理,18,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19,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20,万有引力定律及共应用,21,环绕速度,22,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23,经典时空观和
10、相对论时空观,(1),必修模块统计,级,9,个,14,电场,24,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25,静电现象的解释,26,点电荷,27,库仑定律,28,静电场,29,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30,电场线,31,电势能、电势,32,电势差,33,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3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35,示波管,36,常见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2),静电场,级,5,个,15,电路,37,欧姆定律,38,电阻定律,39,电阻的串、并联,40,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变,4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42,电功率、焦耳定律,磁场,43,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44,通电直
11、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45,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46,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47,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48,洛伦兹力的公式,4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50,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电路和磁场,级,6,个,16,选修模块,3-2,电磁感应,51,电磁感应现象,52,磁通量,5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4,楞次定律,55,自感、涡流,交变电流,56,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57,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58,理想变压器,59,远距离输电,(3),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级,3,个,17,模块,3-5,碰撞与动量守恒,111,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12,弹性碰撞
12、和非弹性碰撞,原子结构,113,氢原子光谱,114,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原子核,115,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116,放射性同位素,117,核力、核反应方程,118,结合能、质量亏损,119,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120,射线的危害和防护,波粒二象性,121,光电效应,12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4),选修,3-5,级,1,个,18,单位制和实验,单位制,60,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61,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
13、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62,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63,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64,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65,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66,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67,实验七:验证动
14、量守恒定律,68,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69,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70,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71,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72,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9,选修,3-3,(热学),15,个考点(,14,个一级考点,,1,个二级考点),1,个实验,(6),热学,考点分布统计,20,选修模块,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7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73,阿伏加德罗常数,74,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75,温度所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固体、液体与气体,76,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77,液晶的微观结构,78,
15、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79,气体实验定律,80,理想气体,81,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82,相对湿度,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83,热力学第一定律,84,能量守恒定律,85,热力学第二定律,单位制,86,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实验,87,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21,选修,3-4,18,个考点(,15,个一级考点,,3,个二级考点),3,个实验,(7),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考点统计,22,选修模块,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88,简谐运动,89,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90,单摆、周期公式,91,受迫振动和共振,92,机
16、械波,93,横波和纵波,94,横波的图像,95,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变,96,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97,多普勒效应,电磁振荡与电磁波,98,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99,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100,电磁波谱,光,101,光的折射定律,102,折射率,103,全反射、光导纤维,10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相对论,105,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106,质速关系、质能关系,107,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实验,108,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09,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10,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23,1.,匀
17、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2.,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3.,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从统计角度确立必修一,频考点,24,1.,抛体运动一般结合边界条件进行考查,或者考查类平抛运动,亦可结合多过程考查力学综合问题。,2.,匀速圆周运动也是常考内容,尤其是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情景结合,考察圆运动变化、向心力和机械能与其他能量转化关系,对学生要求的能力较高,;,3.,万有引力定律从,2013,年之后没有在计算题中出现,4.,动量部分内容在,2007-2011,年,五年四考,甚至出压轴大题。但是,从,2012,年至,2016,年,由于考试大纲的调整,没有再在力学计算中出现,直到,20
18、17,年,动量加入必考内容之后,,当年就出现在选择题,,在,2018,年,以,24,题的形式,再次出现计算,。,25,2.,从统计角度确立热学,频考点,26,1,、以能量关系为主要方向,2,、以气态方程为辅助方向,2.,从统计角度确立热学,频考点,27,主题,填空题,选择题,合计,机械振动与机械波,4,11,15,电磁振荡与电磁波,1,1,光,2,2,4,相对论,实验,合计,6,14,20,内容,题目数,备注,简谐运动,13,2013,年,2,卷单纯考简谐运动,但绝大部分都是波动和振动一起考察,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机械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单摆、周期公式,0,受
19、迫振动和共振,1,2009,年新课标,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1,2017,年,1,卷,,多普勒效应,0,3.,考点分布统计,-,频考点,28,3.,考点分布统计,-,频考点,29,1,、增加以图形为背景的热学选择题训练,2,、加强连通器、活塞为媒介的力学分析,3,、强化不同条件下波形动态图像的形成,4,、注重图形几何关系中特殊条件的提取,四、选修考试展望,30,高考展望:(,3-3,),1,、增加以图形为背景的热学选择题训练,31,2,、加强连通器、活塞为媒介的力学分析,32,连通器(液体),活塞类(固体),33,原题:,(,2015,年新课标,I,),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 轴正向
20、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两列波在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i,)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的所有质点的 坐标,(,ii,)从 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 的质点的时间。,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40cm/s,,两列波在,t=0,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A,甲波的波长,甲,=40cm,B,乙波的周期,T,乙,=1.2s,C,t=0,时刻,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24cm,的相邻质点的距离为,480cm,D,两列波可以形成稳定的干涉,E,从,t=0,时刻计时,在图示的区域内,经过,0.45s,才再次
21、出现有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为,24cm,3,、强化不同条件下波形动态图像的形成,34,35,A,B,36,2018,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我国发射卫星,36,次,美国,28,次,俄罗斯,17,次,在次数上勇夺,2018,年全球冠军。,北斗地图,APP,于,2018,年,5,月,1,日正式上线,,12,月,27,日,北斗系统通过,1,年,19,星的密集发射,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现已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迈入新阶段。,嫦娥四号更是压轴大戏,并入选了,2018,年全国十大新闻,,2018,年,5,月,21,日,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鹊桥,”,是世界首颗运行于拉格朗日,-2,点的通信卫星,,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高考命题很可能以这些航空航天的热点问题为情境设计问题,。,37,另外,,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也要引起关注,比如港珠澳大桥施工中我国自创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海底沉管技术,高考命题很可能以此为情境设计运动学问题、动力学问题或能量问题等。,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