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油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20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D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3、J250-23)
二、施工程序:
基层处理-批腻子-涂刷乳胶漆
施工方法:
1)基层处理:清除墙面,顶棚表面的灰尘、残浆和油污等杂物,基层要求有八成干,太湿会造成涂层迟干,遮盖力差,涂层结膜后有水渍或色泽不一致现象。
2)批腻子:腻子按基层材质配制。一般墙面基层用“ 107 ”涂料加大白粉调制。混凝面基层采用配合比(重量比)为滑石粉:羚甲基纤维素:乳液=1: 4~13均匀调制。基层表面的缝隙、孔眼、麻面和塌陷不平处,用腻子进行入返乱涂,使密实平整,并将表面粉尘及时清除干净;
3)涂刷乳胶漆:涂刷顺序为先顶棚后墙面,用排笔或鬃刷、
滚向涂刷。第一遍涂刷干后打磨砂纸,将腻子灰扫干净,再涂刷第二遍。刷时要注意接槎严密,一面墙应一气呵成,以免色泽不一致。涂刷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清洁,门、窗边框、地脚线,玻璃等都要粘纸保护好,防止污染。
遍满刮腻子7刷油包7刷油包7第一遍油漆拼包7复补 腻子T磨光7第二遍油漆7磨光7第三遍油漆。
三、施工工艺
(1)作业条件
1)抹灰工程、地面工程、木装修工程、水暖工程、电气工程
等全部通过验收
2)根据设计选购涂料,并根据现行材料标准对材料进行验收。熟悉将要施涂的涂料基本特征和施工注意事项。
3)被施涂面基层按要求处理好。
4)施工环境(温度、潮度、风力)必须符合涂料施工的环境要求。
(2) 材料准备
1) 腻子,内墙
2) 施涂
(3) 主要机具
1) 刷涂或滚涂:刮刀、钢丝刷、扫把、腻子刮板
2) 喷涂:刮刀、扫把、喷枪、空气压缩机、手提搅拌机、其
它
3、施工工艺
3.1室内墙面、顶棚为白色耐水腻子做法: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7验收7弹线找角7满刮第一遍耐水腻子T满刮第二遍耐水腻子7腻子验收(踢脚颜色交接处需贴保护纸
带)。
施工方法:
(1) 基层处理:首先与总包单位进行工作面验收及移交,查看堵穿墙螺栓眼是否塞堵,是否合格,;对墙面凹凸不平认真检查,要求对墙面进行清理,将碌表面的浮砂、灰土、清理干净,表面的
隔离剂、油污用碱水(火碱:水=1: 10涮洗干净。墙面基层清理内容如下:
① 阴角、阳角、局部缝隙、坑凹不平处应预先进行处理并将其找
平填实。
② 满刮第一遍耐水腻子,对房间墙面顶棚必须找平、找方。
(2) 刮耐水腻子:根据墙体基层的不同和浆活等级的不同,刮
子的遍数和材料也不同,一般情况为2-3遍,刮腻子时应横竖
舌并注意接茬和收头时腻子要刮净。
(3) 复找腻子:刮平以后,对墙体的麻点、坑洼、刮痕等用腻子
重新复找刮平,干透后用细砂纸打磨,并把粉尘扫净达到表面
不起灰、光滑平整,达到验收程度。
3. 2卫生间、厨房墙面为水泥浆涂抹做法;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7验收7刷掺胶水泥浆涂抹7验收(与防
水涂抹交接处需贴保护纸带)。
基层处理同2.1.2 (1条。
采用1: 0.5 : 0掺胶水泥浆对墙面进行涂抹,必须保证
颜色一致、涂刷均匀、不流赘。
技术措施:
(1) .涂料工程基层或基层的含水率:混凝土不得大于8%,木材制品不得大于12%.
(2) 涂料使用的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或裂痕.腻子干燥后,应打磨平整光滑,并清理干净
(3) 涂料工作粘度和稠度,必须加以控制,,所有涂料施涂过程中,应充分搅拌.
