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
2、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
3、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01,中国商品混凝土
4、企业专家委员会 委 员,02,全国混凝土外加剂技术应用分会 副秘书长,03,淮北淮海建工环保建材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04,安徽华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05,2016年5月 安徽阜阳 计海霞 高级工程师,1,商品混凝土的现状与特征,商品混凝土企业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能力较大,但实际产量不高。历年来设备利用率在50%左右徘徊。,砂石质量的持续下降。,20多年前砂、石的空隙率一般都在40-43%,而现今砂石质量说是糟糕并不过分;北京和深圳的砂石空隙率经常超过45%,有时接近50%由于绝大多数采石场扔使用成本低廉的颚式破碎机,材质越硬(强度也高)的石破碎后针
5、片状颗粒越多,粒径小于10mm的颗粒几乎都是针片状颗粒,实际上缺少510mm粒级的颗粒。砂子由于资源几近枯竭也无法讲究级配了。因此几年来混凝土的用水量居高不下,一般都超过175kg/m,C30以下混凝土用水量更大,甚至达到200kg/m。,2,商品混凝土的现状与特征,01,商品混凝土装备基本上可以实现国产化,但配套不完善。,02,混凝土企业的大量增加,造成产能过剩,出现无序竞争,导致质量风险增加。,03,主机设备的先进性与生产工艺的粗放性。从我国目前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投资分析来看,主机设备的投资大约占总投资的12.5%,运输设备投资大约占总投资的50%,混凝土泵的投资大约占总投资的15%,其他
6、投资大约占总投资的22.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材料的的处理方面,很少引起注意,料仓也偏少。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波动较大。,3,过短的搅拌时间造成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大,就大量的预拌混凝土来说,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搅拌时间普遍只有30 s,很少数增加到45 s;个别的因特殊需要,也最多增加到60 s。对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来说,60 s则是(3/4 m)混凝土拌合物的最少搅拌时间,而每增加1 m,应增加15 s。如果按一般搅拌站每次搅拌3 m计算,净搅拌时间应最少为90 s以上。现在这样复杂成分的混凝土用30 s这样短的时间是搅拌不均匀的。,4,商品混凝土的现状与特征,先进的生
7、产设备与技术力量的严重不足:,许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从国外进口了成套设备,这些设备的自动控制程度和精度是较好的,这为制备高质量的商品混凝土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技术力量的不足,近年来,新建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较多,工程技术人员市场需求缺口较大,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人员流动频繁,一些新建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对商品混凝土行业的技术质量特点缺乏了解,给企业的质量管理带来一定困难。,较先进的生产手段与不完善的管理体系:,尽管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并没有建成一个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由于这一原因,加上商品混凝土在我国的不正常发展,引发了一些矛盾,特别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与施工单位在质量问
8、题上的分歧,导致了商品混凝土某些地区的畸形发展。,5,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为满足工作性要求,预拌混凝土还有以下特点:,一是大流动性,,一般混凝土坍落度较大(16cm以上),尤其是要求泵送的混凝土。且胶凝材料用量较大,混凝土浆骨比大;,二是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混凝土中浆骨比增大意味着自收缩引起的开烈性加大;而由于粉煤灰和外加剂的使用,使混凝土塑性、干缩开裂危险加大。因而从配合比角度预拌混凝土比自拌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增加,这需要改善混凝土的施工、养护工艺来解决。,6,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是针对混凝土质量过程的特点进行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因此
9、它具有下列主要特点:时间性。因为受到凝结时间的限制,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因此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自搅拌开始至初凝之前必须完成浇捣施工;半成品。预拌混凝土实际上是种半成品,其浇注和养护是由施工单位完成的。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其最终质量受到时间、施工、养护等多因素影响,存在着商品混凝土合格,但结构混凝土不合格的可能性;混凝土生产出来后,其强度究竟是多少,当时无法知道,要标样28天后才能知道,按照ISO9001体系的标准,属于特殊过程,需要通过各相关环节的保证来证明生产出的混凝土是合格的。所以混凝土的生产阶段管理涵盖了原材料,设备、生产控制和交货施工的整个过程。,
10、7,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销售阶段的质量管理,预拌混凝土的销售合同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开端,在合同中,应明确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验收办法,对,用户提出的要求特别是质量的要求,企业是否能在工艺条件、设备条件、管理等各方面给予满足。,8,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技术交底:,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应与施工方进行交流与沟通,双方通过分析与探讨,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要点还应写出书面保证措施,以引起双方的关注,只有双方密切配合,才可以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温差裂缝问题;高温干燥天气下施工,易出现干缩裂缝问题;当坍落度损失大时,双方技术人员如何配合,防止随
