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辛弃疾词二首《破阵子》《丑奴儿》教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57800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弃疾词二首《破阵子》《丑奴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辛弃疾词二首《破阵子》《丑奴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 辛弃疾词二首 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 沈丽凤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词的含义,体会词人的壮志难酬的无奈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词作豪放开阔、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色。 说明: 课文选录的两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奈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稼轩词豪放的独特词风,要引导同学在不断诵读中理解作品内容,品味词的深远意境,体会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运用丰富的想象描述出词所表现的画面。 2.难点:体会同所蕴含的深远意境,从而心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明: 中同学正处于各种情感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关注自然、反思生活、心得人生,这是学习本课的优良条件,但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遥远,使得词中所描述的景与情和同学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关于八年级的同学来说难度会更大一些,因此课前掌握与了解词人的生平与写作背景就十分重要了;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则主要利用同学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想象的画面理解词意,有助于同学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同学活动预设 制定意图 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生平,激发学习兴趣,温故知新 1.可从已学过的诗词 复习人手,如《西江月》,感受田园朴实、自然、清新的生活。 2.辛弃疾的理想是什么?请同学作简介。 3.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辛弃疾的两首词,一起走进词人的内心深处,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我们先学《破阵子》,再学《丑奴儿》。 1.述说理想并说明理出。 如:成为名作家,写出自己、他人内心想表达的所有话语;成为一名旅游家,浏览世界各地风光名胜;成为一名医学家,为天下人消除病痛…… 2.简介辛弃疾:当时北宋已被金人所灭,南宋只有半壁江山。诗人一生保持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报国有心,请缨无门,一腔忠愤发之于词,成为豪放派最出色的代表。著有《稼轩长短句》。《丑奴儿》、《破阵子》是其中的名篇。 从教师的理想人手,引导同学说出自己的理想,从而过渡到了解作者的理想、生平、背景,自然引入到《破阵子》的学习,也为学习另一首词埋下伏笔。 检查预习, 指导诵读 1.请同学诵读《破阵子》,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请其他同学点评。 3.你认为这首词应该读出什么特点?为什么?联系题目,请男生诵读。 4.诵读宋词不仪要注意读音、节奏、停顿等,更重要的是渗透自己的隋感,才干读出词的特点。播放诵读录音,请同学欣赏。 1.一名同学诵读《破阵子》。 2.同学点评后正确诵读读。挑tiǎo〔上声〕;八百里分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讨论明确:这首词的特点是雄壮,题目中有“壮词〞一词。男生诵读词作。 4.全班同学欣赏录音,然后齐读感受词作的特点。 朗诵是诗词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朗诵,既能检查预习的状况,又能在点评的过程中复习指导朗诵的正确方法,还能进一步熟悉词的内容。 欣赏诵读录音可以帮助同学体会词的意境和词人的情感。 通过多种 诵读形式 学习《破阵 子》, 想象画面, 理解词意 提问引导: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词中也有画面。轻声散读这首词,看看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又听到了哪些声音? 1.用三个连续、无声的动作,展现了一个壮士的内心世界。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读出醉意之中的雄壮来。 2.连片的军营,响亮的号角,多壮观啊!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3.看到了雄壮的画面,又听到了振奋悲凉的音乐。把你的情感渗透进去,边读边感受雄壮、悲凉。 4.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正是带兵打仗的大好时机,预示战无不胜的前景。请你读出“壮〞的特点。 5.将军率领铁骑,在强弓劲矢的霹雳声中,凯歌高奏。请同学读出大获全胜的感觉。 6.当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你会是怎样的心情〔画面的描述主要关注描述的语言是否梳畅,能否表现出“壮〞词的特点。可以自由发挥。〕 低声散读体会后回答。 1.“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位战士独自喝醉了酒,挑亮烛灯,看看自己的宝剑。〞〔朗诵出醉意中的雄壮之感,可通过形体、语调进行模仿。〕 2.“好梦初醒,天已破晓,连片的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朗诵出壮观的特点。〕 3.“战士们欢欣鼓舞,在军旗下分吃着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朗诵出雄壮、悲凉之感。〕 4.“排成整齐的队伍,神采奕奕,意气风发,等待出征。〞〔读出点兵壮观的场面。〕 5.“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弓弦雷鸣,万箭齐发。〞〔朗诵出凯旋的感觉。〕 6.骄傲、自豪、兴奋……〔放开声音,把激动的情绪表现出来。〕 由于历史背景遥远,词中所描述的景与情和八年级同学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通过想象的画面来理解词意,有助于同学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利用“可怜〞 一词, 进行整体 理解 1.“可怜〞是什么意思?‘可怜〞谁?又有谁“可怜〞他?为什么? 请同学简介陈同甫。 2.“同是天际沦落人〞啊!我们应渗透怎样的情感来诵读这一句呢? 3.上文不是已经“了却君王天下事〞了吗。