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石方段施工方案33. 1.作业流程33。2.施工准备43.3. 石方爆破43。4。二次爆破注意事项183。5。炸药的运输、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191。编制依据1.1平顶山-泰安支干线管道工程(山东段)(TAMA0-TAMJ127 )设计图纸1.2施工现场踏勘资料1.3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1.4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1996年第3号令)1.5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Q/SY12.1-27 )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1 )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2 )1.8地下
2、水质量标准(GB/T14848 93 )1.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8)1.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 90)1.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1995)1.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 28)1.1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中油安字27: 571号)1.14安全帽生产与使用管理规范(Q/SY1129 27 )1.15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安全与环境监理技术规范Q/SY GJX0119-281.1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23 )1.17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A53-93)2. 工程概况西气东输二线平顶
3、山-泰安支干线管道工程(山东段)起点为豫鲁交界的曹县,终点为泰 安市道朗镇南的泰安分输联络站,线路长度238。6km。线路总体走向为西南-东北向,管道 由西向东依次经过菏泽市的曹县、牡丹区、定陶县、郓城县、巨野县,济宁市的嘉祥县、 汶上县,泰安市的宁阳县、肥城市、岱岳区共计3个地级市10个县、区。管道经过地区 大多为平原地貌,被第四纪地层覆盖,由洪积、冲积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等组成,地质 结构及岩土种类较为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在线路终点附近的肥城市部分区域、泰安 市岱岳区为丘陵、低山区,下覆基岩,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本施工区段石方地段主要分布在济宁市的汶上县和泰安市的肥
4、城、岱岳区,根据设计 图纸,本施工段的石方地段统计如下:表1-1石万段统计表序号桩号里程实际长度(km)土石工程分级行政区划14.6层II级层XIV级汶上县33。8层II级层XIV级肥城市41.7层II级层XIV级岱岳区53.3层II级层XIV级肥城市60。1层II级层XIV级岱岳区711.3层II级层IX级岱岳区合计23。83。石方段施工方案3。1作业流程函朝准留W 石破成沟 日H E沟回ta M 通貌恢复施工准偕5准齐制作药包,装药与填塞.验孔布孔爆呻靖建接 一专- 一=幕+J爆礁防护 + 一起 基土祗堂爆破威梁* 解除警戒木合mtt沟二次爆破3爆踱设计驾号长堂测IF电南管*准凿和椅查电源
5、3。2施工准备3.2.1技术准备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与该工程有关的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工程图纸和相关资料.联 系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实际勘察。对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按照工程的特点和难点,针 对岩石类型不同,制定相应爆破施工和安全保证措施。同时,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施工许 可证,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爆破施工。3。2。2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正常的施工配置劳动力,固定基本的施工力量,并对施工人员进 行培训和交底,使他们熟悉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安全要求和质量标准。同时,确认爆破 人员具有相应的爆破资格,爆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2.3施工现场准备3.2。3.1仔细核对资料,是否与现场一致。3。2。