11、意加水问题。做好这项先期工作,既可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也是混凝土公司技术服务的一项重要义务。,9,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的优劣,对原材料认真细致的筛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10,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的质量检验与控制,通常采用PO 42.5级普通水泥或其它甲供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水泥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的规定执行。,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检验批确定,水泥应按批进行质量检验。,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品种、同强度
12、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对于搅拌站长时间使用某一品牌的水泥来说应当没车取样留样,抽样检测。,11,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采用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345,进场复验项目,主控项目:安定性、胶砂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一般项目:凝结时间、细度、温度、与泵送剂的适应性。,质量控制范围(重点)水泥安定性必须合格,28 d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富余系数大于1.05。,并要求熟料中C3A含量小于8%,水泥中混合材料小于15%,并说明
13、混合材料的种类。,12,原材料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措施,试验员必须熟悉上述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及水泥和混凝土常识。,水泥试验室温度必须控制在(202),养护箱温度必须控制在(201)和相对湿度大于90%,胶砂试块养护池水温必须控制在(201)。,水泥随到随做,不得耽搁,发现异常,立即告知试验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并进行重复试验。一定要得到水泥安定性合格后,方可使用该水泥。,若发现安定性不合格,则该水泥为废品,必须退回该水泥。不得以任何借口使用该水泥。,总结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3 d和28 d强度之间的规律。,试验室主任要勤查3 d强度,若发现3 d强度偏低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记录水泥材料的
14、试验结果,做好台账,开出水泥材料(复验)试验(主控项目)报告。并注明这批水泥已用到哪些工程。,13,原材料质量控制,01,执行粉煤灰的质量检验与控制,02,按煤种粉煤灰分为F类(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和C类(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其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10%,高钙灰)。同时又分为、级。,03,粉煤灰由天洁水泥厂磨细加工而成或由公司择优采购。,04,粉煤灰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必须明确是F类还是C类粉煤灰。水泥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的规定。,05,检验方法,06,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14,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批确
15、定,以连续供应的200 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编号。不足200 t按一个编号论。,每一个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 kg。或来一车罐取一个样。,检验采用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检验项目,主控项目:细度、烧失量、游离氧化钙和安定性。,一般项目:与泵送剂和水泥的适应性、需水量比(同源同单位每月1次)、含水量、三氧化硫(同源同单位每季1次)、还有放射性(同源同单位每年1次)。,15,原材料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范围(重点),粉煤灰的安定性
16、必须合格,细度和烧失量指标必须达到级粉煤灰的指标。,质量控制措施,烧失量大于8%(此值可再定)的粉煤灰,即使已进了筒仓,也得退还。如果粉煤灰的氧化钙含量大于8%或游离氧化钙含量大于1%时,视为高钙粉煤灰。所以进场粉煤灰必须进行安定性试验。,主控项目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不合格品,予以退回。,粉煤灰的采购很重要,最好采购F类粉煤灰,并且烧失量小于8%的粉煤灰。这类粉煤灰经粉磨细度达到级时,活性和效益较高。,记录粉煤灰材料的试验结果,做好台账,开出粉煤灰(复验)试验(主控项目)报告。并注明这批粉煤灰已用到哪些工程。,16,原材料质量控制,矿渣粉的质量检验与控制,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矿渣微
17、粉)是粒化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达到规定细度的粉体。按其品质分为S105、S95和S75。,矿渣粉由天洁水泥厂磨细加工而成或由公司择优采购。,矿渣粉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矿渣粉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的规定执行。,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检验批确定,以连续供应的200 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矿渣粉为一编号。不足200 t按一个编号论。每一个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 kg。或来一车罐取一个样。,17,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采用标准,用
18、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检验项目,主控项目:密度、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一般项目:与泵送剂和水泥的适应性、含水量、三氧化硫、烧失量。,质量控制范围(重点),矿渣粉级别达到S95以上。即细度达到350 m2/kg以上,活性指数达到95%以上。,质量控制措施,明确源矿渣(如沙钢),当源矿渣有变时也应告知混凝土公司。,在粉磨时如果掺入了助磨剂或粉煤灰时,应告知混凝土公司。,不得使用钢渣或掺入少量钢渣。,主控项目(密度、细度(比表面积)、流动度比)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不合格品,原则上予以退回。,记录矿渣粉的试验结果,做好台账,开出矿渣粉(复