为什么还要“可怜〞? 4.在投降派把持朝政的南宋,词人统一祖国的理想在现实中破灭,理想与现实形成激烈的对比,这种激烈的反差使情绪一落千丈。请读出这种感受。 思索,讨论,明确: 1.“可怜〞在词中是惋惜的意思。词人叹惜自己年岁已大,统一祖国的理想无法实现,感到十分悲伤。 这首词寄给境况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陈亮,字同甫,南宋出色的爱国主义词人,才气豪迈,著有《龙川文集》等。他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受到投降派的嫉恨。 2.诵读最后一句。〔或无奈、或悲愤、或失望等。〕 3.上文是作者在梦境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并没有实现。 4.诵读最后一句,读出“悲壮〞的感觉。 “可怜〞 词连接了词中理想与现实两部分内容,使上下文连贯一体。“可怜〞一词不仅能让同学整体理解词意,更能感受到词人统一祖国的理想在现实中破灭后,情绪上极大的反差,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 同学品味 成诵,教师 点拨总结 1.感受到悲愤之情了吗?下面我们再听诵读录音,再一次走进词人的凌云壮志。〔播放录音。〕 2.作者是“胡未灭,鬓先秋〞啊!请同学放声地散读,感受词人的爱国情感,品味词的深远意境。 3.情感是需要酝酿的,经过反复诵读,一定更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悲愤之情。请同学随着段激昂的乐曲,饱含激情地大声诵读吧! 4.词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一腔悲愤之情,无处发泄,只得寄托词来抒发。请同学一起学习辛弃疾的《丑奴儿》。 1.听录音,再次欣赏课文诵读录音,体会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大声散读词作,品味词的深远意境。 3.在激昂的乐曲中诵读整首词,再次体会爱国词人的爱国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品味词的深远意境。 在理解词意、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再次欣赏诵读录音,有助于同学积蓄情感。在前面各别朗诵、男声朗诵、全班齐读、轻声散读的基础上,通过大声朗诵的形式试着释放情感,对进一步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品味词的深远意境有很大的帮助,关于自己理想的实现也有了情感的铺垫和努力的动力。关于八年级的同学,朗诵是品味意境的有效方法。 运用多种诵读形式学习《丑奴儿》 1.运用所学朗诵技巧,诵读词作。 2.诵读指导:速首词以“愁〞贯穿始终,诵读时要读出“愁〞的味道。 运用所学方法,朗诵词作。 1.散读,注意读音、节奏等。 2.由男女两位同学诵读,其他同学比较评价。 这是所学诵读方法和形式的巩固,也是教学的一种反馈。 通过诵读, 理解词意, 体会作者 情感 诵读词后,你从词中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点拨:①少年时期根本没有愁,所谓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②老年时期愁太多了,这是一种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哀愁。〕 谈自己的理解。 ①“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爱登楼赏玩。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们抒发一下所谓的忧苦之情。〞(诵读体会。) ②“到了老年时期,真正理解了忧愁的含义,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又停止了,却说好一个凉快的秋天啊!〞〔诵读体会。〕 对词意的理解,不拘一格,同学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讨论品味语句,感受词深远的 意境 1.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请同学自由讨论。 2.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通过回忆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会了愁苦的滋味,却又无法道明的情感。请同学再次诵读《丑奴儿》。 1.讨论交流回答。 如:以“少年…不识〞“愁〞与“而今〞“识尽〞“愁〞对比,特别了词人愁苦之情。 因为愁多、愁深而无法说清;因为投降派把持朝政,说了也于事无补;因为在当时抒发这样的忧愁是种大忌,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2.配以乐曲,再次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品味词的意境。 让同学明确词作运用对比的手法特别词人“愁〞苦之情,有助于体会词人痛苦矛盾的心情。词人的爱国情感也容易感受到了。同学讨论交流这一环节,主要是锻炼同学的表达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词的能力。 教师小结 辛弃疾的理想因投降派的阻止而无法实现,如今拥有着如此优越条件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只要有恒心,理想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学习宋词要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感受词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才干品味词的深远意境。 1.感受到词人的爱国情感,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2.明确课堂学习内容,记录课堂小结。 通过教师小结,让同学更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同时激发同学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课后作业 熟读成诵《辛弃疾词二首》。 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对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要背诵积存。 【思路点拨】 《辛弃疾词二首》中所选的两首词,是辛词中的代表作。除了以难度最大、最具豪放风格的《破阵子》为突破口,也可以概括辛弃痪一生的经历,反映词人爱国情感的《丑奴儿》为突破口。抓住词中“愁〞字,理解词人对自己一生的心得及感慨。初步体会词人“愁〞的内容后,引导同学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体会词人“愁〞的真正内容,感受词人的爱国情感。 【学习举隅】 1.比较陆游的《诉衷情》与《破阵子》在表现的场景、抒发的情感、表现的形式、词的结构等方面的异同。 2.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请你找出能体现豪放的词句反复诵读积存,感受词的深远意境。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西江月》、《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鹏鸪天·代人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