6、3.2组织人力和机械分批进场。3.2。3。3在施工现场搭设必要的临时设施.3。2。4机具设备、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所需要的机具、设备进场计划,提前进行调试,周转材料一次性解决到位, 特殊机具、材料做到早准备。3.3石方爆破根据设计说明和现场勘探,需爆破地段分两种情况,一种为半土半岩石段:上部为土 方或机械可以开挖的石方;下部为岩石,需爆破。另一种为全岩石段,机械无法开挖.对 全岩石段可直接钻孔爆破,对半土半岩石段首先用机械开挖管沟至不可开挖为止,下部岩 石出露后再进行钻孔、爆破。本施工段基本为半土半岩石段.爆破施工采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手段,采用松动控制爆破方案。根据设计说明和现场踏勘情况,主要考
7、虑普通环境下的常规管沟爆破方案.3.3。1常规管沟爆破方案3。3.1。1 一次成型爆破法沟槽爆破特点是岩石夹制作用大,炸药单耗高,管沟爆破的施工可分为分层台阶爆破 法和一次成型爆破法,为保证工期,在周围条件允许情况下采取管沟一次成型爆破法。3.3。1。2爆破参数确定孔径: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钻孔工作量,全岩石段采用潜孔钻机钻孔,孔径=6490mm。半土半岩石段采用凿岩机钻孔,孔径=3842mm.孔深L: L=H + h ; H:管沟设计深度(m); h:超深:全岩石段取h=(810),:孔径(m),半土半岩石段取h=0.3H全岩石段:孔径=64mm,h=0。51m0。64m,按三种岩石分别取h
8、0。5m、0。6m、0.7m孔径=90mm,h=0。72m0。9m,按三种岩石分别取 h=0.7m、0.8m、0.9m半土半岩石段L=H+0。3H=1。3H最小抵抗线W: W=25d d:孔径(mm)潜孔钻钻孔:当 d=90mm, W=2.25m, 取 W=2.2m;当 d=64mm, W=1。6m凿岩机钻孔:当d=40mm,W=1.0m孔距a: a=mxW; m:炮孔密集系数,管沟爆破取m=1.0,W:最小抵抗线(m)潜孔钻钻孔:当 d=90mm,a=2。2m;当 d=64mm, a=1.6m凿岩机钻孔:当d=40mm, a=1.0m,且孔距不得大于0.7倍孔深排距 b: b=0。8a a
9、孔距(m)潜孔钻钻孔:当 d=90mm, a=2。2m, b=1.76m 取 b=1。8m,当 d=64mm, a=1.6m,b =1.28m 取 b =1.3m凿岩机钻孔:当 d=40mm, a=1.0m, b=0.8m潜孔钻钻孔根据孔径和岩石硬度沿管沟横向布置23排炮孔。凿岩机钻孔根据孔径和岩石硬度沿管沟横向布置34排炮孔。炮孔为梅花型布置.潜孔钻炮孔典型布置图1O 01OkO10.3ma=1 - 2mb=L6y *1.管沟中心线;2.炮孔;a.孔距;b.排距2单位炸药消耗量q:松动控制爆破单位炸药消耗量按表3 1确定.表31单位炸药消耗量岩石类型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单耗 q ( kg/m
10、3 )0。81.01.2备注:以上炸药单耗均以2号硝铵炸药为基准,当采用2号岩石铵梯炸药或乳化炸药时要 进行炸药爆速和猛度折算。以上数值只为现场试爆指出一个范围,要按试爆效果确定不同炸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 下的最佳单耗值.单孔装药量Q: Q=qHaB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 H:沟深(m) ; a:孔距(m)B:排距(m)线装药密度Q/m:潜孔钻钻孔:当 d=90mm,Q/m=6.0kg/m;当 d=64mm,Q/m=3。2kg/m凿岩机钻孔:当 d=40mm,Q/m=1.2kg/m在距管道5m以内时使用卷药,Q/m=0。75kg/m最大一段起爆药量:按保护对象类别和爆破地点距被保护建
11、筑的距离分别按表3-2确定表32保护对象类别和爆破地点距被保护建筑的距离表距被保护物距离(m)建筑类别10205011502一般砖房(kg)0.1781.42217861424钢混房屋(kg )0.383.0473801282304040mm孔径常规管沟爆破参数见表33表3 3常规爆破40mm孔径爆破参数(半土半岩)岩石分级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岩石深度(m)1。01.52。01。01.52.01.01。52.0炮孔深度(m)1。52.02。51。62.12.61.72。22。7堵塞长度(m)1.01。11.10。91。01。00.80。90.9孔距(m)1。01.01。11。01。01。01。0