19、验)试验(主控项目)报告。并注明这批矿渣粉已用到哪些工程。,18,原材料质量控制,泵送剂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泵送剂一般由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和引气(剂)等复配而成,主要用来提高和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流动性)。泵送剂配方常随使用季节而变,冬季提高早强组分,夏季提高缓凝组分。泵送剂的主要组分是减水组分,也是最关键组分。,泵送剂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的规定执行。,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检验批确定,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一次供应的10 t为一批,不足10
20、 t者按一批论。或来一车罐取一个样。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19,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采用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混凝土泵送剂,JC473,进场复验项目,主控项目:含固量、密度、,pH,值、净浆流动度(或砂浆减水率)。,一般项目:砂浆减水率、对凝结时间的影响、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坍落度经时损失、与胶材(水泥、粉煤灰)的适应性。,质量控制范围(重点),复验的主控项目必须合格,对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要小、与胶材(水泥、粉煤灰)的适应性要好。,20,原材料质量控制,
21、01,质量控制措施,02,严禁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泵送剂。筛选2家生产厂家作为常年供货商,要求厂家的知名度高和产品的可信度高。主控项目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可增加检测项目。如对其它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对于不合格品,原则上予以退回。记录泵送剂的试验结果,做好台账,开出泵送剂(复验)试验(主控项目)报告。并注明这批泵送剂已用到哪些工程。,21,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砂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用砂目前有二种,河砂和机制砂。河砂外购,机制砂由矿石破碎而成。砂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
22、告,进场复验报告。,检验批确定,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对集中生产的以600 t为一批,对分散生产的以300 t为一批,不足上述规定数量者也以一批论。对产源、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以1000 t检验一次。,检验采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执行JGJ52,22,原材料质量控制,进场复验项目,主控项目:砂的产地、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河砂)、泥块含量(河砂)、含水率、超径颗粒含量。,一般项目: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有害物质含量、坚固性、碱活性。,质量控制范围(重点),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 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砂的颗粒级配应在区
23、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泥量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0%。,质量控制措施,绝对禁止未经处理的海砂进场。,机制砂宜与河砂掺配使用,比例大约为1:11:4。尽量配制成细度大于2.5的区级配砂。机制砂不宜单独用来配制混凝土。,筛选2家生产厂家作为常年供货商。,主控项目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可增加检测项目。,23,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用碎石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 mm。,碎石进场时应具有
24、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的规定执行。,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检验批确定,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对集中生产的以600 t为一批,对分散生产的以300 t为一批,不足上述规定数量者也以一批论。对产源、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以1000 t检验一次。,24,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采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进场复验项目,主控项目:颗粒级配(最大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超逊径颗粒含量。,一般项目: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压碎指标、有害物
25、质含量、坚固性、碱活性。,质量控制范围(重点),碎石的颗粒级配必须合格。最大粒径的超径数量必须小于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25,原材料质量控制,01,质量控制措施,02,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碎石的颗粒级配应有3种(或应能配成3种):531.5 mm、525 mm和520 mm。,03,主控项目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04,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可增加检测项目。如对其它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05,由于本公司自备矿山,矿石比较稳定,建议每年进行12次的骨料碱活性试验。,26,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01,混凝土
