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运输从业人员主观过错的影响
运输人员主观过错方面的影响因素,是造成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最大隐患。目前,铁路运输从业人员主观过错影响安全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管理者抓安全工作管理不严、作风不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作纪律现象较为普遍;人员素养不高,思想、情绪不稳定;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没有摆正。
〔二〕运载工具和运输设备失控的影响
其是指铁路运载工具、运输设备和铁路行车设备,在非正常状况下发生的危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的状况:铁路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较快,运输设备更新较大,而现场人员的技术素养跟不上,同时,一些新上设备缺乏相应的使用、管理、修理制度,责任不落实等;一些行车设备失修,修理费用不到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等。
〔三〕铁路运输外部环境突变的影响
铁路运输企业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在某种特别条件下产生的危及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状况:一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所有这些异常的自然环境都会危及铁路行车安全,并诱发安全事故。二是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提升铁路运输安全的建议
〔一〕安全目标责任制度
每年初制定年度安全管理工作安排,确定全年安全目标并下达全年安全工作要点及制定实现安全目标的推动计划和确保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岗位和个人。
〔二〕岗位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1、"一岗双责',即各级行政〔业务〕干部和班组长,在负责抓好安全管理的同时,负责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2、"一班全程',思想工作制度,即班前看情绪,思想工作做在先;班中作业看表现,互相激励多提醒;交班看小结,找准问题有措施。
〔三〕安全教育制度
各站段每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季节性防范、违章违纪分析等安全教育活动。
〔四〕安全信息反馈分析和通报制度
各站段依据事故的种类建立信息的反馈途径,将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传送到领导手中,以便做出及时处理,应对突发事件,事后要有安全通报。
〔五〕干部职工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技术业务素养,强化作业标准化的落实,强化干部的管理水平,干部以科室为单位组织业务学习。
〔六〕班组管理制度
由车站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班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双达标'一体化考核办法及班组长考核办法;针对行车工作的季节性特点提前进行各工种的专题培训考试,考试成绩纳进"双达标一体化考核',竞争上岗。
三、建设实际的铁路安全文化
〔一〕提升安全管理理念
1、通过安全文化的引导,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把安全生产的价值与自身的
劳作价值和人生价值统一起来,建立起崭新的安全伦理道德和行规范,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
2、提升"法情并重'的安全管理理念。"法'与"情'都有着其本质的文化特征,以法为重心的管理,反映的是"个人本位'的文化特征,而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其文化特征是"人伦本位',是以道德精神为背景,讲究群体氛围和群体关系,重视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奉献。
3、提升"无为而治'的安全管理理念。"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强调自我管理,主张人在法规条文的规范下,尽情地、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慧才干。
〔二〕革新安全管理机制
有了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具体的管理方法作确保。机制革新的关键是转变观念,突破思维定势,引导职工们积极地为企业的安全工作献计献策,从而形成一个富有实效性的、多元化、立体化、全员化、自约化的安全管理机制。
〔三〕提升职工安全素养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铁路职工安全文化素养的建设。职工安全文化素养的提升,必定促进铁路安全科学技术的繁荣。铁路安全科学技术要转换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生产力,就要利用安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唯有不断提升铁路安全科技水平,才干不断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确保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营造安全的氛围
要在工作的各个部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建立起职工共同的安全必需求和价值取向,使每名职工将自己的行为自然地用安全文化进行规范。营造深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注重抓好3个环节:日常性的安全文化活动要以班组为单位展开;安全文化建设要与车务段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安全文化建设要用发展的眼光,面向将来,着眼持久。
四、研究结论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要取得优势,就必必需在改善服务质量和确保安全方面下功夫,其中安全是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