12、1.01.0排距(m)0。80.80.90.80.80。80。80。80.8装药高度(m)0.50。91.40。71.11.60。91.31。8单孔药量(kg )0。61.01.50.81。21.81.01.42。0炸药单耗(kg/m3)0.81.01.290mm孔径常规管沟爆破参数见表34表3 4常规爆破90mm孔径爆破参数岩石分级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管沟深度 (m)2.72.72。7炮孔深度(m)3.43。53。6堵塞长度(m)2.32.22。0孔距 (m)1.91。61.6排距 (m)1。61。81.9装药高度(m)1。11.31.6单孔药量(kg)6.67。89。6炸药单耗 (kg/m3
13、0。81。01。23.3。2近距离的爆破施工对于爆破场所附近存在民房、管道的情况,在此范围进行管沟爆破施工,障碍物主要 受到爆炸冲击危害,其次是爆破振动和飞石的危害,因此该距离内必须对爆破作业进行严 格控制。若距离过近,不允许进行爆破施工,采用人工凿岩。3.3。2.1障碍物相距30m以内单次起爆药量按最大起爆药量公式Qmax=R3*(V3/a/K3/a),在该距离范围内K取值为1110, a 取值为1。31。4,根据设计要求,管道最大振速不超过7cm/s,不同距离单次起爆最大 允许药量见表3 5.表3-5 30m以内距离单次起爆最大允许药量距离R (m)aKVmax ( cm)允许药量 Qm
14、ax=R3*(V3/a/K3/a)31。41140.39961241。41140。 94722851。41141.8554101。411413.843151.411449.95145201。41101496。 53076251.311014133。 22233。3。2.2安全要求及说明在此范围内对爆破作业的多个要素都必须实施控制,首先必须控制爆破的单次起爆药 量.30m范围内采用预裂爆破技术:预裂爆破的主要目的是在临近管道与已建管道管沟之 间形成裂缝,以此来提高地震波的传播阻尼。此项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预裂爆破技术参数通常采用不耦合连续装药或分段不连续装 药,孔距a为(58)d, d是孔径,通取d
15、3842mm,填塞长度大于0。4m,线装药密度 q按下式计算: q=0.366c 0.61 a 0.67 式中:q装药密度(g/m)6c 岩石抗压强度(Mpa)a -孔距(m)初选预裂爆破参数可参考表3 6,然后根据爆破效果进行适当调 整.表3 6预裂爆破参数表名称符号单位取值孔深Lm3 4孔径Dmm3842药卷直径(加强部分)Dmm32孔距Acm2535线装药量Qg/m90120顶部线药量Q1g/m(0.450。65)q底部线药量 q2g/m(3.36.2)q孔堵塞L1m0.400。553。3.3爆破网路连接根据本工程采用的主要爆破方法和技术要求,优先选用非电导爆管和电力起爆法,预 裂爆破
16、时采用导爆索起爆法3. 3O 3. 1主要连接方式导爆管网络连接方式在管沟爆破中采用接力式捆联方式:以延时导爆管雷管作为传爆元件,将网路顺序联 接下去,每经过一个连接点,其后连接的药包起爆时间就滞后一定时间,整个网路的药包 按一定时差一组(个)一组(个)顺序起爆。详见图3-11 电雷管;2一传爆导爆管雷管;3一炮孔;4一孔内导爆图3-1爆管起爆网路图电爆网路的连接方式在管沟爆破中一般采用串联方式:要求电源功率小,适合于电容式起爆器。详见图3 一2O1.起爆电源;2.炮孔;3.连接支线;4.爆索图3-2串联电爆网路示意图导爆索网路的连接方式在管沟爆破中采用串联方式,使用不同的继爆管可以合理安排起
17、爆顺序和微差延期起 爆时间.详见图33O1.电雷管;2.主导爆索;3.支导爆索;3.炮孔;5.继雷管图33导爆索串联微差起爆网正常设计深度的管沟采用单3孔并穿插2孔的布孔形式,为提高管沟的成型及较好的 沟壁直立性,采用V形网路连接起爆方式,布孔形式及起爆网路的连接方式见图3-4。图3-4微差起爆网路图3.3。3。2爆破网路连接技术导爆管起爆网路的施工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施工前应对导爆管进行外观检查,用于连接用的导爆管不允许有破损、拉细、进水、 管内杂质、断药、塑化不良等现象.b)连接过程中导爆管不允许打结,不能对折,防止管壁破损、管径拉细和异物入管。c)导爆管与导爆索不能平行捆绑,应
18、当采用垂直或者大于45。角的绑扎。d)根据炮孔的深度、孔间距选取导爆管长度,炮孔内导爆管不应有接头。e)用套管连接两根导爆管时,两根导爆管的端面应切成垂直面,接头用胶布缠紧或加 铁箍夹紧,使之不易被拉开.f)孔外相邻传爆雷管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以免相互错爆或切断网路.g)用电雷管起爆导爆管网路时,起爆导爆管的雷管与导爆管捆扎端端头的距离应不小 于15cm,连接位置要置于平坦的地面并且上部加压20cm厚的软土防止雷管聚能穴炸断 导爆管。h)只有所有人员、设备撤离爆破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才能在主起爆导爆管 上连接起爆雷管。导爆索起爆网路的施工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导爆索在使用前应
