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在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建立、炼油化工及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资源相对不够,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石油供必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升;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应继续落实“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依据中国资源分布特点,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在战略布暑上做到“四个结合〞。
一、中国石油的发展现状
〔一〕简要回忆与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探究成长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主要是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自给,还相继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全国原油产量迅猛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中国从此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1亿吨原油产量。这十年间中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9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成功实现高产稳产,特别是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创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二〕存在问题
1.资源相对不够,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
中国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吨计,只占全球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
中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吨,2021年在5013.1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计划今后将逐年递减。
3.石油供必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升
“一高一低〞现象导致国内石油供不应求,缺口从2000年的5637.73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7236.41万吨,石油净进口量从2000年的6962万吨增长到7184万吨,10年增加了7倍多。估计2021年石油净进口量将突破900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35%以上。
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来自社会各界的担忧有增无减。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合计:一是出于石油进口来源方面的安全合计。二是出于战略石油储备方面的合计。三是出于油价大幅上扬的合计。
二、中国油气资源供必需推测
在成品油方面,汽油、煤油、柴油,按0.6的弹性系数,折合年均增长率为4.2%,估计2021年全国汽油、煤油、柴油消费量为2.5亿吨;在化工轻油方面,2021年中国乙烯消费量为1400万吨,进口占61.3%。估计2021年以前,乙烯必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5%,2021年乙烯必需求总量将达到3370万吨。
2.石油储量、产量趋势推测
国内专家运用年增储量法和翁旋回法,推测2021年以前,石油探明储量处在稳定增长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1.5亿吨;老油田通过调整措施,每年可增加可采储量2000~3000多万吨。估计2021~2021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75~1.9亿吨。原油缺口将增加到2021年的2.2亿吨,进口依存度提升到55%。
2021年全国天然气终端消费量为28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和油田周边地区。其中西南地区市场销售量最大。天然气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是西北地区涩宁兰管道沿线的青海、甘肃市场,其次是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结构以化工原料和工业燃料为主,占消费量的比例约70%,增长最快的是城市用气。
将来20年内,随着轮南-靖边-上海、忠县-武汉、陕京二线和海气登陆等输气管道的建成,将极大地带动天然气必需求的增长,估计2021年、2021年、2021年和2021年天然气必需求量分别为600、1000、1500和2000亿立方米。
中国的天然气探明程度很低,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只有15%~22%,增长潜力庞大。据专家推测,在2021年前后,中国天然气生产将达到高峰产量,如表3所示,中国的天然气供必需缺口大约为500~700亿立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