26、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0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和碎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27,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或设计依据,工程使用要求(强度和耐久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氯化物含量、碱含量、碳化)。,施工要求(和易性),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钢筋最小净间距等有关。,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可泵性。,混凝土生产要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混凝土配合比
27、应重新进行设计。,(1)合同有特殊要求时。如抗折强度、水化热等要求。,(2)原材料产地或品种有显著变化时。,(3)生产大方量混凝土时。大方量混凝土有其特殊性,要正确处理好水化热、温差、初凝和终凝、裂缝等问题;大方量混凝土工程量大,重要性也相应增大,要确保混凝土质量。,28,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或设计依据,(4)根据统计资料反映的信息,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时。如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偏高或偏低,混凝土凝结时间达不到期望值,坍落度损失大,泌水严重,离析严重,泵送时发生问题,水化热不符合要求,浇筑后混凝土产生裂缝、强度不足等。,混凝土运输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经过运输,坍落度会有所损失。坍落度的经时损失值可根
28、据施工经验确定,无施工经验时,应通过试验确定。,结构尺寸和使用部位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水化热。,对于大面积薄壁结构应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对于泵送高度高的部位应考虑可泵性。,对于振动困难的部位,应考虑混凝土的自密实性。,29,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或设计依据,01,经济性要求,02,在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混凝土各项技术性能的前提下,应努力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要用颗粒级配好的骨料;采用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的技术,不仅能节约水泥、降低成本,而且还能改善混凝土性能。,03,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04,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品种(强度、坍落度、抗渗、抗折等
29、气候、运送时间等,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标准。,05,混凝土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通过工程实际情况和混凝土性能统计资料,定期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确认,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01,混凝土配合比是生产混凝土的重要技术参数,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质量和生产成本,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控制环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有以下六个过程。,02,1、研究合同要求和有关规定,03,明确混凝土的技术要求。,04,2、选定原材料品种和规格,05,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及耐久性(抗渗、抗冻、抗侵蚀等)、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尺寸、钢筋的疏
30、密情况及钢筋间最小净距,以及搅拌、运输、振捣等施工生产工艺条件,选定适当的原材料品种和规格。,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3、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本单位的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按照标准的有关规定,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4、确定初步计算配合比,根据所用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计算,求得供试拌与检验和易型性的初步计算配合比。,5、确定基准配合比,根据初步计算配合比,经试拌、调整,满足和易性要求时,确定基准配合比。,6、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再经过试拌、成型试件、检验强度和耐久性及必要的调整时,确定既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又比较经济合理的可
31、供生产的混凝土配合比。,32,搅拌设备计量技术要求,1,、配料系统自动控制,对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配料系统应实现自动控制。原材料的上料、计量、搅拌、卸料、数据采集和信息储存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和操作,操作人员只要开启开关即可。,2,、配料速度,搅拌机每拌制一个周期约,2 min,,其中搅拌时间约,40 s,(不得低于,30 s,),因此配料速度要于生产要求相适应。,3,、计量精度,表,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33,搅拌设备计量技术要求,在生产时,原材料的计量值应在计量装置额定量程的2080%之间。,计量装置的检定和检验,1、计量装置的检定,计量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定,每年不少于一次由法定计量部门
32、进行检定,并取得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检定证书,当计量装置经过大修或搬迁后也要进行检定。,2、静态计量校验,静态计量校验由公司计量部门进行,正常情况下每季度或每月一次,当发生下列情况时也要进行静态计量校验。停产一个月以上,需要恢复生产前;生产大方量混凝土前;发生异常情况时。,静态计量校验的方法可参照计量检定方法。一般在计量料斗内逐级加入规定数量的标准砝码。比较此砝码的数量与搅拌机操作台上的显示值,由此判定计量装置的计量精度。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出原因,需要时由法定计量部门重新进行计量检定。,34,搅拌设备计量技术要求,01,3、动态计量校验,02,动态计量校验由搅拌机操作人员在生产时进行,生产时应