19、进行外观检查,包缠层不得出现松垮、涂料不均以及折断、油污 等不良现象。b)切割导爆索应使用锋利的刀具,但禁止切割已接上雷管或已插入炸药里的导爆索; 不应使用剪刀剪断导爆索.c)在敷设过程中,应避免脚踩和冲击、碾压导爆索,连接导爆索之间不应出现打结或 打圈。d)交叉敷设时,应在两根交叉导爆索之间设置厚度不小于10cm的木质垫块。e)在潮湿和有水的条件下使用防水导爆索,索头要做防水处理。f)起爆导爆索的雷管与导爆索捆扎端端头的距离应不小于15cm,雷管的聚能穴应朝 向导爆索的传爆方向。g)在进行电爆网路施工前,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当爆区附近有各类电源及电力设施,有可能产生杂散电流;或爆区附近有电台
20、雷达、 电视发射台等高频设备.应对爆区内的杂散电流和射频电的强度进行检测。若电流强度超 过安全允许值时,不得采取普通电雷管起爆,应采用抗杂电雷管或导爆管、导爆索起爆网 路.同一起爆网路,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电雷管.3.3。3。3连接注意事项a)电爆网路的连接必须在爆破区域装药堵塞全部完成和无关人员全部搬至安全地点之 后,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爆破员进行连接。b)电爆网路的连接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不得任意更改。c)电爆网路的端线、连接线、区域线应采用绝缘良好的铜芯线。d)连接前应擦净手上的泥污和药粉。e)接头要牢靠、平顺,不得虚接;接头处的线头要新鲜,不得有锈蚀,以防接头电阻过大,
21、 两线的接头应错开10cm以上;接头要绝缘良好,特别要防止尖锐的线端刺透出绝缘层。f)导线敷设时应防止损坏绝缘层,应避免导线接头接触金属导体;在潮湿有水地区应 避免导线接头接触地面或浸泡在水中.g)导线敷设时应留有10%15%的富余长度,防止连线时导线拉得过紧,甚至拉断的事 故.h)连线作业应先从爆破工作面的最远端开始,逐段向起爆点后退进行。i)在连线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计算的电阻值逐段进行网路导通检测。以检查网路各段的 连接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故障;在爆破主线与起爆电源或起爆器连接之前,必须测 量全线路的总电阻值,实测总电阻值与实际计算值的误差不得大于5%,否则禁止连接。j)电爆网路的导通和
22、电阻值检查,应使用专用导通器和爆破电桥。k)雷雨天不应采用电爆网路,如在电爆网路连接过程中出现雷雨天气,应立即停止作 业,爆区内的一切人员要立即撤离危险区,撤离前要将电爆网路的主线和支线拆开,将各 线路分别绝缘并将绝缘接头处架高使之与地绝缘和防止水浸,不要将电爆网路连接成闭合 回路.3.3。4爆破的影响及防护3。3.4。1爆破的影响管沟爆破时对爆区附近保护对象可能产生的有害效应包括:爆破引起的地震波、个别 飞散物、空气冲击波、噪声、粉尘、有毒气体等。管沟开挖采取浅孔松动控制爆破方式,不采用裸露药包爆破法,空气冲击波和噪声的 影响范围极小,可不予考虑。露天爆破,起爆时人员站在上风头,可以防止粉尘
23、和有毒气体的危害,当周围有被保 护对象时,可采用覆盖、工作面淋水、减少每次起爆的炮孔数目等方式控制粉尘和有毒气 体。3.3.4。2爆破安全距离计算爆破振动安全距离(详见表37, 3-8 )依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公式R= (k/V)1/aQ1/3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K:与爆破源及岩石特性有关的系数:按中硬岩取K=2,并行管道取K=1110;a:爆破地震波的衰减指数,按中硬岩取a=1.6,并行管道取a=1。31。4;V:保护对象振动安全允许速度(/s),并行管道取:V=14 /s, 一般砖房取:V=2。0/s,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取:V=3.0/s。;。:最大一段起爆药量()表3-7 一
24、般砖房按最大一段起爆药量确定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最大起爆药量()25102050110安全允许距离(m)22.430.438。348.365.682.6178表3-8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按最大一段起爆药量确定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最大起爆药量()25102050110安全允许距离(m)17.423.629。737.550。863。1138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按距被保护建筑物距离来控制相应地段的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可 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3. 3.4。3飞石安全允许距离依无覆盖条件下炸药单耗与飞石距离的公式:R=70q0。58式中R:飞石距离(m)q:炸药单耗,取最大值q=1。4kg/m3,得R=85.
