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0 岳阳楼记
一、积存与运用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ē〕 郡县〔jūn〕 诗赋〔fù〕 衔接〔xián〕
B.吞没〔tēn〕 朝晖〔huī〕 骚人〔sāo〕 霪雨〔yín〕
C.樯倾〔qiánɡ〕 冥冥〔mínɡ〕 潜行〔qiǎn〕 波澜〔lán〕
D.汀兰〔tīnɡ〕 皓月〔hào〕 偕忘〔xié〕 神怡〔yí〕
2.对以下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 〔好景色〕
滕子京谪朝晖夕阴 〔日光〕
B.守巴陵郡 〔任太守〕
百废具兴 〔兴办〕
C.南极潇湘 〔尽〕
薄暮冥冥 〔跟“厚〞相对〕
D.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
3.指出“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四支僵劲不能动。
D.属予作文以记之。
5.指出停顿有误的一项〔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予观夫/巴陵/胜状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7.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就可以高兴,不认为个人失去就可以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高兴,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伤。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顾。
〔4〕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训练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假设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以下句子朗诵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假设/夫/淫雨霏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然/则/何时而/乐耶
10.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D.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1.同“不以物喜〞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大易小,甚善 B.可以一战
C.全石以为底 D.扶苏以数谏帮,上使外将兵
12.将文中画线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13.以下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③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④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三、课内外阅读训练
〔2018·江苏盐城〕
【甲】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远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莽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晓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 ,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潾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以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ao〕:树梢。〔③《瘗〔yi〕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春和景明〔 〕
〔2〕心旷神怡〔 〕
〔3〕悉成明霞〔 〕
〔4〕得踏危石〔 〕
15.以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 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C.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 〔《曹列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 〔《爱莲说》〕
16.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
17.填空和解答。
〔1〕依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 一晚望月孝然祠外… 晓起观海门日出
〔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参照答案
1.D〔A项中的“谪〞的声调应该是二声。B项“吞〞应该是tūn;C项“潜〞音应为qián。〕
2.C〔C项的“极〞应该是到达之意。“薄〞意“迫近〞。〕
3.B〔ACD三项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而B项是代词“它〞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4.B〔A中的“具〞通“俱〞,C项的“支〞通“肢〞,D项的“属〞通“嘱〞。〕
5.D〔D项应该将“大观〞划在一起。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B〔“朝晖夕阴〞是两个词并列结构,而“气象万千〞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两者不能对应。〕
7.C〔这个句子是互文的写法,所以在翻译时要使用上下文语意通用的方法译出句子。〕
8.〔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A〔B.假设夫/淫雨霏霏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D.然则/何时而乐耶〕
10.D〔D项中的“去〞都是“离开〞之意。〕
11.D〔题干中的“以〞是因为意,与D项的“扶苏以数谏帮,上使外将兵〞中以意相同。A中是“用〞B中是“凭借〞C中是“把〞意。〕
12.(1)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 (2)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13.A〔A项中说的“两种人〞是不对的,应该都是“迁客骚人〞。〕
14.〔1〕日光〔2〕愉快〔3〕全,都〔4〕能够。
15.C
16.〔1〕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2〕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17.〔1〕观返照吸江亭 听晚梵声出松杪。〔2〕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参照译文】
来到焦山游历有四件大快人心的事:观看吸江亭落日,青山落日在烟水苍莽之中,居然有米家父子的书画风格和意趣,晚上在孝然祠外望月,天空一片碧绿,万里长江,没有一点白云点缀;从松树梢里传来诵经声,让人悠然有离世隐居的想法,早上起身到海门观看日出,开始从远处的树林略微露出红色的光晕,突然跃起光芒数千,映射在江面上,都成了明亮霞光,荡漾不定;《瘗鹤铭》撰写在雷轰石下,汹涌的波涛早晚冲激着,我是在冬月来游玩的,江水刚刚回落,于是才干踏上埋没在潮汐中的危石,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实在有幸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