33、及时检查原材料设定值与实际计量值的误差,以便及时调整,使原材料的计量误差符合上表的规定。试验室也要进行抽查,一般每个工作班不少于一次。,03,5、计量记录,04,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掌握预拌混凝土的实际情况,要求能逐盘记录混凝土的实际计量值此值应不能删除或变更,永久保存。因此计量记录不仅反映混凝土搅拌系统的计量精度,更能反映出混凝土的实物质量,是一项重要的质量记录。,05,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计量逐盘记录的方式主要由电脑存盘和逐盘打印等二种。从管理和数据角度来看用电脑存盘较好,35,混凝土生产控制,01,混凝土配合比的输入和原材料的确认,02,生产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质量部门(试验室)签发
34、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将每盘混凝土所用各种原材料的实际用量输入搅拌机的配料系统。输入必须正确,应有二人操作,必须有人校对。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输入工作应做好记录。,03,计量,04,各种原材料应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规格值计量,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正确,保证混凝土质量。,05,搅拌,06,混凝土生产时应做好以下工作:每次开拌前先开动搅拌机空运转,运转正常后方可加料搅拌,加料的程序和搅拌时间应按规定进行。搅拌机启动、开始搅拌后立即对机械在设备的运转、计量设备的工作情况再进行一次检查,确保运行正常。同时对,36,混凝土生产控制,01,所用原材料还要进行一次核查,以防误用。各项检查完成,并符合生产要求时,才
35、能正常生产混凝土。,02,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还要经常对机械设备的运行和原材料的使用进行巡回检查。,03,做好首盘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做好混凝土前期生产的质量检查十分关键,第一盘以目测为主,检测宜从第二、第三盘开始,检测的主要内容有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当检测结果与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有较大误差时,应分析原因,需要时有技术部门进行调整。,04,应将每一个配合比涉及到的各种原材料数据(进货台帐、质保书、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成型记录台帐)存档备查。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第一次开盘,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组织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通知技术依托检测单位、购买单位和施工企业参加,并自觉接受当地质量监督
36、机构的监督。,37,混凝土生产控制,01,混凝土配合比调整,02,配合比调整的原因:砂石含水率的变化,坍落度损失的变化,现场施工需要。,03,配合比调整的基本要求:调整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调整应不影响混凝土质量(强度、抗裂),水灰比不能发生变化;调整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要有技术质量部门授权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部门进行;要做好调整记录。调整中不得任意加水。调整的最好方法是:巧妙地使用泵送剂的量。提高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方法主要有掺加泵送剂,(商品混凝土宜用此法)。保持水灰比(水胶比)不变,同时增加约520%水泥和520%水的用量,(商品混凝土不宜用此法,增加水泥浆会增加收缩)。采用级配好质量好的砂
37、石材料。单独增加用水量。(此法绝对不能用,因为会降低强度)。,38,混凝土生产控制,01,动态计量检验,02,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动态计量误差,当原材料的设定值与实际计量值的偏差超过规定要求时,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03,计量记录,04,混凝土生产时应对每一盘的原材料实际使用值进行记录。计量记录是反映混凝土实物质量的有效依据。应认真做好计量记录和计量记录的归档保存工作。,05,拌合物质量抽检,06,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拌合物的质量检测。当搅拌楼拌制混凝土时,应随时观察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不管白天黑夜都能保证每车混凝土的和易性均在控制的正常范围之内,也即混凝土拌合
38、物坍落度的出厂检验。并按规定方量(适当多做)进行混凝土的强度试块制作、养护和测试,也即混凝土强度的出厂检验。,39,混凝土生产控制,01,质量检验,02,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和出厂前应做好质量检验工作,检验项目主要为坍落度和强度。,40,混凝土生产控制,01,混凝土的出厂检验控制,02,混凝土强度出厂检验,03,依据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14902),用于出厂检验的试样,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次均要做7d和28d的强度试块。,04,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出厂检验
39、05,取样频率与强度检验的取样频率一致。,41,混凝土生产控制,01,当搅拌楼拌制混凝土时,应随时观察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不管白天黑夜都能保证每车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均在控制的正常范围之内,也即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出厂检验。并按规定方量或取样频率(适当多做)进行混凝土的强度试块制作、养护和测试,也即混凝土强度的出厂检验。,02,抗压强度出厂检验结果的检验评定,0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GBJ107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04,预拌混凝土出厂检验的结果可作为考核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管理水平的依据。强度统计时,其统计周期可取1个月。即一个月内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