25、1m由以上计算可知,当距被保护物小于85m时,需减少炸药单耗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保护目标的安全。3. 3. 4. 4防护措施a)装药前认真校核最小抵抗线的方向、大小和炮孔的深度,如有变化,必须修正装药 量,不准超量装药。b)特殊地质处理:设计和施工中避免药包位于岩石软弱夹层处,对断层、软弱带、张 开裂隙、成组发育的节理等地质构造,采取间隔填塞、调整药量等方式控制飞石产生.c)改变爆破方式:采取低爆速炸药、不耦合装药形式、毫秒延期起爆系统,对于多排 爆破选择合理的延期时间,防止前排炮孔起爆后造成后排炮孔最小抵抗线及方向失控,避 免飞石的产生。d)岩石坚硬的地段,在爆破网路连接完毕并作有效保护的
26、前提下,在管沟爆破范围内 覆盖0.51。0m厚的软土,增大炮孔的最小抵抗线,对飞石进行缓冲。e)在表层岩石破碎,极易产生孔飞石的炮孔上,加压装满软土的编织袋12层.f)当开挖深度比较小时,可在开挖范围内使用专用材料对爆破区域进行覆盖。管沟表 面的覆盖材料要具有一定的重量、强度和柔性,易于搬动,耐用,比如草袋、草帘、竹笆、 荆笆,取材广泛;使用汽车废旧外胎、胶管、废传送胶带、铁皮、铁网等制成专用炮被, 经久耐用.g)当附近有重要的被保护目标时,应采取多种联合覆盖方式。覆盖时的注意事项:1)覆盖范围要大于炮孔的分布范围;2)注意保护起爆网路,用金属覆盖物时,应将电爆网路中的接头用绝缘胶布包裹好,
27、严防短路;3)覆盖材料间要捆扎牢固,防止分段起爆时覆盖物抛散。4)对管沟周围特别重要的保护目标,即要对管沟进行覆盖,也要对保护物进行防护, 保护物的防护措施有两种形式:5)中间防护:在管沟和保护物之间搭设排架,排架两侧用拉丝或斜撑固定,排架上挂 竹笆或篷布。在搭排架时应考虑不要被飞石击倒或被爆风吹倒,并考虑万一倒塌不致造成 次生的损害.6)近体防护:用覆盖材料比如:草帘、胶板等直接覆盖在保护物上3。3.6爆破技术措施3。3。6。1施工前准备a)施工前,应将施工范围内的构筑物、堆放物、草木等进行清理并加以平整,保证施 工作业机械行驶.b)全岩石段要保证管沟附近作业带平整,方便钻孔设备的正常行走,
28、个别岩石地段使 用机械方式无法平整时,要使用爆破器材先行爆出设备通行的便道。c)应做好并行管道的安全防护工作。d)应做好原有建(构)筑物的拆除、搬迁工作。地势低洼地区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e)半土半岩石段要预先挖出管沟上部土方及松软破碎石方,以免钻机钻孔时夹钎,影 响施工进度.3。3.6.2试爆破在爆破设计批准后,正式爆破开始前,在批准的完全石方段按设计参数进行小面积爆 破作业,以掌握岩石和爆炸物品的第一手资料。3.3。6。3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前对线路定测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仔细审核和现场核对。采用全 站仪或经纬仪等仪器在已经清障的线位上进行测量,要放出管道轴线。对于交桩后丢失的 控制桩
29、水准点桩,应根据定测资料于施工前进行测量恢复。3.3。6.4 钻孔管沟钻孔前,工程师应向钻机操作手进行交底,明确钻孔深度,间距与排距。这样便 于取得好的爆破效果。3。3。6. 5炮孔清理对于近期不能进行爆破的钻孔,要用编织袋或方便袋装草堵塞炮孔孔,并清理孔 附近的石渣。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爆破,则需要对炮孔进行标识。3.3.6。6装药准备各爆破队对当天欲进行爆破的炮孔数目要清楚,备足当天使用的各种爆炸物品数量, 及现场需要的爆破仪器、仪表。对有水炮孔要采取防水措施。有条件的采用防水炸药。无条件的进行布条吸水或压风 机吹水处理或采用防水套防止炸药失效。3.3.6.7 装药a)装药前应对需爆破管沟附
30、近的人员、设备进行清理,爆破员要用木质或竹质炮杆检 查炮孔的孔深、孔向、是否有水等情况.b)从炸药运入现场开始,应划定警戒区,警戒区内禁止烟火,手持式或其他移动通讯设 备应事先关闭.c)搬运爆破器材时应轻拿轻放,不得冲撞起爆药包.d)在雾天、黄昏和夜间等能见度差的气候条件下,禁止进行爆破作业。e)为加强爆破效果,采用反向起爆法:即雷管位于炮孔底部并且聚能穴向上,若用导 爆索起爆,首先把导爆索一端捆绑药卷使其位于孔底。f)严格按照孔深、孔距、岩石硬度及周围环境要求设计单孔药量。g)装药过程中不应拨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爆管、导爆索或雷管导线。3.3。6.8 堵塞a)所有炮孔装药后,都要进行连续堵
