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单位风电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风力发电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未与工程建设同步管理 档案管理必须做到与工程建设同步。项目专业技术人员通常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档案管理员的事情,盲目追求进度,导致档案收集未能依据工程项目的进度做到实时的更新、收集以及整理,导致档案管理质量不符合相关的标准与要求。 (二)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够 相应的工作岗位必须要相匹配的人才,而在风电建设工程中,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人才,导致一人身兼数职。同时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又缺乏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熟悉,没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档案业务培训,致使相关人员对风电行业档案管理的相关标准与要求缺乏一定的
2、熟悉,致使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得不到有效的确保。 (三)缺少档案的保护设施、设备 在进行风电项目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理层人员只重视项目建设,而忽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更是缺乏对档案保护的有效措施与设备。例如温湿度控制器、烟雾探测器等等。 (四)风电项目工程档案材料普遍存在不规范和缺失现象 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业务经办人员流动性较大,给资料收集带来一定难度。档案管理员在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时,往往难以确保档案材料的齐全性与规范性。例如风电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工程建设地的地形地貌等照片、项目申报材料、相关仪器设备和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以及管理台帐等档案资料的收集。另外,导致档案材料不规范且存在缺失现象的
3、原因,还有工程项目档案材料原件的不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过程中所涉及文件的格式不规范;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的检测报告、验收签单以及施工原始记录等内容的填写存在较大的纰漏;在风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盖章签字的文件存在随意涂改、补签、漏签和无签署日期现象;许多材料的书写格式未按照相关的标准与要求。这些材料原件的缺失与不规范为档案管理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风电机组吊装技术现状 大型履带式起重机辅以小型汽车起重机 由于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具有起重能力强、场地适应性好和效率较高等特点,特别是能带载行走,可满足风机叶轮与机舱对接安装的要求,在传统方案中它往往被当作风电设备安装的首选设备,用于机舱、
4、塔架和叶轮等大部件的吊装作业。在场地和道路宽敞的状况下,采纳该方案能充分发挥履带式起重机的优点;但如果在道路狭窄、环境较为恶劣的状况下采纳该方案,从一台风机到另一台风机间必须要不断拆卸和重新安装履带式起重机,这样既延长了工期,也增加了成本。同时,由于履带式起重机的抗风性能较弱(特别是侧向抗风性能很弱),在作业风场风力较大时,不得不按照规定停止作业,无法连贯完成吊装作业(一般的机型要求上段塔架与机舱应在同一天安装完成),进而影响了安装的进度和质量;在整个风电场的安装中必须要频繁转场、无专用转场设备协助运输的状况下,必须要靠本身的履带运行,效率低且履带磨损很快,加之大型履带式起重机本身购置、维护、
5、转场运输的成本很高,导致安装成本提升,因此,该方案的经济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大型汽车起重机辅以小型汽车起重机 在风电设备安装时,为了方便叶片吊装,机舱吊装时起重机的位置既要满足机舱的要求,也要满足叶轮的吊装要求,一般要求主力起重机吊臂正对机舱的法兰(连接轮毂的法兰)。这样可确保叶轮吊装就位,否则必须要移动起重机的位置或偏航才干满足叶轮的吊装要求。大型汽车起重机具有起重能力强、转移迅速、机动灵活的特点,在场地平整、坚实的环境下施工时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但在起吊时,必须将支脚落地,无法负载行驶,导致汽车起重机作为风电安装的主力起重机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加之汽车起重机对风载的敏感性,因此,该方案被选用的
6、概率较低。 大型轮胎式起重机辅以小型汽车起重机 由于轮胎式起重机相比于汽车起重机具有车轮间距大的特点,其稳定性和对路面的适应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汽车起重机的不够。同时,其具有的转移迅速、机动灵活的特点又弥补了履带式起重机转场灵活性较差的不够。因此,在施工现场道路较窄的状况下,使用轮胎式起重机成为了优选方案。合计到轮胎式起重机本身具有的特性,我国在安装主流1.5 MW机组风机时,多次选用了5 000 kN以上的大型轮胎式起重机作主力、500 kN左右汽车起重机作辅助的施工方案。 虽然轮胎式起重机兼顾了履带式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的一些特征,但支脚必须落地才干负载,无法带载行驶,在
7、风电安装环境恶劣、安装高度较高、叶轮安装方位要求特别等状况具有显然的局限性。同时,轮胎式起重机与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类似的高大臂架均对风载较为敏感,这也是影响轮胎式起重机作为风电安装主力起重机的重要因素。 风电建设工程档案规范化管理对策探讨 (一)完善档案管理网络和制度。首先,应当建立一支多方参加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风电建设工程的制定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都要派遣专人参加到档案管理中,统筹规划,构建档案管理网络,明确各方以及各个人员的管理使命。此外,参加档案管理网络的建设各方应当成立一个统一的档案管理部门,实现风电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统一性。第二,在管理网络建设完成后,应当组织
8、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主要学习的内容有风电行业档案管理内容、风电建设档案管理相关法律规定、档案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相关技能操作等,以此来确保风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第三,在档案管理施行的过程中,应当以风电建设工程实际状况为基础,建设并完善相关档案管理制度,例如档案管理责任制度、档案分级管理制度等,以此来确保风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有序开展,提升档案管理的操作性,确保档案管理效果的实现。 (二)提升各级资料管理人员的素养能力。各级资料人员是风电建设项目档案处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资料人员的素养水平关系到整个档案管理的成效。风电建设项目有着一定的特别性,参加单位较多,各个单
9、位在档案管理水平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当对各级资料人员进行统筹培训,不仅要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还要进行责任意识的培训,让资料人员熟悉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此外,在风电建设项目初期,应当依据合同内容制定具体的完工目录,监理单位应当行使自身职能,强化审核,以此来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在完工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档案管理规范和标准进行整理,做到不漏项,确保完工档案整理的完善性,同时要依据档案的学科性质、专业性质进行科学的划分,以此来更好地为相关指导工作提供资料基础。 (三)做好档案开发利用。风电建设工程有着周期长、涉及部门多、流程复杂的特点,因此其所形成的档案也是多种多样的,面对庞杂的工程档案,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以档案的开发利用为目标,做好分类归档工作,对建设过程材料汇编,对前期工作及电厂运行的照片进行整理,总结风电建设经验,为之后的档案开发利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