40、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可作为一个统计批。,42,混凝土生产控制,01,混凝土供应,02,混凝土的供应是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混凝土的强度和坍落度以交货地取样、检验的结果为依据。所以供应过程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混凝土供应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03,交货地点和行驶路线,04,明确交货地点和行驶路线,并将有关情况通知驾驶员,确保以最短的时间运送混凝土。,05,供应速度,06,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一般是连续的,各工程受工程部位、作业面大小、输送泵数量和人员等的影响,对混凝土的需要量和需要速度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掌握这个情况,并适应这个要求。供应速度过快,会造成
41、施工现,43,混凝土生产控制,01,场车辆等候时间过长,影响混凝土质量和生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泵送发生困难。,02,反之,供应速度过慢,会造成施工现场缺料,不能保证连续浇捣,影响浇捣质量。施工现场缺料,在恢复泵送的情况下,启动泵送用的砂浆请勿流入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层中,即使铺成薄层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性。施工现场缺料,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施工接缝。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44,混凝土生产控制,01,
42、发货,02,依据生产任务单和施工现场的各项组织协调要求,混凝土生产企业将经过检验合格的预拌混凝土向施工现场运送。混凝土出厂时应随车向购货单位(建设或施工单位)签发混凝土发货单,做到一车一单,混凝土发货单可作为混凝土的交货凭证。对混凝土发货单应做好签收记录和归档工作。,03,交货检验,04,混凝土发货送到施工现场后,依据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14902)规定做好交货检验工作。交货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由供需双方协商承担单位,其中包括委托供需双方认可的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单位,并在合同中注明。交货检验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积极配合和督促做好交货检验的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和试验工作。结构混
43、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45,混凝土生产控制,01,筑地点随机抽取,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和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20 min内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 min内完成。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要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 m3。,02,预拌混凝土质量证明书,03,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按批向购货单位(建设或施工单位)提供混凝土质量证明书。同一单位工程内同一分部工程、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基本相同、同一工作班
44、或一次连续浇捣的混凝土为一批。混凝土质量证明书应在该批次混凝土有关检测项目检验(出厂检验)后及时送到购货单位。对混凝土质量证明书的有关内容应填写正确、清楚、项目齐全,并做好档案工作。,46,施工现场的配合和协调,01,施工现场的信息反馈,02,供应速度和供应量的调整,03,施工现场实际浇捣混凝土时会遇到许多不可预见的事,这会影响混凝土的需要速度,因此需要及时将这些情况通知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部门,以期达到供应速度和需要速度的基本平衡。混凝土浇捣结束前要对混凝土的需要量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防止浪费混凝土。,04,质量情况的反馈。,05,混凝土在供应过程中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在夏季气温较高、运输路程
45、较长的情况下,混凝土坍落度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不能满足泵送和浇捣教导需要,有时会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情况应及时通知试验室予以调整。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同的部位有时对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也有所变化。如大体积混凝土浇捣时由于泵管长度的变化和浇捣过程中出现的泌水现象会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作适当的调整,这些情况也应及时通知试验室予以调整。,47,施工现场的配合和协调,01,现场的配合和协调,02,混凝土生产企业在供应混凝土时要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有关工作,同时又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的接收工作,保证以合理的混凝土浇捣速度,防止混凝土等候时间过长。一般情况下,混
46、凝土从拌制到完成浇捣总时间不宜超过90 min,对于高温季节,还要缩短时间。督促施工单位不得在混凝土中加水。,03,督促施工单位正确把握振捣时间,做到振捣密实。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把握抹面时机。浇捣后要根据湿度三次抹光,即做到浇捣时抹平、初凝时抹光、终凝时再抹光,以避免产生裂缝现象。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浇捣好后,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做好覆盖和浇水养护。只有经过28天,才能达到强度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交货验收工作,包括交货检验的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和试验工作。,48,某混凝土公司材料数据曲线控制图,水泥检测数据曲线图,水泥检测数据曲线图,混凝土,R7,、,R28,强度曲线控制图,49,碎石继配曲线图 减水剂掺量曲线图,某混凝土公司材料数据曲线控制图,50,商品混凝土使用性文件,混凝土验收说明文件,商品混凝土技术交底文件,51,谢 谢,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