31、塞,不许使用无堵塞爆破。b)不应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堵塞炮孔.c)不应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堵塞材料或用堵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d)堵塞时保护起爆网路。3。3。6.9爆破网路的连接爆破网路的连接必须在工作面的全部炮孔堵塞完毕,无关人员全部撤离现场后,由专职 人员开始连接,连接时要求由远处向起爆点依次进行。详见2.3。3爆破网络连接中具体 要求。3。3.6。10爆破警戒和信号a)爆破警戒:1)装药警戒距离不少于50m,爆破时对人员的警戒范围为2m,应在警戒区边界设 置明显标志并派出岗哨.2)执行爆破警戒任务的人员,应按照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3)每次爆破派出警戒的人员及警戒范围由爆破规模及周围
32、环境决定。b)警戒人员要求1)现场警戒人员要按要求着装,并戴好安全帽、袖标,手持彩旗、哨.并具有与起爆 总指挥联系的通讯手段如:对讲机、手机等。2)警戒人员要熟悉爆破信号系统和每次爆破警戒的具体要求。3)警戒人员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要位于爆破的安全区域,并检查周围环境,防止爆 破振动震落的物体伤害自己.4)警戒人员必须毫无例外地拦截一切通往爆区的人员和车辆。5)警戒人员在接到起爆总指挥的解除警戒信号后,方可解除警戒。c)信号:1)预警信号:该信号发出后爆破警戒范围内开始清场工作。2)起爆信号:起爆信号应在确定爆破警戒区内人员和设备等全部撤离,所有警戒人员 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起爆信号
33、发出后,准许负责起爆的人员起爆。解除信号:安全等待时间过后,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 解除警戒信号。在此之前,所有岗哨不得撤离,不允许非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3)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各类信号均应使爆破警戒区域及附近人员能 清楚地听到或看到。手摇报警器作为音响信号,手持彩旗作为视觉信号。3.3.6。11爆破后检查a)爆破后检查等待时间:管沟爆破后应超过5分钟,方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进行检查.b)爆破后检查内容:1)确认有无盲炮。2)台阶爆破时检查爆堆是否稳定,有无危石、危坡。3)爆破危害影响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建筑物、构筑物的损坏情况。c)处理
34、1)检查人员发现盲炮及其它危情应及时上报处理,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标志,并采 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无关人员不得靠近。2)发现残余爆破器材应收集上缴,集中销毁.3.3。6.12盲炮处理a)处理盲炮前应由爆破队长定出警戒范围,并在该区域边界设置警戒,处理盲炮时无 关人员不准进入警戒区。b)导爆索起爆网路发生盲炮时,应首先检查导爆索是否有破损或断裂,发现破损或断 裂的应修复后重新起爆.c)导爆索起爆网路发生盲炮时,应首先检查导爆索是否有破损或断裂,发现破损或断 裂的应修复后重新起爆.d)不应拉出或掏出炮孔中的起爆药包。e)经检查确认起爆网路完好时可重新起爆可使用打平行孔装药爆破的方式炸毁盲炮: 潜孔
35、钻钻平行孔距盲炮不应小于0.5m,手风钻钻平行孔距盲炮不应小于0.3m。f)可用木、竹或其它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地将炮孔内堵塞物掏出,用 药包诱爆。g)处理非防水硝铵炸药的盲炮,可将堵塞物掏出,再向孔内注水,使其失效,但应回 收雷管。h)盲炮应在当班处理,不得过夜。3.3.6.13爆破震动强度监测a)当爆破区周围环境较复杂,对有可能引起纠纷的爆破,应进行爆破震动效应监测,并 填写爆破震动监测报告.b)监测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目的和方法、测点布置,实测波形图及处理方法,各种 实测数据判定标准和判定结论.3。3。6。14 清沟采用挖掘机和液压凿岩机对管沟进行清理和修整,保证管沟深度和宽
