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塑料排水板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成都-自贡-泸州-赤水(川黔界)高速公路成都至眉山(仁寿)段CR9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
3、有关由国家授权单位颁发的现行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规范。
4、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二、工程概况
成都-自贡-泸州-赤水(川黔界)高速公路成都至眉山(仁寿)段CR9合同段范围为K53+0-K65+7全长12.7公里,合同段内存在大量的软弱地基,路基施工前必须对这部分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施工。软弱地基设计的处理方式有:①采用塑料排水插板处理;②采取换填砂岩片碎石+片碎石盲沟处理;③采取换填砂岩片碎石处理。其中采用塑料排水插板处理的路段有五段,总计处理长度1370.97米,主要工作内容有清表、铺填工作垫层、铺填砂砾垫层、插塑料排水板。具体施工桩号、布间距、工程数量等情况详塑料插板处理软基工程数量表。
塑料插板处理软基工程数量表
起讫桩号
软基平
均厚度
(m)
处理长度(米)
布间
距(m)
塑料插板
路堤填
高(m)
砂砾垫层
(m3)
插板总长
(m)
增加土石方(m3)
K53+525-K53+675
6.3
150
1.5
3960
28451
3123
10.3
K55+753-K55+920
8.3
185
1.4
3680
39024
2810
7.0
K56+372-K56+473
11.4
101
1.5
22
27322
989
8.0
K58+940-K59+874.97
9.0
934.97
1.3
18440
244424
18783
9.8
K65+126-K65+240
8.9
114
1.1
2042
37414
1312
6.6
合计
1484.97
30322
376635
27017
三、施工准备
、现场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地质资料。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施工现场全面情况及特点。
2、排水:清表前先挖50cm x 50cm的临时排水沟,并保持畅通,以疏干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3、清表:清除地表附着物或挖除非适用材料后进行整平,并修筑一定的横坡以利于排水,同时办理验收手续。
4、铺筑进场道路: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路段的便道与主要运输道路贯通,以便施工机械的进出场及塑料排水板的到场。
、材料、机具准备
1、设计采用SPB-1或SVD-1型塑料排水板,宽度为10Cm。施工使用的塑料排水板型号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其各种技术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和交通部行业标准JTJ/T256-96 (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塑料排水板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技术性能鉴定书,其外包装应牢固完好并具有防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3、临时堆放在施工现场的塑料排水板,应码放整齐、避免雨淋、防止日晒。
4、机械安排:施工用电采用自备发电机满足施工需要。根据本合同段塑料排水板施工段落的分布以及具备施工条件的时间情况,拟投入二台插板机,根据塑料排水板的施工长度,选择最大施工高度20m的插板机。
、人员准备
成立两个塑料排水板施工队,配备现场技术人员2名,专职安全员2名,技术工人20人。以10人为一队进行施工。
四、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施工
、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原地面清表平整-铺设工作垫层-铺设砂砾垫层T测量放样T机具就位T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T激振锤沉入^拔出套管-截断排水板-机具移位-埋设板头-填筑路基。
、排水板处理软基施工
1、测量放样:按照路基软基处理设计图计算出边界,用全站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桩点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定出中心桩、边线桩,并用白灰标出施工边线。
2、原地表清表及平整:采用挖掘机清除地表附着物或挖除非适用材料后进行整平,并修筑一定的横坡以利于排水,同时办理验收手续。
3、铺筑工作垫层:工作垫层采用强风化页岩,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铺筑厚度不大于1.0山。工作垫层铺筑时采用挖掘机挖装,载重汽车运输的方式将合格的土料运至施工现场,采用堆土机摊铺整平,形成大于1%的横坡,以利排水。
