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第5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
方案
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学校做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按照上级部部门的要求,我校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主动应对新冠疫情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和近视防控工作的影响,推动学校全面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活动时间
2022年9月
二、活动主题
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三、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X
四、宣传教育,多种形式开展近视防控教育活动
(一)加强宣传
1. 在校内外悬挂近视防控宣传条幅,在LED电子屏滚动
播放近视防控宣传标语。
2. 利用多种平台进行近视防控宣传:充分利用广播、公众号、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进行防近视宣传。
3. 开展一次师生倡议签名活动。
4. 开展一期“爱眼日”作品征集活动。
5. 组织学生、家长进行一次近视防控家长课堂活动。具体参与方式:扫描二维码下载“XX新闻”APP,安装完成后注册并登录,在“推荐”页面下拉到显著位置进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专题,再从专题选择进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家长篇)”和“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学生篇)”页面,提示完善资料填写所在城市、学生姓名、号码,家长和学生分别观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题讲座》视频,倒计时读秒完成后方可答题,后期回看培训讲座视频在“XX”频道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专题。
(二)保障户外体育锻炼时间
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课时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大课间、课后服务和“双减”后时间利用,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多途径开展儿童青少年健身科普,吸引学生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引导已经近视的孩子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
(三)科学使用电子产品
学校本着按需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禁止带入课堂。教育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
(四)开展一次我家有个“养机场”活动
开展我家有个“养机场”活动。指导学生家长一起设计并制作存放手要的固定场所一一 “养机场”,签订家庭公约,每天放学后选取一小时,将家里的存放在“养机场”中,存放期间,家庭成员单独或一起完成一项体育运动,并分享“养机”心、得。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各位师生、家长对眼睛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眼睛如同一扇展示心灵的窗户,也如同照亮我们道路的明灯,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
2022年学校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依据《市中小学校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精
神,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大力宣传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增强儿童青少年爱眼护眼的意识,引导科学合理用眼,持续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
二、活动主题
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三、活动时间
2022年9月
四、活动内容
1. 开展全面普查和摸底。学校要针对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学生长期居家学习和参与在线教育教学可能对视力健康产生的影响,要结合“白衣光明行”活动,开展覆盖全体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全面普查和摸底,推进建档工作,做到早筛查、早预警、早干预,精准掌握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和视力变化情况。引导已发生近视的中小学生和尽快在家长陪护下到医疗机构检查和矫正,对近视进展过快的中小学生进行特殊干预,预防发生高度近视。
2. 坚持行知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要向学校大力宣传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增加户外活动、改善教学条件等对预防近视的重要性。学校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严格落实减负政策,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小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引导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3. 切实提高爱眼护眼意识和能力。要通过课堂、校园电视和广播、班会、班团队日等渠道和形式,向中小学生大力宣传眼健康的重要性和近视的严重危害性,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养成健康用眼习惯。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做到近视早预防早发现。
4. 推动家庭共同参与。要争取家长对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指导和督促家长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营造良好家庭体育运动氛围,配合学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控制中小学生在家使用电子产品时长,注重培养良好用眼卫生习惯,不断提高视力健康自我保健水平。
五、工作要求
1. 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充
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借助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专业优势,协同配合,推进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2. 要按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紧扣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主题,研究制定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将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与新冠疫情防控、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精心部署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 要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实际,因地制宜,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感强的爱眼护眼科普宣传,普及眼健康知识,提高眼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普及率,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氛围。
4. 要坚持公益性,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宣传教育月名义搭车开展商业性活动。
5. 要认真总结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情况,收集、整理、留存活动过程性材料。于2022年9月30日前将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总结材料电子版报送至邮箱。
2022年小学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以下简称“防近”工作)的重要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常抓不懈和全员参与的原则,改善教学卫生条件、普及保护视力知识、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家校和社区联动机制,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校区负责人、德育宣传部、教育指导部、后勤服务部等中层领导及学校校医、年级主任等成员组成的学校预防近视工作领导小组。
二、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学校“防近”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并作为常规活动落实。由校长室负责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后勤服务部门做好卫生条件改善工作;教育指导部承担学生减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以及教师培训任务;德育宣传部承担家校社区联系、宣教和评议等工作,并组织深入有效地“防近”活动;各年级主任要引导和监督好全体班主任落实“防近”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科任老师要充分把握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契机,深入做好防近工作。学校要把各职能部门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落实眼保健操制度,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把开展“防近”工作的情况纳入教师考评和班级考评的范畴。把学生预防近视作为期末评比的重要依据,从2019学年开始,一学期学生近视且视力下降两眼相加超过0.2 (前后两个学期期末学生视力对照),在相应的学期内不能评为XX。
三、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 德育宣传部要将防近宣教工作纳入学年德育工作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每月一次“防近爱眼”主题班会。
2. 要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网、宣传窗、黑板报、班队课、卫生课、开学典礼和休业式等途径广泛开展“防近”知识宣教活动。每学期卫生橱窗有“防近”角,每学期进行一次防近知识广播。
3. 要利用全国“爱眼日”等节日活动,开展预防近视卫生知识宣传和爱眼护眼主题活动。
4. 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刊、微信和家长会等途径提高家长对“防近”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方法指导。每学期家长会要有“防近”内容。
5. 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用眼习惯和读书写字姿势,重视眼保健操的指导和监管,随时矫正学生做眼保健操的错误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保证质量。
四、落实减负,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1. 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严控作业量,严控练习资料,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上课时间不超过六小时,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作业量适当。
2. 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不拖堂,确保学生课间休息时间。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占用学生自习课,不随意补课。
3. 要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量。
4. 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五、改善条件,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1. 教室内布置美观大方、整洁明亮。
2. 密切关注教室采光,确保教室采光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3. 要合理安排学生座位,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的比例相称,每两周调换学生座位一次,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
4. 定期检查视力,每学年不少于2次,并及时将检查情况通告学生和学生家长。
5. 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