36、度,达到沟底的 平整条件,满足施工要求。直线段管沟应保证顺直畅通,曲线段管沟应保证弹性圆滑过渡, 无凹凸和折线。沟壁和沟底应平整,沟内无塌方,无杂物。3。3。7不合格管沟二次爆破3。3。7.1不合格管沟施工方案a)在管沟经第一次爆破开挖后,部分区段管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需要对不合格地段 进行重新施工,施工中考虑以下两种情况:1)岩石欠挖深度小于0。5m的区段管沟或零星小范围的不合格区段管沟,采用液压 镐 处理或采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手持式破碎机.2)岩石厚度大于0.5m的或虽然岩石欠挖深度较小但面积较大的不合格区段管沟,采 用二次爆破法。3。3.7.2爆破参数二次爆破的不合格管沟由于形成的原因
37、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孔深和孔径也不同,因 此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爆破参数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参照第一次爆破时失败的爆破参数 进行调整:如加大单耗、增加孔深、减小孔距和排距、提升装药高度、增大单孔药量等方 式.3.4二次爆破注意事项a)在不合格的管沟地段如果发现盲炮,首先要按爆破安全规程中盲炮处理的规定 把盲炮处理以后才能进行二次爆破的钻孔作业。b)二次爆破的钻孔和装药爆破作业要安排有经验的凿岩工或爆破员来完成。c)严禁钻残孔。这条规则在管沟爆破的所有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即使残孔中没有看见 炸药,也绝不允许在残孔中钻孔。d)凿岩工要按地表岩石的破碎情况钻孔,孔要位于较完整的岩石上.e)在钻孔时,为了
38、避免与第一次钻的残孔贯穿,第二次钻孔的孔位置距第一次炮孔的 孔位置不要小于10倍的钻孔孔径,并且钻杆一定要平行于残孔钻进。f)当凿岩工在钻孔时发现钻进突然加速、或有大量粉状岩石吹出孔或临近孔时要 停止作业,并把情况汇报给负责装药爆破的爆破员.g)爆破员在装药前要探明孔内岩石构造情况:在晴天可用小镜子把阳光反射进孔底,在阴天可用亮度较好的绝缘手电筒。h)对于孔底有裂隙的炮孔,可用废旧编织袋或方便袋等堵塞处理,防止装药时发生漏 药或个别炮孔药量过大现象。i)对于凿岩机成孔的二次爆破只能采用32mm的卷药。j)在二次爆破的炮孔装药前,要把第一次爆破后留下的空孔全部堵塞直至孔。k)二次爆破在起爆前要加
39、大警戒范围3.5炸药的运输、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a)对于炸药的购买、运输、保管和使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 条例。b)在运输炸药、雷管时,要办理准运证,要使用专用车辆,由保安人员押送。炸药、 雷管禁止在同一车辆运输,不得和其它货物混装,严禁碰撞和挤压。c)装卸车要谨慎小心,轻抬轻放.搬运炸药、雷管的人员,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引 火物品。在搬运途中,不准在非指定地点休息和逗留。运输炸药、雷管的车辆,除保卫人 员外,不得搭乘其它成员。d)炸药、雷管必须存放在专用仓库里单独存放,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要远离人群 和重要的建筑物,远离村庄、住宅、企业等相关建筑,安全距离应经过计算,
40、一般超过1 米以上。库房外设置围墙或设置双层铁丝网等,库房要远离高温、腐蚀、放射等有害物体, 要注意防潮、防震、防火,并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e)炸药、雷管的存放点要加强警戒,由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守护,无关人员不准接近. 炸药进出库有严格手续,有专人警戒。f)发放炸药、雷管时,必须由两个主管领导签字批准,核准发放数量和使用时间,检 查是否有完善的运输和保管措施,符合要求时,由领用人员签字。g)当天未使用完的炸药和雷管,要及时收回,统一保管,并由专人看管。h)炸药和雷管一旦丢失,必须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和施工主管领导,并追究渎职者的 责任。h)在爆破施工前,对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严禁诱捕、 狩猎,使施工对其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小的程度。对于此类地段的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相关 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优化施工工艺,减少作业带占地宽度,作业带应控制在20m以内; 对于树木茂密,杂草丛生的林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