4、砂砾垫层施工:工作垫层施工完成后铺筑砂砾垫层,砂砾垫层厚度为50Cm,砂砾料采用天然砂砾,砾石最大粒径为50mm,通过5mm筛孔的粒径应大于5%,砂砾垫层施工中避免混入泥土、杂物。施工时在施工区域内设5m*5m厚度控制桩,采用自卸车将砂砾运至施工区内,由远及近堆放,采用推土机和前式装载机将砂垫层摊铺整平。要求摊铺砂砾表面平整,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砂(砾)垫层应宽出坡脚外1米(并考虑路基加宽)。
5、塑料排水板施工
塑料排水板施工时,利用插板机插入软土地层中,插板时,将排水板经导管上部滚轮,穿入穿带窗,至下端出与桩靴相连;开动插板机,导管顶住桩靴将排水板插入设计深度;拔出导管,排水板便留在土中,然后剪断,即完成一根排水板的插设。插板作业过程如图。
装靴 插设 上拔
剪带移位
塑料排水板插板作业过程图
⑴测量放样:按设计分区放各区边界线,分区测量定出板位并作好标记,板位偏差不宜大于土 30Cm,且每区段的塑料排水板总量应与设计要求数量相同,同时编制安排打设顺序。
⑵机具就位:根据插板位标记进行插板机定位。插板机定位时,管靴与板位标记的偏差应控制在土 70Cm范围内
⑶塑料排水板穿靴:为防止打设时泥土进入套管,并使塑料板底端较好地锚固于地基中,从而确保塑料排水板的打设质量与进度,打设时应该使用管靴,管靴的形状、尺寸、材料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与打设条件进行设计、制作。将塑料排水板穿过预制靴头固定架,对折带子长约10cm,固定联结。将靴头套在空心套管端部,固定塑料排水板,并使其在下沉过程中能阻止泥砂进入套管。
⑷沉设套管:打设塑料排水板应采用套管式打设法,套管宜用扁形、菱形或圆形,其断面形状和尺寸应满足打设垂直度、深度等对套管强度及刚度的要求,并应减少对地基产生扰动。
⑸插板:开机打设至设计标高,启动插板机,利用插板机的振动力将套管和塑料插板打入软基中。打设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控制套管垂直度其偏差应不大于±1.5%。打设时必须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塑料排水板的打设标高不得出现浅向偏差当发现地质情况变化无法按设计要求打设时应及时与现场监理人员联系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变更打设标高。打设塑料排水板时严禁出现扭结断裂和撕破滤膜等现象。
⑹提升套管:利用插板机将套管提升拔出。拔出套管时应缓慢进行,防止塑料插板被回带,打设时回带长度不得超过5mm,且回带的根数不应超过打设总根数的5%。上拔导管时带出的泥土等不得弃于砂砾垫层上,以免堵塞排水通道。
⑺剪断塑料排水板:剪断塑料排水板时,砂垫层以上的外露长度应按20Cm控制。
⑻机具移位:检查排水板板的施工情况,当符合验收标准时方移机打设下一根否则须在邻近板位处补打。
⑼埋设板头:一个区段塑料排水板验收合格后,及时用砂砾垫层的砂料仔细填满打设时在板周围形成的孔洞并将塑料排水板及时弯贴埋设在砂砾垫层中,使之于砂砾排水层连成一体,保证排水良好。
6、插板施工注意事项
① 、施工前必须进行试打试验,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并确定回带长度。塑料排水板在插入地基的过程中应保证板不扭曲、透水膜无破损和不被污染。板底部应有可靠的锚固措施,以免在抽出保护套管时将其带出。
② 、打设塑料排水板过程中,要确保机械竖直度,偏差控制在1.5%以内,用吊锤进行检测。确保平面板距误差小于10cm。
③ 、当回带长度大于50cm时,否则及时进行补打。
④ 、导管管靴和桩尖保证结合紧密,防止淤泥进入导管内部,增大对塑料排水板的阻力,造成回带。
⑤ 、拔导管带出的淤泥及管内清理出来的淤泥要及时清理,保持砂砾垫层的清洁。
⑥ 、塑料排水板采用行走系统比较完备、功率较大并能确保插入板体不扭曲、不污染的机械进行插打;插板前机座整平要用仪器检测。
⑦ 、插板机或导管上应做好明显标记,以便控制打设深度,插入深度必须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处理深度,插入深度=处理深度+回带长度+工作垫层厚度+砂砾厚度。
⑧ 、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的位、深度和间距设塑料排水板,严格控制带回长度,回带率不大于5%,且回带长度不大于50cm,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抽查,尽最大可能减少回带长度。
⑨ 、顶部预留长度不小于20cm (砂砾垫层以上),打设完成后应及时弯贴埋设在砂砾垫层中,使之于砂砾排水层连成一体,保证排水良好。
⑩ 、打设过程中应逐板进行自检 并按要求作好施工记录。
五、软弱路基监测
为保证软基地段的运行安全,须对软基地段在路堤填筑和竣工后进行变形监测,监测内容主要为地表竖向和水平位移。监测采用预埋沉降板。
1、沉降板组成及布
a、竖向位移监测采用沉降板,在路中心和左右路肩对应的地面设 沉降板,水平位移采用设 侧向变位桩进行监测,侧向变位桩埋设深度1.4m,露出地面高度0.1m;
b、沉降板采用A3钢板,沉降管采用钢管,每节20-30cm,具体视每层填土厚度而定;
c、侧向变位桩为木桩,其顶面中心、顶小铁钉;
d、基桩为混凝土桩,其顶面中心、预埋钢筋并做十字刻画;
e、沉降管外套©70mm保护钢管,钢管用套丝接长。
2、软基位移监测一般原则
a、软基的路段长度小于50m时,至少设一个观测横断面;
b、软基的路段长度大于50m时,至少设两个观测横断面。第一个是主观测横断面,必须设在软土最厚处,又是填土最高或次高处。主观测横断面一般设在沟的正中位。第二个是副观测横断面,设在由主观测横断面到软基起点(或止点)桩号的1/2处。桥头还须增设观测横断面。
c、一个观测横断面上的观测点不少于7个。其中沉降观测点3个,位在路中线、两侧路肩;水平位移观测点4个,分别在两侧边沟外缘及边沟外距离边沟10m处。