4、质量标准
1) 、选用的腻子必须符合甲方相关要求。
2) 、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无起皮和无裂皮;内墙
腻子的粘接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的规定。
3) 涂抹均匀,颜色一致,平整光滑无刮痕,洁净无砂眼、起皮、疙瘩、裂缝、透底等缺陷。
4) 、墙面平整,阴阳角顺直清晰,腻子要坚实牢固,门窗管线交 界无污染。
四、施工注意要点
1)基层处理:清除墙面,顶棚表面的灰尘、残浆和油污等杂物,基层要求干,太湿会造成涂层迟干,遮盖力差,涂层结膜后有水渍
或色泽不一致现象。
2 )空鼓处理:
一般情况下直接将空鼓铲除,重做基层,为防止剔凿时扩大空鼓面积可用手提式石材切割机沿空鼓四周切开,然后进行剔凿处理,当空鼓不宜剔凿时,可用电钻,然后向孔内注入低黏度的环氧树脂使其充满空鼓的空隙,并固结。表面孔用合成树脂或水泥聚合物嵌平待固化后打磨平整。
3)小裂缝处理
只是产生裂缝而不产生空鼓时用防水腻子嵌平,然后用砂纸打磨平整,混凝土出现较深的小裂缝,用水泥浆用压力灌浆办法进行修补。
4)大裂缝处理
只是产生裂缝而不空鼓时可将裂缝打磨或剔凿成V形子,并
用清水清洗,沿嵌缝密封防水材料的缝隙涂刷一层底层涂料,然后将密封胶嵌于缝隙内,并用竹板等工具将其压平。在密封材料
的外表用合成树脂或水泥聚合物腻子抹平。最后打磨平整。
5)空洞修补
一般情况下,0 3以下孔直接用水泥聚合物腻子抹平,0 3以上孔
用水泥聚合物砂浆填充,待其固化后,打磨平整。
6) 批腻子:腻子按基层材质配制。混凝面基层表面的缝隙、孔眼、
麻面和塌陷不平处,用腻子进行入返乱涂,使密实平整,并将表
面粉尘及时清除干净;
五、通病防治
1) 流坠、流挂
产生主要原因涂料施工黏度过低,施工场所温度过高,涂饰
面凹凸不平,选用挥发行过快或过慢的稀释剂。
处理办法:施工过程中,每遍施工厚度控制合理,施工过程中,选用稀释剂,挥发速度较平衡的,加强施工场所的通风。涂饰面基层要平整,磨去棱角,刷涂料时应均匀。
2) 刷纹
产生主要原因涂料施工黏度过高,或涂料中混入水份。被涂物表面对涂料的吸附能力低
处理办法:选用配套的稀释剂,若涂料中混入水,应用滤纸 吸除后再用。对于吸附能力低先用黏度低的涂料封底,然后再进行正常涂料。
3) 渗色
产生原因主要是底层涂料未充分干透的情况下涂刷面层涂
料,或底层颜色深,面层颜色浅,或使用了有机颜色。
处理办法:底层充分干燥后,再涂刷面层,面层颜色一般比底层要深,底漆应最好选用无机颜料和抗渗性好的有机颜料。
4) 咬底
产生原因主要是底层涂料上刷强溶剂型面层涂料,面层涂料作业时动作不迅速,底层涂料未干燥,就刷面层涂料。
处理办法: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合使用,操作准确,迅 速,反复次数不宜过多。底层涂料干透后再用面层涂料。
5) 泛白
产生原因主要是在涂刷过程中,水分带入涂料中,快干涂料施工中,使用低沸点稀释剂,低温或高温中作业,基层潮湿。
处理办法:不能漏水,应配合使用稀释剂,在涂料中加入适量的防潮剂。
产生原因主要是复合涂料的混合颜色中,各种颜色密度差异太大,使用涂料时未将沉淀的颜色搅匀
处理办法:颜色密度差异大时加入甲醛硅油,搅拌均匀。
7) 皱纹
产生原因主要是涂料中桐油含量过高,施工时温度太高,或暴晒。底漆过厚,未干透或黏度太大。
处理办法:防止高温暴晒,黏度大的应加入适量稀释剂。
8) 起泡
产生原因主要是基层含水率过高,油性腻子未完全干,或底层 涂料未完全干时,涂刷饰面涂料,施工环境温度过高等
处理办法:在潮湿环境处选用耐水腻子,第层应充分干透,在适宜的环境中作业。
9) 涂膜开裂
产生原因主要是涂膜干后,硬度过高,柔韧性较差,兔层过厚,表里不一,受有害气体的侵蚀,混合涂料在使用时未搅匀,涂料的表面挥发成分太多,影响膜的结合力。
处理办法:涂料的硬度不应过高,施工中,没遍涂膜不能过
厚,施工中涂料应搅匀,涂料的挥发成分不宜过多。
产生原因主要是基层处理不当,表面有污垢、灰尘或化学品底层涂腹过厚,底层涂料硬度过大,涂腹表面光滑,使底层涂料和面层结合力差。
处理办法:施涂前基层处理应干净,控制没遍涂料厚度,注 意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的配套,应选用附着力和湿润性较好的涂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