d、在施工期间,每填一层土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每3天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土期间观测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定,一般半月或每月观测一次。
e、设计路堤下部填筑时间为六个月,施工时匀速填筑,路堤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速度,以免由于加载过快而造成地基破坏。路堤施工期内应连续观测路堤的沉降变形,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其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若超过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路堤竣工后预压六个月,方能进行路面及边坡防护等施工。
f、地表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或单三角前方交会法观测,采用相对坐标系统;地表竖向位移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监测,与公路测设的BM点相连,采用国家85黄海高程系统。
六、质量保证措施
1、塑料排水板的规格、型号及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塑料排水板具备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保证书等质量证明文件。并对进场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技术交底:工程部向各施工队队长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队长向各工种工人进行分类技术交底,使各工种工人明确职责和技术要求,加强全员质量意识,努力把好质量关。
3、事前控制:施工适用图纸、施工顺序、质量要求、施工方案等应按设计要求,在各分部工程开工前上报监理工程师。
4、事中控制:
a放样时要根据设计情况准确定位,并在每个孔位插好标记,所用的标记必须做到明显且不易被损坏。
b注意调整插板机的水平,以确保插入板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c严格控制塑料排水板的打设标高,不得出现浅向偏差
d工作交接和质量互检制度,各施工队对工程质量应进行自检,交接班时两施工队进行书面互检,认为上道工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接班方有权拒绝接收,并由原施工队立即进行返修、纠正,直至达到质量要求。
5、事后控制:坚决杜绝不合格品的出现。
6、建立资料分层审核测量原始记录的计算部分必须有第二人进行复核并签字,以防差错。
7、各部门、各施工队负责人、技术人员每天碰头,研究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多发病”和”疑难病”,找出病因,提出对策付诸实施。
七、安全生产措施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开路,制度确保”的方针,坚决杜绝人为重大事故。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尤其注意预防机械伤害。
2、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及时纠正任何不安全的工作条件或工作方式,确保安全施工。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工作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靴。
4、坚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操作机械设备。未经许可非施工作业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
5、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安全管理员的领导。
6、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遇有不良天气停机作业,并将导管嵌入水中,雨季施工有防雷措施。
7、随时注意地上尚未拆除的三线和地下管线,确保施工安全。
8、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执行。
八、环保措施
(1) 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设 临时排水沟,施工表面应有横坡,保证路基无积水。
(2) 建立废旧物品回收、保留和处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要在工程完工时即时清除干净。
(3) 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应堆放整齐。
(4 )施工机械要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与维修施工机械时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5)尽量控制机械作业所产生的噪音、废气等的污染。夜间作业在靠近民居处,尽量不安排有噪音、振动的工序施工,避免噪音、振动干扰居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